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實力最弱的蜀漢,諸葛亮7次北伐,東吳實力強為何不打曹魏?

刺蝟七七


三國時期,曹魏最強是用事實證明了的;雄兵百萬雖誇大了,但少說也有一二十萬吧,戰將千員,就算一兩百戰將。



看看曹魏的實力,打垮袁紹這個昔日老大,那不是靠嘴皮子,靠的是實力。

曹魏北方整合,實力在東吳與蜀漢總和還強很多;諸葛亮數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最後一震動了曹魏;第一次兵進箕谷,前方趙雲,鄧芝失敗,退兵損失不大;馬謖街亭失守,讓蜀漢大軍差點退無路,進無道的地步。諸葛亮恐大軍難以保全,極速退兵。

最後一次和司馬懿決戰五丈原,火燒上方谷困住司馬懿,此戰若勝,曹魏更是恐慌不已。


諸葛亮六次北伐,均以失敗收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失算也。但能有北伐之心,憑蜀漢之力而不懼曹魏,其意義遠勝實際北伐。

諸葛亮北伐就是證明劉備夷陵之戰後,蜀漢的實力,雖不能攻取魏國之地,亦可讓曹魏不敢兵犯蜀境;以攻為守,好過固邊拒守。再者為了劉備夙願,匡護漢室,一統天下。

而東吳不是說的那樣沒有攻打過曹操,也是打過好幾次,主要是針對合肥,但都沒成功。

第一次是赤壁之戰後,曾曹操敗北,孫權親自率軍圍攻合肥,數月都打不下來,只好退兵。

第二次又是孫權親率大軍攻打合肥,反被張遼截擊在逍遙津渡口,差點被張遼擊殺,幸有孫權手下拼死突圍,才脫險。

第三次又攻打合肥,被魏將滿寵所敗,無功而返。

第四次又遇到滿寵不說,魏明帝親率大軍救援,孫權只好收兵。

第五次是諸葛格帶兵圍攻合肥,被魏軍守將張鐵採取只守不出的策略,讓東吳大軍一個月找不到突破口;此時司馬懿派弟弟司馬孚帶軍來救援,諸葛格反被司馬師截斷後路,斬殺逾萬人。



蜀漢如採取魏延之策,雖敗但給曹魏打擊很大,但諸葛亮認為此策太過冒險,沒有采納。自己六次都是從祁山出,為何不從另外一個地方進攻呢?孫權和諸葛格為何只認準合肥,不從其他地方進攻呢?假如蜀漢和東吳聯合攻取合肥,合肥就成為決戰之地了,若蜀漢和東吳勝,三國格局還要延續更久,若敗魏國更早一統。


歷史戲語


東吳當然北伐過,而且不止一次。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而東吳曾經五伐合肥,可是東吳連一座合肥城都打不下來,還能如何北伐?

第一次,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

這一年,曹魏敗於赤壁,孫權隨即北伐,其中周瑜攻江陵曹仁,孫權親自攻合肥,合肥守將為揚州刺史劉馥,孫權圍城數月不克,最終撤軍。

第二次,公元215年

這一年本來是曹操南征東吳未果轉而出征漢中的張魯,於是便留張遼、李典、樂進防守合肥。

孫權看到曹操遠在漢中,便發兵攻打合肥。

但這一戰成就的卻是張遼,史稱張遼威震逍遙津。張遼將孫權團團圍住,淩統親率三百近兵衝入重圍,甘寧則引弓掩護,呂蒙、蔣欽死戰拒敵,之後淩統死戰救出孫權,眾人逃脫後皆痛哭流涕。

這一戰令孫權心有餘悸,即便是在許多年以後,張遼已經年老體病,孫權仍稱:“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第三次,公元233年

這一戰,孫權被魏將滿寵所敗。

第四次,公元234年

這一年,孫權趁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時,大舉圍攻合肥,這一戰守城的依然是滿寵,孫權大軍兵分三路,一路孫權親自率領,一路陸遜、諸葛瑾,另一路孫韶。

孫權久功不克,魏明帝曹睿親自率軍救援,於是孫權撤軍。

第五次,公元253年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其子孫亮即位,諸葛瑾之子諸葛恪成為託孤大臣之首。

公元253年,諸葛恪不顧眾人反對,領兵北伐合肥,守城的是魏將張特。

張特堅守一個多月,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率20萬大軍趕到,諸葛恪無奈只能退軍,退軍路上司馬師斷其後路,諸葛恪逃跑,魏軍斬首逾萬人。

因此,三國時期,蜀漢和東吳都是一根筋,蜀漢一定要出祁山,東吳一定要攻克合肥,但均無法成功。

與魏國相比,蜀漢和東吳的綜合國力相差甚遠,南方在當時遠未開發完成,三國的一統其實一直在等北方徹底完成整合。


心向青山


我們現在知道的蜀漢在當時就叫“漢”,“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一直是其對外宣稱的口號,如果不攻打曹魏,那麼蜀漢就不會得到認同了。

蜀道難!蜀地雖然易守難攻,想得到長足的發展,把國家做大做強也是困難的。如果不衝出成都平原這個安逸的小盆地,那麼結果無非就是在安逸中消亡。

作為蜀漢的創始團隊,其成員大多是中原人士。他們不可能獲得蜀人的普遍認同,在蜀地也難免會有客居之感。作為古人應該更重視故土,所以打回中原應該是大家共同的願望。

反觀東吳,不管是孫權還是他的創業軍團都是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孫權繼承其家族的基業,不用揹負什麼滅曹興漢的重責,能夠成為一國之君於法於理都已經很難說通了。天下人盡知曹魏實力數倍於孫吳,況且江東之地是魚米之鄉,江東父老同心同德,孫吳沒有理由自討無趣。



蝸牛老楊


首先,東吳實力是不比蜀國弱,但是人家並不傻,知道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

這裡要糾正一下,歷史上的諸葛亮主導的北伐只有五次,並沒有《三國演義》所講到的七次,況且如果真按照演義裡面進行的話,蜀國估計早就被北伐而拖垮了。再者,諸葛亮之所以要堅持北伐,匡復漢室,還於舊都,那是要報答先主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完成劉備的一生夙願。出師表裡面就有說到:“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從中也充分體現出了諸葛亮為臣忠誠、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高尚的人物形象,有關他的歷史事蹟也一直所受世人之讚頌。

而東吳為什麼不打曹魏,不是不打,而是真沒那個實力去打,原因有二。

一、實力不濟、為求自保

開始孫權也謀求過淮南合肥等地,但與曹魏的較量中,屢次失利,所以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與曹魏之間的巨大差距。也因此他開始為了自保而在公元219年偷襲了荊州,擒殺了關羽,東吳的地盤和人口由此擴大了一倍,孫權也在力圖縮小自己與曹魏之間的差距。

但自從東吳殺死關羽後,曹魏集團開始意識到東吳的隱患要比蜀漢危險的多,所以也開始一門心思想擊垮東吳。為求自保,在劉備病死白帝城,東吳擊退了曹魏的入侵後,東吳方面馬上派人聯絡蜀漢,迅速恢復與蜀漢的關係,雙方又開始締結同盟,對抗曹魏,防止曹魏方面把矛頭對準東吳。雖然也與諸葛亮聯手攻打過曹軍,但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去世後,東吳方面也是匆匆撤軍,自己連自保都有點困難,還想去攻打人家了,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二、內部困擾、地方叛亂不斷

當時東吳內部的士族問題和反對孫權的叛亂分子也很是苦惱孫權。孫權也需要時間來消化佔領的荊州和交州,也需要時間來緩和自己與士族的關係,更需要時間去消滅江東的山越人。這一拖就拖了五年,五年時間孫權都沒有對外發動過大規模的擴張,直到公元228年,孫權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石亭之戰”,大敗曹魏軍隊,藉此一戰孫權在建業正式稱帝。

所以說,不是孫權不打曹魏,而是他的實力限制了他,東吳的實力與曹魏懸殊太大,根本打不贏,所以只能忍了。


講歷史的劉老師


東吳不僅從不“舉國伐魏”,而且文臣也未見有人提出“北伐曹魏,恢復漢室“的華麗口號,甚而至於,在孫劉之間,孫權還是最後一個稱帝號的。

為什麼?

一,有自知之明。有多大屁股,就坐多大的坐。

二,懂韜光養晦。所以比蜀漢活的時間長呀。

三,不沽名釣譽。諸葛一生唯北伐,然事未竟而身死國滅,不值得反思嗎?


六福雅士


蜀漢的人口和秦國一樣多,為什麼秦國可以統一中國,蜀漢不能?曹魏打下的天下坐久了嗎?蜀漢滅亡前,曹魏實際上己經滅亡了。晉統一了,又怎麼樣呢?幾十年也亡了。曹操吹牛皮,如果沒有他,天下不知幾人稱王,沒有曹操,天下就沒人能統一北方了嗎?事實上,沒有他,袁紹也可以統一北方,歷史缺了誰,都照樣發展下去,根本用不著曹某人。沒有諸葛亮的三分天下論,劉備也必然取荊州,得西川,三分天下。蜀漢滅亡,諸葛亮之罪也!


沉140769451


曹擁立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劉蜀復興漢室,孫吳無有出兵之名。


手機用戶戀蝶花


蜀漢是想恢復漢朝,不北伐怎麼談得上重興漢室呢?東吳作為一方諸侯只想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何苦勞師動眾地自損元氣,又結怨別人呢!


良雋


三國後期名將少,東吳後主也不是明主。孫權去世,大族與帝王之間內鬥嚴重。三國都有,只不過蜀有諸葛,魏有曹丕曹睿,所以東吳後期基本放棄爭雄了。


不二輝


諸葛亮深知北伐已不可能成功,不過是為了實現先主的遺願。而東吳是小富即安,不願冒險。再有那就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突出的是曹劉也就是蜀魏之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