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只有10万兵力,少得可怜,为何诸葛亮却要选择带兵北伐?

guihang520


从内因来说,像蜀汉这种以正统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枢的边陲小国,如果统治者不主动北伐,且长期霸占着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该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过来,本地人也会缴械投降,不会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卖命。

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问题,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缓解内部矛盾。

从外因来说,魏国整体实力虽然强于蜀,但曹魏的边防压力也比蜀汉大。诸葛亮完全可以趁乱赌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间,曹魏的南方受东吴的牵制,有十几万兵力常年驻守在襄阳和淮南地区无法灵活调度。东吴的存在,无疑就缩小了蜀汉和曹魏的机动兵力差距。

除了东吴这个最大劲敌之外,曹魏的北方还有鲜卑轲比能和辽东公孙渊(公孙渊后来被公孙恭取代),这两股势力的实力也不弱。

就拿辽东公孙氏来说,其兵力约七八万,人口约六十万,是一个整体实力约为蜀汉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国要防公孙渊,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据《晋书·宣帝本纪》记载,司马懿消灭公孙渊时,“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这还没计入乐浪、带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据《后汉书.郡国志》对乐浪人口记载,公孙氏的地盘上,人口不会低于60万。(带方郡没有人口统计资料)


至于鲜卑部落,虽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战,魏国不可能不防备轲比能入侵,而要防备他,魏国在北方并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时附时叛,魏国也要派兵力监视。

所以说,虽然魏国实力四倍于蜀汉,但魏国的敌人也多,其在扬州、荆州、幽州、并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机动兵力和部署在雍凉地区的兵力,并不多。

PS:魏国在凉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据凉州的人口(约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万。



以街亭之战为例,当时曹真在关中的部队大约为五万,曹叡率中央军增援,派张郃领五万进攻街亭,此时魏军兵力约十万,与蜀汉的十万常备军规模其实是1比1比例。诸葛亮的兵力并没有很大的劣势,他完全可以通过北伐偷袭一把。

再一个,诸葛亮北伐的目标是凉州,也就是曹魏防御力量最薄弱的一个州。他以局部优势兵力撬凉州,实际上是以强凌弱,具备逐步蚕食魏国西北部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除了第二次和第五次北伐(第二次是配合东吴打石亭之战,第五次是自感命不久矣,没时间再逐步蚕食)外,诸葛亮其它三次北伐的进攻思路是以汉中为跳板,截断陇右与关中的连接,关门打狗,将凉州据为己有。

然后,蜀汉再以凉州为第二根据地,与汉中形成夹击之势,往东再谋取关中。

这个战略正是建立在一口一口逐步蚕食曹魏根基的想法上,并不是盲目的出兵,不知天高地厚的以卵击石,也不是故意打压魏延。

(若按魏延走子午谷偷袭关中的打法,蜀汉的主攻方向就在关中平原了,而不是诸葛亮的既定目标凉州)


总的来说,诸葛亮时代,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差距并非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大。以诸葛亮的北伐思路来说,他西掠凉州,蜀汉是具有局部兵力优势的。而这种优势就是他两出祁山,三伐陇右的前提。


Mer86


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欢“虚报”兵力,三国时期更是如此。每次战斗前都喜欢说带了几十万大军前来,而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国只有10万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万大军也是有着十足的水分,那么诸葛亮在这么少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时外强中干。

此时的魏国在经历先前的战争后,需要的就是修生养息,他们经不起大战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战,在面对蜀吴当个作战时的兵力并不都很有优势,而现在的曹魏说拥有50万兵力,里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这里是诸葛亮已经推测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虚报。

从资料上分析,蜀后主炎兴元年,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而魏国52万户,440万人;吴国52万户,240万人。我们知道乱世时期人口虚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国时曹魏人口虚报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员战斗力。

曹魏在修生养息之时,为了预防其他两国进攻,便颁布了一条法令,凡是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平民着都要上战场,家人则为国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于同类人,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为兵。如果丈夫上战场而死,那么妻子会被强制性改嫁其他军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为兵。

在这样的政策下,军户并非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战斗,士兵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斗,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战场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负,所以第一个跑的都是这些屯田的军户。

所以从曹魏的实际人口、兵员战斗力、以及外强中干的情况来推测,诸葛亮是有信心以10万兵力来北伐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蜀国当时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相安无事,曹魏要修养,蜀国要发展。但问题在于蜀国的位置就决定了它的资源贫瘠,其发展潜力远不如魏国和吴国。

三国之间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都在稳固发展,但是一旦恢复好了,发展起来了,蜀国绝对会被第一个干掉。所以,诸葛亮知道这个潜在隐患,他不能等对面两家都准备好了,再抵抗,他要做的就是趁着自己还能支撑蜀国大局,趁自己还有这个精力,一定要北伐。

而诸葛亮北伐的观念很简单,就是不让你曹魏好好休养,你不想打,我就逼你打,而曹魏的整体数据上面也都说了,所以诸葛亮并不害怕曹魏,在他他看来10万兵力足够应付了。

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观点

不管是诸葛亮还是陆逊,都是明白人,两国都在不断的进攻魏国,其实他们在北伐时能得到多少土地是次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让曹丕好好休养,我们来进攻你不打也得打,而曹丕就无法推行休养计划。

诸葛亮不停进攻曹魏,一方面是打破曹魏休养计划;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夺取曹魏的西北地区,对蜀汉政权来说,这能拿一点是一点,所以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稳扎稳打,从不贸然大举进攻。

而曹魏的司马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看透了诸葛亮的计谋,因此并没有与诸葛亮进行大规模战斗,而是依靠己方有利地形坚守阵地,与诸葛亮进行消耗。

诸葛亮军队长远奔袭北伐,其消耗巨大,司马懿这一招让诸葛亮如鲠在喉,无法大展拳脚,诸葛亮几次北伐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场太远,后勤跟不上。


大国布衣


我是兰台令君,我来回答!

首先蜀汉的兵力大概在10万人左右,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接近真实的。因为根据《士民簿》的记载,蜀的户口和人口是“领户28万,男女人数94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而且不到百万人要维持一支10万人左右的军队其实是非常吃力的,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可以凭借出色的治国能力,维持相对人民相对安定的生活,但他死后,蜀汉政治人才凋零,老百姓负担越来越重,我们才会在史书中看见关于蜀汉老百姓“民有菜色”的记载。不过无论蜀汉老百姓这日子过得怎么样,这在诸葛亮和姜维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出兵伐魏,也是逼不得已。

首先,蜀汉和东吴并不一样,东吴可以偏安一隅,没人会对他说三道四。而刘备以汉室后裔自居,蜀汉政治集团以兴复汉室为政治旗号,那么面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篡夺汉室江山的曹丕所建立的魏国怎能与之和平相处呢?如果不讨伐魏国不等于打自己脸吗?你算哪门子汉室宗亲,祖宗基业被人抢了你还偏安一隅,坐吃山空。因此,不论统治集团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他都要在明面上摆出一副讨伐魏国,兴复汉室的姿态。

其次,有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打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惦记你。曹魏的人口差不多等于蜀汉的四倍之多,凭借诸葛亮的政治水平,当然可以让蜀汉快速发展,但是魏国那边也不乏治国的英杰,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你做到100分,别人可以做到300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倒不如现在趁着自己还有精力拼一把,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因此诸葛亮的北伐在也有以攻代守的意思。

第三,别看诸葛亮只不过统治了一个小小的蜀汉,但其中的政治阶层的斗争也是非常复杂。比如蜀汉的统治集团其实是从荆州入蜀的外来户,他们与原来刘璋的手下和益州本地土著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所以刘备为了政权的稳定,才会在临终前安排李严掌握兵权以安抚其他两股政治集团。因此诸葛亮的北伐在客观上也有转化国内统治阶级矛盾,一致对外的目的。

客观的说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并没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对当时的蜀汉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至今成疑,但有一句话符合了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那就是“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人说诸葛亮的北伐耗尽了蜀汉的国力,可是别忘记蜀汉灭亡的时间是诸葛亮死后的30年,把锅算在他的头上未免有点张冠李戴了,有失公允了。以上就是该问题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兰台令君


从汉建兴六年一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曾五次北伐,只不过最后的战果比较有限。题主提出,为什么诸葛亮在兵力少得可怜的时候,还要选择北伐。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在回答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和原因。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站在今天再去看过去时,总会辩证来分析,某个时刻历史事件的正面与反面。就像现在,很多人的都在讨论诸葛亮当年北伐决策的正确与否。但是,在我看来,分析历史问题就是在已知的情况下去讨论原因,不要假设,因为历史没法假设。回到这个问题上,关于诸葛亮选择北伐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这三个层面也可以归结为诸葛亮北伐的最高目标、中层目标和最低目标。

长远规划:兴复汉室、促进统一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最高目标和终极愿望,他在隆中对中已经提到了,就是“成就霸业”“兴复汉室”。刘备在隆中和诸葛亮见面时,也在谈话中提到了自己的计划想法。刘备说到“志犹未已”,而他的志也是针对当时汉室颓废现象,他希望自己可以兴复汉室。因此,在当时刘备和诸葛亮都认为,汉室是可以复兴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种下的“兴复汉室”的种子对于他后来在蜀汉秉政时期北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后来,刘备大败于孙权不久就病逝了。诸葛亮在上书刘婵《出师表》时写到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也指出了刘备是有着结束割据的创业目标的。包括后来诸葛亮写到的“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都深刻表现除了他对兴复汉室的愿望。虽然有一些学者也在讨论,此时的汉室和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汉室是否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结束割据是诸葛亮的崇高理想和愿望,而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北伐是必须的。

中观规划:军事政治战略的调整

让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到《隆中对》,其实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在《隆中对》前后的战略观点是不同的。简单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蜀汉兴复汉室的规划是通过夺取荆、益来积蓄力量,同时再进一步向洛阳、潼关来夺取中原。但是我们知道后来发生了夷陵之战,在这一战争中刘备不但没有实现为关羽报仇的愿望,还大败于孙权。夷陵之战的失败,也让诸葛亮认识到蜀汉军事战略上的问题。此前,蜀汉非常看重荆州,但是荆州对于孙吴来说的重要性被忽视了。虽然说,兴复汉室需要解决孙吴、曹魏但是是有先后顺序的,在当时需要处理好和孙吴的关系。因此接下来诸葛亮对军事战略做了调整,放弃与孙吴争夺荆把进后一步的战略重点放在陇右。

另外,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不一定能够一举消灭曹魏,但是可以使蜀汉在雍凉甚至整个凉州获得一定的控制区,从而形成有利于以后的战略隔绝。作为一个有着战略眼光和长足部署的人来说,诸葛亮不会只把眼睛盯在当下,更会考虑未来。另外,诸葛亮的北伐在当时对于其敌方曹魏来说,也产生了军事上的威慑和骚扰。这也是有着军事目的的,可以对魏国施加军事压力,其次是对魏国保持政治压力。

近期目标:时不我待、凝聚内部

在刘备在世时,蜀汉内部其实就存在着派系划分的问题,刘备去世后这一问题也并非消失,这也是诸葛亮提到的“奸佞小人”的问题。通过北伐可以起到凝聚内部共识的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大军师,他对蜀国的人才部署和人才储备是非常清楚的。他深刻地认识到,蒋琬、费祎等人的能力远不及自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国的立国者后代能够担当大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说诸葛亮北伐,让蜀军在几年的时间中都很疲乏,损失也不不小,很多人把这些归结到诸葛亮头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伐对曹魏是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射杀魏国名将张郃、击败雍州刺史郭淮等,司马懿带领的魏军的避战也说明的这一问题。经过诸葛亮的北伐,蜀国内部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整顿。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诸葛亮的北伐,他之所以坚定地北伐,不是因为他知道北伐会成功,而是在时不我待的情况下,他知道,现在胜算不大,以后胜算会更小。


肖屾小声读史


诸葛亮北伐是在给蜀汉集团画一张巨大的饼,这和现代企业老板给员工画大饼是一样的道理,就是给员工描绘一个美好愿景,让员工为愿景而奋斗。

蜀汉集团本来有一个美好愿景:恢复汉室,实现天下一统。《隆中对》给出了是实现愿景的方法和步骤,占荆益二州,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击进攻中原,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集团仅剩益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失去了出路,使蜀汉集团变成了地方割据政权。还能不能实现美好愿景,每个蜀国人心中都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诸葛亮北伐,是继续给蜀汉集团画饼,告诉大家愿景没有改变,愿景还可以实现。失去了荆州,蜀汉集团地盘小了,出路窄了,困难大了,但是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希望并没有破灭。诸葛亮北伐是用希望来凝聚人心。

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有一点点可能,有一线希望,就可凝聚人心。



具体来讲,以前跟着刘备干得的人,刘备死了,但他恢复汉室的奋斗目标还在,北伐就是继承他的遗志,就是恢复汉室在行动,这些人会一如既往地为梦想而奋斗。

益州当地的士绅,他们有两个想法,一是诸葛亮北伐成功,蜀汉集团在中原建都,他们就可以实现蜀人治蜀的愿望;二是蜀汉投降,曹魏集团不可能到蜀地建都,他们也可以实现蜀人治蜀的愿望。诸葛亮北伐其实就是叫他们走第一条路,不要想着投降。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就相当于告诉益州士绅,恢复汉室,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那他们就会只想着投降,蜀汉内部矛盾必然激化。

蜀汉集团不北伐,偏安一隅,必然丧失斗志,仅拥有一州之地,内部又不团结,面对强大的曹魏集团,灭亡会来的更快些。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万一作用太大了,诸葛亮北伐就是在利用这万一的作用。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阿斗继位。蜀汉政权进入诸葛亮时代。但刘备留给诸葛亮的蜀汉,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是蜀汉。公元219年六月刘备称中王,那是蜀汉政权的顶峰。

这时的蜀汉跨有荆益,荆州虽然没有全据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万左右,军队十六万。这时的蜀汉人口军队跟东吴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吴三家分天下,魏占六分、蜀汉东吴各占二分。蜀汉在达到顶峰后,接连受挫。公元219年荆州三郡丢失,损失人口六十万。公元220孟达降魏,致使汉中东部的上庸房陵西城归属魏国。损失十多万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刘备东征接连三次大败。夷陵猇亭之败、马鞍山之败、秭归之败。损失军队不详,有说四万、有说五万、也有说八万。魏人傅子的记录是八万。只知道黄权部万降魏(晋书:黄权愿以千万人当寇。据魏书黄权和庞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将领投降)张南率万人在夷道战死。因为张南把孙桓五千人围在夷道,所以推测不下万人。夷陵猇亭之败,损失不详。只是说吴军破四十余营。马鞍山之败损失万数。秭归之败损失不详。就算是损失五万人,那也是蜀汉精锐。损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国志中有名字)所以说诸葛亮接过的蜀汉政权,已经烂的不能再烂摊了。刘备死是当年南中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准备北伐。在其一生中进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讲是诸葛亮姜维等人的连年北伐是穷兵黩武,蜀汉的衰弱也是他们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虽然说是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伐中原。次数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大多是很小规模的。论北伐次数规模东吴远胜蜀汉,东吴北伐次数超过二十次。但却从未有人讲东吴穷兵黩武?像明朝洪武永乐五十年间十三次北伐,规模是蜀汉的五倍十倍。也没有人讲穷兵黩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间对外讨伐战争,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么没有人讲穷兵黩武?东晋南宋不北伐,还遭不少人骂。 其实大多数人不过以成王败寇来论。假设蜀汉统一了中国,别说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会有人讲穷兵黩武的。

曹魏的人口军队五倍于蜀汉,经济更是无法相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讲:跨有荆益—天下有变—两路北伐。现在荆州已失,天下又无变,一路北伐岂能成?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汉这时又处于虚弱时侯。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认为是:

第一以攻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诏询问众臣,问刘备会东征东吴吗?群臣都讲不会的。蜀汉是小国,名将也只有关羽。关羽死了,蜀汉胆破,没有力量进攻。只有刘晔讲肯定会的。三国志: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刘晔的意思是讲蜀汉虽然是小国,但刘备的策略是依仗军事力量辉武扬威。肯定会兴师动众显示他的力量有余。

可以说诸葛亮也是采用这个策略。曹魏无时不在想统一天下。即使蜀汉不打魏国,魏国迟早也是要打的。刘备死后,魏国已经不把蜀汉放在心上。曹丕连续用兵伐吴,五年间就三征东吴。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统天下。公元228年春诸葛亮进行第一次北伐。三国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而魏略的记录: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所以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还能进攻。


不主动进攻,难道等着别人来打。曹丕称帝后,魏国不少人认为:蜀汉东吴凭山川重险三江之固,阻挡魏国统一。我们不如屯田练兵,数十年后魏国益强。蜀吴衰弱,那时再讨伐可一统。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内三征东吴。电视剧三国曹丕讲人生有几个数十年,岂能等那么久。虽然是电视剧,但说出了历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国地盘是占据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吴加起来还多。如果大家一起发展,蜀吴怎么也发展不过魏国的。正是由于蜀吴频烦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国周边的游牧民族。魏国一直没能安心修养生息。 公元240年后魏国再次准备大规模屯田,将来用于讨伐蜀吴。司马懿令邓艾在淮南淮北屯田,开凿河道修水利通漕运。邓艾讲:用五万人屯田,六七年间,可积累三千万斛粮食在淮。这些粮食够十万大军吃五年。然后借此伐吴,胜算就非常大了。东吴收到消息立马派十余万人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坏屯田。破坏屯田,东吴掘断一些大坝,水利设施毁坏。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后魏国派驻更多的军队保护。每逢有战事,粮草能直接通过漕运到前线。(几年后又把邓艾派往西线)东吴却陷入南鲁党争中,此次北伐后。坐视魏国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凉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凉州秦州为东汉的凉州,雍州为东汉的司州一部分)司马孚讲:对付蜀汉应该有充足的准备。每次蜀汉军队入寇,关中的军队挡不住。每次都要调洛阳中军去支援。要再派驻两万步骑去关中。但关中连年战乱又多贼寇,粮草不足。应从冀州调屯田兵屯于上邽。秋冬习训练,春夏修田桑。这样关中粮草才能更充足,防御蜀汉也更容易。 邓艾到了西线雍凉秦州也是开始着手深一步屯田。并上书朝廷: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三国志讲: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所以说蜀汉能让邓艾安心的屯田,将来伐蜀吗?这时姜维每次要大举北伐,费祎只给他不到万人。如诸葛亮在世必然会大规模北伐。一来破坏魏国的屯田,二来也可趁机蚕食。

第二蚕食魏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陇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陈仓(支援东吴)、第三次北伐攻下阴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陇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东吴外,其余都是蚕食雍凉。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就曾上书阿斗: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这也是诸葛亮不打长安打陇右的原因。因为蜀汉尚无跟魏国决战的实力。隆中对讲天下有变两路进军,也是考虑到魏的实力太强。所以才不采用魏延占领长安潼关,切断雍凉跟魏国的联系。改为攻占陇右,切断魏国跟秦州(陇右)凉州的联系。公元228年北伐,陇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陇西郡坚守。


(红色部分就是陇右)

所以说诸葛亮并非完全否决魏延的计策,只是有所缩小。诸葛亮的策略是切断陇道,一举拿下秦凉两州。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当时司马懿讲根本不用担心。郭淮反对,那样才对魏国威胁大。三国志郭淮传: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司马懿采纳了郭淮的建立,立马在那里布防。营寨还没建好,蜀汉军果然来攻。后来姜维北伐也是采用当年诸葛亮的策略。三国志: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 (红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断凉州和西域跟魏国的联系)


当诸葛亮进行第一北伐时,选择进攻陇右五利。 第一出其不意:公元227年诸葛亮到汉中时,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劝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据险防守。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魏国就派曹真在长安西边扶风郡郿县一带布防以阻止诸葛亮进军关中。三国志: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伪装主力做出向郿县以进军关中,诸葛亮率主力进攻陇右。据魏书: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就是说当时魏国大臣都没猜到诸葛亮攻陇右而不进攻关中。诸葛亮隆中对就讲益州之众出秦川。出师表也讲还于旧都。谁都没有想到诸葛亮真正目的是陇右。 第二陇右有粮: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上邽也有粮,后来北伐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麦。 第三秦凉魏国统治力量弱:诸葛亮采用的是向魏国力量薄弱的地方。诱羌胡叛、切断陇道,一举拿下陇右以西(凉州、雍州西部)。而雍凉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凉州酒泉郡反。公元220关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攻陇右,三郡叛魏响应诸葛亮),公元233年鲜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凉羌胡叛魏降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第四拉长魏国支援补给距离:陇右诸郡距距离蜀汉近魏国远。距离蜀汉不过六七百里,但距离魏国洛阳两千多里。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雒阳西千七百里。陇西郡,雒阳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关中):拿下四郡后可进军关中,收降四郡兵,招纳羌、胡扩充实力。三国志: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降,只剩陇西郡在坚守。这时魏国已派张郃率五万援军救援陇西郡。诸葛亮派马谡去街亭就是为了挡住张郃为大军攻取陇西郡赢得时间。当时陇西官员讲如果蜀军能切断陇道并挡住援军一个月以上,不用打陇西郡就会投降。三国志裴注: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马谡只要挡住张郃一个月就够了。三国志裴:后十馀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也就是说马谡守街亭只是守不到十天。当时诸将是推举魏延或吴懿去守街亭,诸侯亮不听众人的执意用马谡。 马谡只有在街亭挡住张郃援军一个月以上,陇西郡一破。诸葛亮就能率军回师跟马谡内外夹击张郃。张郃援军一破,曹真根本兴不起什么浪。等到魏国再集结大军前来。则陇右城已固,诸军足办。蜀军所在深险。

蜀汉把秦凉消化后,又可趁机向东进逼长安。虽然雍秦凉残破,但确实是一块值得经营的好地方。汉巴蜀地虽然是天府之国,但蜀道难于上青天汉中地理堪为天狱。粮草很难运送到前线。刘备当年东征打一年都不缺粮,那是因为水运比陆运至少节约三倍。路蜀地难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汉军队可在雍凉秦屯田,再召抚四周的汉朝遗民。东汉末大乱时很多汉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去了。例如高昌国是汉魏遗民建立的。魏书:彼之甿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世积已久。就是说他们是汉末魏末时迁到那的,在晋朝八王之乱后建立国家。后来想归附中原王朝,当时北魏没有接受。他们的礼仪跟汉朝差不多。

第三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

电视剧三国中,阿斗问诸葛亮。魏国并没有打我们,反而我们频繁打人家。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应该是二十一)我已经五十有三了。凭蜀中险要可保二十年无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后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虽然是电视剧,但道理是对的。



自古以来有偏安能久存的吗?要么一统要么让别人一统。像刘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荣华福贵。像唐朝开始在关中,有函谷关挡着依然能关起门过小日子。但却东出而争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统,那时再想争天下就难了。像一些割据政权成汉前蜀后蜀南唐等那一个逃得了被灭的。像五代十国南唐本来就是南方政权中最强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为北方最强的政权七十年间换了五个:后唐、后晋、后梁、后汉、后周。又要对付北汉和契丹。南唐如能东灭吴越、闽,南兼南汉、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后蜀。一统淮河以南,长江之境。然后再跟北宋一决雌雄。像东晋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几个小政权,全力北伐。步步蚕食壮大,恢复一统河山也未成知。却坐视北方一统成前秦、北魏。



后出师表就把这道理说的很清楚。虽然很多人讲伪作,但道理是对的。后出师表最早出现在公元252年,诸葛恪看后决定北伐。于是有人讲可能是诸葛恪弄的伪作。三国志: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诸葛恪也写了一篇讲以前的诸侯不思进取。三国志: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还讲了高皇帝为啥不关门过小日子,而是东出。

后出师表六条理由:1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我们不打魏国,魏国迟早是要来我们的。2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高皇帝和其谋臣都比蜀汉历害,但还是数败于项羽,最后一战定乾坤。3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刘繇、王朗当年都在杨州割据,而当年孙策渡江时才几千人。刘繇、王朗都没有主动消灭,最后让孙策消灭了他们。4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曹操用兵比得上吴起和孙子,但还是接连大败。所以一时的成败不足以论英雄。5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就是说自公元227年到汉中至公元229年间损失了很多人才,再过些年又会再损失。那时如何抵御魏国?蜀汉的人才是由:1从北方随刘备南下的。(公元221年时已经死的差不多)2荆州人才,荆州已失。已经不能再从荆州补给人才。3避乱到蜀的士人。现在三国鼎立,也没能补充了。4益州本土人才。就像东吴一样都是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到了后面丁奉昔日不过是甘宁的小将都能成为统帅了。6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我们不打魏国,而关起门来发展。一州之地怎么发展也比不过九州的魏国。时间久实力必然越拉越远。


小鸿哥


一、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自古以来中原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肥沃,生产富足,中原一旦恢 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中原的动荡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诸葛亮北伐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 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

二、刘备定的国号是什么?不是蜀,是蜀汉!汉的都城是洛阳!如果不北伐,不是违背了建立蜀汉政权的初衷了吗?那么后辈人就会说蜀汉不思进取、偏安于贫瘠之地了。

三、转化矛盾,当时蜀汉的内部是很乱的,益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矛盾十分激烈,益州集团以李严为首的不少人都想把诸葛亮搞下去,北伐是把内部矛盾转向外部矛盾!把蜀汉所有人的目标都转向曹魏,这是个很明智的政治权谋。

四、北伐可以让自己一直掌握兵权,诸葛亮除了主动北伐,再没有其它选择。最保守可以保国,保证蜀汉政权的正常运作。可把战线推前,并控制陇右一带,扩张领土,进而增强国力。最理想的是能通过北伐完成先帝夙愿,一统天下。


明了半卷书


诸葛亮选择北伐的原因,个人见解:

1、主公刘备志向,匡扶汉室

北伐战争是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掌握兵权。诸葛亮做的一切围绕刘备的讨伐口号。刘备的理念就是恢复汉朝的统治,很多文臣武将都是因为刘备立志的这些口号和行动跟在了他身边战斗,当刘备死后,那边诸葛亮掌握大权后跟着这个思想做下去,所以诸葛亮选择了进行北伐,就会有一大批人跟着北伐,匡扶汉室,北伐出师有名,出军有力,加上蜀汉物产丰富,粮食充足,北伐信念坚定。

2、调和蜀汉内部的矛盾

蜀汉这些大臣和武将,军队,大体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刘备自己带的军队,称外来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蜀汉分出几个“集团”势力,互相对抗,长期下去内乱会越来越严重,诸葛亮就利用北伐战争慢慢的让内部矛盾大大缩小,成为一致对外北伐曹魏的思想。

3、充分利用现有人才

当诸葛亮接收蜀汉的时候是烂摊子,人才也在慢慢的流失,现在大将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过几年或者十多年,那个时候打战争,连有勇有谋的大将都没有了,如何打胜仗。现在魏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江山了,再不北伐就来不及了。

4、政治正确

在刘备称帝之前,实际上整个中国还是在汉朝民意之下维持的这么一个统治,但是自从曹丕串汉之后,这个汉朝整个中原地区实际上分划成两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还是向着大汉朝的子民,所以诸葛亮北伐还是向着民心。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那么十年二十年以后,那么这部分向着大汉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后,再去北伐,就没有很多民意支持了,也不能打着当初刘备的口号匡扶汉室。时势变化了,这样诸葛亮的讨伐战争就大大的少了天下百姓的支持。

5、现实所迫

不攻曹魏,蜀汉必亡。自从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孙资的建议,对蜀国采取据守要塞,大力恢复魏国实力。诸葛亮已经意识到,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汉魏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国力强大,蜀国只能坐以待毙。只有出蜀,占领雍州、凉州,一来可以获得秦川骏马,组织骑兵、二来作战之时有迂回空间,发动大规模作战、三来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骑军部队实力。只有北伐攻打曹魏,掌握主动权,才会有机会,收复北方,匡扶汉室。




蓝空长绵


应:蜀汉别说只有十万军士,即使三万也要不断的北伐,哪怕喊口号做样子,不北伐不行啊,理由是刘备,诸葛亮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去了,下又下不来,因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他是汉帝的叔叔,不管过去做小编织生意怎么样,现在己是刘皇叔了呀,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那刘备自称正统,他若不不断的北伐不是打自己的脸吗?那可就也是乱臣贼子了,司徒王朗与诸葛亮不是有段精典的对话吗?都讲自己是正统,都想让对方归顺自己,所以诸葛亮无论兵力多少,包括后来接班的姜维,都要去讨《贼》,谁让你是汉室《正统》呢?哪怕拼到最后一人都得匡扶正义,无论现代,过去还是将来都得讲名正言顺,否则站不住脚,刘备的皇叔不能空穴来风,总得办实事。

就是刘备死后必须不断的伐魏,因为你的占地叫…蜀汉,是汉室子民就该不断的维持汉朝,否则师出无名刘备怎能和《曹贼》混为一谈呢!


9紫气東来


有一句名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当时的蜀汉只有通过北伐这个动作,来维持蜀汉的正统地位! 1.刘备一死,蜀汉政权又迅速陷入了困境,而面对这些困境的不是别人,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首先 ,是外交环境。刘备死前刚跟江东政权打了场“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孙刘联盟破裂。但更重要的威胁,仍然是北方力量强大的曹魏政权。当年,刘备在还没死的情况下,强行称帝。这种做法,虽然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他的“正统”地位,但是在政治格局中却损失很大,因为失去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尤其是和汉献帝之间的联系,彻底沦为一个地方政权。 其次,求号码内部更麻烦,刘备去世前后,益州地区已经先后有四个郡发生叛乱,而且第二次叛乱还持续了两年时间。因为蜀汉政权从刘备创业初到现在的二十几年间,不断有不同利益和背景的人或势力加入,导致整个政权内部层级关系非常复杂。之前,刘备还有“汉室宗亲”的政治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价值愿景,可以整合这些人的想法和行动。但是,当刘备逐渐丧失这些政治优势之后,这种复杂的政治层级就变成了各怀鬼胎的一盘散沙。 之后为了缓解“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状态。 外交上,诸葛亮用作义正言辞的方式写了一封公开信来骂曹操,信里一再强调蜀汉的使命是“复兴汉室”,而你们曹魏就是篡汉的国贼,很快我们就会出兵讨伐你们。同时诸葛亮又派使臣频繁的出使孙吴,和孙吴重新签订盟约。把对外事情解决了之后,诸葛亮才起兵到南方去平叛。 蜀汉根本的危机还是在内部。实力上,诸葛亮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坚持蜀汉正统地位,和“复兴汉室”的使命,但是这两个条件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当然的了,而是必须不断付出具体动作去强调,而这个具体动作就是北伐,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面对曹魏政权,蜀汉在政治上处在劣势和守势,这一部分缺陷只能通过军事攻势来弥补,也就是北伐。同时通过北伐这个动作,就是给东吴传达一个意思:蜀汉是心心念念‘复兴汉室’,不会对孙吴打主意,东吴也就放心了。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通过北伐这个动作把蜀汉内部的政局调动和平稳下来。这里有两层目的:第一,是通过强调“复兴汉室”的使命,整合所有人的价值观;第二,通过让国家处在长期对外战争状态,对内进行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