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1月6日,碧桂園集團發佈公告稱,2019年12月單月權益銷售額123.6億。

據此數據算,碧桂園全年權益銷售金額達5522億元,穩步增長10%。

要知道,碧桂園2019年幾乎每月權益金額都在500億以上,11月的權益銷售額更是超過600億。

12月這個數字,不難看出是碧桂園一貫隱藏實力的做法。

事實上,克而瑞公佈的榜單看,2019年碧桂園依然穩坐行業銷售金額與面積雙料第一的位置。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而這,已經是碧桂園蟬聯行業頭把交椅的第三年。

短短三年時間,每個企業都在變化。

以三強為例,萬科已是做三年“老二”;恆大從足球、金融又瞄向了汽車行業;自然,曾經的“鄉鎮之王”碧桂園,也早已不再是當年的碧桂園。

今天,濤哥就來跟大家盤一盤,從2017到2019,碧桂園到底怎麼了?

01 世界排名上升290位

作為房地產的領軍者,還站在行業的角度比較碧桂園,已經沒有意義。

對於碧桂園這樣的企業來說,也許世界500強才是衡量其成長的更合適標尺。

2017年,碧桂園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位列467位;

2019年,碧桂園位列《財富》世界500強177位,兩年時間上升290位。

其營業收入從230億美元,增長至573億美元,兩年時間營收增長2.5倍!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打一個簡單的比喻,如果世界500強是這地球上最強的商業班級,那麼碧桂園平均每2.5天就超越一位同學,排名增幅位居世界第一。

或許,在平穩的經濟週期裡,從碧桂園、萬科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增長中,我們能讀到中國速度的高成長性配方,以及中國經濟信心和奇蹟。

02 “三駕馬車”多元發展

碧桂園,還是一家傳統房地產公司嗎?

如果你關注房地產行業動態,那麼一定會遇到這個“靈魂拷問”。

尤其當看到碧桂園投資造火箭的新聞時,我更加懷疑,碧桂園是否已經是一家科技公司了?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從2017年成為房地產行業的狀元郎,到2018年逐步切入現代農業和機器人產業,分別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和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

再到2019年,楊國強提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步伐絕不會停下來,十四億勤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絕不會停下來,關鍵是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那麼碧桂園的競爭力從何而來?

楊國強給出了答案:“如果我們不走科技的道路,我們的競爭力會大打折扣。新的一年,要科學統領所有的工作。”

可以說,三年時間,碧桂園的多元化轉型已初見成效,地產、現代農業、機器人三駕馬車聯動,將更好地服務於城鎮化發展產生的新需求,充分發揮協同效應,進一步鞏固碧桂園的龍頭地位。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03 項目全疆域發展

2017年,當碧桂園首次成為行業第一時,很多人還覺得這是一家做三四線的房企,多少有些不服氣。

但到了今天,你再看碧桂園,其覆蓋城鎮已經從2017年的768個,進一步擴展超過1200個,成為項目分佈最廣泛的房企,持續助力中國城鎮化發展。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而這種強大的全疆域發展佈局,使碧桂園具備了極強的抗週期能力。

很多房企重倉一二線,儘量避開三四線,碧桂園則持續關注三四線市場並保持投資力度。

要知道,在中國100大城市以外,會有三四萬億的房地產銷售市場存在,同時城鎮化和農村土地改革也將是一個長期過程,這都將給碧桂園帶來更大的成長空間。

在廣泛佈局的同時,碧桂園也進一步聚焦重點城市群與關鍵區域,上半年其國內權益可售資源合計高達2.78萬億,75%位於中國五大城市群。

並且,截至上半年,其在大灣區權益可售資源合計近9000億,長三角儲備的貨值已經超過5000億,遙遙領先其他房企。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1-12月碧桂園新增貨值約7400億,位列行業第一。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可以說,如此廣泛的項目佈局,全線全疆域式發展,使碧桂園能靈活規避區域輪動和二三四線輪動的週期性風險,有效保證了業績的穩步增長。

04 品質管理大幅提升

品質管理曾讓各房企苦惱不已,然而一家成功的企業必然是在挫折中進步和成長。

從2017年高質量建造體系開啟建築科技創新實踐;到2019年智能化迭代升級,探索“機器人建房”夢想。碧桂園正開始引領行業生產過程的變革。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同時,從2017年加快綠色轉型,聚焦綠色環保建造科技;到2019年不斷迭代升級“綠科技”,助推高質量發展之路。

碧桂園的綠色建築總面積從4842萬方迅速增長至15469萬方

,為綠色建築的普及出了巨大貢獻。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如今你再看碧桂園,雖然產品定位決定了設計和配置的差異,但重大質量風險已經得到規避,交付品質也在不斷提升。

總 結

事實上,除規模增長、業務多元化、投資佈局廣泛、品質不斷提升外,碧桂園在各方面的改變和升級都有目共睹。

例如:財務管控能力越來越強,現金流、資金管理更加穩健,融資成本不斷降低。

組織管理更加精簡高效,實施組織變革,推動精總部、強一線、扁平化、職能合併等,與中海萬科等企業一樣,人均效能持續提升。

企業文化和員工關懷越來越好,文化越來越簡單、開放,員工福利更完善,關懷活動更多,家屬答謝會都成為了標準動作。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可以說,從2017年到2019年,我感受到碧桂園方方面面都在進步,更穩健、更健康均衡,2018年提出的“行穩致遠”理念實行也初見成效。

展望2020年,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政策調控難有實質性鬆動,房企不能一味追求規模擴張,發展重點將逐步由“增量”轉向“提質”。

未來,市場的比拼將回歸於房企的城市佈局、品牌效應、產品品質、經營效率等因素,這也將決定房企的可持續發展力。

權益銷售超5500億,碧桂園這次真的不一樣

作為龍頭房企,在新年工作會議上,2020年仍被碧桂園定為“全週期綜合競爭力提升年”:

將通過成本力、產品力、服務力和科技力四個維度,提升全週期綜合競爭力,追求高質量的發展。

楊國強對碧桂園的未來發展飽含期許:

“新的業務很多,舊的東西會被打破,

期望大家努力學習,盡情擁抱新的變化。

未來,我們還要走向世界!”

不斷髮展與變化,碧桂園真的不一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