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平仄就不能寫出好詩嗎?

Yws281


題主問的“不拘平仄就不能寫好出好詩嗎?”讓人難以理解。是想表達不拘平仄就能寫好詩呢?還是因為平仄就不能寫出好詩?還是隻有遵守平仄才能寫好古詩?

從古詩的發展歷史演變來看,古詩的體裁,風格起先是比較自由的,不拘不仄,也不講固定的押韻。古詩是從歌詞發展而來,直白,抒情是早期的特點。創作者也主要是從事勞動的勞苦大眾,後來文人蒐集歌詞加以整理形成詩。詩自屈原,宋玉之後慢慢形成了一種文化。詩也從歌裡慢慢轉變成另一種文體。

詩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格式,修辭手法也一直在變,在完善。到了三國,因為曹氏三父子的帶動,詩歌得到很大的發展;到了晉代,詩的形式呈現了多樣化,並出現了謝道蘊,謝晉,陶淵明;到了南北朝出現律詩的雛形。而唐朝,則是達到古詩發展的巔峰。雜會、五言、七言、絕句、律詩、敘事事都得到最大的發展。並且固定了詩歌體裁和格律 。

後代學者將古詩大致分為古體和近體,五言,七言,長排屬古體。古體可不論平仄,可換韻,可用鄰韻。近體則嚴格很多,五絕、七絕、五律、七律、律排屬於近體。近體嚴格限定了平仄,押韻。五律、七律則要求對仗,並有各種忌諱,例如失替,撞韻,三仄尾,失粘等等。

學作古詩,應先易後難。可先學古體,雜言待有了一定基礎後學作五絕、七絕。平仄絕不是攔路虎,更不是用來打倒律詩的藉口。掌握好平仄音律也一樣寫出有感情,有意境的好詩來。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

附二首近作

《踐行》

欣往南園百鳥鳴,忽來雨點並秋聲。

池塘水皺風常到,瓊樹花鮮葉自輕。

漫向群山尋晚翠,耐何巉峭籠晶縈。

如逢九月初晴後,恰好重陽踐此行。

《中秋》

就在嵐峰最上頭,烏雲當去赴高樓。\r

俯將萬嶽千般景,畫作靈溪一點秋。\r

皎皎玉盤銀漢出,滔滔江水天際流。\r

世間明月何曾老?只是思鄉格外柔。





清溪詩詞


這個問題提的很幼稚!但回答似乎非常必要,因為對“詩”和“平仄”的關係,認識不清的人還真不少!

“詩”是一種文學體裁,分為很多種。外國人的詩就不提了,肯定是不要“平仄”的。就中國人的詩而言,其碼分為古詩,和現代詩兩大類。而對平仄有要求的詩,僅僅是古詩中的【近體詩】(即格律詩)而己。如果把詩看做一棵大樹。要求平仄的格律詩只能算大樹的一個枝杈罷了。顯然,說:不按平仄就寫不出好詩,是非常不準確的!

要求平仄的詩,只有古詩中的近體。準確地說:只有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這四種體裁。而這只是古詩中的一小部份。就我們熟悉的唐詩而言,不要求平仄的古體詩、樂府詩就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其中膾炙人口的精品、千古流傳的名篇俯拾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琵琶行】、【長恨歌】、【蜀道難】、【將進酒】、【廬山謠】、三吏三別、【老將行】…都是不要求平仄,都是千古流芳的精品,怎麼好說不要平仄就寫不出好詩呢。有些人一看到五言詩或七言詩,不管內容如何,馬上就用平仄去“丈量”。稍有舛錯,立即嚴辭貶斥!這是一種對詩瞭解不深的淺薄。至於有的人更加武斷:不按平仄就是“打油詩”…。就更屬於無知了。只要人家作者沒有公開標註什麼“五律”啊,“七絕”啊,我們就不要“詩必言平仄”!

當然,如果我們在作品上標出X律、X絕的字樣,那就一定要符合規矩,什麼韻腳、平仄、對仗、粘對…,不能稍有馬虎,嚴守格律要求,儘量做到有“救”也不“拗”!



橡木桶61955766


就不要整天充什麼老夫子,充什麼有學問了,偷抄一些講音韻講平仄的文章,來賣弄賣弄。請問當今,有幾人真正懂古音古韻?憑你哪點水平,半瓶醋,整天教什麼平仄,不覺得可笑嗎!

詩詞古時,本是貴族玩的。只有哪些有情懷的,才儘量詠的通俗易懂些,象唐時白居易就是這樣偉大的詩人。就連李白寫詩,也不嚴格遵守平仄,以意境為上,難道李白的詩不是好詩嗎。

平仄是形式,就象一位女人,外形豔麗,穿了件漂亮衣服,而內醜陋,是位好女人嗎!只有把詩的內容寫好,把意境塑造好,再輔以音律,才是好詩。

五四以後,為什麼會興起新詩。就是因為古詩詞給人戴上手銬,讓那些無聊的所謂貴族去欣賞。現在人們不是追求自由嗎?怎麼到事上,喜歡往牢籠裡鑽呢!

寫詩要想寫好,得多讀,再加天賦才行,你讀多了,平仄也自然會上水平。一些人整天平仄平仄的,其實你真的不一定會用,你也寫不出什麼好詩。


春日之虎


如果過於拘於平仄韻律,而不能發揮詩,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極至的效果,那又何必拘於平仄韻律。就我自己來說吧,

我寫過一首詩,《牽情》

春短夢長數寂聊,千里萬里寄相思。

舔碎初心它鄉情,知我心恨誰???

這首詩很顯然是不拘平仄,不合律。我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一氣呵成,好多年前談的朋友,在別的城市,一年也見不到一次面,有的時候幾年也見不到一面,盼到春節的時候以為會見上一面,他又到國外出差了,也許友友會問我為什麼不去找他,因為太忙,我不想去了增加他的壓力。我總是在想等他不忙的時候,回來看我。我就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等,就在一年的五一節,我給他打電話了。而他好像很不高興,從來沒有這樣的啊,既然這樣對我,我痴但我並不傻啊。就在那一瞬間,我的心被撕得粉碎,我第一次開口罵了他,人渣。…………就在這天我寫了這首詩,最後一句:知我心恨誰?是呵,是應該恨他不忠,還是恨自己太痴。望友友給以點解。


楊思引


問題:不拘平仄就不能寫出好詩嗎?

..........

一、平仄與音樂美

說到平仄,一定是指舊體詩,平仄主要是從聲韻上修飾。其實聞一多在新詩的創作中也提到過“音樂美”,無論舊體詩的格律還是新詩的音樂美,都是為了讓詩歌聽起來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

不過詩歌的音樂美不僅僅是平仄這麼簡單,舊體詩知道四聲八病就明白古人在聲韻上有多麼講究,所以僅僅知道平仄不見得詩寫得好,同樣的不符合格律的詩也有的是好詩。

二、近體詩與古體詩

近體詩是在南北朝才出現的,在唐朝,近體詩完全成熟時,依然有大量的詩人創作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

近體詩講究平仄,但是古體詩自由多了,無論長短篇都有無數的優秀作品。

三、優秀的古體詩(非格律詩)

1、五言仄韻古題絕句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五言平聲韻古題絕句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七言仄韻古題絕句

李白《遊洞庭五首之一》失黏又出律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4、七言平聲韻古題絕句

《洛橋晚望 》唐朝 孟郊 (仄韻)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5、八句的古體詩

望嶽[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八句以上的古體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7、雜言古體詩

蜀道難[唐]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詩,有古體,近體。兩者在平仄、用韻上有些區別。古體詩,不怎麼講平仄,用韻;近體詩則不然。

詩,本是抒發所見所想情感的載體。小編認為怎麼寫詩,講不講平仄,用韻都不太重要,只要能完全抒發自己的情感我認為就是一首好詩。

小編認為打油詩就非常好,它不拘於平仄韻律,通俗易懂。下面這一首打油詩就出自蘇東坡,詩名《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寫蘇東坡在朝為官時常受打擊,心情不佳而發的牢騷。這首發牢騷的打油詩不講究平仄韻律,只為抒發自己當時的苦悶情緒,一樣寫得很好。

作詩不要像那些老學究和一些裝腔作勢學古的固執分子做一首詩就因為平仄韻律在用字上都能想半天。抒發情感,隨性灑脫就好。


道家微言


當然能!傳統詩講究平仄韻律,而自由新詩不求平仄韻律,“松去捆綁”而盡情地舒懷了文字和情感。如徐志摩的“別了,康橋”,賀敬之的“回延安”……





山裡人光津墨趣


詩詞的興盛有其時代性,找們通常都說唐詩宋詞元曲明話本清白話小說。到現代,我們的詩叫現代詩,或叫自由詩。不講平仄,不講格律,只講精煉押韻,同樣出現了許多彪炳千古,燴炙人口的好詩,如郭沫若的《女神》,《鳳凰湼盤》以及著名何詩人艾青等,有些著名詩人還學習世界各國著名詩人,寫出一些特別形式的詩,如郭小川,賀敬之等學習蘇聯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寫的梯形詩並將其發展優化為我國群眾喜愛的新形式自由詩,並寫出了許多人民喜歡的好詩,如賀敬之的《雷鋒之歌》等,這都說明,格律詩好,不講格律同樣可以寫出流傳千古的好詩。所以,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說,新詩舊詩我都愛,不薄今人厚古人。並對新詩提出基本定義:精煉,押韻,大體整齊。時至今日,語言文字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無法用平仄,字數限制的新詞彙,如果沒有新形式的詩詞,就無法反映這亇發展。反之,如果不學習古詩詞的平仄格律,我們就會與我們的詩詞歷史脫節,丟棄文學史中的詩詞精華。基於以上認識,我們既要學懂詩詞格律吸取歷史精華,更應下功夫創新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新的詩詞形式。


神七9273583


隋唐以來的古典詩歌,押平仄韻,今人模仿古人,寫古典格律詩,也必須押平仄韻,才能寫出規範的格律詩,而古風就不一定押平仄韻了。

清末民初以來,中西文化碰壁,留學西方的人越來越多,受歐風美雨的影響,國內興起新文化運動,文化人用白話文寫詩,形成現代詩歌。


現代詩歌,吸收了西方詩歌的優點,突破了本國古典詩歌格律的束縛,提倡自由奔放的表達。詩人不再戴著舊式鐐銬跳舞,不再受平仄韻律的限制,不論格式和音步的對稱。就是押韻的現代格律詩,也只講究結尾的押韻,比如徐志摩的詩歌。現代詩歌,在情感表達方面,也突破了古人“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從文模式。

寫詩是有感而發,反應生活,抒發感情。平心而論,抒情言志,表達感情,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代,詩人寫詩押平仄韻,拘於格式與韻律,也會因律妨意,限制意向的表達。不拘格律的現代詩,拓展詩歌的張力,藝術手法別緻,佳作迭出,不勝牧舉。




比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賀敬之的《灕江山水歌》,汪國真的系列詩歌,語言凝練,表達順暢,形象生動逼真,既不乏雅緻,又情真意摯,音樂美,繪畫美兼具,使詩歌聚光生輝。
個人淺見,匆匆而寫,事務繁多,諒我就此住筆。有不妥之處,願與網友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促進,共同提高!



知足常樂109694106

本人認為——對聯是一定要平仄詞性字意對仗工整的。寫詩不論是舊體還是現代,不一定非要要求平仄對仗。但是寫律詩當然要求平仄詞性字意的對仗工整了。如果是打油詩,散文詩,五言七言詩等就不要求那麼對應嚴謹了。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與看法。說的對與錯還望各位微友斟酌採用. 敬請諸位先生理解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