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明知誅殺恩師晁錯,七國並不會因此罷兵,為何還要將其腰斬?你怎麼看?

gdhycgs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曹操曾經幹過的一件事,我覺得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是相同的。

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袁術由於吃了敗仗就堅守在壽春城內不出來,曹操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

時間一久,《三國演義》中宣稱的17萬人消耗的糧食無疑是巨大的,又剛好遇上旱災,大後方也沒有多少糧食可以送過來。

不得已的曹操還得向孫策借糧食,為了能夠多支撐幾天,曹操還命令用小碗分發糧食,實際上打的就是細水長流的主意。

但士兵們不滿意,因為吃不飽,一時間人心惶惶,“皆言丞相欺眾”。

領兵打仗最怕的就是軍心浮動,輕則紀律渙散,重則軍隊譁變。這時候的曹操想了一個辦法,他找來糧官王垕(hou)說:我借你一個東西穩定軍心。

王垕反問曹操是什麼?

曹操回答說要借他的腦袋穩定軍心,王垕爭辯自己無罪,曹操說我知道你沒有罪,但你是糧官,我不殺你無法穩定軍心。你就放心去死吧,你的妻兒老小我都會照顧。

我們再來說漢景帝,因為削藩的動作用力過猛,導致各地諸侯十分不滿,於是以“清君側”的名義聯合起來造反。

曾經在謀反的吳國當過丞相的袁盎就向漢景帝建議說殺掉晁錯,以平息七國之亂。

實際上漢景帝不知道晁錯是無辜的嗎?他肯定知道,畢竟晁錯提出《削藩策》的時候,是得到漢景帝的同意後才進行削藩的。

這時候漢景帝一看七國都聯合起來造反,他肯定著急,這時候他的立場就發生了變化,已經不再是晁錯的支持者。

這時候漢景帝需要考慮的就不是什麼削藩了,而是保住自己的皇位,他當然知道晁錯沒有罪過,但他決定還是妥協,把晁錯推出來當擋箭牌。

試圖讓叛亂平息下去,這就是漢景帝的本意,所以他不是堅定的削藩支持者,一看情況不對,他就立馬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就像後來的宋神宗原本是王安石變法的支持者,但是也禁不住守舊派施加的壓力,只能把王安石罷相以緩和內部矛盾。

正猶如曹操知道糧官無罪一樣,但他需要殺掉糧官平息眾怒。實際上,這些大臣對於皇帝來說就像手中的紙牌一樣,面對不同的局勢會打出不同的紙牌。

有可能原先還很看好的一張手牌到最後就不得不扔掉以保全自己最終的勝利,而晁錯的命運就是一樣,他並沒有罪,只不過漢景帝需要殺掉他以緩和局勢。

但是令漢景帝沒有料到的是殺掉晁錯之後七國之兵並沒有撤退,這也是漢景帝失去了對形勢的判斷,他或許以為這次叛亂只是因為對削藩的不滿。

所以打算自己退一步,希求這些諸侯也會自覺的退一步,但是他沒有摸準這些諸侯的心思,對這些諸侯來書,既然已經舉兵,那麼無疑站在了和中央政府的對立面。

現在皇帝可能會和他們妥協,但是難保不會秋後算賬,所以不如干到底。可見七國之亂本身就是一場謀反,是各諸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發動的戰爭。

漢景帝打錯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各諸侯並不僅僅只是要晁錯死,而是盯上了他的寶座。就像朱棣不只是僅僅要讓黃子澄、齊泰等人死一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朱棣也只能在造反的路上一錯到底了。

歸根結底,晁錯的死不過是政治利益集團鬥爭的犧牲品。

漢景帝可以殺晁錯,也可以不殺。但是殺可能減少損失,不殺就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這個時候漢景帝考慮的不是晁錯,而是自己。

他有啥晁錯的種種理由,也有不殺的種種藉口,無非是權衡利弊而已。


圍爐談史


晁錯是一代改革家,是漢景帝的老師,是朝廷的重臣,即使有著如此多的頭銜,晁錯還是未能逃脫一死,而且是被學生漢景帝親自賜死。

難道漢景帝不清楚,晁錯死了,七國也是大概率不會罷兵?清楚,非常清楚,漢景帝不傻。

那漢景帝又為何繼續實行腰斬?

只有晁錯死了,七國起兵的“根源”才會沒有,景帝會站到輿論制高點

說起晁錯,不得不說到賈誼,這兩人號稱漢朝文景時期的“雙子星”,兩人對於局勢都看得很清,兩人都覺得“諸侯尾大不掉”是漢朝最大的風險。

漢文帝時期,賈誼就屢屢勸諫,希望文帝能“削藩”,每每此時,漢文帝就開始問一些關於“鬼神”的問題,於是就有了“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典故了。文帝為了發展,把問題留到了後面,而賈誼也在文帝時期早早掛了。

晁錯也是“削藩”的堅定支持者,他的阻力要比賈誼小,因為景帝是他的學生。

在漢景帝上位兩年後,看著吳楚兩國逐漸增大,晁錯的“黃金建議”來了,那就是“削藩”。

此事發生在公元前155年,當時晁錯獻上了註明的《削藩策》,並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話很犀利:“削也反,不削也反”,這話很有殺傷力,《削藩策》也明顯打動了漢景帝,於是,漢景帝的“削藩大業”正式拉開序幕。

改革,改革,其實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晁錯的改革“削藩”明顯是要剝奪各諸侯王的既得利益,各劉姓諸侯王豈能願意?

當然不願意。於是在削藩開始十來天后,以吳國和楚國為首的七國奮起反抗,發動了戰爭,口號就是“清君側,誅晁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的人馬,實力確實不行,七國聯軍,所向披靡,眼看國家危急。此時,晁錯竟然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都城。漢景帝有點不樂意。

當漢景帝向袁盎問計策時,袁盎悄悄獻策:殺了晁錯,停了削藩,聯軍自退。袁盎是誰?曾經的吳國丞相,和晁錯一向有過節。

漢景帝仔細思考袁盎的話,覺得有道理,因為七國聯軍打的口號是“清君側,誅晁錯”,如果晁錯死了,七國起兵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晁錯死了,七國不退兵怎麼辦?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殺了晁錯,停了削藩,如果七國還是不退,漢景帝也沒有辦法了,但至少說明他努力補救了。

所以,無論七國退不退,到了這個節骨眼,晁錯是必須死的。

只有晁錯死了,漢景帝才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對於晁錯的上位,朝廷很多人是有意見的,晁錯仗著皇帝老師的身份,來回左右政策的走向,晁錯得罪的官員其實早就不止袁盎一個人。

司馬遷說: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通過司馬遷的描述,晁錯的形象躍然紙上,此人改革之心很強,同時,對於私人仇恨也是常記在心。對於晁錯的削藩,朝裡沒多少人支持。因為成功了,晁錯大功一件。失敗了,大家都會受到牽連。

所以,七國之亂開始後,各級官員對於晁錯那是非常地“憎恨”。此時,漢景帝最需要的是“團結”,一是所有官員可以支持自己,二是全體百姓支持自己,這樣阻力會降到最低,吳楚之亂的風險也會變為最小。

所以,晁錯必須死,只有晁錯死了,漢景帝才能讓天下所有人看清“七國之亂”的根本面目,那就是造反,是打著“清君側,誅晁錯”口號進行的造反。這樣,所有的官員和百姓就會被團結過來。

從表面看,如果,晁錯沒有了,“七國之亂”繼續亂下去的理由就不存在了。如果七國繼續造反,漢景帝這裡就能團結一大票人。

這是漢景帝必須殺晁錯的第二個理由。

漢景帝需要一個替罪羊

(劇照)

漢景帝是同意削藩的,但事情不成功,反倒引起了“七國之亂”,誰來負責這個事?誰來背這個鍋?

漢景帝來背?怎麼可能。這口鍋,只有晁錯來背,才是最合適的。通過誅殺晁錯,讓所有人以為皇帝是受了晁錯的誤導,發動了不合適的“削藩”。

當然,晁錯是有責任的,但此時的漢景帝已經33歲了,不是個小孩,難道他沒有一點思考能力?所以說,晁錯之死,就是替漢景帝背鍋的。漢景帝也很難受,但是,晁錯必須死。

晁錯死了,七國退兵了嗎?當然沒有退,這麼一個難得的機會,吳王劉濞怎能錯過?繼續高歌猛進。此時,一個絕世名將出現了,那就是周亞夫,周亞夫率人開始阻擊七國聯軍。

《史記》記載道:晁錯已死,謁者僕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軍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上問曰:“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鄧公為城陽中尉。

這段話很有意思,是漢景帝問從前線歸來的校尉鄧公:“吳楚聯軍退了嗎?”鄧公回答道:“吳王想造反又不是一天形成的,準備十幾年了,殺了晁錯並不能讓他停下。晁錯之死的害處是,從此忠臣不敢說話了,晁錯死得有點冤。”漢景帝沉默很久說道:“你說得對,很有道理。”

看來,漢景帝是後悔了,後悔也沒有用,在那個關口,正是因為晁錯死了,才快速形成了統一戰線。

後來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叛亂被周亞夫平定了,削藩也取得了一定作用,這讓西漢延續了後來的一百多年。這裡面,難道沒有晁錯的功勞嗎?

整體來說,漢景帝誅殺晁錯有三大理由:一是斷了七國之亂的起兵理由,看有無轉機;二是通過誅殺晁錯,七國不罷兵,來取得官員和百姓的最大支持;三是漢景帝需要一個替罪羊,一個背鍋俠。


藍風破曉


那就詳細聊聊晁錯吧。

先從漢景帝說起吧。

那一年,漢景帝還沒轉正,依照是太子一枚。有一天,太子劉啟跟吳國的太子劉賢在一塊下棋。社會經驗告訴我們,一山不容兩虎,尤其是不容未成年的虎。兩個太子黨在一塊,就是容易出事。兩人原本好好下著棋,突然爭著棋路來了。爭就爭吧,還動起手來了。動手就動手吧,劉啟一暴走就拿起棋盤把劉賢給打死了。

誰能想到文景之治的創造者之一,年輕的時候脾氣這麼暴?

這一打死就麻煩了,雖然你爹是皇帝,人家的爹也不白給。

劉賢的爹是吳王劉濞。劉濞的爹劉喜是個老實巴結的人,常年被劉太公當正面典型來教育劉邦。可到劉濞這一代,基因突變,變得特別生猛,生猛到劉邦決定派他去鎮守江東。要知道,江東是項羽的基本盤,要在這裡當王,沒兩把涮子可不行。

可是,劉邦一封就後悔了,因為他怎麼看這小子都像有反骨。但實在是用人之時,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讓不是姓劉的去,他更不放心。

於是,在劉濞上任之前,劉邦特地給打了一針預防針,他摸著大侄子的背說道:“我看啊,建漢五十年後,東南方向將有叛亂,這會不會是你啊?你可要想清楚啊,我們畢竟是一家人。”

劉邦雖然沒練過化骨綿掌,但這一摸,摸得劉濞魂都沒有了,趕緊下跪表態自己一定不會反。

劉邦在的時候,他沒有反,呂后掌權的時候,他當然也不敢反,漢文帝在的時候,他也沒有反,不過,小心思已經開始有了。誰讓漢文帝為了安撫大家,曾經放出風,以後皇位可能傳到吳國呢?而且漢文帝老是裝低調,搞得別人想低調也低調不起來。

現在,自己的兒子竟然被漢文帝的兒子打死,這口氣怎麼咽得下去?何況這還是他的獨子,這是要絕自己的後啊!

兒子的屍體運回來後,劉濞鐵青著臉下令。

把我兒子的屍體抬回長安!

把死人抬到長安,這就是給漢文帝難看了。漢文帝也沒有發火,畢竟這事是自己兒子惹了事,他耐著性子把劉賢下葬了,又專門派人去慰問劉濞。可光是慰問顯然是無法平息劉濞的怒火。

從此之後,劉濞就不進京拜碼頭了,每次都說自己有病,成為大漢的長期病號。有關部門也不傻,你說你有病就有病啊,你得有證明啊,一查劉濞果然在裝病。於是,相關部門就把劉濞的使者給扣了起來,來一個扣一個,看你來不來拜碼頭。

漢文帝還是好說話的,把這些扣押的使者全放了回去,還特地給劉濞送了一個老年頂級套裝:倚幾與手杖。並特批他從此都可不來朝見皇帝。

劉濞滿腔的怒火,碰上了漢文帝的化骨綿掌,有氣也發不出來,只好活活憋了回去。

但讓他就此罷休是不可能的。劉濞藉著自己的地盤大,又有資源,開始搞起了半割據,跟水滸傳裡的柴進一樣,好好的日子不過,天天收容一些亡命之徒,就等著天下有變了。

漢文帝去世了,上臺的漢景帝還能鎮住劉濞嗎?

為了對付劉濞以及那些藩王,漢文帝給漢景帝留下了兩大法寶。

第一個是大漢第二聰明的政治家晁錯,不說他第一倒不是違反廣告法,而是他確實是第二。

漢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漢文帝為了選拔人才,多弄點儲備幹部,好跟那些軍功集團的人搞下平衡,搞了一次大考試,漢文帝親自出題,讓大家談談對建議大漢帝國有什麼好的建議。

在這場考試中,晁錯名列第一。

史書隨後加了一句, 賈誼已死。

對晁錯來說,賈誼的死,讓他擺脫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一下衝到了第一名,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接下來的事情,就需要晁錯一個人抗了。如果賈誼還在,晁錯只怕不會輪落到後面的悲慘境地。

晁錯,潁川人,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了他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這個人很刻薄,不太懂得搞好人際關係。這樣的性格特點往往在年輕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年輕人嘛,氣有點盛,大家可以原諒。

所以,晁錯的青年時期順風順水,少年時學習法家,以文學特長進入漢朝禮儀機構太常寺工作,官居太常掌故。很快,他就獲得了一個學習機會。

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很多書籍都失傳了。秦朝有一位博士叫伏生,他在家中的牆壁裡隱藏了一套《尚書》。到了漢文帝時期,晁錯被指定為官派學員,到伏生那裡學習《尚書》,等於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學成歸來,晁錯的感覺就不一般了,畢竟受過名師指點,學過絕世經書,淡吐的檔次一下上來了,很快就引起了上級領導部門的重視 ,被漢文帝送到兒子劉啟那裡上班。官居太子家令,相當於太子的老師。

史書記載,因為善於出計,深受劉啟喜歡,人稱智囊。

這時候,晁錯“峭直刻深”的特點終於顯露出來了。比如除了幹好太子家教這份工作,還特別喜歡寫研究報告,給漢文帝提各種大漢改造意見,比如建議漢文帝對匈奴人不要太客氣,咱選良將精兵,懟他。

漢文帝看了一下,點名表揚了一下晁錯。接下來,接下來就沒有了。

漢文帝對這個主動出擊的方案是點贊不行動,漢文帝也是這樣對付賈誼的建議。

過了兩天,晁錯又提了一個建議,大漢的法令過了這麼久了,已經不合時宜了,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同樣,漢文帝又點了一個贊,隨後刪除了他的帖子。

晁錯沒有放棄,過一段時間,又琢磨出一個東西:那些諸侯是時候該削一削了。

漢文帝依然給他一個紅心,然後拉黑了他的建議。

搞得久了,晁錯也有點不服氣,要是我提的建議不行,你就直說啊,你一直說行,又不按我說的做,這是幾個意思呢?

一衝動,晁錯給漢文帝打了一個報告,裡面有一句話: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

看上去,晁錯是在謙虛,表示自己的意見是狂夫之言,但實際上卻在暗示,自己的意見行不行,就看領導明不明吧。

連皇帝都敢叫板,可見晁錯確實有點狂。因為這個,他在當太子家令這個冷門職務時,就得罪了一大批人,他在朝中幾乎沒有什麼朋友。這其中,有一位跟他意見最大的,就是漢文帝相當器重的袁盎。

這兩人不知道鬧了什麼意見,反正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兩人同朝為官多年,沒有說過一句話,兩人只要看到這個地方有另一個人的存在,立馬掉頭就走,絕對的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漢文帝是好說話的,他當然聽出了晁錯的弦外之音,但他沒有打擊晁錯,而是很誠懇的寫了一封回信,表示部下提的意見沒有狂不狂的,大家可以隨便提意見,我不會區分什麼是狂的,什麼是不狂。真正有區別的是做決策的人是否英明。如果我做決策不英明,那就是國家的禍患了。

言下之意,你再狂,也得經過我這一關,你再狂,能狂出我的手心?

方案你隨便提,決策我做,責任我負。

晁錯有才,漢文帝是知道的,就像他知道賈誼有才一樣,但是,像這樣的年輕人,一定要磨磨性子,不然遲早要闖出大禍。

可惜,漢文帝沒多少功夫來磨他了,去世之後,晁錯這位被他壓了五百年的孫猴子終於蹦了出來。

漢景帝繼位後,立刻把晁錯提拔為內史,每天跟他討論國家大事,越聽越覺得晁錯有才啊,你說得都對,我馬上照辦。

可見,在用人這樣事情上,漢景帝還需要多多磨練,向他的父親漢文帝學習,越要用一個人,越要懂得保護這個人。

一味的恩寵,只會讓他成為攻擊的目標。

很快,一位元老級人物就朝晁錯發起了攻擊。這位元老叫申屠嘉。

申屠嘉算是最後的一代開國元老了,是當年跟著劉邦打天下的。因為資格老,在漢文帝后期,因為宰相空缺,看來看去,就發現這位大爺還合適,德高望重,是軍功集團的老前輩。所以把他請出來發揮餘熱。

請出來才發現這熱度相當高。

有一天,申屠嘉拜見漢文帝,發現漢文帝正跟他的好基友鄧通在喝酒快樂。鄧通大概有點找不著北了,竟然對老同志有點禮數不到。

申屠嘉回來之後,就讓人拿著自己的手令把鄧通召來,特地吩咐,如果這小子不來,就直接給我砍了。

收到消息的鄧通嚇得趕緊躲進宮求救。漢文帝給他吃了定心丸:你放心去,我馬上去救你。

拿到了漢文帝的保證,鄧通才敢到申屠嘉的丞相府報到。進了府,他趕緊摘下帽子,脫下鞋子,給老爺子叩頭認錯,叩得滿頭是血,申屠嘉還在上面喊打喊殺,嚇得鄧通半條命都沒有了,總算等到了漢文帝的救兵。

回去之後,鄧通的腿都是軟的。

漢文帝時的鄧通,可是連太子劉啟都沒辦法的人,但申屠嘉說殺就殺,也不過是看心情的事情。

到了漢景帝繼位,申屠嘉又覺得晁錯不順眼。史書沒記載原因,老幹部看不慣青雲直上的年輕人,這是中國國情。再說了,你丫是哪冒出來的,你爹是誰?跟高祖皇帝殺過人沒,你就敢在朝中目中無人了?而且漢景帝每天跟一個內史商議國事,還一商一個準。這可是丞相申屠嘉的工作範圍,你小小的內史把丞相的工作給幹了,丞相是擺設啊。你這是想讓人家提前退休?

其實申屠嘉不只看不慣晁錯,他看不慣一切沒啥根基的人,比如袁盎。

那一年,漢文帝還在。有一天,袁盎剛從地方回京,退休在家,一次出去逛街,在大街上碰到了申屠嘉,一看是前輩來了,袁盎連忙下車行禮。申屠嘉就沒什麼心情下車了,一個晚輩,又是沒來頭的,就隨便在車上意思了一下。

袁盎回去之後,越琢磨越覺得自己今天面子丟大了,當街被申屠嘉輕視,而且旁邊還有不少低級官吏,自己好歹也是前朝的老臣了。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所以怎麼辦?提把刀殺過去?那《史記》就該改叫《水滸傳》了。

袁盎穿好官服,收拾的整整齊齊,出門右轉朝申屠嘉家走去,請求拜見申屠嘉。

等了半天,也沒見人來接他。這也不能說申屠嘉傲慢,這其實是他的一個習慣,他下班後從來不見私客,以免有人來求辦事。

原本以為袁盎呆一會就走,可沒想到,袁盎大有見不到人,就要留下來吃晚飯的意思。申屠嘉只好破例出來了一次。

見到申屠嘉後,袁盎深吸了一口氣,提了一個請求:“請別人迴避一下,我想單獨跟丞相聊聊。”

申屠嘉一聽,以為又是來求辦事,再聯想到袁盎最近沒有工作,不會是來求我的吧。於是,申屠嘉毫不客氣,“你要說公事,明天到官署跟長史談,要是私事,對不起,恕不奉陪。”

說罷,申屠嘉掉頭就要走,突然聽到後面一個輕脆的聲音,回頭一看,袁盎跪下來。

這求的什麼事?

申屠嘉剛想大叫把這人叉出去,卻聽到袁盎問了一句話,這句話把他留了下來。

“請問大人,你做為丞相,你感覺跟陳平、絳侯(周勃)比怎麼樣?”

申屠嘉終於意識到對方來者不善。他認真答道:“我不如。”

袁盎站了起來,拍拍衣袖,“這就對了,你也知道自己不如。當年陳平、絳侯輔助高帝打天下,又誅滅諸呂,保全了劉氏天下。而丞相當年不過是武夫,靠著小功勞遷為小隊長,後面當上了淮陽郡守,一路下來,丞相也沒有什麼大的功勞。我們陛下從代地到長安來之後,每當有人提意見,陛下沒有不停車認認真真聽取別人意見的。能用的就用,不用的先放到一邊,但沒有不表揚的。這是為什麼?這是為了招攬天下的賢人。所以我們的陛下每天能夠聽到以前沒聽過的,知道以前不知道的。這才一天比一天聖明。”

說實話,以我的猜測,當申屠嘉聽到前面半段時,估計是要發火的,畢竟論資歷,論功勞,他確實不如陳平周勃這些大神級元老,但人家不是死了嘛,現在自己是老大啊。這種事情你怎麼好當面戳破的。就後面的事情來看,申屠嘉也不是性格開朗的人,但他的火就是發不出來。

因為袁盎在稱讚皇帝啊,難道你敢跳出來反對?

申屠嘉只有點頭的份。

“陛下都廣開言論,而丞相你今天卻在封閉天下人的嘴,只怕一天比一天愚蠢,要是聖明的陛下來責備愚蠢的丞相,只怕你要倒黴嘍。”

在文景時代,袁盎不像賈誼、晁錯那樣提過什麼改變大漢朝的奇計,但他的提案是通過率最高的,除了他不怎麼發表宏論之外,跟他高超的口才是有關的。

這一頓話就把軍功集團元老級的申屠嘉給說跪了,連忙向袁盎行禮,表示:“我實在是個鄉巴佬,平時不懂事,今天幸虧將軍教我。”

申屠嘉將袁盎請入房內,引為上客。

這其中的關鍵是什麼?袁盎指著申屠嘉的鼻子罵了一頓愚蠢愚蠢,大出了一口惡氣。不但沒得罪申屠嘉,還被申屠嘉如此器重。

這裡面的秘密不是袁盎抬出了皇帝,而是袁盎提到了陳平周勃。不要忘了,袁盎當年可是漢文帝用來打周勃的。他連周勃都可以收拾,何況你一個申屠嘉呢?

申屠嘉聽出了這個弦外之音,這才放下架子,給袁盎行禮。

這個世界,終究還是實力說話的。

那麼,晁錯有沒有實力呢?他也是有實力的,並且成功抵擋住了申屠嘉的致命一擊。

有一天,申屠嘉收到一個消息,晁錯在自己的內史府開了一個南門。

原來晁錯上班的地方門是朝東邊開的,只能從東邊出入,但我們晁錯有直接跟漢景帝說悄悄話的權利,需要從南門進宮。那從東門出去就不太方便嘛,所以,晁錯就在南邊的牆上開了一道門。

這一開麻煩了,因為內史府就在太廟旁邊,而這道牆恰恰是宗廟的外牆。

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晁錯同學雖然有才華,但有時候心思不細,他也不想想,這天下的府門都是朝南開的,為什麼他的內史府朝東開?至少你拆牆之前,先打聽一下這牆是誰家的吧。

聽說晁錯把太廟的牆拆了,申屠嘉喜出望外,等你多少天了,你小子終於犯在我手裡了。

申屠嘉趕緊叫人準備,自己明天一大早就去見皇帝,要參晁錯一本,治他一個死罪。

第二天一早,申屠嘉就進了宮,卻發現晁錯早就已經在皇帝身邊了。

因為晁錯昨天就進宮了。據線索顯示,晁錯在申屠嘉的家裡安排了眼線,申屠嘉一動,晁錯收到了消息。

想了一下,這禍闖得有點大,皇帝不出馬是救不回了。於是,晁錯馬上進宮向漢景帝自首。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申屠嘉的奏章還遞上去就被漢景帝打了回來。

理由很簡單:這是我讓他乾的!

這保護傘也太明顯,太黑了吧。

回來之後,這位軍功集團最後的元老,曾經嚇得鄧通屁滾尿流的申屠嘉活活氣死了。

在跟軍功集團的較量當中,晁錯取得了完勝。這一切,當然是漢景帝的支持。那麼,從劉邦時代開始就掌控著長安政局的軍功集團就要退出江湖?

一切還言之尚早。

好了,今天先聊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中學大歷史》,我們下回再聊七國之亂。對了,這是一個收費專欄,目前在促銷,原價88,目前只需要68。謝謝大家支持。

大家好,這裡是專欄《中學大歷史》,這兩天正在高考,有親在後臺留言,說我這個專欄押中高考題了。我一看,還真是,前些天剛給大家介紹了賈誼,今年全國語文卷的文言文就是賈誼。

當然,這不是說我有多歷害,我這個寫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文言文,寫得多了,難免撞上。我也不忽悠大家說看了我的專欄,高考一定得高分。咱們的專欄不是做高考押題的,我們只是講中學歷史的,突然押中語文高考卷,這只是一個例外。而且要想真正學好歷史,學好語文,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不是說你押中題就行的。

好了,今天我們繼續我們的中學大歷史,前面我們講了晁錯得到漢景帝的寵信,明明拆了太廟的牆,漢景帝卻張開保護傘,活活把告狀的申屠嘉給氣死了。

晁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很快升任為御史大夫。

官升得快,活也得幹,為了對得起皇帝開的這份工資,晁錯很快提了一個大方案:削藩。

削藩這件事情貫穿了半個西漢,其實這個事情劉邦在幹,呂后在幹,漢文帝也在幹,但都幹得小心翼翼,生怕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不該扯的東西。

晁錯覺得過了這麼多年,再這麼小心有點趕不上大漢帝國快速發展的形勢,建議漢景帝加快步仗,大幹三年大變樣。

而晁錯給的理由簡單又粗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你削他們,他們會反,不削他們,他們也會反。削了,他們不過現在反,準備不充分,反而禍害少。稍遲了,他們有準備了,反而不好處理。所以,千言萬語換成一個字:削!

這個理由太簡單太粗暴,聽起來甚至不像是正兒八經討論國家大事的態度。但是,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年賈誼給漢文帝提過無數次削藩的意思,晁錯也提過,但基本上都是被領導打了回來,表示你們提的這個意見很好,我們再商量商量,一商量就沒了消息。

直到晁錯提出這個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由後,漢景帝腦子一熱,終於拍板:削他丫的。

楚王來長安拜碼子,晁錯報告,薄太后去世那一年,這傢伙在自己家裡搞娛樂活動,與女孩睡覺了,請誅之!

我就不知道,人家楚王在家裡跟誰睡覺,晁錯是怎麼知道的。

漢景帝沒有殺楚王,但用這個藉口把人家的東海郡給削了。

沒過多久,又抓住趙王的一個鞭子,把人家的常山郡給沒收了。

又過一會,發現膠西王在買賣官爵時搞了暗箱操作,把人家六個縣給削了。

削完這些二線諸侯,終於削到硬骨頭了:吳王。

事實上,朝中還在討論怎麼削吳王時,吳王就已經要反了。

說實話,晁錯說的削之反之,不削亦反,不是指別人,就是指吳王他老人家。這是當年劉邦就已經看出有反骨的人。而且漢景帝打死了人家的兒子,這種仇豈是說忘就忘的。

這些年,吳王在自己的封國異動頻繁。

比如他封國的百姓不用交賦稅,甚至連政府攤派的徭役也不用去,吳王全包了。逢年過節有各種福利。不但如此,一些在別的地方混不下去的人,包括一些流竄犯,到了吳國就等於進了和平飯店。

吳王太有錢了,他的封國本就是富庶之地,國內還有銅山,能夠自己製造錢幣,吳國的錢幣跟鄧通的錢幣是漢朝的兩大通貨。而且吳國還能製鹽。

當然,越是有錢越不能任性,做為一個封國,你沒事收買人心是什麼意思?

對這些事,漢文帝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等這位彪悍的大哥壽終正寢。可沒想到,吳王挺能活的,熬過了會玩太極的漢文帝。

到漢景帝一上臺,這位新司機把大漢這輛剛做了保養的二手車開上了削藩的快車道。

按晁錯的說法,削之反,不削亦反。而吳王劉濞自己也覺得,我不想反,人家會認為我會反,我想反,人家也會認為我會反,那就反他丫的。

為了提高造反成功率,團結大多數諸侯。吳王熱情邀請大家一起共識盛舉。

劉濞先是拉擾了剛被削掉六個縣的膠西王劉昂,表示打下天下,兩人一起平分天下。

這個建議提出來時,劉昂的部下表示,這個估計是劉濞忽悠我們的,現在一個皇帝就把我們折騰得夠嗆,天下怎麼可能有兩個皇帝而不鬧事的呢?

這個道理劉昂也懂,但他依然決定投入到造反大業中。原因很簡單,打下了天下,大家再重新競爭嘛,當年高祖皇帝不也是跟項羽平分天下,然後決勝出最後的勝利者嗎?

很快,同一個漢朝,同一個夢想,許多的藩王加入到造反大業中,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加上吳王劉濞,一共七個六夥伴。

大漢建立後,最大的內鬥七國之亂拉開了序幕。

一發動,陣勢有點大,劉濞表示自己今年六十二了,廉頗不老尚能飯,將親自擔主帥,自己的小兒子十四歲,也將上戰場。想起來也是有點心酸,自己的兒子當年要是沒被漢景帝打死,哪裡需要老父幼子上場操練。

吳楚兩國國大縣多,實力雄厚,是造反的主力,兩國一發兵就盯住了另一個藩國:梁國。

梁國的梁王是漢景帝的同胞兄弟,梁國地大物博,是漢文帝在賈誼的建議下特意設立的大國,專門用來制衡吳楚兩國的。要想挺進長安,就必須拿下樑國。

在吳楚夾擊下,梁國屢戰屢敗,最後只能縮到都城睢陽防守。

諸侯的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長安的意外。這一點上,晁錯同學要負起責任來,他提出削藩的建議,就應該有一整套方案,不能只靠漢景帝下文件去辦。至少,他得有緊急預案。

怎麼削?如果削不動,怎麼辦?削了人家要反,又怎麼調兵?誰來當統帥?怎麼打敗反兵?

對於這一些,晁錯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計劃。

好在這一切,死去的漢文景想到了。

在去世之前,漢文帝找到兒子,告訴他一句話:有事找周哥。(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周哥,漢朝二代名將之首周亞夫。

有一年,大漢著名神算許負給周亞夫看了一個相,說道:你三年以後將會封侯,封侯八年後將出將入相,這時候,你執掌國家大權,位尊權重,沒有人能比得上你。不過,再過九年,你就要餓死 。

周亞夫笑了,“我父親的侯爵已經被我哥哥繼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兒子繼承,我怎麼可能封侯?再說了,我如果真像你說的大富大貴,怎麼又會餓死呢?你這自相矛盾啊。”

許相指指他的嘴,“你臉上有縱紋一直延伸到嘴裡,這就是餓死的面相。”

看到這裡,我嚇得趕緊照了照鏡子,臉上沒縱紋,看來發達是沒戲了。但也沒有紋路入嘴,託袁隆平的福,我也不用擔心餓死。

許負的算命術是開過光的,富甲天下的鄧通,她說會餓死,就真的餓死了。

過了三年,周亞夫真的封侯了。因為哥哥殺了人,被剝奪爵位。爵位落到了周亞夫的身上。

而周亞夫進入漢文帝的視野,是因為帝國的一次軍事行動。

在漢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邊境,情況緊急,漢文帝緊急調動三路大軍護衛京師。

這其中,宗正劉禮駐軍霸上,祝茲侯徐厲駐軍棘門,周亞夫駐軍細柳。

想了一下,漢文帝還是有點不放心,決定親自到軍營裡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一路上看到是皇帝來了,軍營大開,將軍跟下面的官兵紛紛卸甲相迎,把一個軍事考察搞成了領導歡迎會。

漢文帝沒有表態,只是說了兩句同志們辛苦了就離開了。

到了周亞夫的細柳營,漢文帝發現自己進不去,營中的將士披甲持銳,如臨大敵,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領導的意思。

這是什麼意思?

營中的將士報告,我們將軍說了,到了軍營,只能聽將軍的,不用聽天子的詔令。

難道這天下底還有天子禁區?

漢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節去開門。

終於,軍營大門打開了。剛準備進去,又有人攔住了。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對不起,你超速了。”

士兵表示,將軍有令,軍營內實行限速,不能開快車。

於是,漢文帝只好放慢了韁繩,緩緩前行,好不容易才見到了周亞夫,卻發現這哥們身著鎧甲,手中還有武器,也沒有跪拜的意思,還理直氣壯的表示,“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說完,周亞夫給漢文帝行了一個軍禮算數。

沒有感受到皇帝應有的禮遇,漢文帝沒有生氣,反而端正了坐姿,揮手向營中的將士致意。

此後,漢文帝退了出來,面對被攔在營外的群臣,漢文帝嘆了一口氣:“這才是大漢的將軍啊。在霸上和棘門軍營看到的,彷彿就是兒戲,那些將軍只怕隨時會被襲擊成為俘虜,只有亞夫這裡,沒人能夠侵犯他。”

這個故事稱為《細柳營》,今年語文教材改革,原本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涉世家》被請出了教材,新增了這篇《細柳營》。不要過度解讀。官方解釋,《細柳營》刻畫了周亞夫治軍嚴明、令行禁止、不畏權勢的形象。

其實,《細柳營》的主角固然是周亞夫,但漢文帝的形象同樣突出,沒有明辨事非的漢文帝,是不可能產生細柳營這樣的故事。換個昏庸的領導,周亞夫這樣的刺頭早就被叉出去了。

這一次慰問,漢文帝記住了周亞夫。臨死之前,才給兒子留下這個活錦囊:信周哥,得永生。

那麼,在漢文帝的局裡,是不是晁錯負責捅破這個瘡,周亞夫負責收拾呢?

如果這樣想的話,就把治理天下想得太簡單了。

在周亞夫出兵後不久,晁錯提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建議。他建議漢景帝到前線督戰,自己留守長安。

很多人認為,晁錯大概是腦子進水了,怎麼會提這種荒唐的建議。皇帝在前面拼命,你在大後方歌照唱,舞照跳?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並非沒有先例。比如劉邦跟項羽爭天下時,就是劉邦在前面打仗,蕭何在後面負責糧草包郵。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照搬經營模式是會吃大虧的。劉邦那會是創業,創業當然是老闆衝在最前面。而漢景帝是守業,守業當然要守在家裡。何況,你晁錯能達到蕭何這樣的水平嗎?就是蕭何在鎮守後方時也是提心吊膽,擔心老闆不相信他,把自己家的年輕人全送到前線,給劉邦當人質。

晁錯呢?什麼都沒給,就要坐鎮後面了。

很多人認為,這是晁錯後面倒黴的主要原因。但是,晁錯的這個建議背後隱藏著漢朝政局變遷的真正秘密。

晁錯為什麼請求漢景帝親征?難道漢景帝不能跟著晁錯一起坐鎮後面嗎?

原因是,晁錯意識到,漢景帝如果不親征,可能還真調動不了漢朝的將軍們。

這些大將不是別人,正是周亞夫們。

周亞夫不是別人,正是周勃的兒子,是軍功集團第二代的領軍人物,而削藩這種事情,是軍功集團不願意看到的。

劉邦建立漢朝,外封同姓王,內用功臣,大漢集團形了皇帝、諸侯、功臣的三角架。

什麼樣的人會希望進行調整呢?當然是這個權力架構之外的人,也就是草根文官集團。

如果你仔細閱讀削藩這段歷史,你就會發現,積極建議削藩的賈誼也好,晁錯也好,他們都不是軍功集團的成員,他們是皇帝發掘出來的漢朝新興政治力量。

從劉邦到漢文帝,丞相都被軍功集團所壟斷,那些沒有軍功背影的人,就算能力再高,頂天也就混個九卿噹噹,而且還特別費勁,動不動就被軍功集團的人集體攻擊。賈誼就是這樣被鬱悶成了屈原。

賈誼也好、晁錯也好,他們只有寄希望削藩打破漢朝的政治壁壘,從而躋身到官場的最高級。

那問題來了,晁錯們要將軍功集團擠下去,為什麼盯著的是外面的藩王呢?

答案很簡單,諸侯、軍功集團、皇帝是漢朝的三個支架。軍功集團跟諸侯雖然並不相干,但其實相互依存,皇帝用諸侯防止軍功集團逆襲,也用軍功集團壓制諸侯。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被破掉,另一個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這些東西,軍功集團當然是瞭解的,所以他們明知道這些諸侯可能會鬧出亂子,但他們從來不提削藩的事情。

現在,晁錯捅了蔞子,還讓軍功集團去平叛?這不是讓人家賣自己包數錢嗎?在史書中,並沒有記載漢朝平叛大軍的進展情況,但可以猜測,這些軍功集團子弟率領的大軍必定出現了磨洋工的情況。晁錯這才提出讓皇帝親征的事情。

提議皇帝親征,自己坐守後方,晁錯犯下了第一個錯誤,但緊接著他犯下了第二個大錯。



他要弄死袁盎。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晁錯跟袁盎兩個原本沒什麼交集的人成了死敵,同朝為官十多年,兩人一句話也沒說過,進了一個辦公室,只要發現裡面有對方的存在,立馬甩袖就走。絕對的有你沒我,有我沒他。

晁錯一直想收拾袁盎,但無奈一直沒機會。吳王一反,晁錯覺得機會來了。

因為袁盎曾經當過吳國的國相。

晁錯跟屬下商量,袁盎在當吳國國相的時候,一直報告說吳王不會反,結果現在卻反了,袁盎一定是收了吳王的賄賂。

說實話,這就是公報私仇了。人家袁盎去吳國當國相,也不是自己要求的,是組織上安排的,而且吳王一向跋扈,漢文帝時候就已經這樣了,跟袁盎有什麼關係?更何況人家在吳國的時候,吳王確實沒有反。吳王反的時候,袁盎早已經退休回長安。而說袁盎收受吳王的賄賂,那倒不是冤枉袁盎,不過,這個事情已經追究過了,袁盎正因為收了吳王的錢才提前退休,回到長安當了一個老百姓。一罪不能二罰,這時候再痛打落水狗有點不合適吧。

大概是覺得自己的理由有點牽強,所以晁錯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在他猶豫的一瞬間,晁錯的生命就開始倒計時了。

政治場上,公報私仇是常見操作,順手處理個把對手,政治家們經常這樣幹,但問題在於,你不能猶豫。要麼不要起心,起心就要做到底。

在晁錯猶豫的時候,袁盎收到了消息。可是,怎麼逃過這一劫呢?

晁錯是當紅炸子雞,漢景帝正天天跟他商量削藩的大事,為了把這個事情辦順,為了能夠讓晁錯集中精力,漢景帝是不會在乎殺不殺一個袁盎的。

想了半天,袁盎終於想到了一個人。如果說眼下還有一個人能夠救他的話,非這個人莫屬。

這個人叫竇嬰。

之所以找上竇嬰,是因為竇嬰的身份特殊。

一,竇嬰是漢文帝竇皇后堂兄的兒子,也就是說他屬於外戚集團,能跟皇帝說得上話。更重要的是,要對付晁錯,千萬不能找軍功集團的人,因為找軍功集團的人會讓漢景帝認為這是政治攻擊。

二,竇嬰一向反對晁錯削藩。那天晁錯提出不削會反,削之亦反時,舉朝上下沒人敢反對,只有竇嬰站出來說不。

三,最重要的一點,竇嬰也擔任過吳國的國相,如果說擔任吳國的國相就有罪的話,那竇嬰也有罪嘛。

竇嬰很快明白,救袁盎其實就是救自己,他連夜進宮向漢景帝報告,說袁盎從吳國回來,他對吳國的情況瞭解,不如讓他進宮說說看。

想了一下,漢景帝同意了。

袁盎進宮了,進宮時,漢景帝正在跟晁錯商議調運糧草的事情。

看到袁盎來了,漢景帝示意他坐下,問了他最關心的事情:吳楚造反,你怎麼看?

袁盎一開口就給漢景帝吃了一顆定心丸:“不足憂也!”

漢景帝來了興致:“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豪傑;白頭舉事,此其計不百全,豈發乎!何以言其無能為也?”

吳王這麼強大,要錢有錢,要豪傑有豪傑,你怎麼說他們沒什麼作為呢?

袁盎正色答道:“吳國確實有銅鹽之利,但哪裡有什麼豪傑啊,要真有豪傑,應該安心輔助吳王,就不會造反了。現在吳王招攬的那些人不過是一些無賴之徒亡命之人,他們能成什麼大事?”

這一頓話,不但讓漢景帝心花怒放,就連晁錯都聽了連連點頭。

“袁盎說得很對!”晁錯禁不住說道,他甚至有些抱歉,他原本以為袁盎這次來會誇大吳楚的實力,阻止皇帝用兵,沒想到袁盎是來打氣的。

就在晁錯放鬆的時候,漢景帝問了一句:“那現在怎麼辦?”

袁盎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左右看了一下,然後說道:“請陛下屏退左右。”

隨從退下去了,只有一位老兄穩如磐石,一般沒有挪屁股的意思。

這當然是晁錯,我是皇帝大秘,我當然不用走。

袁盎上前了一步,“臣說的話,人臣不能聽。”

晁錯露出了錯愕的表情,他現在終於回過神來,今天袁盎一定是來對付自己的。說實話,他不想走,可是想賴著不動也不合適,皇帝的眼光已經掃了過來。

晁錯只好行禮退下,他不情願的邁著小碎步走到東廂房,臉上已經難抑恨意。

從這一刻,他的命運就已經不在自己的手裡。

“現在應該怎麼辦?”漢景帝又問了一次。

袁盎這才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殺晁錯!

袁盎的理由如下,吳楚等國造反,就是因為晁錯要削藩,他們打的旗號也是殺晁錯,清君側!把晁錯殺了,再把那些削去的地盤還藩王,他們自然就退兵了。

漢文帝陷入了沉默,良久,他說出了決定晁錯命運的一句話:“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十多天後,正在家裡的晁錯接到消息,皇帝召他去巡查一下街市。

晁錯如同往常一樣穿好朝服,他還希望巡察完街市能夠再見一見皇帝。他心中有無數的事情要跟皇帝商議,削藩之後,還有大漢律法的改革,還有對匈奴的用兵。在他心中,早就規劃好了一切大漢的未來。

可惜,政治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了。

開到東市,車子停了下來,車簾拉開時,晁錯看到了全副武裝的士兵。

晁錯被拉扯了下來,史書中沒有記載晁錯的反應,甚至連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來。但晁錯大概也曾經想到過這樣的結局。

建議削藩時,他的父親從家鄉潁川趕來,逮住他就罵:“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

晁錯的父親也許沒有什麼治理國家的大智慧,但他卻懂得人情世故。皇帝才剛繼位,根基不穩,一上來就要削藩,這是得罪人的事情。

晁錯固執的說道:“我做得沒錯,不這樣做,天子就沒有尊嚴,宗廟就不能安寧。”

父親盯著兒子,他知道自己如何也勸阻不了,只好氣得甩手離去,“你這樣搞,姓劉的是安全了,我們姓晁的呢?”

離開之後,父親服毒自盡,留下了一句預言也是遺言:“我不忍心看到族滅的那一天。”

在東市,晁錯聽到了他對他宣判,他的罪名是莫須有的,甚至是東拼西湊的。

“不稱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吳,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要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

罩你的時候,你拆了太廟的牆,也是我的指使,不罩你的時候,你連呼吸都是犯罪。

晁錯被處以最為嚴厲的懲罰:腰斬。

從腰部斬下的人,通常不會立刻死去。歷史上最後一位被腰斬的人叫俞鴻圖,因為科場舞弊,被處以腰斬。被腰斬後,俞鴻圖痛得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這件事情傳到雍正皇帝的耳裡,這才廢除了腰斬這項酷刑。

這是西漢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幕。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至少也要給一句話,光明正大的處死臣子,而晁錯卻是穿著朝服被騙到刑場腰斬。這不得不說是漢景帝的一個洗不掉的汙點。史書不會忘記這一幕,在記錄這件事情時,他們永遠會寫清楚: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啊,他是穿著朝衣被騙到東市處死的啊。

那麼,晁錯的死能夠換來吳楚等國的罷兵嗎?

晁錯被斬後,袁盎出發了,前往面見吳王劉濞。算起來,袁盎跟劉濞也是老朋友了。當年袁盎在劉濞手下當國相時,基本上是道系國相,一天不管事,也不打劉濞的小報告,專心當三陪,陪吃陪喝陪吹牛皮,所以關係還是不錯的。

看到袁盎求見,劉濞當然明白這是來勸自己撤兵的。劉濞笑了,“我都已經做了東方的皇帝了,不好意思,我的膝蓋彎不下去,沒辦法向人跪拜了。”

連劉濞的面袁盎都沒見著,就直接被扔到營賬關了起來。

晁錯的死,誰也不關心,史書壓根都沒有記載袁盎有沒有彙報晁錯的死,也沒有記載劉濞對晁錯之死的評價。彷彿這只是一個打醬油的配角,在東市領先自己的盒飯後,再也沒有人記起他。

七國反不反跟晁錯有關係,但跟晁錯死不死沒有關係。晁錯不死,反!死,也要反。

說話劉濞原本想讓袁盎給他打工,袁盎誓死不從。得不到你的心,那就得到你的人頭吧。劉濞決定殺死袁盎。可正當袁盎等死的時候,救難求難的兄弟來了。

來人是一位校尉。當年袁盎在吳國工作的時候,這位校尉是他的從史,卻跟他家的婢女發生了一些不好描述的關係。校尉害怕袁盎找他麻煩,所以私自逃跑了。

我比較關心校尉逃跑時有沒有帶上婢女,可惜史書沒有記載,只記載袁盎追上之後,不但沒有責怪處罰他,反而把婢女送給了他。

校尉知恩圖報,變賣自己的財物,花錢買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又潛入營賬,將袁盎救了出來。

袁盎算是漢朝的著名槓精了,上懟皇帝,下槓群臣,但這位哥們的情商並不低,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堅持原則,什麼時候可以變通。比如他懟了一輩子周勃,可等周勃入獄後,他卻跳出來替周勃說話,在周勃最後的兩年裡跟周勃成為了朋友。

所以,一跟袁盎談公事,不少人狠他牙恨發癢,但一談到私情,都說這小子其實人不錯。

袁盎活著從吳軍大營裡逃了出來,但他出使的任務失敗了,他並沒有用晁錯的死換來劉濞的退兵。

而不用袁盎回報,漢景帝就已經知道了結果。

一位叫鄧公的校尉從前面回來彙報軍情,漢景帝特地問他:“你看吳國和楚國退兵了沒有?”

這位老校尉苦笑了。

“吳王準備叛亂已經幾十年了,殺晃錯只是他的藉口,他原本的目標就不是晁錯,殺了晁錯怎麼可能退兵呢?現在我只擔心以後沒有人跟陛下你說實話了。”

漢景帝愣住了。

“為什麼!”他問道,我只是殺了一個晁錯,後果就這麼嚴重嗎?

鄧公指出了其中的關鍵,“晁錯是擔心諸侯的力量太過強大,朝廷不能制服,所以才提出削藩。這本來就是造福萬世的好事,計劃剛開始,他卻突然被殺。這不是對內堵眾人的口,對外替諸侯報私仇?”老校尉直率得說道,“陛下真的不應該這麼做啊。”

漢景帝沉默了,良久,他長嘆了一口氣,“你說得對,我也很後悔。”

這是一段很奇怪的對話。一個來彙報軍情的校尉怎麼具有直接向漢景帝彙報的資格呢?

這一段對話,無非是讓我們加深了一個印象,漢景帝是被袁盎給欺騙了,是為了平息七國的怒火而殺了晁錯。

那麼真相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真相當然不是這樣。因為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清君側不過是反王的一個藉口,沒有人會真正指望殺了自己的大臣,能夠讓人家退兵。

而且袁盎如果真的是忽悠漢景帝殺了晁錯,為什麼吳楚不退兵,袁盎也沒有被治罪,反而被判有功,重新得到任用呢?

那麼,漢景帝為什麼要殺晁錯?

真相是,漢景帝殺晁錯,並不是殺給七國看,而是殺給另一群看。這就是軍功集團。

史書裡記載了奇怪的一刻。在袁盎建議漢景帝殺晁錯後,漢景帝等了十天才開始安排誅晁事宜。這很不合常理的。因為如果要殺晁錯給諸侯看,應該越快越好,讓這些反王及早退兵。

漢景帝為什麼要等十天呢?他到底在等什麼呢?反叛的諸侯正加急用兵,他們是不需要觀望的。

真正在觀望的是軍功集團。

這十天裡,漢景帝在等軍功集團的反應。我們前面已經分析過,晁錯提出了不合理的請求,讓漢景帝到前線親征,其原因就是前線出現了怠工的跡象。

這在漢朝的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當年齊王劉襄也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誅諸呂。開國元勳的灌嬰帶著兵馬去平定齊王的叛亂,結果走到萊陽就按兵不動,跟劉襄達成了秘密協定。

現在前線的那些開國元勳的二代們,這些手握兵權的將軍們,會不會重演呂氏時代的一幕?這十天,是漢景帝密切觀察形勢的十天。平心而論,他也不想殺死自己的老師,晁錯是從太子時期就輔佐他的人。因為晁錯的智慧,漢景帝才能夠一帆風順的成為皇帝。但當袁盎跟漢景帝提出誅殺晁錯時。

漢景帝的回答是:“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我愛我的老師,但我,還是更愛這個天下。

漢景帝走出棄卒保帥的一步。他示意彈劾晁錯的三個人,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不是別人,正是代表著軍功集團的軍功二代們。

陶青,開國功臣開封侯陶舍之子。

陳嘉,功臣復陽侯陳胥之子。

張歐,功臣安丘侯張說之子。

這些人的父親原本就不是什麼顯赫的功臣,他們自身也資質平庸,一生毫無作為。比如這位廷尉張歐,後面當了御史大夫,主管刑法。可是一年到頭,什麼雷霆手段都沒有,一副以和為貴的樣子。有什麼罪犯落到他手上,一律打回票,實在打不了,連案卷都不忍心看,有時候還會替犯罪份子流眼淚。

說得好聽是黃老之道。說得不好聽就是爛好人嘛。

這三人這輩子幹得最大的事情就是誅殺了晁錯。

他們自身沒有什麼才能,卻憑藉著父親的功勳牢牢的把持著高位,排擠著有才華卻沒有根基的人。

這些東西,漢文帝知道,漢景帝也知道,他們不是不想改變,只是無力改變。因為這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從劉邦創業打天下起,這天下就是一群人的天下。

要把這群人從帝國的體系中請出去,談何容易。

劉邦不過完成了誅異姓王的部分。

呂后不過安排點外戚,為大漢注入了一點不光彩的裙帶新血液,就被連鍋端了。

漢文帝不過提拔了一些人,還不敢太高調。

漢景帝、漢武帝……或許大漢滅亡的那一刻,大漢的殘磚斷瓦,還有他們的身影。

現在,軍功集團最為優秀的一位,太尉周亞夫正統帥三十六位將軍前去迎擊吳楚叛軍。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這裡,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關注我的這個專欄《中學大歷史》。後面繼續為大家聊這些事情。


腦洞歷史觀


漢景帝明知誅殺恩師晁錯無用,為什麼要將其腰斬?這應該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漢景帝的刻薄寡恩,自私多疑。漢景帝雖然貴為君王,卻並沒有寬厚長者的雅量。做太子的時候,因為爭執,一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高祖劉邦侄子)的兒子劉賢。周亞夫在平定“七王之亂”的時候,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卻在周亞夫年老之後,逼得他絕食而死。而更典型的是廢掉太子劉榮。就是因為長公主館陶公主劉嫖的搬弄是非下,他廢了太子,並派酷吏罪責他,致使劉榮自殺。一個對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不能容情的帝王,他怎麼可能對晁錯一個外人心慈手軟呢?

其次,是晁錯的性格使然。晁錯一生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過挫折,漢景帝一即位,他就被提拔為內史。晁錯因此眼高於頂,恃才傲物,為人也“峭直刻深”,以致朝廷中並沒有什麼朋友,晁錯、竇嬰、申屠嘉等人都和他不友好。尤其是袁盎,兩個人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同朝為官多年,沒有說過一句話。官場那麼複雜的環境,沒有幾個幫襯的人,你一個孤家寡人能鬥得過群狼嗎?顯然,晁錯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認為自己只要抱著一顆赤子之心,就能無往不勝。伴君如伴虎。你別看老虎對著你笑,他一動怒,就是掉腦袋的事啊。我們的晁錯在做人上還是幼稚了啊。

第三,削藩的決策簡單粗暴,沒有考慮當時的實際。那些諸侯,你不削藩,他也會反,但是不一定就反啊。你溫水煮青蛙,學漢文帝,打出推恩令的招牌,把他諸侯國一次次地分下去,時間長了,他們還有什麼力量對抗中央呢?你這加一把火,不反都反了,這不適得其反嗎?現在,真反了,你說漢景帝火大不?等到七國之亂起了,晁錯就沒有了主意。出主意他是一把好手,打仗,他哪裡有計策啊。再請出了周亞夫之後,他提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建議,讓漢景帝到前線督戰,自己留守長安。或許他想學蕭何,但你是蕭何嗎?蕭何當年留守後方還提心吊膽的,把錢財捐出來,把子弟送上戰場。你就這隨便一說,誰能相信呢?也許,晁錯是擔心周亞夫這些官二代不願意削藩,而在戰場上不出力。這皇帝一坐鎮,你還不賣力嗎?但是,皇帝在前衝鋒,你在後方快活,刻薄的漢景帝會怎樣想呢?

第四,假公濟私,欲置袁盎於死地。晁錯一直想收拾袁盎,只是沒有機會。袁盎做過吳相,還收受了吳王不少的賄賂。晁錯一份奏摺,就把袁盎整成了平民。晁錯準備給他弄一個知情不報的罪過,但是又覺得理由有些不充分,就猶豫著。這時,袁盎收到了消息,找到了竇嬰。竇嬰作為外戚,自然反對削藩,儘管他就要出征,還是連夜進宮向漢景帝報告,說袁盎有平亂之策。袁盎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打動了漢景帝,他終於說出了“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就這一句話,把晁錯送上了刑場。

儘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像晁錯這樣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的,還是讓人要大呼三聲——慘!慘!慘!


蝴蝶花雨


帝王心術高深莫測,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誅殺恩師晁錯,七國並不會因此罷兵。七國之亂之清君側不過是藉口,真正的用意是諸王對削藩不滿,要搶景帝的江山。這一點,景帝比誰都透徹。

而他殺晁錯,也並不僅僅是為巴結、討好七國,他殺自己的老師,用意深遠!



史書裡記載:在袁盎建議漢景帝誅殺晁錯後,漢景帝考慮、權衡了十天才開始安排誅晁錯的事。如果,他單純為殺給諸侯王看,在七國氣勢洶洶的時日,就應該當即立斷早置晁錯於死地。因為,先下手可讓反王們早退兵。

漢景帝之所以要假以時日,他是在觀察自己的朝臣面對七國之亂時的動態與表現。這十天裡,漢景帝等著他們的反應。尤其時,他的老師耿直,不會辯風識向,提出了不合理的請求,他要讓漢景帝御駕親征,到前線督戰,自己留守在後方。



晁錯之所以讓皇帝去前線,是因為前線出現了問題。類似於呂后薨逝時,齊王劉襄也是打著清君側,誅諸呂的旗號要進軍長安。中央派開國元勳灌嬰帶著兵馬去平定齊王的叛亂,但灌嬰走到萊陽就按兵不動了。最後,他跟劉襄討價還價,達成了秘密協定。

當時,在前線的將軍幾乎都是開國元勳的子弟,這些手握兵權的將軍們,會不會像他們的老子忠於景帝的爺爺劉邦一樣地忠於自己?是否會重演呂氏時代灌嬰平判的一幕?經十天的密切觀察後,景帝有了擔憂,為杜絕前方出現怠工現象。他殺自己的老師,首先給前方的將軍看的。



晁錯是從太子時期就輔佐景帝的人。正是晁錯的智慧與審時度勢的能力,使漢景帝順風順水地成為了皇帝。他對老師是有感激之情的,殺他並非自己的初衷,為什麼後來堅定了信念呢?

景帝曾對袁盎說:“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我尊重我的老師,我愛他,但我更愛天下。對於景帝這樣的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包括自己的老師。


漢景帝要棄卒保帥,他示意三位朝臣彈劾晁錯。他們是丞相陶青(開國功臣開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陳嘉(功臣復陽侯陳胥之子)、廷尉張歐(功臣安丘侯張說之子)。這幾個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開國功勳的後代,他們代表著當時軍功集團的官二代們。

其實,與韓信、周勃、陳平們相比,這三個人的父親不是什麼顯赫的功臣,可以說是名不見經卷。這三人自己一生也毫無作為,只是他們老爸跟對了人,自己有了好老爸,沾了光上位。他們可以憑藉著父親的功勳牢牢的把持著高位,排擠著有才華卻沒有根基的人。類似於晁錯這樣誠實正值的朝臣,自然成為了這些官二代排擠的對象。


漢景帝早知道這個狀況,他想改變,只是無能為力。畢竟,從劉邦爺爺創業打天下起,就有一大群人跟著。要把這群居功自傲、一勞永逸的人從帝國的體系中請出去並非輕而易舉,是要流血犧牲的。

1.現在,正在風口浪尖上,殺了晁錯就能成全這些人的願望,消除他們的危機感。

否則,削藩後,晁錯會向皇上建議清理官二代。晁錯絕對能做得出,他勸諫皇帝上前線,就是因為他發現了帶兵的官二代有出工不出力的現象。殺了他,能給前方正在左右觀望的將軍們吃下定丸。讓他們再沒有了消極怠工的理由和後顧之憂。


2.誅殺晁錯讓“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沒有了說服力,只要晁錯死了,七國師出無名了。再打,就是明目張膽地造反,而我漢景帝是在平叛。

3.殺了晁錯這個書呆子,沒有人再敢叫皇帝御駕親征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錯了,漢景帝就是認為殺了晁錯就可以讓七國退兵,所以將晁錯當做替罪羊拋出去的,而根本不是什麼“明知殺晁錯七國不會罷兵”,他要早知道,晁錯未必會死。


(晁錯)

雖然漢景帝算是個不借的明君,和漢文帝一起開闢了“文景之治”,但光從人品上來說,也不是什麼好鳥。

我們知道,漢初實行的是封建制和郡縣制二合一的制度,這是劉邦分析秦亡的經驗做出的“創舉”,他在京城周邊實行郡縣制,在邊遠地區分封劉氏子孫,設立諸侯國,認為這樣一旦國家有事,這些劉氏子孫們可以幫助平叛,漢朝江山永固無虞。

分封制相比與郡縣制,是一種落後的制度。它最大的毛病就是中央政府允許一些“獨立王國”的合法存在。

諸侯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有一定的自治權,特別是大諸侯國,人多,地盤大,資源多,很容易形成強大的地方勢力,對中央政府始終是個大威脅。


在權力的誘惑下,諸侯王們實力增強後,有幾個會一直對中央政府忠心耿耿,至死不變的?

靠血緣關係維繫政治,只能說是太單純和幼稚的想法。

劉邦在的時候,可以鎮得住這些子孫,劉邦一死,這種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暴露出來了。

而漢代初期實行以“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治國,客觀上也放任了這些諸侯國的膨脹。

一些別有用心的諸侯王招納人才,網羅黨羽,或與朝中大臣勾結,十分囂張。

在西漢的這些諸侯王中,吳王劉濞的實力是最強的。他在吳國開銅礦鑄錢,生產國家專賣的食鹽,吳國的實力大大增強,劉濞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漢文帝時,劉濞的兒子與太子劉啟在下棋時發生爭執,劉啟失手將吳王太子打死,劉濞更是恨之入骨,在此時就深深的種下了造反的種子。

漢景帝登基前,與他的太子家令晁錯關係很好,晁錯幫劉啟分析過分封制的弊端,建議“削地控藩”,削減諸侯王的封地,建議景帝削奪諸侯王的封地,解決這個毒瘤。晁錯認為,消藩禍小,不削禍大。

漢景帝在晁錯的建議下,拿吳王劉濞開刀,首先削掉了吳王封地中的會稽和豫章兩個郡,又削了楚王、趙王、膠西王等諸侯王的若干封地,動作幅度很大,觸犯了諸侯王的利益,終於爆發了地方與中央的直接對抗——“七國之亂”。

諸侯王們並不敢直接造反,他們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七個諸侯國聯合起來,兵指長安。

此時的漢景帝慌了手腳,將晁錯拋棄了。 公元154年正月,景帝宣晁錯入朝商議政事。

毫無防備的晁錯穿好朝服,行至東市時被中尉陳嘉就地拿下,迅速鍘於鍘刀之下。

晁錯死的時候,還是穿著朝服的,他根本無法相信,自己會不經任何突然之間被殺。

晁錯之死,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他自己身上。 削除諸侯王的勢力,讓國家歸於中央政府統治,這一點並沒有錯。

但是晁錯本人是個戰略家而不是個戰術家,他的削藩太快了,動作太大了。

削藩過程中遇到的阻力有多大,也許晁錯沒有認真想過,他只是想當然的認為可以依靠皇權能讓諸侯王們臣服,並沒有做好諸侯王們不服反叛的預案。

他也許根本沒有料到諸侯王們敢起來造反。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沒有做好準備和妥善安排的情況下,實行激進的政策,遇到變故又沒有解決辦法,所以說晁錯的死,既冤也不冤。


(漢景帝)

當七個諸侯國宣佈“清君側”的時候,我們的晁錯大人只有兩個對策,一是讓皇帝自己上,“上自將兵而身居守”。這種腦洞大開的建議也只有晁錯能說出來。

讓皇帝上陣,晁錯自己在後方總攬一切,你這是想幹什麼?

在漢景帝看來,也許諸侯王們真的可能是要清君側,晁錯莫不是要造反?

第二個建議是吳國附近的土地法,只要他們出兵,給他們算了。這又是個沒經過大腦的餿主意。

要求削藩的是你晁錯,現在人家一起兵,你就要把土地給人家,如此出而反而,皇權的威嚴何在,你將皇帝置於何地?

所以漢景帝對晁錯的建議十分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晁錯自己作死的第二個原因是他鋒芒畢露,不能容人。

他有一個政治對手叫袁盎,晁錯大權在握時,就不顧大臣們的反對,一心想弄死袁盎。

可是袁盎也是景帝很信任的大臣,本身並無什麼過錯,只是性格上和晁錯不合,有過爭執而已。

所以在諸侯王們叛亂時,袁盎等來了報復的機會。正是他建議景帝殺掉晁錯,使七國無出兵的正當理由,讓景帝佔據道德至高點,化解這場危機。

客觀上來說,我們不能怪袁盎,畢竟是晁錯先想弄死他的,袁盎找機會報復是很正常的事。

(七國之亂)

當然,景帝也要對晁錯之死負責。畢竟削藩是最符合景帝利益的,晁錯也是在他的支持下進行削藩的。

現在遇到問題,領導一推了之,讓晁錯出來頂罪,是比較卑鄙的做法。

晁錯之死,並沒有讓七國罷兵,可見所謂“清君側,誅晁錯”只不過是一個政治幌子,諸侯王們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而與中央政府對抗的。

但是幸好中央政府很強大,只經過了幾個月就平定了這場叛亂。

叛亂平息後,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封地,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景帝採用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計劃,先後分封了十幾個皇子為諸侯王,諸侯王的實力大大削弱。

漢武帝時用"推恩令"進一步削減諸侯王的地盤和實力,最終解決了分封制給漢朝帶來的威脅。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漢景帝清楚,即使殺了晁錯,七國諸侯也不會就此罷兵,但景帝還是把晁錯腰斬啦。這就是帝王之術,景帝的高明之處。

01

削藩政策的來龍去脈

劉邦建立西漢政權後,逐步消滅異姓諸侯王的同時,大封劉姓子弟為諸侯王,把他們視為朝廷的屏藩,而且認為這才是天下同姓一家。

西漢文帝即位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提升自己的權威,就採用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諸侯國分析為幾個小國,以圖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但是,諸侯王對於中央政權的威脅,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徹底解決。

之後,晁錯多次上書漢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文帝雖然十分賞識他的才能,但並沒有採納他的主張。

這與漢文帝以“仁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有關。削奪同姓宗族子弟的封地可謂不仁,違背高祖劉邦的遺願可謂不孝。同時,文帝還擔心削奪諸侯王的封地會引起他們反叛,平叛就會再次引發戰爭,這與他提倡的休養生息政策不符。

前157年,文帝駕崩,太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景帝提拔晁錯為內史,不久升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此時,中央專制皇權與地方諸侯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前155年,晁錯再次向景帝陳述諸侯王的罪過,請求削減他們的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

晁錯上疏《削藩策》,指出: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意思就是說,你削藩他們也會反,不削藩他們也會反。削藩,他們會早造反,但危害會小一些;不削藩,他們造反會晚一些,但危害更大。

奏章送上去後,景帝就讓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由於景帝寵信晁錯,沒有人敢公開表示反對,只有大將軍竇嬰不同意。為此,竇嬰與晁錯也結下了怨仇。

於是,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諸侯王聞之譁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景帝詔令下達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由,聯合發動了叛亂。

這就是史稱的“七國之亂”。

02

誅殺晁錯以平息叛亂

景帝聞知七國叛亂,就和晁錯商議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此時,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曾經做過吳國的丞相,對吳王劉濞的情況熟悉,也曾經因為接受劉濞的賄賂被晁錯彈劾過,被貶為庶民。

袁盎認為:“吳楚七國之亂不足為患,只要斬殺晁錯,恢復他們的領地,兵不血刃,就可以平定叛亂。”

景帝默然良久,最後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王退兵。

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但晁錯此時毫不知情。

於是,景帝派中尉陳嘉宣晁錯上朝議事,走到長安東市,陳嘉命令停車,宣讀景帝詔書,將晁錯腰斬。

03

晁錯僅僅是景帝的一顆棋子,殺晁錯為的是堵住所有人的嘴。

景帝清楚諸侯王叛亂的真正原因,是晁錯削藩的建議動了他們的奶酪。殺掉晁錯,不恢復他們的封地,他們依然不會善罷甘休。如果就此妥協,他們會更加囂張,矛盾更加激化,中央皇權會進一步失去權威。

但由於晁錯與所有大臣關係並不融洽,大臣們想趁機除掉晁錯。如果不殺晁錯,就會為重臣和諸侯王提供口實。為了堵住眾臣的嘴,景帝必須犧牲晁錯的性命,以此換取對諸侯王義正辭嚴的討伐。

晁錯死後,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向景帝彙報。鄧公認為諸侯叛亂,清君側只是個藉口。誅殺晁錯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而叛亂並不會平息。

景帝深以為然,也正如鄧公所言,晁錯被殺後,諸侯王並沒有由此罷兵。

景帝降詔討伐,不到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

其實,景帝、眾臣都很清楚,殺不殺晁錯都於事無補。

究其原因,主要是晁錯德望不足。晁錯銳意改革,深謀遠慮,但與朝中大臣為此結怨太深;自己躲在京城而把皇帝推到了前線,惹起朝中忠臣的不滿;危難之際不思積極平叛,反而攜私怨打擊政敵。晁錯德行節義不足以服眾,這是招致殺身之禍的根本。

景帝為了把平叛這事做得名正言順,就借用晁錯的腦袋以堵住眾臣的嘴。

誅殺晁錯作為策略,這是帝王之術,也無可厚非。遺憾的是,景帝平叛之後沒有恢復晁錯的名譽,這事做得太過分。其原因也是晁錯與大臣們關係太不融洽,沒有一人在誅殺晁錯前後出來替他說話,這就是晁錯自己的過錯了。


豹眼看歷史


沒錯,漢景帝就算殺了建議削藩的晁錯,吳王劉濞等七國的叛亂,也不會停下腳步。這一點,漢景帝在殺晁錯之前,他就已經知道是這個結果了,可他依然還是殺了晁錯,而且用“腰斬”這樣一種殘酷的刑法來殺晁錯。那麼漢景帝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漢景帝劇照)

漢景帝殺晁錯依然不能夠阻止七國的叛亂,這其實是當時眾人的普遍看法。

有人可能會說,不對呀,當時袁盎等人不是在積極慫恿漢景帝殺晁錯嗎?不是他們認為殺掉晁錯就可以阻止七國之亂嗎?

其實,袁盎等人之所以建議殺掉晁錯,他們的目的是想上位。也就是說,是想取代晁錯,成為朝廷中最有權勢的人。

這一點,漢景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說漢景帝明白殺掉晁錯也不能阻止七國之亂。

其一,任何情況下,吳王劉濞都不會停止造反。

吳王劉濞準備造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絕對不會無功而返,更不會束手就擒。

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因為打死了劉濞的兒子,從那一刻起,劉濞就有了造反之心。而且此後,他在國內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利用鹽鐵的便利,打造武器,屯集糧草,訓練士卒。接著,他便會按照計劃舉事。

也就是說,不管漢景帝採不採納晁錯的意見進行削藩,劉濞都是會造反的。只不過漢景帝的削藩,推了他一把而已。

而當他已經舉事以後,他就不可能再停下來了。因為他已經做過“謀大逆”的事情,這對他來說已經是死罪。如果停止造反,也許他暫時不會受到漢景帝的處罰,但是從此他會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擔心某一天漢景帝就宣他去長安。如果他拒絕了漢景帝的召喚,那麼這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如果他聽從了漢景帝的召喚,那麼到了長安以後,可能漢景帝隨便一碗毒酒,就把他給結果了。總之怎麼都是死。

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說的就是吳王劉濞的這種狀態。

(劉濞劇照)

其二,任何情況下,漢景帝都不會停止削藩。

漢景帝不會停止削藩,是因為他明白,藩王對中央政權的威脅是非常大的。如果停止了削藩,那麼這個國家就有可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削藩這樣的工作,是從劉邦就開始做起來了。劉邦是不可能完全實現削藩,但是從劉邦到漢惠帝到漢文帝再到他,削藩這個工作是一步步做下來的,是不可能停止的。

再一點,漢景帝並不是打不贏吳王劉濞。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七個國家一起造反。但是除了劉濞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算是烏合之眾。而且當時的中央政權其實是很強大的。當年劉邦面對那麼強大的異姓王,都能夠一個一個地剪滅他們,何況是到了漢景帝時期,中央政權已經十分強大,地方政權,早已不足為懼了。

再說了,這仗還沒有打呢,漢景帝怎麼可能就忙著認輸了。

(晁錯劇照)

其三,漢景帝絕對不能容忍造反之事。

這在古代任何時候,都是君王們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如果誰要造反,皇帝立馬就妥協,殺掉自己的人向造反者示好,那以後可能誰都敢舉旗造反了。這樣的話,國家還不亂套了?

漢景帝是一個聰明人,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當然不會帶壞這個頭。

那麼,既然漢景帝在殺晁錯之前,就已經明白,殺掉晁錯也不能夠阻止七國的叛亂,他為什麼還要殺晁錯了?

我認為,道理只有一個,那就是漢景帝殺晁錯的目的,是把劉濞逼到絕路上去。

這話怎麼理解呢?

很簡單。你劉濞不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嗎?你不是認為我的身邊有晁錯這樣的奸臣嗎?好呀,那我把奸臣晁錯給殺掉,而且用“腰斬”這種嚴酷的刑罰來懲罰他。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如果我殺掉了晁錯,你還要動兵,只能說明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清君側”,而就是為了造反。這樣一來,我要打你,也就理直氣壯了。

而結果正如漢景帝判斷的一樣,當他殺掉晁錯以後,吳王劉濞果然沒有停頓下來。而漢景帝立刻讓周亞夫主持軍隊進行討伐,很快就平定了七國之亂。

由此可見,晁錯不過就是漢景帝手中的一個棋子而已。漢景帝對待幫助過他的人,如此冷漠薄情而殘忍,也可以看出古代帝王的心思有多麼的可怕。


張生全精彩歷史


漢景帝,是我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的主人公之一。既然是盛世,那麼應該是意味著和平和富饒的。不過事實卻恰恰相反,在文景帝在位時期,西漢的基業差點因為一場禍亂而毀於一旦,史稱“七王之亂”。正是因為爆發了七王之亂,才有了後面的漢景帝誅殺晁錯之事。

七王之亂的前因後果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先從秦末起義,又從項羽手中奪得天下,對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利和弊是深有體會的。因此,在西漢之初劉邦便施行了郡國並行制,即在分封劉姓子弟的同時,又在地方設立郡縣。

此制度在西漢建國之初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它在某種程度上壯大了皇室的實力,避免了重蹈秦朝的覆轍。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經過幾代的修養身息,諸侯王的實力已經發展到威脅中央統治的地步。

(晁錯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書·吳王劉濞傳》

為了解決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漢景帝決定採用晁錯的削藩之策,對諸侯王開刀。此舉引發的後果就是,七王以清君側為由,起兵造反。

而此時的漢景帝,也許是慌亂,也許是真的不滿,最終聽取了袁盎的建議,誅殺晁錯藉以平息叛亂。

這就是七王之亂的前因後果。

漢景帝為何誅殺晁錯

一、袁盎的蠱惑

晁錯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吳王財物,抵罪,詔赦以為庶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袁盎與晁錯的不和由來已久,袁盎更是因為晁錯被貶為了庶民。因此,當七王之亂爆發之時,袁盎為了報仇,特意麵見景帝,對其說道:“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漢景帝思考良久,認為它說得有道理,就下旨殺了晁錯。

二、漢景帝的顧慮

漢景帝之所以殺了晁錯,固然有袁盎蠱惑的成分,但更多的則是基於帝王視角的考慮。

首先,晁錯因受到商鞅等法家思想的薰陶,待人處事極其嚴苛,以至於人緣極差。

(文帝時)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爰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因此,在晁錯提出削藩以後,朝中大臣甚至是其父親都是持反對態度的。而恰巧由於晁錯的措施,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彈,不殺他不足以平息群臣的怒火。

其次,七王打著的口號乃是“清君側,誅小人”。

在古代,尤其是涉及到皇位,都特別注重師出有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多年,早就能夠取漢室而代之,卻一直沒動手,就是因為他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

這裡也是如此,七王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站在了正義的一方。如果漢景帝想要將七王的意圖暴露在全天下眼中,就必須殺了晁錯,讓七王師出無名,從而遭到全天下的討伐。

最後,殺晁錯是為了平息其餘諸侯的怒火。

七王之亂的真正誘因,說到底還是因為晁錯提出的削藩之策。如果漢景帝此時不殺了晁錯,那麼沒有造反的諸侯就會心生惶恐。這些諸侯最好也不過是按兵不動,稍微嚴重一點就可能加入造反的隊伍。

結語

漢景帝明知誅殺恩師晁錯,七國並不會因此罷兵,為何還要將其腰斬?

從晁錯貿然提出削藩之時,他的結局就已經註定。無論殺晁錯能否令七王退兵,漢景帝都會殺了他。因為他不僅得罪了群臣,還得罪了諸侯,漢景帝為了顧全大局是不可能保的,袁盎之策只是個誘因罷了。

這不禁令我想到了商鞅,同樣是激進派,同樣是將全國上下得罪了便,商鞅被處以車裂之刑,晁錯被處以腰斬之刑。

這或許就是變法者的命吧。


小云軒談史


西漢初年,除了漢惠帝以外,最尷尬的皇帝應該是算是漢景帝了。漢景帝的爺爺漢高祖有廟號,漢景帝的父親漢太宗有自己的廟號,漢景帝的兒子漢世宗也有自己的廟號,唯獨夾在中間的漢景帝沒有廟號。漢景帝沒有屬於自己的廟號,說明漢朝後人並不完全認可他,認為漢景帝的功勞不足以上廟號。漢景帝雖然也是一代明君,不過有時候做事確實不如漢文帝。漢景帝相對來說是一個寡恩少情、腹黑的帝王。漢景帝寡恩、薄情的特點在對待自己的恩師方面體現地淋漓極致。

晁錯在漢文帝時代已經成名,號稱“智囊”,他和賈誼是兩大著名天才。晁錯和賈誼也是漢文帝精心挑選出來,留給自己兒子的優秀人才。可惜的是賈誼英年早逝,晁錯成為漢景帝身邊唯一一個頂級人才。漢文帝時期,晁錯就進入漢景帝的太子府成為漢景帝的首席老師。漢景帝在晁錯的薰陶之下逐漸成為一名出色的帝王。漢景帝登基之後,晁錯有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漢景帝提拔晁錯為御史大夫,雖然晁錯頭上還有一個丞相,但是由於漢景帝的恩寵,晁錯實際上已經是丞相。漢景帝初年的國家大政方針都由晁錯制定並參與執行。漢景帝初年,漢景帝和晁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削藩”上。

晁錯的“削藩令”遭到了劉氏諸侯國的強烈反對。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趙王劉遂、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發動叛亂。吳楚七國為了師出有名,打出了“清君側”的旗幟。從七國的口號來說,“清君側”的目標非常明顯,就是針對晁錯。所以有人把七國的口號總結為“清君側、誅晁錯”。面對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一方面任命周亞夫為太尉,鎮壓七國叛亂;另一方面在袁盎的建議下誅殺了自己的恩師晁錯。可憐的晁錯穿著朝衣被直接腰斬於東市,而且被誅滅全家。漢景帝斬殺晁錯的行為,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吳楚叛軍的攻勢依然猛烈。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晁錯做了漢景帝的替罪羊,漢景帝冤殺了晁錯。以漢景帝的聰明才智他會看不到吳楚七國“清君側”的旗號,只是一個幌子嗎?如果漢景帝看不出的話,他不可能成為一代明君,也不可能開創文景之治。既然漢景帝知道“清君側”只是一個幌子,為什麼還要誅殺自己的恩師呢?

有一定政治才能的人可以看得出吳楚七國“清君側”的口號只是一個幌子而已,但是廣大老百姓卻不一定看得出來其中的深意。許多人的想法很簡單,確實是晁錯逼得七國叛亂,他們起來誅殺晁錯也非常正常。如果出於這個方面考慮,許多人有可能會同情吳楚七國。雖然“清君側”只是個幌子,畢竟吳楚七國把矛頭對準的是晁錯而不是漢景帝。因此,不少人依然對吳楚七國抱有一定幻想。在當時泥沙俱下的環境下,有人在觀望、有人在暗地裡藏著、有人蠢蠢欲動,這時候漢景帝看不出誰是敵、誰是友。只有讓吳楚七國的真實目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真正看清誰是敵、誰是友。在這種情況下,漢景帝已經有了誅殺晁錯的想法。只不過漢景帝不願意背上欺師滅祖的惡名。袁盎提出來用晁錯的人頭換取吳楚七國退兵的想法之後,給了漢景帝一個絕佳的藉口,得到了漢景帝的支持。漢景帝在東市將晁錯腰斬。事實證明,晁錯的人頭根本沒有使得吳楚七國退兵,只換回了一句:我已為東帝。雖然晁錯的死沒有使得吳楚七國退兵,卻將吳楚七國的險惡用心徹底公諸於眾。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吳楚七國是徹頭徹尾的造反,他們要誅殺是皇帝,而不是所謂的僅僅誅殺晁錯。晁錯被殺之後,吳楚七國的旗幟就已經倒地,許多持觀望態度的人轉而支持中央政府,老百姓也不願意為吳楚七國賣命。漢景帝用晁錯的人頭,換得了天下民心歸附,為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奠定了重要基礎。

晁錯本身的思想偏重於法家,晁錯本人行事也偏向於法家。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他自然會把自己的法家思想灌輸到漢景帝身上。從漢景帝日後的行事風格來看,確是頗具幾分法家風采。晁錯將權術教給了漢景帝,卻不知道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只有帝王才能真正掌握權術。漢景帝學會權術之後,晁錯的位置就顯得有些尷尬。晁錯雖然一心一意為漢景帝賣命,卻引得漢景帝的猜疑。所以有人說,即使沒有吳楚七國之亂,最後漢景帝也有可能殺掉晁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最終也被腹黑的漢景帝整死,立下戰功的魏其侯竇嬰也間接被漢景帝的權謀害死,就連皇長子劉榮也被漢景帝直接害死。吳楚七國之亂給了漢景帝提前殺死晁錯的理由,漢景帝在深知晁錯無罪的情況下殘忍的殺害了晁錯。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來,漢景帝確有殺晁錯之心。如果漢景帝殺晁錯真的是為了讓吳楚七國撤軍,完全可以降低殺晁錯的範圍。但是,漢景帝在殺晁錯的時候卻下了兩條命令。第一條腰斬晁錯,第二條誅殺晁錯全家。腰斬是一個非常殘忍的死法,如果漢景帝真的是被逼得不得不殺晁錯,完全可以給晁錯一個體面的、不那麼痛苦的死法。如果只是為了打倒“清君側”的旗幟,斬殺晁錯一人即可,沒有必要誅殺晁錯全家。一般得是犯了滔天大罪的人才能“享受”這種待遇,顯然晁錯不應該“享受”這樣的待遇。

晁錯的死也和晁錯自己的性格有關係。晁錯崇尚法家,而且晁錯本人性格“峭直刻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冷峻耿直、苛刻、不世故圓滑。這樣的性格使得晁錯樹敵太多,得罪了不少人。晁錯曾經為了自己方便把太廟的牆挖了一個大洞,結果引得丞相申屠嘉大怒。由於漢景帝的包庇,申屠嘉沒有殺掉晁錯,最終氣得吐血而死。晁錯除了得罪申屠嘉之外,還得罪了魏其侯竇嬰、袁盎等人。當然由於漢景帝過度恩寵晁錯,也引得不少嫉妒。許多大臣或者出於私恨,或者出於嫉妒,把矛頭全都指向了晁錯。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以後,漢景帝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漢景帝只有團結朝堂大多數人,才能集中力量對付吳楚七國。怎麼樣才能把人心集中起來呢,漢景帝想到的辦法是殺掉引起公憤的晁錯。殺掉晁錯一是可以拔出大家的“公敵”;二是讓大臣清楚晁錯死了以後,大家都有機會。

造成晁錯死因的直接原因則是袁盎的讒言。晁錯和袁盎兩個人是死對頭,晁錯曾經大力打壓過袁盎。當時晁錯正在勢頭上,面對晁錯的打壓,袁盎也只能忍氣吞聲。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以後,漢景帝重新啟用袁盎,袁盎有了報復的機會。於是袁盎建議漢景帝說:“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謫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漢景帝接受了袁盎的建議,讓袁盎秘密行事。十天後,莊青翟、張歐等人上書彈劾晁錯,晁錯最終被腰斬於東市。

晁錯之死其實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晁錯是典型的法家代表人物,晁錯行事方式也和法家一樣。當時社會主流的指導思想是“黃老思想”,朝堂上大部分大臣也都是黃老思想的堅決維護者。雖然這個時候儒家、法家思想也開始抬頭,但是仍是黃老思想一統天下的局面。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經挑戰黃老思想,結果被逼得鬱鬱而終。漢景帝時期,黃老思想已經開始勢微,但是其他思想想佔據主導地位也絕不可能。漢景帝登基之後,晁錯開始使用法家的一套思想治理國家。眾多大臣反對晁錯,一方面固然由於晁錯的性格,另一方面源於治國理念的不同。保守的黃老思想派,看不慣事事有為的法家。漢武帝登基之時,也希望立即改變無為而治的狀態,實行大有為政治。一直到秉持黃老思想的竇太后去世之後,漢武帝才得以實行大有為。

智囊晁錯一生忠於大漢,忠於漢景帝。如此忠於漢景帝的晁錯,最終卻被漢景帝以殘忍的方式殺害不免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