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中国被欺辱,欧美国家都想捞好处,为何德国却帮中国强军?

李振亚love


“帮中国强军”这个基调有点一厢情愿了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讲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什么“历史传统友谊”、“两国间的深厚感情”等等,几乎都是装样子的说辞,不能真信。

二战前的德国,尤其是第三帝国时代,在狂热的种族主义理念驱使下,对别国一副刽子手的嘴脸,怎么可能转身成了中国的“圣母白莲花”?

其实,相距甚远的中德两国,那段密切往来与合作的岁月,都是战略需要和国家利益的使然,基本可以排除所谓的“感情因素”。

(三十年代国民政府的“精锐部队”——德械师)

首先,中德合作是双方贸易和资源的需要。

纳粹党上台后,振兴经济的一大手段就是尽量减少对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的依赖,以摆脱马克贬值的压力,因此,多选择以货易货的形式,而中国国民政府正好也有这种需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中国需要德国的军备,而德国呢,非常短缺生产各色军备的战略金属——钨矿砂和稀土资源,它们都是制造合金钢的关键材料,属于生产枪炮的必需品。中国正是这两种稀有金属的主要产地。

此外,德国对中国的猪鬃和桐油,也有大量需求。

对,就是这两样看似原始的东西,却属于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大家想想,各种军备和武器,哪一个可以不上漆,直接来出来开打的。要真这么用的话,不出两三天就报废了;此外,猪鬃除了制作牙刷、衣刷、须刷等生活用品外,三英寸以上的长鬃,会被挑选出来,制作工业用刷,除了上漆,还有清理大口径火炮炮管内的火药残渣的重要用途。

针对猪鬃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世纪30年代末,国民政府还出台了《全国猪鬃统销办法》,对猪鬃进行了国家层面的管制。

此处更要强调一点,中德之间属于对等贸易,并非什么“援助”。

咱们获得的各项技术和军备都是以高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或者是以货易货方式购买的,军事顾问也是八抬大轿高薪聘请的,双方的军事交流活动也是按标准付费的。国民政府可是连个螺栓都没有“白拿”人家德国的,一毛钱的便宜都没占。

而且,史料记载,德国出口中国的工业品,尤其是军工类,往往是二等品,甚至是质检不合格,在国内禁止装备的“等外品”。为此,国民政府代表还多次跟德国有关部门进行过交涉。

到了三十年代中后期,德国与日本越走越近,同时,假装中立的西班牙弗朗哥政权联合葡萄牙,开始给纳粹德国供应大量的钨矿资源,让德国方面对中德的贸易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于是,在日本的不断施压下,为了表示对盟友“大东亚共荣”计划的支持,德国开始逐渐疏远了中国。甚至一度在收到货款后,拒绝交货。

而且,当年国军装备的德械师少的可怜,主力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基本损失殆尽.....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要说外国势力对抗战的援助,客观看,美国算是出力最多,最下本的那个,而且,多数成分还真是“援助”。

当然,这也是出于国家利益考量,当年的美国计划着胜利后捞取大好处呢。只是没料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国民政府竟然是那样的“不给力”。

还有,从历史上看,作为欧洲陆军强国的德国,历来是亚洲各国学习效仿的对象,像日本明治维新时构建的新式陆军,几乎就是照搬的全套普鲁士陆军军事思想、建设制度和制式操典;

同理,早年的大清国的主要学习对象也是德国,李鸿章和俾斯麦为此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清朝后期所建立的新军,都带着深深的德国烙印。德国一直是近代中国的主要军火交易对象,到了纳粹第三帝国时代,也算是妥妥的VIP老客户了。

加之,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失去了中国的租界和殖民地,这让中德合作没有历史包袱,较为轻松。而且,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中、德两国暂时也没有直接的利益或者战略冲突。你情我愿还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中德二三十年代的蜜月期,很多人说是出于希特勒个人的感情因素和对中国的巨大好感。这方面更是自作多情了。

就看下面这段话——“假如一个黑人和中国人学会了德语,余生也说德语,那么就算是已经德意志化,进而可以获得选举权,这种想法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我的奋斗》英文版)

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元首对中国人和黑蜀黍满满的恶意?

英文版是德文翻译的,中文版又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有删减。因此,以上内容算是能比较全反应希特勒情感取向的了。

当年,中国驻德公使刘崇杰,曾因为《我的奋斗》中蔑视中国人的内容而向德国政府提出过抗议。结果只是被随意敷衍了一下,没起到任何作用。

还有传说讲,希特勒曾经主动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包括吃住、往返路费在内的全部费用。

事实是,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费用是由政府财政加上民间募捐组成的,与希特勒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德国方面免了住宿费,但并非只针对的中国代表团。当年的纳粹党,为了美化自己的国际形象,免了一大批国家的住宿费,中国只是其中之一。

这让国民政府情何以堪,当时的国民政府还真没惨到连运动员路费都出不起的地步。

此外还有希特床头放着《孙子兵法》,每天爱不释手的阅读等传说。据希特勒的秘书的回忆录的记载,人家放的是普鲁士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更尴尬的是,另一传说——希特勒早年追求艺术的时候,流落维也纳街头,被一对华裔夫妇救助,之后发迹了到处找,想报恩,结果没找到,只好给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支持咱们中国抗战.....

而事实上呢,比较权威的几本书,像前面提及的《我的奋斗》,还有引援了大量一手材料,采访了很多亲历者才成书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连类似的能联想的线索都没有。

可以肯定的说,被救助,要报恩的故事是个彻头彻尾的,一厢情愿的杜撰,当这是说书呢啊。明显属于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话本“报恩故事”看多了的后遗症,《三言二拍》、《聊斋志异》里面多的是。

总之,还是如文章开头所言,国与国之间搞关系,就是利益的交换,蜜月期的中德关系也是如此。所谓的感情因素在国家利益面前,单薄的如同一张卫生纸。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在二战那时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给人的印象小到手枪、钢盔,大到飞机、大炮、坦克始终都有德国的影子在。

确实,德国在二战前对国民政府的各种军事“援助”源源不断,不但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出售了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还直接派出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团辅助国军训练军队。

可以说在二战初期装备德式武器、使用德军战术的国民政府军队,那在当时是绝对的精锐部队所在,德国对国民政府的各方面军事援助直到1939年才彻底结束。
不过,


德国对中国军队的一切所谓的军事援助,怎么会是真正的帮助国民政府呢,都是建立于各自的利益上。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殖民地大多都不复存在,而当时的英美列强在世界各地还都拥有着自己的势力或者殖民地。

自从希特勒上台后的德国更是野心勃勃,非常想在世界各地培养友好的势力,而在东亚地区的国民政府与日本貌似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德国也知道日本这一个国家的德性,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在背后插你一刀,所以在德国人眼里当时的国民政府无疑是最佳选项。
而德国当时大量向国民政府出售武器、帮助其训练军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中国国内有着德国急需的矿产资源。

所以作为交换,国民政府也向德国提供了大量钨矿等优质的矿产资源,这些中国国内稀缺的资源,也为当时德国制造更加先进的坦克、飞机、大炮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不过,德国人对中国的军售历史早已悠久,早在晚清时期,清朝军队的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来源于德国出口。包括清朝著名的北洋海军,其多艘主力战舰都来源于德国建造,甚至晚清时期的许多枪械等轻武器也都进口自德国,所以中国一直以来都非常热衷于德国所制造的武器。再者,国民政府当时的国力薄弱,根本没有能力自己制造武器装备,就算德国人不对民国政府出口武器,民国政府也很可能会像欧美等列强寻求进口,这是德国所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二战前期,大量对民国政府实施所谓军事援助的德国,技能在东亚地区拉起一个友好势力,又能从中获得中国与之交换的大量自身所需的矿产资源,这对德国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希特勒曾说:“中国人并不能等同于靼鞑人和匈奴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种,是比较文明的人种。”希特勒他对中国,远好于当时要杀光有色人种的3K党盛行的美国和视有色人种非人的英国。希特勒对中国的好感很大程度来源于他曾经被中国人无私帮助过。

希特勒在他的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中国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二战前的德国和中国关系良好和此事也不无关系,德国对中国的帮助远好于英、美,当时的中国军队里有德械师,军队有德国教官,有德国克虏伯榴弹炮,中华民国向德国派了大量的公费留学生,甚至蒋公次子蒋纬国还是德军军官,希特勒还承担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直到抗战开始后还不顾日本的强烈反对,小规模给中国军事援助,南京大屠杀也让希特勒鄙视日本,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日本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配在海边打鱼!”


大唐陌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德国和中国没有什么矛盾。

除了庚子事变中,义和团清军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导致德国大举出兵报复以外,中德没有什么矛盾。

一战以后,德国战败退出青岛后,中德更是基本没有瓜葛,德国连在中国的殖民地也没了。

所以,德国可以随意军售甚至军事援助中国,没有政治上的顾虑。

相反,英法美苏日等列强,全部在中国都有殖民地和各种势力。

他们如果擅自帮助中国,让中国强大,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强大以后,必然会驱赶他们,废除他们的特权,收回殖民地。

第二,德国在东亚没有势力,急需找一个盟友。

众所周知,德国在欧洲、非洲包括中东、印度等地区,都有一些盟友。

但是,德国在东亚本来是没有势力的。

自然,日本后来成为轴心国成员,但开始日德关系并不能算亲密。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将青岛德军打败,并且将太平洋德国岛屿都占领的,就是日本。

日本当时实力很强,又有强大的侵略野心,以希特勒的智力自然明白日本只是利用德国,随时可能防水或者坑德国一下。

实际上,就是日本战这根搅屎棍,让美德成为敌人。对德国而言,日本是危险的朋友,不能信任。

相反,中国国力较弱,但潜力大。以中国目前的国力,他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和德国作对。

所以,德国因国际政治在东亚找部署一个盟友,中国就是很适合的。

事实上,即便1941年中国对德国宣战,实际上也没有对德国造成什么损失,只是查封了一些德国商人的财产而已,战争结束后还归还了一大部分。

第三,中国有德国急需的一些资源。

其他资源不提了,中国具有大量优质钨矿资源。

钨矿是军工的骨骼。

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含钨高温合金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火箭、导弹及核反应堆的部件,高比重钨基合金则用于反坦克和反潜艇的穿甲弹头。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军事工业,就必须得到大量钨矿资源,德国也不例外。

而钨矿属于战略资源,英美法苏是不会随便卖给德国的,只能从中国购买。

一种说法认为,德国最后惨败,以匮乏钨矿有关系。

在中德钨矿贸易停止后,德国只能以高价向西班牙、葡萄牙购买钨矿。

同时,英美也参与购买抢购西班牙钨矿。

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坐地起价,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结果该年的钨砂产量几乎比前年翻了一倍,增至近2000吨,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 美元飙升至16800美元。

盟国以巨大的代价,获得了其中将近一半的钨砂。

德国这边即便也出了高价,却买不到多少钨矿,军火的巨大需要得不到满足。

到了1944年西班牙判断德国将会战败,基本停止了钨矿供应,由此德国军工产品质量一落千丈。

第四,中德有军贸传统。

大家也许不知道,清末中国三分之一的武器都是从德国进口的。

北洋水师中的大量军舰,包括定远号、镇远号两艘铁甲舰,都是从德国购买的。

当时北洋新军很多是德式装备,用着德国大炮,抬着德国重机枪,拿着德国毛瑟步枪,挎着德国手枪。

而德国的武器质量非常好,成为价格略高但质量极佳的代名词。

以定远号、镇远号为例,黄海海战中两舰被日军中大口径舰炮击中近400发,换成普通军舰早就给打成渣了。

但因为德国武器优质的质量,它的装甲堡自始至终未被日舰击穿,主炮到战斗结束时仍可使用。两舰出航时合计仅携带12英寸主炮弹197发,其中大部分尚为不适于攻击巡洋舰的穿甲弹,共打出172发。

所以,中国军人对德国武器有好感。




萨沙


这也许就是很多中国人对二战德国存在好感的原因吧,1937年12月7日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南京沦陷,而德国人拉贝拉出的那张被欧洲人深深唾弃的纳粹党旗却拯救南京25万同胞的生命。自清末以来,中国对德国就有着著名的一股好感,并且一直存在着军贸联系,上至军舰、大炮、武器,小至枪械口径、军队制式都是采用德国制式,所以德国和中国进行军事合作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更何况这个时候的德国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资源去投入生产建设。


电影《拉贝日记》
剧照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德国并没有像英国那样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所以也就没有像英国那样拥有大量的海外资源,而德国发展工业所需要的资源都比较少,所以德国需要一块不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能供应自己资源、但是不是很强大的国家,当时放眼全球,能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就只有中国。德国钨芯穿甲弹、以及强化装甲的稀土资源德国都需要进口,既然橡胶资源大多被英国控制,那么就寻找另一种能替代橡胶的资源,那就是桐油。所以,德国有资金和需求,中国则穷得只剩下这些资源,所以一直保持着传统军帽,联系的中德两国,这时也就一拍即合。




也许有人会说双方这都是为了利益,但是,你有钱我不卖给你资源,你有资源我也不卖你的东西。在国际政治上就是间接的打压,合作是双赢的,都是为了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合作。所以,得中国卖资源给德国,德国卖军备给中国,并且派出军官帮助中国的军队建设。我们都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关系看待问题,虽然德国在欧洲挑起了世界大战,但是人家也的确间接的帮助中国抗日啊。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一个说法是希特勒当年在维也纳流浪期间,曾得到过一家张姓中国人的接济,从此对中国怀有感恩之心。但此说法未经正史收录,而且果真如此的话 希特勒十几年后发迹后直接找来那家人进行报答,不是更方便吗?而且在希特勒早年颠沛流离的经历中,他没少接受各方的援助,包括犹太人的,所以,对于这个说法咱就只能呵呵了。

真实的情况,首先,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只能保留十万国防军,德国,大家都知道,那可是军队掌管下的国家,一下子前容克贵族出身的军人都纷纷失业了,而部队的有限容量,又不能保证尚武传统的传承,咋办?那就只好搞军事输出,仗着普鲁士军人上百年攒下的名头,这些前军官们纷纷收拾行装外出打工,其中最重要的德国军事民工集散地就是刚刚完成形式上统一的中国国民政府。中国近代军事本身就基于德式操典,各级军官中德粉众多,基本不用换教材德国民工就能异地上岗。而脱下本国军装,在异国他乡能重操旧业 还有丰厚的佣金,这对于战后囊中羞涩的德国军人来说 也是不错的机会。

其次,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和德国经济奇迹般的复苏,使得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在当时国际舞台上甚为抢眼,各国都不乏希特勒的拥趸和法西斯主义的鼓吹者。在中国,蒙陈氏兄弟的嫁接,蒋介石也发现了法西斯与民国事业的有利结合点,于是国民党上下大兴法西斯主义研发热情,成立了许多各类会社,比较著名的就有AC团,蓝衣社等组织,他们也学纳粹德国那套,鼓吹一个政党 一个领袖。这文化输出不花一分钱,希特勒德国当然乐见其成,作为回报,自然在对华军事援助上肯下大力气。

第三,日本在三十年代末法西斯轴心彻底形成之前,一直都以英国在远东的铁杆盟友身份晃荡,对此德国也心知肚明,要不是英国放手 日本一战时不敢去撩德国虎须,趟德国殖民地的浑水,所以,在武装中国这一问题上德国也是有想在远东扶持一个亲德战友,来抗衡日本的现实考虑。


石海钓沉


说白了就是国家利益驱使德国帮助中国,另外一点可能是同病相怜的缘故!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详说。

一、国家利益: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亲兄弟之间都明算账,何况两个不同民族的国家之间。希特勒上台后,要重振德国的雄风,必须要发展军备,发展军备就少不了战略物资和军事人才。但是因为一战的缘故,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军备被削弱。那么德国想要拥有战略物资和大量的军事人才就必须另辟蹊径,而处于战乱并且贫穷落后却资源丰富的中国就成了德国的选择。

德械师

德国看上了中国的丰富资源,比如钨矿、锑矿、锰、锡、桐油等等都可以从中国获得,这个钨矿是生产武器的重要资源,它可以提高枪炮管的熔点,提高使用寿命,不至于因为枪炮的连续发射产生的高温而软化,因此在生产时可以在钢铁中加入钨矿来提高它的熔点。而中国则看上了德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两者各取所需,中国的武器市场很大,非常利于德国出口军工用品。

军备人才,毕竟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被缩减到10万,有非常多的军人被迫退役。德国外派大量的军事顾问,一来可以保证他们的军事素质,以待日后有用;二来为他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省着这些大兵们整日无所事事,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马克斯.鲍尔

二:同病相怜;

其实这点题主已经说了,当时的中国受到欧美大国的欺负;而德国也因为一战的缘故,在欧洲也是被欺负的主。因此两者同病相怜,在当时互相帮助。

基于以上原因中德两国在1928年达成了协议,德国的首批军事顾问团由马克斯.鲍尔率领前往中国。

我是铁血军史1927,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铁血战史1927


1918年,当时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皇帝被他自己的国民驱逐。

虽然新的魏玛共和国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继承者,但它所接管的德国却遭到破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国家力量几乎被完全消耗,德国处于疲惫状态。

英国和法国等胜利国家不仅要德国的土地,而且还要大笔赔偿,以及德国的殖民地,使已经筋疲力尽的德国濒临崩溃。

与此同时,由于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军队的数量可超过10万,原来百万级别的德国军队立即产生了大量失业的退伍军人。对于德国政府来说,安抚这些士兵的经济费用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媲美。

因此,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德国开始向饱受战争蹂躏的地区出口大量“德国退伍军人”以赚取外汇。此时,尚未统一的中国已成为这些退伍军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为了国家稳定,德国开始需要中国。

1927年11月,在马克斯鲍尔上校的帮助下,46名德国退役军官来到中国,中德军事交流正式开始。希特勒于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后,他需要中国人在东方遏制苏联,并从中国进口钨和钍等战略资源。

总之,因为德国开始需要我们中国。


钢牙嚼铁锚


这个说法过于武断了吧。有没有考虑到像当时的事实吧,一战结束时,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出现的,德国失去了在中国的特权,压根就没有机会欺负中国了,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没有被削弱。

德国也谈不上帮助中国,德国向中国提出的提供的一切东西,包括:服务都是作为一种交易,而不是援助进行的,德国需要中国提供一些战略物资,也需要中国这个市场,所以德国才派出了自己的军官,到中国提供所谓的援助,实际上这是做生意。

那时中国不是一个工业国,每年都必须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武器装备的,也需要别人提供各类的服务等等,在这种背景之下,不是德国帮助了我们,而是我们选择了德国,即便没有德国,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得这些东西。

因此,抗战之前的中国的军事交流,没有任何援助的意义,而是一种生意。


浴火


一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败国。按照战后签订的和约,德国除了承担高额的战争赔款之外,还按照英法等国的要求,解散了其军队,导致德国原先的军队将领大量下岗失业。而且,德国的军事工业也在英美的要求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拆和限制。而在1920年之后,由原来的军队将领主导的军事工业系统仍然悄悄的复苏,并且,军队将领大量承担外交使命,在多个国家进行沟通,为德国的军事工业和其他工业产品寻求出路。

德国最开始的主要合作对象包括苏联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都从德国采购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其他工业产品。苏联更是和德国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合作,德国企业向苏联转移了一部分技术。而从孙中山在世的时候开始,德国就开始在中国进行开拓,先后和孙中山、北洋政府、陈炯民都有过接触,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和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常态化的军事和工业合作,为德国的军工产品寻找出路。

到1930年之后,国民政府对全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德国与国民政府之间开始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当时,德国和国民政府高层进行了比较多的商讨,希望能够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合作,德国不仅要向中国提供军工产品,还要在中国建立一部分合资工厂,其中的重心是在湖南建立一个重工业基地,包括一个中型的钢铁厂和一个汽车厂。到1933年后,德国和国民政府还商定了一个军事培训计划,也就是帮助中国武装和培训三十个德械师的计划。

德国之所以如此热衷于与中国合作,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从自身的方面来说,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受到了各种限制,因此不太可能与列强平等合作,而中国当时积贫积弱,深受列强欺辱,过敏症完成表面统一之后,正是百废待兴,需要进行建设的时候,所以德国愿意以平等的姿态和中国交往,并和中国进行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这样,双方就一拍即合,很快建立起了全面合作关系。

当然,当时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无论是购买德国产品,还是和德国建设合资工厂,最大的问题都是没钱。之前的北洋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大量出卖全国各地的各种权益,而德国提出的办法相对来说要更加平等和公平一些,也就是以中国能够出口的物资来抵偿,尤其是中国当时主要的出口物资桐油和钨砂等产品。这其中,中国出口的钨砂占到全世界产量的90%,是武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资。而钨砂的主要产地就是在江西南部的赣南地区,也就是当时的中央苏区,这也是国民政府急于剿灭中央苏区,控制赣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军事方面的合作更加直接一些。德国向国民政府和国军派出了大量的顾问,帮助国军进行德国式的训练,并在一些战争中为国军提供作战指挥方案。比如国军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时,红军方面的指挥者为奥地利人李德,而国军方面的作战方案则主要是由德国顾问冯·塞克特将军提供的。一直到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期间,德国顾问也在为国军提供作战指导。比如初期作战中,国军始终坚持以八十七、八十八和三十六等几个已经完成德械装备改造的部队担任第一线作战,后续部队进入战场后,以小部队分散补充到第一线部队去,而不是成建制的替换第一线部队,这就是德国顾问法肯豪斯的意见。

一直到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在欧洲战场都已经爆发后,德国还曾经考虑过和中国结盟,还是与日本结盟的问题,但最终还是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之下,德国选择了以日本为盟友。但德国在抗战初期仍然按照战前和中国签订的协议,提供了大量的重要军需物资,只是在滇越路被日军切断后,囤积在越南的大量物资都被日军缴获了。在中国抗战进入比较困难的1939年和1940年期间,美国对援助中国态度消极,中国也曾有一部分人鼓吹过与德国结盟。但因为各种因素,这种论调只是昙花一现,并未成为主流。

在这个过程中,德国派到中国工作的各种顾问留给国民政府各级相关工作人员和国军各级军官和将领的印象都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德国顾问和后来的苏联顾问一样,都比较本分,只做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顾问就是只做顾问的事,而不会去指责国民政府官员腐败,军队无能,将领水平低,这和后来美国顾问的做法完全是相反的。所以,国军将领和国民政府官员普遍对德国和苏联顾问印象更好,没有出现类似史迪威问题这样的争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