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帕萨特的销量比迈腾多?

我们的爱JH


明明是一奶同胞,甚至是同卵双胞胎,但从销量来看,迈腾销量相比帕萨特总是“差一点”。这“一点儿”到底差在哪了?

帕萨特“来得更早”

追溯帕萨特在国内市场的历史,相比2007年进入国内的迈腾要早了7年之久。其实帕萨特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更早,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的“桑塔纳”实际是帕萨特B2(第二代)。有如此坚实的根基,在当时国内车市选择匮乏的时代,打下了影响颇深的惯性思维基础。

并且,首款以“帕萨特”命名的车款——帕萨特B5,与当时同期的奥迪A6属于同平台技术的产品,又加长了轴距一改往日横平竖直的线条,有种“小号A6”的感觉。这种“官车”的形象延伸至今。

从设计角度出发

其实单看迈腾,实际各个方面都要比帕萨特来的更“血统纯正”。虽然是技术同源,同品牌。但车型基调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迈腾更像是“大号版”速腾,和行政,商务沾不上什么边儿。而帕萨特的设计方面,更贴合中国市场的趋势需求,即尺寸更大,更有商务行政气场。在 “以大为美,以气场为王道”的国内市场,帕萨特更“吃得开”。

技术追平,配置更高

关注大众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迈腾在最新技术使用方面,似乎都是大众的“亲儿子”,比帕萨特更早使用全新MQB平台。但这对于帕萨特来说似乎并没有过大的影响,这是为什么?首先,技术平台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属于直观感受的“升级”。而让消费者为这“内在升级”买单,心理的接受度很勉强。相比帕萨特的品牌魅力,人们更乐于选择“小官车”光环。

而去年,大改款的帕萨特上市。技术追平相对“领先一步”的迈腾。再加上配置更丰富,设计更趋于年轻,在尺寸方面又近一步得到优化。就从最入门的“丐版”来看,迈腾的厂商指导价要高于帕萨特,虽然多出两气囊,前驻车雷达,定速巡航等。但帕萨特多出的天窗,前排无钥匙进入,LED前大灯组,这些“看的见摸得着”的配置更能抓住人们追求“直观档次”的消费心理。

白希文总结:

要说迈腾和帕萨特到底差在哪,小编认为,更多的是车型的“品牌力”。就例如刚刚独立的品牌“捷达”一样。大众旗下的这几款车型(桑塔纳、捷达、帕萨特)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可以说得上是“根深蒂固”。作为“后来者”的迈腾。其实在技术、配置、口碑等各方面都完全不输帕萨特,但相比之下,上汽大众更“懂得”中国消费者要什么。


白希文


这话怎么说?除了2017年,新迈腾换代,平台更新,外观升级,发动机和变速箱现款帕萨特一样,迈腾销量第一次超过帕萨特,其它什么时候超过帕萨特了?明年如果帕萨特换代,销量怎么样还是未知数啊😄!我的帕萨特1.8T御尊版,5万公里,小毛病也没有,不知道别人的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