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在《三國志》評價諸葛亮軍事不行,真的是這樣嗎?有何依據?

覺淺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確實有人稱其不行。不過寫《三國志》的陳壽直接評價諸葛亮,可謂一針見血,多處評價,記載於《諸葛亮傳》裡,列舉如下: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諸葛亮雖然非常有能力,但是他治理軍隊的能力很強,但是過於謹慎,出奇謀是他的短板,治理百姓比領軍還要好。有時候治民和治軍有相似之處,所以說,諸葛亮尚可以很好掌軍,但是打仗和讓兵訓練有素、讓民安居樂業不一樣,戰場上時刻都在變化,要是一直遵循常理,但肯定是沒太大作為,更何況,蜀漢是弱勢,不出險招怎麼打實力強大的魏國。他的對手一不是蠢貨,二兵力雄厚、實力強勁,這就沒法取勝。

(《三國》劇中諸葛亮)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諸葛亮自己喜歡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這在陳壽看來似乎暗暗不妥,為什麼呢?從事實上來說,在劉備或者的時候,並沒有委任諸葛亮軍事上的重任,劉備是個優秀的政治家,他識人的能力很強,他曾對諸葛亮說馬謖不能大用,但是諸葛亮沒聽,後來街亭大敗。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陳壽承認在政務上諸葛亮可以匹敵管仲、蕭何,但是沒有名將城父和韓信可用,更無舉薦這樣人的資本,可能魏延算是一代名將,但他卻不贊成魏延的做法,魏延比起韓信似乎又不如。

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最後評價諸葛亮在治理國家上確實很厲害,無論是百姓和官員都很佩服,這可能也是蜀漢這麼小一個國家連年征戰卻能存活的原因,但是隨機應變上諸葛亮確實是差一些,這並非他的長處。其實想想也有道理,一個人的長處放在另一處那就是他的短處,滴水不漏、謹慎的方式並不是戰場上以弱勝強的辦法。

(《三國》劉禪、諸葛亮)

劉備死後,諸葛亮五次北伐,一次抗魏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戰果,這確實不能說諸葛亮軍事上厲害,陳壽評價他非常含蓄,認為諸葛亮軍事能力不出眾,但也說得過去


泊圖泊途


其實人家陳壽的原話是:諸葛亮的軍事統帥能力不如他的治國能力,而並不是說他軍事能力不行。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諸葛亮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火燒藤甲軍,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帶領弱小的蜀國一次次挑戰強大的魏國,把司馬懿打的都找不著北。諸葛亮應該是一個軍事天才。

但就這樣一個軍事天才,在劉備活著的時候,竟然沒有任何一次單獨的統兵權。而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來劉備這兒效力不久就單獨領兵作戰。

這是不是在側面說明了:劉備對這二人軍事能力上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呢?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對劉備的識人之名都是推崇的,劉備識人天下第一,曹操用人天下第一,劉備活著的時候,從來不敢讓諸葛亮單獨領兵。那是不是說諸葛亮就不會領兵打仗呢?畢竟六出祁山都是鎩羽而歸。

在這裡我們要說從三個方面來說,諸葛亮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軍事統帥。

一個好的軍事統帥跟一個好的帝王一樣,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

諸葛亮能夠借來東風,說明他懂得運用天時之利;諸葛亮能夠藉助地形火,燒藤甲兵,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說明他懂得運用地利之勢。但諸葛亮少了一個人和。

我們遍翻三國演義及三國志,都可以看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蜀國10餘年,並沒有培養出一個好的接班人。也並沒有啟用新的領兵大將,甚至連劉備留給他的魏延諸葛亮都棄之不用。

打仗跟治理國家是不一樣的,治理國家需要的是穩打穩紮,步步為營。而打仗本身就是一個冒險,一個沒有冒險精神的軍事統帥,不是一個好統帥。

曹操敢帥的3000兵去燒了袁紹的烏巢,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大勝,陸遜敢親自帶人偽裝過了長江,重新奪回了荊州,但當魏延提出帶領5000兵走子午谷偷襲長安的時候,諸葛亮卻因風險太太大而拒絕了。從這一點上看,諸葛亮身上少了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所應該有的軍事冒險精神。

但我們又不能說諸葛亮,不是一個軍事天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蜀國弱小的實力,糧少兵少,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能夠做出以攻代守的決策,說明他是一個合格的軍事統帥。

但如果再考慮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的時候,軍事統帥這個詞又得打點折扣。所以個人判斷諸葛亮是一個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戰術家,但不是一個偉大的,優秀的戰略家。


少校柳下惠


陳壽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之:“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我認為是陳壽反問大家:諸葛亮北伐不成功,是他軍事不行?

因為之後他在上表司馬炎時說了孔明為什麼失敗的原因:“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司馬懿),加眾寡不侔(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又亦在結尾感嘆道:“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陳壽上表此事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有載)。

至於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說他“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又當何解?

我們先說“治戎”一詞什麼意思?在《辭源》中的意思是作戰,治軍。現在明白了嗎?陳壽大概是說諸葛亮長於治軍、作戰,但在運用奇謀妙計上卻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幹,優於當統帥的謀略。

到這裡了,就有人要問了,房玄齡等諸公撰寫的《晉書·陳壽傳》說“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趙雲崧就在《廿二史札記》中駁斥說:“《晉書》謂“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此真無識之論也。亮之不可及處,原不必以用兵見長。觀壽校訂《諸葛集》,表言亮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勵。至今梁、益之民,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過也。又《亮傳》後評曰:亮之為治也,開誠心,布公道,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其頌孔明可謂獨見其大矣。”

由此可見,陳壽說諸葛亮軍事不行,實為不實之詞,不過是有心人故意為之,用之貶低陳壽,不可盡信。


Sakura0


另類君解題^_^

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非常謹慎,但略帶了點個人的小情緒。

他曾在諸葛亮手下做過小吏,就是抄寫文書之類的活,是個人都能幹,換成孔乙己也能做的那種簡單工種抄寫員。

陳壽在諸葛亮手下做了十幾年,沒有收到提拔,難免會對孔明心有腹誹,但人家是丞相,他一個小吏豈敢造次?

所以陳壽後來做了魏晉史官後,終於逮著機會,在編修《三國志》的時候賦予諸葛亮短板若干,例如題主所謂的“軍事不行”。

事實上,因為顧慮諸葛亮世所罕有的才幹,陳壽也並不是隨意抹黑,例如他評價諸葛亮時的原意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如“治國理政”。

當然,老陳也並不是讓諸葛玩兒左右互搏,而是抑此揚彼,“聊表寸心耳”,畢竟他自視甚高,而諸葛亮始終未予重視,他老憋屈了,能不表示一下嘛


另類文史


給👍!陳壽不得不得說在評價諸葛的問題上是帶有嚴重的私心得。

為什麼呢?我們同樣是根據陳壽的《三國志》上記載的內容分析,諸葛的實戰能力要遠遠的甩司馬宣王N條大街!我為我說的話負責。

諸葛把司馬懿打到了什麼程度?可以說是把司馬懿打得歷史都記載的還是篡改的亂套了。原文:

《晉書·宣帝紀》中,司馬懿大勝蜀軍;但在《漢晉春秋》中,諸葛亮力挫魏軍。另外,這時期魏將張郃之死也有不同的說法,《張郃傳》中,張郃不聽司馬懿勸告,主動出擊,“詔郃督諸將西至略陽,(諸葛)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而在《魏略》中卻記載是司馬懿指揮失當,“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歷史真相究竟如何,尚不能下定論。

這就是陳壽說得: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說諸葛應變能力不是擅長的,誰是呀?司馬懿是!我們看看司馬懿怎麼應變的:

魏、蜀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其後諸葛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魏軍將領見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紛紛要求出戰,為了搪塞將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叡便派衛尉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還給了辛毗一條棍子!

諸葛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蜀將姜維就對諸葛說:“辛毗杖節而至,司馬懿不會出戰了。”諸葛則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諸葛說得沒毛病!他如果是真的能打得過我,還用千里請戰嗎!😄,這就是司馬懿的應變能力。本來打不過人家,硬要說人家不懂權變。司馬宣王,太典型了!

陳壽幹嘛非要弄出一嘴來呢?讓我們一起來到唐朝,房玄齡說: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但是,也有私心!例如:“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陳壽也幹這事兒!

諸葛慘了,“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房玄齡說的對不對,咱們讓實踐來檢驗。李靖,大家沒有不知道得吧,常勝將軍!靖曰:“臣前所進黃帝、太公二陳圖,並《司馬法》、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歷代名將,用其一二,成功者亦眾矣。但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臣敢不奉詔,當纂述以聞。”

李靖說得非常漂亮!你一個史官,你懂得個屁!你知道打仗是怎麼回事?諸葛的奇謀兵法,用其中之一、二沒有不取勝的。歷代名將用的人太多了。

陳壽是個史官,不懂兵法,不能夠體現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鮮克知兵,說得就是陳壽。


公明淏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小說裡演繹的諸葛亮只是中國兩千年來文人的一種梅花和修飾,他成了文人的楷模,但只是被寄予希望而已,真實的諸葛亮並沒有那麼神奇。

在史書裡,特別是《三國志》裡,諸葛亮的政治才能毋庸置疑,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

所謂的“六出祁山”,其實諸葛亮只打了5次北伐,其中第一次和第五次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戰爭,其他的都是小規模的局部攻防。而且,諸葛亮也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走得是岐山,其他幾次都是走其他途徑。

一出祁山,敗於用人?

《失空斬》是京劇經典劇目,失街亭、空城計和斬馬謖似乎成了人們的共識。其實,馬謖並非史書上所說的那麼不堪,而且街亭也不是當街下寨就能防守那麼簡單。

街亭其實是街泉亭,路中有泉眼而得名,是一座小城。馬謖帶兵本想去安定接手城池,卻不想張郃動作太快,不但拿下了安定還率先通過了隴山的番須道,馬謖與張郃大軍此戰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遭遇戰。

輸了此戰,蜀軍竟然滿盤皆輸,那諸葛亮的防禦縱深在哪裡呢?因此,斬馬謖只是諸葛亮把責任推給別人,自己的策劃不周才是問題根源。而且同樣在《三國志》裡,關於馬謖之死有被斬首和死於獄中兩種說法,哪一種是真的呢?

二次北伐,打不下陳倉。

三國的名將浩如煙海,一個郝昭名不見經傳。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據守陳倉,讓諸葛亮糧食耗盡,不得不帶兵歸去。

在退兵途中,魏軍派大將王雙來追擊,結果被斬首,這也算挽回了一點顏面。

陳倉並不大,也不是什麼天險,諸葛亮親自帶兵打不下小小城池,只能在城下用所謂大義勸說郝昭投降。真當自己是舌燦蓮花嗎,這種徒勞說明什麼問題?

三次北伐,得二郡。

第三次諸葛亮派遣大將陳式攻打武都、陰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率曹軍救援,諸葛亮親自率軍從建威出兵,將郭淮擊退。這次北伐算是一次小的成功,漂亮的進行了一次圍點打援的軍事行動,並且佔領了二郡。

拿下了兩座城池,諸葛亮也算有些顏面,但由於糧草供應不足,也只能到此為止,事實上這兩郡原本就是蜀國的城池,只不過重新奪回來而已,說功勞只是為了給自己貼金。

四次北伐,糧盡而還。

吸取糧草供應不足的經驗,這一次諸葛亮拿出了大殺器,“木牛流馬”!用準機械化的設備加入了運量的隊伍。但是,由於曹真病重,司馬懿接替了他的職位。

對於諸葛亮的進攻,司馬懿根本不予理會,雖然被說成“畏蜀軍如虎”,但他依然是固守城池不予對抗,結果諸葛亮搶了些糧草沒能耗得過司馬懿,只能帶領大軍悻悻而歸。

諸葛亮若是軍事天才,為何對方只要防守,他就束手無策呢?

第五次北伐,諸葛歸位。

吸取了前幾次失敗的經驗,諸葛亮在漢中練兵團田,希望徹底解決糧草不足的問題。這一次他的對手還是司馬懿,仲達依然採取以前的對策,無論諸葛亮是營前罵陣還是送女人衣服,都無法攻破敵人陣營。

諸葛亮本身就生著病,對方又不正面交戰,最後星落五丈原,諸葛亮重回星辰大海。

從諸葛亮的一生來看,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聯合東吳共抗曹魏、擒縱孟獲安撫後方,說明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國家管理者,但畢竟術業有專攻,在軍事方面,除了賞罰分明和殺伐果斷(果斷甩鍋馬謖)以外,真的毫無建樹。

諸葛亮死後,被稱為扶不起阿斗的劉禪,卻當了41年的太平太子,直到蜀國滅亡,百姓都是衣食富足安居樂業。這到底是劉禪無能還是諸葛亮窮兵黷武呢?


歷史轉角359度


陳壽給諸葛亮的評價,從古至今眾說不一,有說對,有說不對,有說陳壽有意差評諸葛亮等等。

本回答,在此既不一一具說,也不引經據典,因為那些經與典就全可信嗎?本回答只就諸葛先生的出仕𢦓名之作《隆中對》談此個人意見。對與否,請各大蝦一笑了之。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他神一般地預測到“三國鼎立”之勢,他也初步為劉備指出,北方的曹操是(暫時)無法抗衡的,江東孫氏地盤也入不了,唯有偏於一隅的西南可圖謀。其潛在的理由是劉璋劉表與劉備都姓劉,而且劉備還是“皇叔”。當然,諸葛先生也給劉備拿出了一套養精蓄銳的方法,這就要建立孫劉聯盟。因為諸葛亮清楚,單憑孫劉任何一方都是無法與曹氏集團爭峰的。最被後人讚譽的是:諸葛亮告訴劉備,時機一成熟,劉備只要帶一上將進軍中原,劉備就可以振興漢室,而且沿途的百姓都會夾道歡迎劉備。

這一番“天花亂墜”地講事實擺道理出謀略,真把劉備給說得是心頭大癢,令其好一副中興漢室、重坐江山的美景瞬間就在劉備面前“水到渠成”。

然而,現實是非常殘酷的。荊州是諸葛亮在《隆中對》論述中的重點,因而荊州的丟失再搭上關雲長的被殺,劉備絕望了,瘋了,也跟就帶著張飛一起與關羽會合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歷來有句話叫做“英雄所見略同”。荊州之地的重要性不只是諸葛孔明看中了,曹操和孫權也都深刻認識到了。

荊州自古就是戰略要地,在地理位置上,當時是孫權東吳管理,曹操勢大曾經佔據著,赤壁之敗後,曹操把荊州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吳蜀(真是聰明之舉)。原本按《隆中對》所述,劉備與孫權是應該堅持吳蜀聯盟的,諸葛亮更有責任去保護這種聯盟。

可是,一廂情願的諸葛先生太理想化了。曹、劉、孫都各懷鬼胎,因為他們都想借中興漢室之名獨霸天下。曹操心裡清楚,孫劉聯盟的脆弱點就在荊州。安於江東的孫氏集團只是視荊州為祖傳的寶地,不容錯過,而且,孫權要取天下的話,不只有荊州這一條路可走。但對於偏於一隅的蜀國來說,這就是唯一直搗中原的“華山道”

維護不好孫劉聯盟,劉備諸葛亮有何資格中興漢室?而《隆中對》裡的目標又是諸葛亮的政治追求,是他替劉備謀劃的上上策,更是他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根。

所以,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人的生命又是有限的,諸葛亮也逃不過有限生命這一關。因此,他要傾盡全力地去為自己定下的宏大目標戰鬥,六出祁山就是諸葛亮的傑作。

其實,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行為與當年劉備執意為關羽報仇如出一轍。

所以到頭來,諸葛孔明先生焉有不敗之理。真是“既生瑜,何生亮?”既有“孔明先生”,又為何要插一個“荊州”在腰間呢?

最後是諸葛亮“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縱有天大本事也無濟於世啊!而打不開這個節,諸葛亮的本事又在哪裡呢?


黃山一片雲


依據是根據連年征戰無功的事實和結果,而不是後人對其忠於漢室操勞而死而推崇誇張!首次伐魏本來有突然性和突擊機會,曹魏沒有料到,被諸葛亮活生生演繹成慢條斯理大張旗鼓,等於通風報信,溢美之詞叫穩紮穩打,趙雲三千出斜谷,等於不去,大軍走岐山又要保糧道,這種看似穩妥的策略,實則是愚笨之至!按照司馬懿後來的評價,是為“不見機”!二次伐魏,想變一下,學學韓信走陳倉,又沒學到精髓,早被曹真識破布防,變成強攻陳倉失敗而歸,從此無計可施,陷入繼續拉長戰線作戰的惡性循環。五次伐魏無功而返,這是事實,卻被某些推崇者說成是以攻代守,或者什麼蜀漢本來就沒有實力進取中原。那麼三國時期的以弱勝強的戰例如官渡,赤壁等,都被你們拋到腦後去了?


自由的鷹28185386


陳壽的簡短敷衍、應付之辭,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影響了後人對歷史,對諸葛亮的判斷,幾乎長達兩千年的時間。有很多一知半解的人,有很多對於諸葛亮心存偏見的人,於是就以此為證據,以偏概全,大做文章,無限發揮,竭力貶低諸葛亮,否認諸葛亮,抹黑諸葛亮。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很菜,只能搞政治,管理後勤糧草而已。率軍打仗嘛,乏善可陳。

他們動輒就拿元末明初誕生的《三國演義》來說事,說那是一部純粹的文藝作品,過度地吹噓和拔高了諸葛亮,把諸葛亮吹成了神。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把景仰和崇拜諸葛亮的後人,統統歸納為《三國演義》粉,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毒害,中毒太深,以至於不能自拔。

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歷史節點,《三國演義》的成書才幾百年,而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在民間傳說中,早已活躍了一千多年。早在唐宋時期,他就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是萬民景仰的歷史人物,很多的封建帝王,軍事家都對他頂禮膜拜,推崇不已。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服務精神,犧牲精神,他的克己奉公,他對理想的忠誠與執著,感動了無數的後來者。

在三國時代,諸葛亮是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發明家。其才能之全面,無人可比肩。單就政治軍事文學才能而言,只有曹操可以與他相提並論。但是諸葛亮的政治起點沒有曹操那麼高,資本也沒有曹操那麼雄厚,他的政治軍事舞臺也遠沒有曹操那麼大。他本人也沒有曹操那樣政治野心,帝王之志。曹操是統帥之材,諸葛亮是王佐之材。諸葛亮所面對的艱難險惡局面也遠遠地超過曹操。

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戰略家,同時也是優秀的戰術大師。在同時代的軍事統帥中,是無出其右的。但是在戰略戰術上,他也犯過很大的錯誤。比如他對東吳的認識與判斷,就有些輕敵,對於困難的估計嚴重不足,出現了戰略誤判,結果就是丟失了荊州,關羽不幸成為了這種戰略誤判的背鍋俠——大意失荊州。就算是關羽不大意,荊州也照樣是保不住的。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都是不會罷手的。他們對於荊州都是志在必得的。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憑關羽那點兒實力,在腹背受敵,兩面夾攻之下,不敗那才怪了!

還有就是用人失察。錯用馬謖。第一次北伐就因為意外地丟失街亭而功敗垂成。先主劉備在臨終前交代後事,曾經提醒過他:馬謖志大才疏,言過其實,不堪大用。但是諸葛亮卻沒有聽進去。結果是劉備一語成讖,不幸而言中。說明在識人用人方面,劉備還是要略勝一籌的。

在劉備駕崩之後,諸葛亮才真正從幕後走到了前臺,登上了政治軍事大舞臺,開始施展自己才能。他的南征北伐,都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最艱難的北伐,屢屢勞師遠征,以弱攻強,在各方面的實力均不如對手的情況下,通過戰術上的靈活多變,打得強大的對手不敢應戰,已經是創造出軍事史上的奇蹟了。雖然不能打敗對手,征服敵國,但是自保已經是綽綽有餘了。不然蜀國早就被滅了!即使是每次因為糧草耗盡,戰場失利,不得不撤軍,也能做到有條不紊,全身而退。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幾個軍事統帥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從無立錐之地到虎口奪食,搶佔一片土地,開創一個基業,實現三分天下。讓一個最孱弱的政權在風雨飄搖之中平穩維持了數十年。如果是一個不懂軍事,或者是軍事才能不行的人,他能達成如此的戰略目的嗎?


滄海一滴


真是這樣,諸葛亮軍事上是個蠢才。

第一,諸葛亮南征,數月走走停停,平叛之功全靠李恢。“南土平定,(李)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三國志》)。

諸葛亮出兵的目的是攫取京畿軍團的掌控權,此前諸葛亮沒有軍權!劉備死前責成李嚴、諸葛亮輔佐少主,李嚴統領內外軍事(“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見《三國志·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目的是制衡諸葛亮以昭然若揭,而結果大相徑庭,唯一的答案就是“政變”!

第二,留諸葛亮保障後方,接應糧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 諸葛亮傳》

但是,夷陵之戰的失敗恰恰在於沒有“足食足兵”,諸葛亮沒有盡到責任。“夫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劉備在關羽被殺兩年後(221-222)發動夷陵之戰,這期間,劉備應當有機會做好基本的物資準備,但結果是不充分的,從而導致戰略戰術雙重的失敗。

顯然,夷陵之戰上策應該是水路進軍,可以速戰速決,又可因糧於敵。而最終戰線和時間拉長,根本原因是沒做好預案,最終因糧草不濟而敗,而非結營不當。

這說明,諸葛亮沒有幫助劉備做好戰略戰術的謀劃,也沒做好後勤保障,究其原因,有能力問題,也有態度問題。

毛澤東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說:“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第三,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都沒勝,最終耗盡蜀國民力民心。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