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瘋子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國力大不如前,在戰爭中受到了極大的損耗,已經淪落到二流國家,同時當時世界上興起了一股民族獨立的浪潮。當然這讓英國受到了第2次衝擊,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是日不落帝國。全世界擁有殖民地最多的國家,在這股民族獨立的浪潮中,英國損失很大。
不過英國在20世紀後半頁也沒有辦法維持自己的殖民地了,因為英國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內亂,原來英國本土的愛爾蘭,出現了嚴重的暴力事件。英國忙於鎮壓愛爾蘭共和軍,所以根本沒有力量干預外部事務,很多國家就紛紛獨立了。但有很多地區都是英國主動放棄的,因為英國再也沒有財力和物力必須維持這些殖民地,比如說澳大利亞地區,英國和澳大利亞地區簽訂了協議,主動的放棄了這一地區。
要知道愛爾蘭是英國的領土,最後卻取得了獨立,這對英國即是一種巨大的打擊。而且愛爾蘭共和軍還對英國的政府形成了挑戰,造成了英國走向分裂的開端。不過最讓英國頭疼的就是失去了印度。
對於其他地區來說印度的面積更為廣大,而且資源眾多,英國在這裡已經苦心經營200多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英國在這裡花了很多的心血。最後英國人被趕出印度的時候,利用民族矛盾強行把印度地區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目的是讓兩個國家開戰有利於自己的利益。因為當時英國就算是退出印度,在印度境內還有很多的利益。印度這個國家已經使用英語很多年了,連經濟基礎都是印度幫忙建立的。印度獨立之後仍然都離不開英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還沒有獨立的時候,英國就希望印度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因為印度對二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因為印度人在東南亞地區抗擊日本侵略者,還派遣了遠征軍到中東支援英國軍隊,共同打擊德國的隆美爾。所以印度的獨立並沒有影響印度和英國的關係,印度人反而感謝英國人對印度工業發展的幫助。讓印度變成了一個文明國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立以後,居然還成了英聯邦成員。可見印度對英國的重要程度絕對不比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差。
四十五度歷史
(紅色區域:英國曾經的殖民地)
手心手背都是肉,丟哪個殖民地,英國人都心疼,畢竟那些殖民地都是可以貢獻真金白銀地。
但如果非得要選一個最讓英國舍不下的,那就是印度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曾經,印度為英國貢獻了40%的GDP
(印度高種性美女)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的唯一大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屬印度當年為英國的GDP,每年貢獻40%。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深得英國人的喜歡。
英國在殖民印度的二百多年時間裡,獲得財富無數,據記載,僅1757-1815五十八年內,英國東印度公司從印度就賺取了10億元英鎊。
於是,在20世紀初擔任過英印總督的寇松說:“只要我們統治印度,我們就是世界第一;如果我們失去印度,我們將降成三流國家。”對於一個這樣的殖民地,如果可以不放棄,英國絕對不會願意主動放棄的。
目前,英國是世界GDP第五大國家,如果加上印度的GDP,就成了妥妥的第三了,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二戰後,英國無奈地丟了印度
(中間是蒙巴頓將軍)
對於印度,當年的英國是不願意丟的,但一浪高過一浪的“民族復興主義”的聲音,甘地等人的不斷努力,都加劇了“英國失去印度”的進程。
最關鍵的是,經過二戰的折騰,英國實力大損,實在沒有能力擋住“全球殖民國家紛紛獨立”的大趨勢。於是,1947年,蒙巴頓法案才出了臺,印巴開始分治。
英國在二戰後,先是不得已丟了印度,後來,在和曾經控制的埃及撕破臉後,英國和法國“兩老兄弟”準備收拾埃及,但收拾得非常費勁,在美國干預下,不得已撤了軍,把蘇伊士運河的管理權交了出去。
英國看清了形勢,自己已經老弱,而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於是後來相繼放棄了對新加坡、馬來亞、科威特、巴林、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地的殖民統治。
綜合來看,英國最為不甘、最為心疼的殖民地的丟失,就是印度。
藍風破曉
丟了香港,英國人最心疼。
曾經是號稱“日不落”英帝國,倚仗著強大的“船堅炮利”的海上優勢力量,所向披靡,一個島國幾乎征服了全世界。
若輪海上稱王稱霸,一開始是葡萄牙,後來是荷蘭,英國人打敗荷蘭人後,開始300年的海上稱霸。從非洲到美洲,從亞洲到大洋洲,到處都有它的殖民地,到處都有它的聯邦,到處都有它的勢力範圍。
美洲的美利堅、加拿大,亞洲到印度、中國、東南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非洲的南非、北非等等地區,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
二戰時期,英國與法西斯德國廝殺,為了換去武器彈藥,賣掉了許多殖民地。二戰後,隨著亞洲國家的解放和非洲國家的獨立,英國的殖民地越來越少。1982年,為了區區福克斯(馬里亞納)群島不惜與阿根廷大動干戈,損失慘重,好容易才保住了這塊遙遠的地方。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香港,在離開母親懷抱99年後,由英國殖民地迴歸祖國。這是中華民族百年一大盛事,也是英國人最心疼的一次殖民地的丟失。
1949年,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深圳河,眼看馬上過河直搗九龍。英國人覺得大勢已去,決定忍痛割愛,放棄這塊它們從清政府那裡搶來的土地。
後來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暫時放棄進入並收回香港,將香港作為新中國與世界聯繫交流的紐帶。英國人鬆了一口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領導人決定收回香港主權。儘管英國人一個人百般不願意,儘管中英談判曠日持久,儘管英國人設置了一個又一個障礙,都阻止不了中國政府收回香港的決心和能力。
終於,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如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全體中國人民歡呼雀躍之時,英國人感到十分惋惜。因為,在香港這塊遙遠東方的土地上,它們從“五口通商”開始,經營了百餘年,一旦失去,能不扼腕長嘆嗎?
一風2008
被稱為“女王王冠上的明珠”是哪裡?就是印度。
當初被英國殖民的印度可不是隻有目前印度這麼大的地方,範圍包括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乃至緬甸。
你沒看錯!緬甸在幾十年前也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
(1909年的英屬印度地圖)
這是一片非常龐大的區域,從波斯灣一直到東南亞,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統稱為英屬印度。
難怪被稱為“明珠”了!
印度這個地方當時在英國殖民統治時其實分為土邦印度和英屬印度兩部分。雖然當地的封建土邦沒有被英屬印度直接管理,但和英國簽署了各種不平等條約,其實也是臣屬英國女王的統治。
這麼一大片區域,英國一共統治了200多年。這裡不僅面積廣闊,而且土地肥沃,另外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交通四通八達,所以英國對當地花了不少心思。
你說英國能不對此重視嗎?
但是殖民地獨立是一個歷史趨勢,英國人是不能和歷史趨勢作對的。
先是在1937年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緬甸就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只不過這個獨立不是國家獨立,而是獨立於英屬印度,變成了英屬緬甸。
所以後來我們所說的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其實就和緬甸沒什麼關係了。但是獨立後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曾經對緬甸發表過一次談話,他希望緬甸能夠和印度一起組成一個國家,但是被緬甸拒絕了。
可見印度和緬甸這種比較複雜的歷史聯繫,還是在某些人的心理會起到一些作用的。
二戰後印度和巴基斯坦紛紛獨立,並且還出現了領土爭端,這也算是英國殖民者給留下的一個傷疤吧!當然印巴獨立這也是英國不能阻止的歷史趨勢。
英國其實對印度也算夠意思了。
當年聯合國在二戰後成立時,英國憑藉著當年的特權,把當時還沒有獨立的印度,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理由是印度為二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比如印度不僅在南亞和東南亞抗擊日本侵略者,還派遠征軍到中東去支援英軍,去和德國的隆美爾打仗呢。
這對印度而言顯然是一個鼓勵和讚許。
印度也似乎沒有忘記英國在當地統治給印度次大陸帶來的一些所謂“好處”。
雖然英國對其有殖民,有壓迫,但是印度人也確實在英國統治的幾百年裡工業和發展越來越進步和文明瞭。
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後,至今都還是英聯邦的成員。
木春山談天下
英國最重要的一塊殖民地,英國:就算丟了全世界,也不能丟了它——直布羅陀海峽
①地理優勢:
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塊地方,他能夠扼守住南歐和北非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有了這個地方,就等於控制住了地中海!其重要的地位絲毫不亞於中國的香港澳門!而奇怪的是,在這個位於西班牙國界的海峽,卻直到如今都牢牢的被英國所控制。
直布羅陀位於海峽東側北端的西班牙本土,按理西班牙是最有資格擁有這座城市的,但至今為止直布羅陀市上空飄揚的仍舊是英國米字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正是因為能夠牢牢的控制直布羅陀海峽,才能跟美國在意大利登陸,解決了意大利,加速了德國的滅亡,可見直布羅陀海峽的重要性。
②
我們知道直布羅陀海峽那是鏈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主要航道,也是全世界最為繁忙的航道之一。而直布羅陀海峽整個的領土都在西班牙,但是西班牙卻不能掌控直布羅陀海峽。因為英國人佔據直布羅陀港。
西方的航海大發現之後,最先吃螃蟹的一批國家,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暴發戶,先後在全世界各處建立了多處殖民地。可英國作為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卻在後來的數百年裡,打敗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從1704年起,英國人就拿下了直布羅陀海峽,就這麼把直布羅陀海峽納入了大英帝國的版圖中。
現在儘管“口水戰”打得天昏地暗,但英國海軍就是穩穩地駐紮在直布羅陀動也不動,而歷次全民公投
中直布羅陀市民也大都選擇留在英國,西班牙乾瞪眼沒辦法。
zbq先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要知道,這不是誇大其詞,因為當年英國最強盛的時候真的可以達到“日不落”。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國力迅速壯大,海外殖民進程也大大加快,十九世紀是英國對外猛烈擴張的時代,而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已經擴大到世界所有大洲而無處不在,最鼎盛時期,本土面積加海外殖民地總面積達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控制人口大約四到五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但與此同時,美國的獨立與發展也在悄然影響著世界的格局,美,德等國正逐步趕超英國,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實力大損,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英國的統治,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分崩離析,興盛不再。
那麼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眾多殖民國家或地區中,最令英國人心疼的是哪兒呢?
很多人都說是英屬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英屬印度當時是英國非常重要的殖民地,還被稱為“女王王冠上的明珠”,維多利亞女王甚至還加冕成為印度女皇,來顯示對英屬印度的重視,以此來加強對這裡的有效管控。
誠然英屬印度地區對英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殖民地,但在我看來,還有一個地區,它的戰略地位和價值是英屬印度遠不能及的,它就是埃及,確切的說是蘇伊士運河。
埃及在188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與此同時,英軍進駐蘇伊士運河,實際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即便是埃及在1922年宣佈獨立後,英國還是強迫埃及與其簽訂了《英埃條約》,強行保留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為此英國派遣十萬軍隊駐紮在那裡。
英國是海軍強國,它的海外殖民擴張依靠的就是它強大的海軍,從地圖上我們不難看出,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與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是英國對外擴張最為至關重要的關鍵所在,所以英國人想方設法牢牢掌控了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
如今直布羅陀海峽依舊在英國人手中,而蘇伊士運河卻被埃及人收了回去。而丟掉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後,英國人為了再次控制蘇伊士運河曾下過很大功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實力嚴重受損,1952年埃及國內推翻了親英的法魯克王朝,之後埃及方面要求英國從蘇伊士運河撤軍,英國被迫同意,1956年7月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但英國人並沒有善罷甘休,他們知道丟了蘇伊士運河,那麼日後恢復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將更加艱難,所以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準備捲土重來。
1956年10月,埃及宣佈收回蘇伊士運河才三個月,英國就迫不及待的拉攏法國,並攛掇以色列,舉三國之兵對埃及發動軍事行動,企圖再次佔領蘇伊士運河,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
英國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奪回蘇伊士運河,然而這時候的英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了,此時的這個世界是美蘇爭霸的世界,英國人的企圖,美蘇兩國怎能不知,兩個超級大國肯定不會給英國留下任何重整旗鼓的可能,所以美蘇兩國心照不宣的向英法施壓,要求他們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為此美國不惜停止了對英國的經濟援助。
於是在美蘇的強大壓力下,英法被迫接受停戰協議。第二次中東戰爭宣告了英法兩國軍事行動的失敗,英國則徹底失去了控制蘇伊士運河的可能,而美蘇則取代英法成為中東地區的主宰。
鹹魚閒聊
二戰後,英國丟了那麼多殖民地,丟哪個地方最讓英國心疼?
15世紀末,英國擊敗了西班牙,從此一個日不落帝國出現了,直到20世紀初,英國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地球上的24個時區都有英國的領土,英國控制了大約34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著名經濟學家傑文斯說的一句話:“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然而,風水輪流轉,這些地方都慢慢從英國手中脫離,甚至發展的比英國還好,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坐上了頭把交易,英國統治的58個殖民地,如今只剩下了14個!英國痛失好局,要問這些殖民地中那個最重要,無疑是印度。
當然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說是什麼新加坡啊,香港啊,甚至有人說美國,香港和新加坡多大地方???,多少人口???而美國主要是移民統治而非殖民統治,英美穿一條褲子,其他小地方更不用說,真正讓英國最心疼非印度莫屬。
失去印度,標誌著女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的隕落!印度的獨立,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非洲以及中東的殖民也逐漸失控,以色列誕生,埃及獨立,津巴布韋在西亞的獨立。
最初,英國殖民的印度地盤很大,範圍包括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乃至緬甸。從波斯灣一直到東南亞,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統治了印度200多年,當年聯合國英屬印度當年為英國的GDP,每年貢獻40%。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深得英國人的喜歡。英國在殖民印度的二百多年時間裡,獲得財富無數,僅1757-181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印度就賺取了10億元英鎊。20世紀初擔任過英印總督的寇松說:“只要我們統治印度,我們就是世界第一;如果我們失去印度,我們將降成三流國家。”對於一個這樣的殖民地,如果可以不放棄,英國絕對不會願意主動放棄的,英阿馬島戰爭就是證明。
英國對印度有殖民,有壓迫,但是印度人也確實在英國統治的幾百年裡工業和發展越來越進步和文明瞭。在二戰後成立時,英國憑藉著當年的特權,把當時還沒有獨立的印度,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因此,印度雖然脫離了英國,對英國還是很友好的。
進入二十一世紀,根據權威組織預測,中國將超過美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而本世紀末,能夠追上中國,甚至超越的只有印度!!!!
當然,如今在英國手中最重要的殖民地非直布羅陀海峽莫屬,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就制住了地中海。從1704年起,英國人就拿下了直布羅陀海峽,就這麼把直布羅陀海峽納入了大英帝國的版圖中。幾百年來,此地一直牢牢的被英國控制。二戰中,英國正是因為能夠牢牢的控制直布羅陀海峽,才依靠美國解決了意大利,加速了德國的滅亡。
布羅陀海峽那是鏈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主要航道,也是全世界最為繁忙的航道之一,而直布羅陀海峽整個的領土都在西班牙,近水樓臺先得月,按理西班牙是最有資格擁有這座城市的,但至今為止直布羅陀市上空飄揚的仍舊是英國米字旗,全民公投中直布羅陀市民也大都選擇留在英國,西班牙兄弟們也是乾著急沒辦法。
葛大小姐
英國曾經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美國、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之外,緬甸、新西蘭、肯尼亞、牙買加、馬爾代夫、南非等眾多國家都曾是英國殖民地的一部分。
這些殖民地的存在,在曾經給予英國帶來了無限輝煌,只不過隨著歷史車輪的緩慢翻轉,這些殖民地最終卻都脫離了英國的掌控、擁有了自我權。
要說英國人所丟失最心痛的殖民地,我覺得有兩個。
美國
從英國的整個殖民歷史來說,最值得他們心痛的殖民地丟失必然要屬美國。
在脫離了英國人的掌控後,美國發展得非常迅猛,除了面積擴張到9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數值外,他們的經濟、工業水平發展得也非常迅速,早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GDP水平就已經攀升到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的發展更是如同開了火箭,迅速躍升為了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主導起了整個西方世界和蘇聯的對恃局勢。
各種各樣的先進科技、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都是出自於他們之手,整個世界的財富都大半被他們把握在了手中。
在蘇聯解體後,他們的地位更是變得非同一般,已然成為了世界上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平時在國際間就如同一個惡霸一樣,誰不服他們就對誰發動戰爭、對誰實行制裁。
在這多年的時間中,就連英國這個曾經的老大哥也一直是以美國小弟的身份出現,可見美國發展的迅猛。
面對著這麼一塊強大、富裕的前殖民地,英國人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美國脫離英國掌控的時間是1776年,在這一年時間中,我們國內正處於乾隆時期)
印度
以上是以整個歷史來說的,如果要說英國人最近丟失最心痛的殖民地,我覺得應該是印度。
英國人曾經的印度殖民地非常巨大,在他們於印度建立了殖民地後,他們幫助印度結束了千百年的分裂、一統了全印度地區,除了印度地區,現如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都曾是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
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總共佔據到了英國GDP收入的40%,對英國有著很大的重要性,英國曾經賣給清朝的鴉片就大多數來自於印度殖民地。
印度的農業潛力非常巨大,印度現如今的面積雖然只有近300萬平方公里,但是他們全國的土可耕種土地卻非常多,從他們現如今僅憑300來萬平方公里面積就能支撐起10億多人生存的狀況,我們就可以知道印度的農業潛力有多麼巨大。
另外,印度對英國國王的意義也非常重大。
原本,英國國王在歐洲僅能自稱為國王,沒有獲得過自稱皇帝的機會,後來,他們是在佔據了印度殖民地之後,才擁有了給自己授予皇帝頭銜的資格、自稱為了印度皇帝。
在當年,甚至有人把印度稱之為了“英國國王皇冠上最為光亮、珍貴的寶石”。
在脫離英國掌控多年裡,雖然印度沒有能發展成美國那樣的體量,但是在整個世界上,印度的實力還算排得比較靠前,在2018年的時候,世界GDP排在第7名,Gdp總量僅比排名第六的英國少了100億美元。
孤客生
1588年,英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了世界上新一代的霸權國家!
而後的英國,更是走上了掠奪世界各地資源的殖民地之路。到了19世紀末,英國已經控制了大約34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因為這個時候的英國,地球上的24個時區都有英國的領土,所以英國便有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
這裡照搬19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說的一句話:“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可見,“日不落帝國”並不誇張,此言不虛!
二戰之後,英國的實力大損,同時隨著全球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湧,英國控制下的殖民地國家也紛紛響應脫離英國的統治!而英國也不得不順應全球殖民地的獨立解放運動!
到目前為止,曾經的霸主國家英國總共統治四大洋五大洲的58個殖民地,如今只剩下了14個!
這58個殖民地裡,對於英國來說比較重要只有:北美洲、印度、直布羅陀海峽!
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直布羅陀海峽,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控制這裡不僅僅是控制了地中海與大西洋的航運,更重要的是直布羅陀海峽的戰略地位,這裡是地中海的門神,控制這裡就相當於控制了地中海!不過由於直布羅陀海峽如今還在英國的管控當中,所以不屬於這個題目的範圍之內!
那麼只有從北美洲和印度兩個來選擇了!
北美洲對於英國作用,無疑是廣大而肥沃的土地。統治北美,不僅補充了英國本土面積小且土地不肥沃的坑,更是促進了英國農業、漁業、採礦業、伐木業、手工業、商貿的發展,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經濟支持!
印度對於英國的作用,除了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廉價的人力資源在,印度更是英國統治亞洲夢想的跳板!二戰結束後,英國這一夢想也破滅了。
英國失去北美,成就了日後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直到現在英國都望塵莫及!
而失去印度,也就標誌著女王王冠上的一顆明珠的隕落!印度的獨立,還帶動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隨著英國勢力撤出東南亞,導致英國在非洲以及中東的殖民也逐漸失控!以色列的誕生,埃及的獨立,津巴布韋在西亞的獨立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此看來,美國的崛起是一種歷史的趨勢,這是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而印度的獨立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於英國來說是始料不及的,於英國而言是起到了反作用!
所以,要論最讓英國心疼那些失去的殖民地,印度應該是最心疼的!
白衣青象
那當屬英屬印度了,英屬印度曾被譽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其領土幾乎包含整塊南亞次大陸包括如今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英屬印度在1947年徹底脫離英國的統治,從此英國人失去了,他們在英屬印度經營了上百年的熱帶種植園,茶園以及印度的香料。也失去了印度洋上重要航線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