為什麼美國海軍要研製新型反艦導彈?

用戶87570116395


這枚導彈號稱是“美國版的航母殺手”,被譽為“改變戰爭博弈規則”的導彈。一個12架的B-1B轟炸機大隊,能齊射288枚反艦導彈,一次就能消滅一箇中等強國的全部海軍。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中文意思是遠距反艦導彈,這種武器簡稱為LARSM,音譯過來叫做拉瑟姆反艦導彈。雖然聽起來並不是特別霸氣,但是它的服役意味著中國和俄羅斯海軍最危險的敵人已經出現。

據環球網7月6日報道,美國五角大樓近日發佈消息,將會斥資約1.749億美元對LARSM進行技術驗證。負責這款武器的洛馬公司正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技術測試和實驗,預計這種武器會在今年的下半年形成初步戰鬥力。從美國官方所公佈的公開信息來看,這款武器是美國海軍專門用於對付中國和俄羅斯海軍的殺手鐧武器,其目標甚至直至俄中航母!

這款導彈採用隱身突防設計,用傑出的氣動外形以及複合材料實現低可探測性,其隱身性能使得敵軍難以推測到這種裝備。同時,這款導彈使用了454千克重的彈頭,如此重量級的彈頭已經達到了千磅炸彈的標準。其威力恐怕已經超過了攻擊5000噸級軍艦的需求,完全是為對付排水量5000以上甚至數萬噸的大型軍艦所用。

這樣看來,針對美軍以外的擁有五千噸級排水量以上的先進軍艦,那就只剩下中國和俄羅斯的武器了。不難看出,美軍的LARSM是專門對著中俄大型軍艦例如航母而來的。而這種武器的性能特點除去上述所說的隱身和重量級彈頭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它超遠的射程。

據悉,LARSM的射程超過900公里,即使是垂直髮射版本也超過450公里!這個數據遠超當今所有主流反艦導彈的射程,它會使得美軍軍艦擁有比世界各國軍艦更遠的打擊範圍。然而更恐怖的是,這款導彈的設計就是用於美國軍隊的空中力量反艦攻擊,這款導彈和美軍現役各型機型的組合,將會形成極為恐怖的戰鬥力。

在美國最經典的設想裡,使用B1B四機編隊掛載LARSM攻擊對方艦隊,在900公里的極限全部發射出去形成飽和攻擊。每一架轟炸機可以攜帶24枚LARSM,那麼一次性就是96枚隱身導彈衝向對方的編隊。當今世界任何一支海軍編隊,恐怕都沒有能力應對如此強大的攻擊。

不僅如此,LARSM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通用性極為廣泛,美軍現役的所有主戰機型都可以使用。美軍航母戰鬥群的F18作戰半徑約750公里,攜帶這種導彈之後可以直接打擊1650公里之外的敵軍水面力量。而F35隱形戰機搭配這種巡航導彈後,更是可以把攻擊敵軍水面艦隊的打擊距離提升到1900公里。如此一來,即使是中俄航母出動艦載機,都沒有辦法對來襲的美軍軍機發動反擊,只能被動挨打。

對於美軍這種新型武器的服役,中國和俄羅斯絕對不能視若無睹,繼續依靠現有的防空系統是很難對抗美軍這種強度的攻擊的。為了對抗這種打擊模式,中俄必須同時提升編隊防空預警能力和空中力量的遠程打擊能力。一方面,為航母編隊配備固定翼預警機,才能有效在遠程發現來襲的這種導彈,才有把握早期攔截。另一方面,必須發展艦載機使用的超遠程空空導彈,例如霹靂15這種超遠距導彈才能夠威脅諸如B1B這種導彈載機,將敵軍發射平臺摧毀才能避免被動挨打的境地。而且,提升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以擴大航母戰鬥群防空區域,也是儘早破壞或干擾美軍LARSM發射平臺的好辦法。

當然,上述兩種方法要實現都有相當的技術難度和資金投入需求。然而,面對美軍下一代令人驚歎的打擊火力,未雨綢繆才是最好手段,否則未來中俄的航母戰鬥群無一不受美軍新型反艦武器的致命威脅。


科羅廖夫


長期以來美國由於擁有絕對優勢的海上作戰力量,11艘核動力航母+11艘兩棲攻擊艦+上千架艦載機的陣容,足以完勝全球其他國家的海軍聯隊。因此對反艦導彈的發展並不是特別重視,魚叉反艦導彈都已經充當了幾十年的主力(在此期間雖然也進行了一些升級改進,但是終究還是一款射程200多公里、亞音速突防的非隱身反艦導彈)。

LRASM是美國海軍應該新形勢海戰的產物

但隨著神盾艦在世界各國不斷普及擴散,尤其是中國已經建造了幾十艘052C/D、055。魚叉反艦導彈要想突破如此強大的海空立體防禦體系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再加上中國還雙管齊下同時大造航母和反艦東風(航母充當反艦東風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與對方的航母直接PK),使得美國依靠航母戰鬥群實施海上決戰的傳統模式受到嚴重的挑戰。美國海軍對於新一代先進反艦導彈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LRASM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

中國海軍的神盾艦能否經受LRASM的考驗

關於LRASM究竟是何方神聖,網絡上流傳了不少誇大其詞的溢美之言,比如LRASM射程高達900公里,能夠低空突防自動索敵,不需要依靠外部信息引導,擁有良好的隱身性能難以被發現攔截;更重要的是這玩意兒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便於各種發射平臺大量攜帶(一架B1B可以攜帶24枚,一架F/A18E/F可以攜帶4架),具備強大的飽和打擊能力。甚至有人斷言LRASM的出現將歸零現有的艦載防空系統,中國正在辛苦建造的龐大艦隊面臨直接淪為靶艦的危險。

B1B攜帶LRASM實施飽和打擊的威力不小

平心而論LRASM的確是一款性能先進的新型反艦導彈,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認真應對。但是將其不切實際地盲目吹捧乃至神話那就大可不必了,也不利於我們有針對性地制定反制措施。其實我們只需要仔細分析一下,LRASM傳說中那些神乎其神的性能指標大多經不起推敲。首先是射程問題,LRASM是在JASSM-ER基礎上改裝而來的,外形尺寸幾乎完全相同。JASSM-ER射程大約1000公里,只需直線飛行打擊地面固定目標。

LRASM的性能指標被媒體過分誇大

LRASM打擊的是海上移動艦艇,由於飛行速度慢(LRASM也是全程亞音速)、飛行距離遠,需要不斷進行航路規劃才能命中目標,如果不依靠體系支持,還必須在高空飛S形航線自行搜索識別目標,有效射程更加大打折扣,能夠達到600公里級別都可以燒高香了。其次是隱身問題,LRASM在外形上的確具備一定的隱身特徵,不過主要是為了搭配戰略轟炸機的旋轉發射架進行的修型,並非刻意追求所謂的隱身突防,隱身效果跟普通的亞音速反艦導彈不會有數量級的區別。

可採用多重攔截手段合力圍剿LRASM

因此LRASM充其量只是一款智能化程度較高、具備一定低可探測突防能力的拉皮彈,價格也不算便宜,美國海軍首批採購數量不到100枚,單價超過300萬美元,跟某些人設想的鋪天蓋地飽和打擊相去甚遠。我們也有不少可供選擇的應對手段,一是艦載機攜帶超遠程空空導彈前出打掉其發射平臺(比如B1B、F/A18E/F),二是使用廉價的制導炮彈(我軍現役驅護艦的各型主炮都可以發射)在光電系統的引導下實施多層彈幕攔截,三是發展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等低成本反導系統。多重手段相結合,足以確保有效防範LRASM帶來的新威脅。


晨曦談兵


這個世界上,就整體而言,美軍的武器裝備是全球最先進的,但自1979年裝備魚叉亞音速反艦導彈以來,美軍幾乎沒發展什麼反艦導彈,與中俄等發展了一代又一代特別是裝備了超音速反艦導彈,形成鮮明比對的是美軍數十年來,依然是魚叉反艦導彈一彈吃天下,儘管現在正在研發新型的隱形反艦導彈。

超音速反艦導彈,儘管速度快,突防能力強,打擊範圍廣,但飛行過程中,彈道紅外特徵非常明顯,攻擊的隱蔽性相對較弱,容易被幹擾等,且體積和重量也大,成本也要遠高於亞音速反艦導彈,美國等西方國家並不重視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發和製造,依然醉心於亞音速反艦導彈,儘管速度慢,突防能力弱,容易被反導火力攔截,但畢竟隱蔽能力較強。

目前,就反艦導彈研發的態勢是,俄中等正在大力研發新型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事實上在向亞超相結合的制導模式發展,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基本上已放棄了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製,兩者在反艦導彈發展上可謂涇渭分明。

原因是美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實力,特別是核動力航母獨步天下,高達10餘艘的數量為全球所絕無僅有,海軍戰略一直圍繞航母這個大型作戰平臺而展開,其艦載航空兵戰鬥機非常強大,為航母保駕護航的水面艦艇都是宙斯盾艦,也有強大的防空反導反艦能力。

因此在海戰場上,有強大的艦載機用來執行防空反艦作戰,由於其作戰半徑在650公里範圍內,事實上美海軍水面艦艇的反艦導彈基本上處於無用武之地,對海打擊的重任,早就有艦載機聯隊承擔起來了,就沒了反艦導彈什麼鳥事,所以對美海軍來說反艦導彈是亞音速還是超音速問題都不大,自有艦載機聯隊來完成打擊敵水面艦艇的重任。

反觀俄羅斯等國,極少有航母,因此艦載機數量也極少,有限的艦載機用來執行艦隊的防空重任,對敵水面艦艇的打擊,必然依賴水面艦艇,所以都很非常重視反艦導彈的研製,亞音速、超音速包括亞超相結合都在不斷研發過程中,不似美國一枚魚叉反艦亞音速反艦導彈一用就是數十年,在反艦導彈的研發領域幾乎是原地踏步, 當然,現在受到俄中發展亞超相結合反艦導彈,特別是某國大力發展水面艦艇的刺激,也開始積極研製高性能的隱形反艦導彈。


國平軍史


這屬於美軍的無奈吧,美國海軍的建軍思想不是與別人一樣,一直走著自己的路線,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世界第一大海軍強國,在海軍力量上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還有大量的盟友,這種情況下造成美國海軍的戰略,不是簡單的爭奪制海權,而是如何欺負對手的問題。

在相當長時間裡,美國不認為存在海面與其進行決戰的對手,不急於發展反艦導彈什麼之類的武器,美軍第一款反艦導彈魚叉直到1979年才服役。

冷戰結束之後,美軍對海軍的作戰思想也發生改變,已經不再提出所謂的海戰,強調的是由海到陸,也就是說美國海軍認為在海上沒有對手,應該向陸地目標發動進攻,如何去欺負對手。

現在情況又發生了變化,伴隨著中俄海軍的力量的變化,現在美國艦隊不得不面對一個海上對手,制海作戰重新成為重點,在這種背景之下,反艦導彈必須搞新的了。


麥田軍事觀察


美軍研製新型反艦導彈主要是指中遠程LRASM隱身反艦導彈,另外還要採購一款挪威研製的NSM近程隱身反艦導彈,大家肯定都注意到,兩型導彈都有隱身這一概念,這也可以看出,美軍在“魚叉”反艦導彈服役多年之後,面對越來越多的對抗這一傳統反艦導彈的假想敵,美軍用隱身這一法寶押注。

老“魚叉”AGM-84反艦導彈由麥道公司上世紀70年代初研製,1977年開始服役,分空射型,艦射型,潛射型三種,是一種亞音速,具有較強電子對抗能力,主動雷達制導的傳統反艦導彈,後期型號最大射程艦射型130公里,空射型270公里左右,對付具有500公里以上射程的對手顯然是力不從心的,當然美國打水面戰主力肯定是航母艦載機,艦載機搭載“魚叉”對付絕大多數對手還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對付具有很強艦載反導武器的對手就沒有把握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開始研發新一代反艦導彈,在超音速還是隱身兩者之間進行選擇之後,美軍選擇隱身亞音速,一是隱身突防比超音速突防要可靠,二是亞音速可以得到更遠的航程和更精確的制導,這樣由洛馬公司研發射程達900公里的LRASM就應運而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