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漢景帝為什麼要殺晁錯?


漢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率吳楚等七國諸侯王起兵造反,並發表檄文,宣稱要“清君側,安劉氏”,消息傳至長安宮中,漢景帝劉啟一下子傻了。

他早猜到吳王劉濞會反,但沒想到一下子竟反了七個諸侯國,而且光吳國的軍隊就有三十幾萬,這可如何是好?

而且看這個態勢,其他諸侯國在吳王的鼓動、挑撥、利誘之下,說不定也會反,這可如何是好?

劉啟傻眼,徹徹底底的傻眼。他哪見過這個!

傻眼之下,劉啟第一個想到的人,是御史大夫晁錯。這削藩之議,本就是晁錯先提出來的,現在提出亂子來了,你晁錯號稱“智囊”,肯定也有解決的辦法吧?


晁錯大言不慚:有辦法,兩個辦法,一文一武,雙拳出擊,兩手都是好辦法。

第一是武辦法:讓景帝劉啟御駕親征去對付諸侯聯軍,晁錯自己則留守長安。

第二是文辦法:咱道歉,咱不削吳國的藩了。不但不削,而且把吳國邊境臨界的幾個縣,反通通送給吳王,這樣吳王一開心,說不定就退兵不造反了。

劉啟無語,徹徹底底的無語。

——晁錯,這就是你的好辦法?讓朕去檔子彈,你卻留在大後方享清福?更可笑的是你還要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張旗鼓去割人家的肉,一刀下去,反割了自己的肉去喂吳王這條老狼?你要朕的面子往哪裡放?你這智囊之名就是這麼混的?

看來,能認識到危局必然到來是一種極佳的政治智慧,但能積極謀劃、未雨綢繆、及時提出應對危局的完善戰略,卻是一種更大的政治智慧。很顯然,晁錯具備第一種能力,卻不夠本事做到第二點。

總之,劉啟當時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他默然良久,終於一聲苦笑,鄭重其事的對晁錯說道:“晁錯,朕有一事正告於汝。”

“何事陛下?臣謹受教。”晁錯做謙卑狀。

劉啟跳起來手指門外:“你媽媽叫你回去吃飯!”

看來找晁錯這傢伙是找錯人了,這傢伙拉屎拉的挺歡快,卻是不會擦屁股,暈!

正在暈,袁盎來求見了。袁盎是文帝時的老臣,曾因與晁錯政見不和而被貶為平民,所以兩人向有私怨;不過,袁盎當過吳王相,對吳國的情況一定很熟悉,景帝就想問問他有何好辦法,於是便揮退晁錯,召見袁盎。

沒想到袁盎的辦法更嚇人:吳楚等七國的造反理由不是“清君側”麼?那麼好,不勞他們清,咱們自己清,殺了晁錯,堵住他們的嘴。如此則兵不血刃,大亂可平矣。


劉啟聽了這個辦法,默然良久,卻終於拍案而起,決心已下:“誠如此,吾自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晁錯晁錯,鑄成大錯,現在你慘了吧!相比於文帝劉恆的陰鷙隱忍,景帝劉啟行事,更為剛猛狠辣,從來不惜丟卒丟車保天下。

十幾天後,景帝授意大臣們上疏彈劾晁錯,然後又派人騙說召見他,卻在半路將其直接拉往與皇宮方向相反的東市,立處腰斬之刑。晁錯不知就裡,還穿著朝服就被儈子手用大斧砍成兩半。很快,他的一家老小也和他在陰間會面,全被斬首棄屍——景帝覺得必須以此慘劇,宣示天下,才能讓吳楚七國閉嘴。

可憐晁錯,死前一無所知,還穿著朝服準備去面君,結果也沒有經過審判,更無辯護的機會,就這麼暈乎乎的腸斷魂飛了,死的慘不忍睹;可憐他的一家老少,更是死的莫名其妙;簡直比周家的政治冤獄還要慘不忍睹莫名其妙。

這是什麼樣的世界?皇帝要你發達就發達,要你慘死就慘死,不是沒有法律,但朕即法律。晁錯堂堂御史大夫,位居副相,三公之一,那又怎麼樣?浮浮沉沉,生生死死,一切不還是捏在皇帝的手裡?這就是這樣的世界,太陽最紅皇權最黑的世界。

想當年,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晁錯為太子家令,兩人君臣相得,亦師亦友,晁錯也盡心盡責,從小教導景帝“術數”(權謀之術),教他為了江山社稷,可以無所顧忌,可以不擇手段。但誰能想到,晁錯教導景帝的這套理論,最後竟然試在了自己的頭上。


千古名將英雄夢


“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很多人看到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這句話以為皇帝用這種特殊形式處死晁錯是因為皇恩浩蕩,讓這位御史大夫死得體面一點,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晁錯之所以穿著朝衣被處斬,那是因為整個斬殺事件太倉促了,晁錯自己始料不及,想要置其於死地的人也是快刀斬亂麻,似乎容不得一絲拖泥帶水。

為什麼晁錯會如此倉促被斬呢?這要從晁錯極力主張“削藩”說起,只要一有機會,晁錯就會向漢景帝勸諫削藩,漢景帝最終也贊成晁錯的建議。但是,削藩就意味著嚴重影響,甚至是剝奪了那些藩王們的切身利益,地盤、錢糧和部隊都被拿走,藩王們當然不樂意!

最先跳出來發難的是吳王劉濞和楚王劉茂,因為這兩個藩屬國最強大,他們聯合了另外五個藩王起兵造反,歷史上稱之為“七國之亂”或“吳楚之亂”。

當七國聯軍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浩浩蕩蕩殺入京城時,漢景帝和群臣們開始慌了。以袁盎為首的大臣給漢景帝出了個餿主意:他們認為七國聯軍的目的是為了殺晁錯,並沒有真正打算造反,也沒有能力造反。只要朝廷下令殺掉晁錯,再撤回削藩令,那七國聯軍自然就退去了。袁盎是這麼想的,大臣們也信了,漢景帝在手足無措的時候也只能狠心下令腰斬晁錯。為了讓造反的七國聯軍儘快撤軍,皇帝和群臣都希望晁錯能夠早點被處決。

據史料記載,晁錯是被騙到刑場的,他以為皇帝叫他去東市辦事,誰知稀裡糊塗的到哪裡就被腰斬了。處死晁錯非常神速,沒有審判程序,沒有下達和宣讀判決書,也沒有任何辯護的機會,甚至連換衣服的時間也不給,直接斬立決!

但是,他們太天真了,當晁錯被殺以後,七國聯軍並沒有撤軍,反而得寸進尺。吳楚兩國本來實力就非常強大,他們準備造反並不是一朝一夕,“清君側”其實只是一個藉口,削藩只是加速了他們造反的進程,如今發現不可一世的大漢王朝竟然如此衰弱。於是吳王等藩王並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

如此看來,晁錯的確是冤死的,他主張削藩是為了鞏固皇帝政權,擔心藩王們坐大以後威脅帝位,這對大漢王朝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漢景帝和晁錯都操之過急了,這才導致大忠臣被妄殺的悲劇。

總之,晁錯之所以會穿著朝服被腰斬,不外乎兩點,一是斬殺晁錯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二是因為想要晁錯死的人已經顧不得太多,程序和形式已經不重要了,只想晁錯立死!


醉愛侃足球


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但凡從事改革和變法工作的人,本身都很難獨善其身,就是建立秦法幫助秦國一統天下的商鞅尚且難逃車裂之刑,晁錯自然也沒有辦法倖免,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漢景帝的背叛

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因此在很多問題上似乎漢景帝劉啟對於自己這個老師言聽計從,但實際上在劉啟的眼裡,晁錯不過是自己打算削藩的一枚重要的棋子罷了,當遇到七王造反並打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之後,棋子就變成了棄子,如果能犧牲變存在一個人就挽救天下危局,有比這更划算的事情嗎?劉啟是算過一筆賬的。


袁盎的建議

袁盎和晁錯之間矛盾重重,甚至到了制對方於死地而後快的地步,二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晁錯因為是天子的老師,所以一直佔據上風,可是七王造反讓形式發生了變化。晁錯成為了眾矢之的,尤其是“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敲響了晁錯的喪鐘,袁盎立刻聯合竇嬰到劉啟面前獻策,聲稱除掉晁錯就可以輕易平定七王之亂。

晁錯的困局

晁錯被腰斬和他自己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有很大關係。晁錯為漢景帝劉啟獻的削藩之策過於激進,且沒有做好諸侯反抗的準備,以至於七王之亂爆發之初,叛軍高歌猛進,如果不是梁王死守住了京城的門戶,就算有周亞夫則難以挽救局面。這和晁錯謀劃不周,激進冒進的性格是有很大關係。

反觀漢武帝時主父偃的“推恩令”就高明的多,採用溫水煮青蛙和利益均沾的方式,解決了諸侯做大威脅中央的問題。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漢景帝誅殺晁錯,是借他人頭用一下的權宜之計。只可惜沒有起到直接效果,浪費了一顆忠臣的腦袋。

01

建議“削藩”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朝中大臣周勃、陳平誅殺了呂氏諸王,迎立代王劉恆為皇帝,是為文帝,文帝立劉啟為太子。

呂氏專權被剷除後,但是劉姓諸侯王卻在蠢蠢欲動,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圖謀不軌。

由於文帝以仁孝治天下,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平息干戈,與劉姓諸侯王暫時相安無事。

漢景帝劉啟繼位以後,提拔晁錯做內史,後又升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負責督察百官及諸侯王的行為。

晁錯經過分析,認為諸侯王權力過大,威脅著中央政權的穩固。其中以吳王劉濞勢力最大,特別提醒劉啟要加以防範。

劉濞(bì)(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漢高祖劉邦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西漢宗室、諸侯王。

劉濞是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性情彪悍勇猛,素有野心。前196年,二十歲的劉濞跟隨劉邦平定英布叛亂,立下軍功。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從皇權,就把荊國改為吳國,封劉濞為吳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

之後四十多年,劉濞一直暗中準備,私自鑄錢,煮鹽販賣,積蓄力量。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

御史大夫晁錯洞悉了劉濞等諸侯王的所作所為,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諸侯王的封地,打壓他們的勢力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削藩”。

02

導致“七國之亂”被殺

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郡和豫章郡。

吳王劉濞看到朝廷開始動手,不願意束手就擒。

在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劉濞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旗號,要誅殺晁錯,安定國家,以此發動了叛亂。

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七國之亂”。

得知諸侯王叛亂,劉啟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位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另派周侯酈寄攻打趙國;將軍欒布攻打齊國;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趙。

竇嬰向劉啟引見了曾經擔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袁盎趁機勸說劉啟殺掉晁錯,就可以平息叛亂,確保國家安全。

劉啟採納了袁盎之計,就把晁錯腰斬於東市。

03

可惜了晁錯一顆人頭

漢景帝把晁錯殺掉了,本想借晁錯的人頭平息這次叛亂。

但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晁錯被殺之後,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向景帝彙報與諸侯王交涉的進展情況。鄧公認為諸侯的叛亂,清君側只是一個藉口。

鄧公對景帝說:“誅殺晁錯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而叛亂並不會因此而平息。

景帝深以為然。於是,拜鄧公為城陽中尉。

景帝劉啟降詔討伐,派遣周亞夫等將領帶兵平叛。周亞夫採用截斷叛軍糧道的戰略,最終擊潰了叛軍,用三個月的時間,徹底平定了叛亂。

叛亂平定以後,劉啟趁機將諸侯王國的權利收歸中央政權,大量裁撤諸侯國官吏的數量。從此,諸侯國不再擁有行政和司法特權,諸侯王割據的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04

晁錯之死的原因

晁錯被殺,純粹是劉啟一廂情願導致的。

第一,晁錯與袁盎素來相互仇視。

晁錯擔任御史大夫後,就派人調查袁盎收受吳王劉濞賄賂的事情,證據確鑿,依法應該處以死刑。劉啟下令赦免,只把袁盎貶為平民。

吳楚七國叛亂後,晁錯準備趁機打擊袁盎,結果他的下屬都不贊成。袁盎得到消息後驚慌恐懼,星夜拜訪竇嬰,要求進諫景帝當面陳述。

景帝召見袁盎,袁盎認為七國之亂不足為患,請求屏退左右,向景帝獻計說:“吳楚叛亂的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的封地;只要斬殺晁錯,派遣使者宣佈赦免七國,恢復他們的封地,就可以兵不血刃,平定叛亂。”

景帝默然良久,最後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

於是,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晁錯之死,直接原因與袁盎有關。

第二,晁錯與朝中大臣素不和睦。

漢文帝時期,賈誼與晁錯都曾經諫言削藩,但沒有被採納,這與當時的治國理念和形勢有關。

當時,治國理念都是道家學說,主張休養生息。削藩不但觸動諸侯王的既得利益,而且朝中大臣也不許多反對者。

晁錯年少時師從張恢學習先秦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學說,強調法律的作用,銳意改革。但晁錯的德行節義不足,不能鎮服眾人。與周圍大臣關係並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大臣竇嬰、大臣袁盎等都與晁錯有隔閡,甚至是怨仇。

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一奏摺,此時晁錯 毫不知情。

景帝派中尉宣召晁錯上朝議事,到了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還穿著上朝的朝服。

第三,漢景帝的策略

當時,景帝考慮的不僅是吳楚聯軍是否罷兵的問題,還想看看造反的諸侯下一步的打算。

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定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朝中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

因為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帶兵大臣基本上都與晁錯不和,同時,“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基本失去了反叛的旗號。

景帝經過權衡利弊以後,決定斬殺晁錯,借他的人頭用用。

總之,晁錯為了削藩而赴死難,死後爭議不斷。但他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情懷,千百年來一直受到讚頌,司馬遷、班固等史學家都給與很高的評價。

根本而言,晁錯就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晁錯強行削藩,是冒著極大的風險,他的父親就極力勸解,但他依然孤注一擲。他的父親為此服毒自盡。

但晁錯之死,畢竟讓景帝看清了諸侯王的真正意圖,也堵住了朝中大臣的嘴,緩和了景帝與大臣們的矛盾,為徹底削藩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儘管晁錯之死,實屬冤屈,但死得很有價值,值得後世尊敬。





初心不言


漢高帝出於鞏固江山的考慮,便大封子弟為王,希望他們能起到拱衛皇室、綏靖地方的作用。然而劉邦顯然沒考到這樣做的“負面效應”,因為藩王們不僅佔據著遼闊的土地,不斷地跟朝廷爭人口、財富,而且相互勾結、互為聲援,時間一長便對朝廷形成嚴重的威脅。


等到漢景帝上臺後,隨著形勢的進一步惡化,時任御史大夫的晁錯便提出“削藩”的建議,並跟皇帝講:“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見《漢書·吳王劉濞傳》)。景帝對他的建議很是認同,便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晁錯的建議,結果大多人唯唯諾諾,只有詹事竇嬰表示反對。



既然絕大多數群臣沒有異議,景帝便決意實施“削藩”計劃,首先拿楚王劉戊“開刀”,以他在為薄太后服喪期間私生活不檢點為由,削奪其東海郡作為懲罰。接下來,朝廷又利用各種藉口,削奪趙國的河間郡、膠西國的六個縣,並圖謀削奪吳國的會稽郡、豫章郡。朝廷“磨刀霍霍”,藩王們恐懼、憤恨不已,並把晁錯視為“眼中釘”。


不久,民間開始盛傳諸侯想聯合起來造反、誅殺晁錯的流言,一時間幸災樂禍者有之,替晁錯擔憂者也大有人在。晁錯的父親考慮到家族的安危,便從老家趕到京城,去勸說兒子放棄“削藩”計劃,並主動辭職歸隱,以免惹禍上身,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對於父親的諄諄勸導,晁錯不以為然,堅稱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國家、朝廷的安穩。晁父見兒子執拗如此,便哀嘆道:“這樣做的確有助於維護劉家的江山,可諸侯們恨不得對你食肉寢皮,如果你再不停手,我們晁家將有滅族之憂啊!”說完,晁父便離開洛陽返回老家,因不願親眼見證家族覆滅的慘景,便在路上服毒自盡。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見《漢書·袁盎晁錯傳》。


果不其然,就在景帝下達削奪吳國封地的命令才十餘天時間,吳王劉濞便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藩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時在景帝三年(前154)。叛亂起兵之初,勢頭非常強勁,主力渡過淮水、包圍梁國,兵鋒直逼洛陽方向。



景帝見叛軍進展迅速,一時間張皇失措,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對此,晁錯建議景帝御駕親征,由自己留守長安,而竇嬰則認為此舉是把皇帝推向“火坑”,表示堅決反對。與此同時,竇嬰還向景帝推薦晁錯的政敵、吳國前丞相袁盎,請他幫助皇帝找出破解危局之道。


袁盎給景帝出的主意很簡單,就是“丟車保帥”,用處死晁錯的方式來跟藩王們妥協,並且向皇帝保證,只要晁錯一死,劉濞等人便失去繼續造反的藉口,全都會退回到封國。景帝覺得很有道理,便暗中授意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等人彈劾晁錯,務必要將其置於死地。



十餘天后,陶青等人依計而行,以晁錯“大逆不道”的罪名,要求判處他腰斬之刑,並滅其族。景帝看到奏疏後,便同意照此執行。隨即,景帝命張歐將晁錯誆騙入朝議事,並在車馬經過長安東市時,將其就地腰斬。晁錯遇難時,還穿著朝服(“錯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引文同上)。


然而晁錯死後,劉濞等人並沒有停止叛亂,而從前線趕回來彙報軍情的鄧公,也將藩王們造反的真實意圖告知皇帝,此時景帝才悔恨冤殺晁錯(“於是景帝喟然長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引文同上)。隨後,景帝下詔以周亞夫為太尉,命其率大軍討伐,結果不到三個月時間便平息叛亂。



晁錯赤心為國卻遭奸佞陷害,最終落得身死族滅的下場,實在令人悲憤扼腕。所以後人讀史至此,未嘗不廢書興嘆,感慨於他的孤忠,憐憫他的遭遇,其中《漢書》作者班固便評論道“晁錯銳於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錯雖不終,世哀其忠”(引文同上),可謂極其恰當。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文史磚家


七國之亂爆發後,慌亂的漢景帝聽從袁盎的建議,殺了力主削藩的晁錯。

晁錯無疑是個忠臣,因此建議殺晁錯的袁盎也因此背了很久的罵名。但其實這件事並不能全怪袁盎。袁盎為什麼要建議殺晁錯呢?因為晁錯想趁著劉濞造反的機會先把死對頭袁盎幹掉,袁盎是自衛。並且,袁盎早就被晁錯打擊成庶民了,正式要求處決晁錯的不是袁盎,而是朝中的一批大臣,以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三人為代表。從這三個人的官職大家應該可以看出來這三個人的分量。晁錯把他們都得罪了,基本上相當於把大臣們都得罪了。



那是不是滿朝皆奸臣,一起害忠良呢?不然。

反對晁錯的都是些什麼人呢?說一下張歐。他審案只要發現案子有疑點,就一定要重審。如果證據確鑿確實是罪無可赦,那他就會含淚送犯人上路。這樣的人,也想殺晁錯,我們不得不想想晁錯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問題了。

為什麼晁錯這麼討嫌呢?史書記載晁錯的脾氣“峭直刻深”。這種臭脾氣難怪他跟其他人處不好關係。

但只有大臣討厭他,皇帝不點頭也是不行的。漢景帝為什麼點頭了呢?恐怕是因為晁錯的無能也引起了他的厭惡。

晁錯其實不是一個適合實幹的人。當年晁錯與賈誼兩位青年才俊並起,但漢文帝卻只重用了賈誼而不重用晁錯。因為漢文帝看了出來,晁錯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書生,有很多想法。你可以聽,但你不可以讓他去做,否則他會給你搞砸。

可惜漢景帝沒有其父的眼光,而晁錯也果然如此。關於削藩,晁錯反覆表達削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我們卻幾乎沒有看到晁錯有提出什麼具體措施。怎麼削藩、諸侯叛亂怎麼辦,他都不知道。

結果吳王起兵以後,景帝就慌了。他沒想到晁錯只是個書呆子,什麼對策都沒有。而晁錯自己也在作死,他首先出了一個主意讓景帝御駕親征,他留守京城。蠢啊!亂子是你惹出來的,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應該請纓,去為陛下戡亂。他卻讓皇上親征他留守,危險留給皇帝,安全留給自己。我猜這時候,皇帝已經開始想殺他了。

之後晁錯又作了個死,他居然打起了公報私仇的主意,想要建議殺袁盎。結果他還猶豫,就在這個空擋,袁盎搶先一步,向景帝建議誅晁錯。之後群臣上表,晁錯被殺。



政治實在不是誰都可以搞的,像晁錯這種人,還是隻發議論比較好。當漢景帝重用晁錯的時候,晁錯的悲劇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攸揚拾羽


晁錯可以說是西漢繼賈誼之後最有才能的人,他提出了很多治國良策,但是晁錯是個善於謀國但不善於謀身的人。晁錯早年學習過法家思想,為人也像很多法家人物一樣嚴厲,苛刻。早在漢文帝時期,晁錯就提出很多良策,漢文帝賞識晁錯的才能讓他輔佐太子。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也非常喜歡晁錯,把他當做智囊。晁錯向漢文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議,漢文帝讚賞了他的建議但是並沒有採納。到了漢景帝繼位,漢景帝提拔晁錯為御使大夫,採納了他削藩的建議。

皇帝削除諸侯國的封地或者爵位的事,其實一直都是有的,但是一般是在諸侯犯了錯誤,或者找個藉口說他犯了錯誤,以此來剝奪他的部分封地。而這次的削藩,一下子觸碰到好幾個諸侯國的利益,其中還包括吳楚這樣的大諸侯國,人家也沒犯什麼錯誤,這就有點不計後果了。所以削藩導致了七國之亂,七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叛亂,漢景帝聽了袁盎的建議殺死了晁錯,並且以不削藩為條件希望七國罷兵。漢景帝的做法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不僅出爾反爾,而且輕易就殺死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更重要的是他這麼做也並沒有平息七國之亂,那他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這要從袁盎說起,袁盎也是漢文帝時期的名臣,他做過吳王劉濞的國想。晁錯與朝廷中很多大臣不和,最嚴重的就是袁盎,兩人從不在同一場合出現,有你沒我,從來沒有跟對方說過話。晁錯做了御使大夫之後調查袁盎收受吳王劉濞賄賂的事,要求殺死袁盎,漢景帝沒有殺死袁盎只是將他貶為平民。七國之亂爆發後,晁錯又提起了袁盎曾經收過吳王劉濞的錢,他可能知道叛亂的內情。袁盎知道以後特別害怕,找到了竇嬰,竇嬰帶他見到漢景帝,漢景帝聽了袁盎的建議殺死晁錯。

袁盎以平定七國之亂為藉口報私仇,當然也是為了保命,而竇嬰本來就因為反對削藩與晁錯不和。朝廷中反對削藩的人大有人在,尤其削藩引起這麼大的叛亂,朝廷中對於晁錯的怨言就更多了,晁錯本來就不得人心,這下成了眾矢之的。漢景帝殺死晁錯其實有點迫於群臣的壓力,以及全國的諸侯可能都在看著他。削藩引起叛亂是個錯誤,這是公認的,那就得有人來背這個鍋,雖說晁錯是發起者,但是漢景帝當初也是堅決支持。殺死晁錯,把鍋甩到晁錯頭上,漢景帝馬上變成和群臣和眾諸侯站在一邊了。這時即便是叛亂仍舊無法平定,至少沒有人在怨恨漢景帝了,大家統一戰線一起平叛,而晁錯的人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從這件事情的始末就可以看出漢景帝和他爹漢文帝的差距,同樣是晁錯,漢文帝能夠利用他的治國之才,又能保證他的人身安全。而漢景帝做出決定非常武斷,出現問題又出爾反爾,反覆無常,最後只能用這樣粗笨的手段來平息眾怒,把一個治國大才的性命白白葬送。


我是@麥地傳奇,歡迎批評指正,多謝點贊評論!


傳奇歷史觀


晁錯在漢朝可以說是治國安邦的大才,可以和秦國的商鞅,鄭國的子產,漢武帝時的主父偃,明朝的方孝孺等人並列,其才之大,其心之忠,可惜結果不好。

晁錯

首先,漢景帝在即位以後,有意提拔心腹晁錯,先讓他當內史,很快升他為御史大夫,對他的話言聽計從,超出了正常的升遷機制,導致丞相申屠嘉,吳丞相袁盎、陶青、魏嬰的不滿。

其次,漢景帝聽從吳丞相袁盎的話,認為只要殺了晁錯就能平息諸侯的叛亂。

其三,漢景帝認為晁錯的削藩之策卻是讓諸侯們不快,但是不認為會造成後來的齊國之亂。

最後,漢景帝雖然是皇帝,但是一直活在他母親竇太后 手中,就連她的侄子魏其侯竇嬰在七國之亂中就曾擔任大將軍,掌握軍隊實權,可見對他的政策有影響很大,使得他削藩有始無終,在諸侯叛亂之時只想著捨車保帥了,如果不是周亞夫三個月幫他平定七國之亂,那以後再想削藩簡直是難上加難。晁錯之死,是死在漢景帝的優柔寡斷的性格當中。


好風好夢好歌好地方


晁錯被處死的前因後果,很多讀者朋友可能都清楚了。

晁錯積極主張削藩,但當時諸侯王實力還比較強大,因此漢景帝的一些削藩政策實行後,吳王劉濞就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造反了,史稱“七國之亂”。

下面出場的這位,是晁錯被殺的關鍵人物:袁盎。這個袁盎很有正直的名聲,但不知什麼緣故,和晁錯關係一向不好。

(圖文無關)

漢景帝繼位,晁錯做御史大夫,隨即利用職權收拾了袁盎一把,派人審查他收受吳王財物的情況。最後結果是查出有罪,景帝下詔赦免,罪行,只把袁盎免官貶為庶人。

袁盎在這件事上到底有沒有罪,也不好說。他和吳王劉濞是有些關係,因為他曾經做過吳王的國相。臨上任之前,袁盎的侄子勸他:“吳王向來驕橫,你如果想管教他,他肯定會反過來收拾你。你就每天喝酒,勸勸他不要造反就是了。”袁盎按計行事,果然跟吳王搞好了關係,得到吳王的厚待。

所以他收受吳王財物,應該是真的。

既然有了這個前科,吳王一叛變,這邊晁錯就對人說了:“袁盎收了吳王錢財,替他遮掩謀反的事實,一定是同謀,應該治他的罪。”

袁盎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嚇得不輕——和造反搭上關係,可是掉腦袋的事情。他一咬牙,好吧,你不仁我也不義,於是請求面見皇上,說:“吳楚七國叛亂,都是因為晁錯削藩,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現在皇上您殺了晁錯,下令恢復他們原有的封地,七國沒有作戰的藉口,自然也就會退兵了。”

漢景帝沉默了一會,然後同意了……於是下令,讓晁錯穿著朝服到東市就斬。

《史記·晁錯列傳》記載:

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如果僅僅看這條,很容易得出一個直觀的結論,就是漢景帝雖然迫於形勢殺了晁錯,但是對於這個忠心的臣子於心不忍,於是給他一個高規格的待遇。讓他好歹帶著一點尊榮而死。

可惜事實真相併非如此……《吳王濞列傳》裡有晁錯被殺的詳細描述:

乃拜盎為太常,吳王弟子德侯為宗正。盎裝治行。後十餘日,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東市。錯衣朝衣斬東市。則遣袁盎奉宗廟,宗正輔親戚,使告吳如盎策。

袁盎出了這個主意後十多天,景帝派人召晁錯進見,然後也沒給什麼辯解的機會,直接把人拉到東市砍了。

那麼晁錯穿朝衣的原因就好理解了:面見皇帝,自然要穿“工作裝”。而他是在工作場合直接被拉去殺頭的,穿朝衣就斬沒有什麼特殊含義,僅僅是沒換衣服而已。

在這件事上,袁盎是兇手主謀,但畢竟是自衛反擊,罪行可以減等看待。他對於吳王的謀反,應該是真不知情,因為漢景帝殺了晁錯之後,派他去通知吳王——你不是說殺了晁錯萬事大吉嗎,那就你去報信吧。劉濞想強行留下他,袁盎不肯,找機會逃了出來,可見他和吳王不是一夥的。

而漢景帝的表現只能稱作可笑。採納臣子計策,回頭就把手下人推出去頂罪,不免讓後來人心寒,這是其一;認為殺一晁錯居然能讓七國退兵,這是其二。

按說文景並稱,都是比較有賢名的皇帝,何至於如此慌亂?可能是頭一回打大仗沒經驗吧……


北門猿


方圓論壇在線

晁錯也是漢朝時期一個比較著名的“背鍋俠”。原本漢朝削藩從漢文帝開始就已經實行了。不過漢文帝和賈誼的削藩之舉只是屬於試水階段。雖然漢文帝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削藩。但並沒有大規模實行。而漢景帝時期朝廷和皇帝的既定政策就是削藩。所以說漢景帝時期要削藩的是漢景帝。晁錯只不過屬於那個出謀劃策的人。後來削藩引起了動亂,晁錯也就成了漢景帝的替罪羊。


晁錯最早學習的是法家思想。後來文帝時期法學不顯,所以晁錯也就開始改變陣營開始跟隨伏生學習儒家思想。之後晁錯就直接投入了儒家陣營。晁錯此人能力還是蠻強的。在國家發展問題上,晁錯主張“重農抑商”。因為晁錯覺得農業乃國之根本。而商人多是見利忘義之輩。所以晁錯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以振興漢朝經濟。在抵禦匈奴問題上。晁錯又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晁錯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禦匈奴攻掠。說白了就是邊關人口稀少不足以抵抗匈奴。如果充實邊關人口。到最後不管是抵抗匈奴還是漢化匈奴都會見奇效。晁錯如果不涉及到削藩問題。但以他在軍事和經濟上的措施來看足以獲得高官厚祿榮華一生。但最後晁錯卻一腳踏入了不歸路。

景帝二年,深受漢景帝寵幸的晁錯建議漢景帝開始加大削藩力度。在晁錯的《削藩策》上晁錯表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景帝受到晁錯的蠱惑後開始加大削藩力度。晁錯的削藩之策無異於火上澆油。相對於文帝時期的賈誼。晁錯的削藩之舉簡直就是下下策。就連晁錯的父親都認為晁錯的削藩策遺禍不淺。在勸諫無果後自殺身亡。


而晁錯的削藩策出臺之後十天左右頓時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吳楚之地七國暴亂。七國造反之後漢景帝也蒙了。漢景帝害怕以動亂江山社稷。所以急於平息動亂。此時袁盎獻計漢景帝殺死晁錯以安諸侯。袁盎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佈赦免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後來漢景帝為了利益果斷的拋棄了晁錯,晁錯最終的結果就是被腰斬於世。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