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你怎么看?

gdhycgs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曹操曾经干过的一件事,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相同的。

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袁术由于吃了败仗就坚守在寿春城内不出来,曹操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来。

时间一久,《三国演义》中宣称的17万人消耗的粮食无疑是巨大的,又刚好遇上旱灾,大后方也没有多少粮食可以送过来。

不得已的曹操还得向孙策借粮食,为了能够多支撑几天,曹操还命令用小碗分发粮食,实际上打的就是细水长流的主意。

但士兵们不满意,因为吃不饱,一时间人心惶惶,“皆言丞相欺众”。

领兵打仗最怕的就是军心浮动,轻则纪律涣散,重则军队哗变。这时候的曹操想了一个办法,他找来粮官王垕(hou)说:我借你一个东西稳定军心。

王垕反问曹操是什么?

曹操回答说要借他的脑袋稳定军心,王垕争辩自己无罪,曹操说我知道你没有罪,但你是粮官,我不杀你无法稳定军心。你就放心去死吧,你的妻儿老小我都会照顾。

我们再来说汉景帝,因为削藩的动作用力过猛,导致各地诸侯十分不满,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联合起来造反。

曾经在谋反的吴国当过丞相的袁盎就向汉景帝建议说杀掉晁错,以平息七国之乱。

实际上汉景帝不知道晁错是无辜的吗?他肯定知道,毕竟晁错提出《削藩策》的时候,是得到汉景帝的同意后才进行削藩的。

这时候汉景帝一看七国都联合起来造反,他肯定着急,这时候他的立场就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晁错的支持者。

这时候汉景帝需要考虑的就不是什么削藩了,而是保住自己的皇位,他当然知道晁错没有罪过,但他决定还是妥协,把晁错推出来当挡箭牌。

试图让叛乱平息下去,这就是汉景帝的本意,所以他不是坚定的削藩支持者,一看情况不对,他就立马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就像后来的宋神宗原本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但是也禁不住守旧派施加的压力,只能把王安石罢相以缓和内部矛盾。

正犹如曹操知道粮官无罪一样,但他需要杀掉粮官平息众怒。实际上,这些大臣对于皇帝来说就像手中的纸牌一样,面对不同的局势会打出不同的纸牌。

有可能原先还很看好的一张手牌到最后就不得不扔掉以保全自己最终的胜利,而晁错的命运就是一样,他并没有罪,只不过汉景帝需要杀掉他以缓和局势。

但是令汉景帝没有料到的是杀掉晁错之后七国之兵并没有撤退,这也是汉景帝失去了对形势的判断,他或许以为这次叛乱只是因为对削藩的不满。

所以打算自己退一步,希求这些诸侯也会自觉的退一步,但是他没有摸准这些诸侯的心思,对这些诸侯来书,既然已经举兵,那么无疑站在了和中央政府的对立面。

现在皇帝可能会和他们妥协,但是难保不会秋后算账,所以不如干到底。可见七国之乱本身就是一场谋反,是各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的战争。

汉景帝打错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各诸侯并不仅仅只是要晁错死,而是盯上了他的宝座。就像朱棣不只是仅仅要让黄子澄、齐泰等人死一样,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朱棣也只能在造反的路上一错到底了。

归根结底,晁错的死不过是政治利益集团斗争的牺牲品。

汉景帝可以杀晁错,也可以不杀。但是杀可能减少损失,不杀就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这个时候汉景帝考虑的不是晁错,而是自己。

他有啥晁错的种种理由,也有不杀的种种借口,无非是权衡利弊而已。


围炉谈史


晁错是一代改革家,是汉景帝的老师,是朝廷的重臣,即使有着如此多的头衔,晁错还是未能逃脱一死,而且是被学生汉景帝亲自赐死。

难道汉景帝不清楚,晁错死了,七国也是大概率不会罢兵?清楚,非常清楚,汉景帝不傻。

那汉景帝又为何继续实行腰斩?

只有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根源”才会没有,景帝会站到舆论制高点

说起晁错,不得不说到贾谊,这两人号称汉朝文景时期的“双子星”,两人对于局势都看得很清,两人都觉得“诸侯尾大不掉”是汉朝最大的风险。

汉文帝时期,贾谊就屡屡劝谏,希望文帝能“削藩”,每每此时,汉文帝就开始问一些关于“鬼神”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了。文帝为了发展,把问题留到了后面,而贾谊也在文帝时期早早挂了。

晁错也是“削藩”的坚定支持者,他的阻力要比贾谊小,因为景帝是他的学生。

在汉景帝上位两年后,看着吴楚两国逐渐增大,晁错的“黄金建议”来了,那就是“削藩”。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55年,当时晁错献上了注明的《削藩策》,并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话很犀利:“削也反,不削也反”,这话很有杀伤力,《削藩策》也明显打动了汉景帝,于是,汉景帝的“削藩大业”正式拉开序幕。

改革,改革,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晁错的改革“削藩”明显是要剥夺各诸侯王的既得利益,各刘姓诸侯王岂能愿意?

当然不愿意。于是在削藩开始十来天后,以吴国和楚国为首的七国奋起反抗,发动了战争,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的人马,实力确实不行,七国联军,所向披靡,眼看国家危急。此时,晁错竟然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都城。汉景帝有点不乐意。

当汉景帝向袁盎问计策时,袁盎悄悄献策:杀了晁错,停了削藩,联军自退。袁盎是谁?曾经的吴国丞相,和晁错一向有过节。

汉景帝仔细思考袁盎的话,觉得有道理,因为七国联军打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如果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晁错死了,七国不退兵怎么办?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杀了晁错,停了削藩,如果七国还是不退,汉景帝也没有办法了,但至少说明他努力补救了。

所以,无论七国退不退,到了这个节骨眼,晁错是必须死的。

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于晁错的上位,朝廷很多人是有意见的,晁错仗着皇帝老师的身份,来回左右政策的走向,晁错得罪的官员其实早就不止袁盎一个人。

司马迁说: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通过司马迁的描述,晁错的形象跃然纸上,此人改革之心很强,同时,对于私人仇恨也是常记在心。对于晁错的削藩,朝里没多少人支持。因为成功了,晁错大功一件。失败了,大家都会受到牵连。

所以,七国之乱开始后,各级官员对于晁错那是非常地“憎恨”。此时,汉景帝最需要的是“团结”,一是所有官员可以支持自己,二是全体百姓支持自己,这样阻力会降到最低,吴楚之乱的风险也会变为最小。

所以,晁错必须死,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能让天下所有人看清“七国之乱”的根本面目,那就是造反,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口号进行的造反。这样,所有的官员和百姓就会被团结过来。

从表面看,如果,晁错没有了,“七国之乱”继续乱下去的理由就不存在了。如果七国继续造反,汉景帝这里就能团结一大票人。

这是汉景帝必须杀晁错的第二个理由。

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

(剧照)

汉景帝是同意削藩的,但事情不成功,反倒引起了“七国之乱”,谁来负责这个事?谁来背这个锅?

汉景帝来背?怎么可能。这口锅,只有晁错来背,才是最合适的。通过诛杀晁错,让所有人以为皇帝是受了晁错的误导,发动了不合适的“削藩”。

当然,晁错是有责任的,但此时的汉景帝已经33岁了,不是个小孩,难道他没有一点思考能力?所以说,晁错之死,就是替汉景帝背锅的。汉景帝也很难受,但是,晁错必须死。

晁错死了,七国退兵了吗?当然没有退,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吴王刘濞怎能错过?继续高歌猛进。此时,一个绝世名将出现了,那就是周亚夫,周亚夫率人开始阻击七国联军。

《史记》记载道: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这段话很有意思,是汉景帝问从前线归来的校尉邓公:“吴楚联军退了吗?”邓公回答道:“吴王想造反又不是一天形成的,准备十几年了,杀了晁错并不能让他停下。晁错之死的害处是,从此忠臣不敢说话了,晁错死得有点冤。”汉景帝沉默很久说道:“你说得对,很有道理。”

看来,汉景帝是后悔了,后悔也没有用,在那个关口,正是因为晁错死了,才快速形成了统一战线。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叛乱被周亚夫平定了,削藩也取得了一定作用,这让西汉延续了后来的一百多年。这里面,难道没有晁错的功劳吗?

整体来说,汉景帝诛杀晁错有三大理由:一是断了七国之乱的起兵理由,看有无转机;二是通过诛杀晁错,七国不罢兵,来取得官员和百姓的最大支持;三是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背锅侠。


蓝风破晓


那就详细聊聊晁错吧。

先从汉景帝说起吧。

那一年,汉景帝还没转正,依照是太子一枚。有一天,太子刘启跟吴国的太子刘贤在一块下棋。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两虎,尤其是不容未成年的虎。两个太子党在一块,就是容易出事。两人原本好好下着棋,突然争着棋路来了。争就争吧,还动起手来了。动手就动手吧,刘启一暴走就拿起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

谁能想到文景之治的创造者之一,年轻的时候脾气这么暴?

这一打死就麻烦了,虽然你爹是皇帝,人家的爹也不白给。

刘贤的爹是吴王刘濞。刘濞的爹刘喜是个老实巴结的人,常年被刘太公当正面典型来教育刘邦。可到刘濞这一代,基因突变,变得特别生猛,生猛到刘邦决定派他去镇守江东。要知道,江东是项羽的基本盘,要在这里当王,没两把涮子可不行。

可是,刘邦一封就后悔了,因为他怎么看这小子都像有反骨。但实在是用人之时,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让不是姓刘的去,他更不放心。

于是,在刘濞上任之前,刘邦特地给打了一针预防针,他摸着大侄子的背说道:“我看啊,建汉五十年后,东南方向将有叛乱,这会不会是你啊?你可要想清楚啊,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刘邦虽然没练过化骨绵掌,但这一摸,摸得刘濞魂都没有了,赶紧下跪表态自己一定不会反。

刘邦在的时候,他没有反,吕后掌权的时候,他当然也不敢反,汉文帝在的时候,他也没有反,不过,小心思已经开始有了。谁让汉文帝为了安抚大家,曾经放出风,以后皇位可能传到吴国呢?而且汉文帝老是装低调,搞得别人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被汉文帝的儿子打死,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何况这还是他的独子,这是要绝自己的后啊!

儿子的尸体运回来后,刘濞铁青着脸下令。

把我儿子的尸体抬回长安!

把死人抬到长安,这就是给汉文帝难看了。汉文帝也没有发火,毕竟这事是自己儿子惹了事,他耐着性子把刘贤下葬了,又专门派人去慰问刘濞。可光是慰问显然是无法平息刘濞的怒火。

从此之后,刘濞就不进京拜码头了,每次都说自己有病,成为大汉的长期病号。有关部门也不傻,你说你有病就有病啊,你得有证明啊,一查刘濞果然在装病。于是,相关部门就把刘濞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来一个扣一个,看你来不来拜码头。

汉文帝还是好说话的,把这些扣押的使者全放了回去,还特地给刘濞送了一个老年顶级套装:倚几与手杖。并特批他从此都可不来朝见皇帝。

刘濞满腔的怒火,碰上了汉文帝的化骨绵掌,有气也发不出来,只好活活憋了回去。

但让他就此罢休是不可能的。刘濞借着自己的地盘大,又有资源,开始搞起了半割据,跟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收容一些亡命之徒,就等着天下有变了。

汉文帝去世了,上台的汉景帝还能镇住刘濞吗?

为了对付刘濞以及那些藩王,汉文帝给汉景帝留下了两大法宝。

第一个是大汉第二聪明的政治家晁错,不说他第一倒不是违反广告法,而是他确实是第二。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汉文帝为了选拔人才,多弄点储备干部,好跟那些军功集团的人搞下平衡,搞了一次大考试,汉文帝亲自出题,让大家谈谈对建议大汉帝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这场考试中,晁错名列第一。

史书随后加了一句, 贾谊已死。

对晁错来说,贾谊的死,让他摆脱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一下冲到了第一名,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晁错一个人抗了。如果贾谊还在,晁错只怕不会轮落到后面的悲惨境地。

晁错,颍川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他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这个人很刻薄,不太懂得搞好人际关系。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年轻人嘛,气有点盛,大家可以原谅。

所以,晁错的青年时期顺风顺水,少年时学习法家,以文学特长进入汉朝礼仪机构太常寺工作,官居太常掌故。很快,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机会。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书籍都失传了。秦朝有一位博士叫伏生,他在家中的墙壁里隐藏了一套《尚书》。到了汉文帝时期,晁错被指定为官派学员,到伏生那里学习《尚书》,等于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学成归来,晁错的感觉就不一般了,毕竟受过名师指点,学过绝世经书,淡吐的档次一下上来了,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被汉文帝送到儿子刘启那里上班。官居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的老师。

史书记载,因为善于出计,深受刘启喜欢,人称智囊。

这时候,晁错“峭直刻深”的特点终于显露出来了。比如除了干好太子家教这份工作,还特别喜欢写研究报告,给汉文帝提各种大汉改造意见,比如建议汉文帝对匈奴人不要太客气,咱选良将精兵,怼他。

汉文帝看了一下,点名表扬了一下晁错。接下来,接下来就没有了。

汉文帝对这个主动出击的方案是点赞不行动,汉文帝也是这样对付贾谊的建议。

过了两天,晁错又提了一个建议,大汉的法令过了这么久了,已经不合时宜了,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同样,汉文帝又点了一个赞,随后删除了他的帖子。

晁错没有放弃,过一段时间,又琢磨出一个东西:那些诸侯是时候该削一削了。

汉文帝依然给他一个红心,然后拉黑了他的建议。

搞得久了,晁错也有点不服气,要是我提的建议不行,你就直说啊,你一直说行,又不按我说的做,这是几个意思呢?

一冲动,晁错给汉文帝打了一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看上去,晁错是在谦虚,表示自己的意见是狂夫之言,但实际上却在暗示,自己的意见行不行,就看领导明不明吧。

连皇帝都敢叫板,可见晁错确实有点狂。因为这个,他在当太子家令这个冷门职务时,就得罪了一大批人,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这其中,有一位跟他意见最大的,就是汉文帝相当器重的袁盎。

这两人不知道闹了什么意见,反正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人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只要看到这个地方有另一个人的存在,立马掉头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汉文帝是好说话的,他当然听出了晁错的弦外之音,但他没有打击晁错,而是很诚恳的写了一封回信,表示部下提的意见没有狂不狂的,大家可以随便提意见,我不会区分什么是狂的,什么是不狂。真正有区别的是做决策的人是否英明。如果我做决策不英明,那就是国家的祸患了。

言下之意,你再狂,也得经过我这一关,你再狂,能狂出我的手心?

方案你随便提,决策我做,责任我负。

晁错有才,汉文帝是知道的,就像他知道贾谊有才一样,但是,像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磨磨性子,不然迟早要闯出大祸。

可惜,汉文帝没多少功夫来磨他了,去世之后,晁错这位被他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蹦了出来。

汉景帝继位后,立刻把晁错提拔为内史,每天跟他讨论国家大事,越听越觉得晁错有才啊,你说得都对,我马上照办。

可见,在用人这样事情上,汉景帝还需要多多磨练,向他的父亲汉文帝学习,越要用一个人,越要懂得保护这个人。

一味的恩宠,只会让他成为攻击的目标。

很快,一位元老级人物就朝晁错发起了攻击。这位元老叫申屠嘉。

申屠嘉算是最后的一代开国元老了,是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因为资格老,在汉文帝后期,因为宰相空缺,看来看去,就发现这位大爷还合适,德高望重,是军功集团的老前辈。所以把他请出来发挥余热。

请出来才发现这热度相当高。

有一天,申屠嘉拜见汉文帝,发现汉文帝正跟他的好基友邓通在喝酒快乐。邓通大概有点找不着北了,竟然对老同志有点礼数不到。

申屠嘉回来之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召来,特地吩咐,如果这小子不来,就直接给我砍了。

收到消息的邓通吓得赶紧躲进宫求救。汉文帝给他吃了定心丸:你放心去,我马上去救你。

拿到了汉文帝的保证,邓通才敢到申屠嘉的丞相府报到。进了府,他赶紧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老爷子叩头认错,叩得满头是血,申屠嘉还在上面喊打喊杀,吓得邓通半条命都没有了,总算等到了汉文帝的救兵。

回去之后,邓通的腿都是软的。

汉文帝时的邓通,可是连太子刘启都没办法的人,但申屠嘉说杀就杀,也不过是看心情的事情。

到了汉景帝继位,申屠嘉又觉得晁错不顺眼。史书没记载原因,老干部看不惯青云直上的年轻人,这是中国国情。再说了,你丫是哪冒出来的,你爹是谁?跟高祖皇帝杀过人没,你就敢在朝中目中无人了?而且汉景帝每天跟一个内史商议国事,还一商一个准。这可是丞相申屠嘉的工作范围,你小小的内史把丞相的工作给干了,丞相是摆设啊。你这是想让人家提前退休?

其实申屠嘉不只看不惯晁错,他看不惯一切没啥根基的人,比如袁盎。

那一年,汉文帝还在。有一天,袁盎刚从地方回京,退休在家,一次出去逛街,在大街上碰到了申屠嘉,一看是前辈来了,袁盎连忙下车行礼。申屠嘉就没什么心情下车了,一个晚辈,又是没来头的,就随便在车上意思了一下。

袁盎回去之后,越琢磨越觉得自己今天面子丢大了,当街被申屠嘉轻视,而且旁边还有不少低级官吏,自己好歹也是前朝的老臣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怎么办?提把刀杀过去?那《史记》就该改叫《水浒传》了。

袁盎穿好官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出门右转朝申屠嘉家走去,请求拜见申屠嘉。

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接他。这也不能说申屠嘉傲慢,这其实是他的一个习惯,他下班后从来不见私客,以免有人来求办事。

原本以为袁盎呆一会就走,可没想到,袁盎大有见不到人,就要留下来吃晚饭的意思。申屠嘉只好破例出来了一次。

见到申屠嘉后,袁盎深吸了一口气,提了一个请求:“请别人回避一下,我想单独跟丞相聊聊。”

申屠嘉一听,以为又是来求办事,再联想到袁盎最近没有工作,不会是来求我的吧。于是,申屠嘉毫不客气,“你要说公事,明天到官署跟长史谈,要是私事,对不起,恕不奉陪。”

说罢,申屠嘉掉头就要走,突然听到后面一个轻脆的声音,回头一看,袁盎跪下来。

这求的什么事?

申屠嘉刚想大叫把这人叉出去,却听到袁盎问了一句话,这句话把他留了下来。

“请问大人,你做为丞相,你感觉跟陈平、绛侯(周勃)比怎么样?”

申屠嘉终于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他认真答道:“我不如。”

袁盎站了起来,拍拍衣袖,“这就对了,你也知道自己不如。当年陈平、绛侯辅助高帝打天下,又诛灭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而丞相当年不过是武夫,靠着小功劳迁为小队长,后面当上了淮阳郡守,一路下来,丞相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我们陛下从代地到长安来之后,每当有人提意见,陛下没有不停车认认真真听取别人意见的。能用的就用,不用的先放到一边,但没有不表扬的。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招揽天下的贤人。所以我们的陛下每天能够听到以前没听过的,知道以前不知道的。这才一天比一天圣明。”

说实话,以我的猜测,当申屠嘉听到前面半段时,估计是要发火的,毕竟论资历,论功劳,他确实不如陈平周勃这些大神级元老,但人家不是死了嘛,现在自己是老大啊。这种事情你怎么好当面戳破的。就后面的事情来看,申屠嘉也不是性格开朗的人,但他的火就是发不出来。

因为袁盎在称赞皇帝啊,难道你敢跳出来反对?

申屠嘉只有点头的份。

“陛下都广开言论,而丞相你今天却在封闭天下人的嘴,只怕一天比一天愚蠢,要是圣明的陛下来责备愚蠢的丞相,只怕你要倒霉喽。”

在文景时代,袁盎不像贾谊、晁错那样提过什么改变大汉朝的奇计,但他的提案是通过率最高的,除了他不怎么发表宏论之外,跟他高超的口才是有关的。

这一顿话就把军功集团元老级的申屠嘉给说跪了,连忙向袁盎行礼,表示:“我实在是个乡巴佬,平时不懂事,今天幸亏将军教我。”

申屠嘉将袁盎请入房内,引为上客。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袁盎指着申屠嘉的鼻子骂了一顿愚蠢愚蠢,大出了一口恶气。不但没得罪申屠嘉,还被申屠嘉如此器重。

这里面的秘密不是袁盎抬出了皇帝,而是袁盎提到了陈平周勃。不要忘了,袁盎当年可是汉文帝用来打周勃的。他连周勃都可以收拾,何况你一个申屠嘉呢?

申屠嘉听出了这个弦外之音,这才放下架子,给袁盎行礼。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实力说话的。

那么,晁错有没有实力呢?他也是有实力的,并且成功抵挡住了申屠嘉的致命一击。

有一天,申屠嘉收到一个消息,晁错在自己的内史府开了一个南门。

原来晁错上班的地方门是朝东边开的,只能从东边出入,但我们晁错有直接跟汉景帝说悄悄话的权利,需要从南门进宫。那从东门出去就不太方便嘛,所以,晁错就在南边的墙上开了一道门。

这一开麻烦了,因为内史府就在太庙旁边,而这道墙恰恰是宗庙的外墙。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晁错同学虽然有才华,但有时候心思不细,他也不想想,这天下的府门都是朝南开的,为什么他的内史府朝东开?至少你拆墙之前,先打听一下这墙是谁家的吧。

听说晁错把太庙的墙拆了,申屠嘉喜出望外,等你多少天了,你小子终于犯在我手里了。

申屠嘉赶紧叫人准备,自己明天一大早就去见皇帝,要参晁错一本,治他一个死罪。

第二天一早,申屠嘉就进了宫,却发现晁错早就已经在皇帝身边了。

因为晁错昨天就进宫了。据线索显示,晁错在申屠嘉的家里安排了眼线,申屠嘉一动,晁错收到了消息。

想了一下,这祸闯得有点大,皇帝不出马是救不回了。于是,晁错马上进宫向汉景帝自首。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申屠嘉的奏章还递上去就被汉景帝打了回来。

理由很简单:这是我让他干的!

这保护伞也太明显,太黑了吧。

回来之后,这位军功集团最后的元老,曾经吓得邓通屁滚尿流的申屠嘉活活气死了。

在跟军功集团的较量当中,晁错取得了完胜。这一切,当然是汉景帝的支持。那么,从刘邦时代开始就掌控着长安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要退出江湖?

一切还言之尚早。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中学大历史》,我们下回再聊七国之乱。对了,这是一个收费专栏,目前在促销,原价88,目前只需要68。谢谢大家支持。

大家好,这里是专栏《中学大历史》,这两天正在高考,有亲在后台留言,说我这个专栏押中高考题了。我一看,还真是,前些天刚给大家介绍了贾谊,今年全国语文卷的文言文就是贾谊。

当然,这不是说我有多历害,我这个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文言文,写得多了,难免撞上。我也不忽悠大家说看了我的专栏,高考一定得高分。咱们的专栏不是做高考押题的,我们只是讲中学历史的,突然押中语文高考卷,这只是一个例外。而且要想真正学好历史,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说你押中题就行的。

好了,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中学大历史,前面我们讲了晁错得到汉景帝的宠信,明明拆了太庙的墙,汉景帝却张开保护伞,活活把告状的申屠嘉给气死了。

晁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很快升任为御史大夫。

官升得快,活也得干,为了对得起皇帝开的这份工资,晁错很快提了一个大方案:削藩。

削藩这件事情贯穿了半个西汉,其实这个事情刘邦在干,吕后在干,汉文帝也在干,但都干得小心翼翼,生怕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不该扯的东西。

晁错觉得过了这么多年,再这么小心有点赶不上大汉帝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建议汉景帝加快步仗,大干三年大变样。

而晁错给的理由简单又粗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你削他们,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他们也会反。削了,他们不过现在反,准备不充分,反而祸害少。稍迟了,他们有准备了,反而不好处理。所以,千言万语换成一个字:削!

这个理由太简单太粗暴,听起来甚至不像是正儿八经讨论国家大事的态度。但是,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贾谊给汉文帝提过无数次削藩的意思,晁错也提过,但基本上都是被领导打了回来,表示你们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们再商量商量,一商量就没了消息。

直到晁错提出这个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由后,汉景帝脑子一热,终于拍板:削他丫的。

楚王来长安拜码子,晁错报告,薄太后去世那一年,这家伙在自己家里搞娱乐活动,与女孩睡觉了,请诛之!

我就不知道,人家楚王在家里跟谁睡觉,晁错是怎么知道的。

汉景帝没有杀楚王,但用这个借口把人家的东海郡给削了。

没过多久,又抓住赵王的一个鞭子,把人家的常山郡给没收了。

又过一会,发现胶西王在买卖官爵时搞了暗箱操作,把人家六个县给削了。

削完这些二线诸侯,终于削到硬骨头了:吴王。

事实上,朝中还在讨论怎么削吴王时,吴王就已经要反了。

说实话,晁错说的削之反之,不削亦反,不是指别人,就是指吴王他老人家。这是当年刘邦就已经看出有反骨的人。而且汉景帝打死了人家的儿子,这种仇岂是说忘就忘的。

这些年,吴王在自己的封国异动频繁。

比如他封国的百姓不用交赋税,甚至连政府摊派的徭役也不用去,吴王全包了。逢年过节有各种福利。不但如此,一些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的人,包括一些流窜犯,到了吴国就等于进了和平饭店。

吴王太有钱了,他的封国本就是富庶之地,国内还有铜山,能够自己制造钱币,吴国的钱币跟邓通的钱币是汉朝的两大通货。而且吴国还能制盐。

当然,越是有钱越不能任性,做为一个封国,你没事收买人心是什么意思?

对这些事,汉文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等这位彪悍的大哥寿终正寝。可没想到,吴王挺能活的,熬过了会玩太极的汉文帝。

到汉景帝一上台,这位新司机把大汉这辆刚做了保养的二手车开上了削藩的快车道。

按晁错的说法,削之反,不削亦反。而吴王刘濞自己也觉得,我不想反,人家会认为我会反,我想反,人家也会认为我会反,那就反他丫的。

为了提高造反成功率,团结大多数诸侯。吴王热情邀请大家一起共识盛举。

刘濞先是拉扰了刚被削掉六个县的胶西王刘昂,表示打下天下,两人一起平分天下。

这个建议提出来时,刘昂的部下表示,这个估计是刘濞忽悠我们的,现在一个皇帝就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而不闹事的呢?

这个道理刘昂也懂,但他依然决定投入到造反大业中。原因很简单,打下了天下,大家再重新竞争嘛,当年高祖皇帝不也是跟项羽平分天下,然后决胜出最后的胜利者吗?

很快,同一个汉朝,同一个梦想,许多的藩王加入到造反大业中,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加上吴王刘濞,一共七个六伙伴。

大汉建立后,最大的内斗七国之乱拉开了序幕。

一发动,阵势有点大,刘濞表示自己今年六十二了,廉颇不老尚能饭,将亲自担主帅,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岁,也将上战场。想起来也是有点心酸,自己的儿子当年要是没被汉景帝打死,哪里需要老父幼子上场操练。

吴楚两国国大县多,实力雄厚,是造反的主力,两国一发兵就盯住了另一个藩国:梁国。

梁国的梁王是汉景帝的同胞兄弟,梁国地大物博,是汉文帝在贾谊的建议下特意设立的大国,专门用来制衡吴楚两国的。要想挺进长安,就必须拿下梁国。

在吴楚夹击下,梁国屡战屡败,最后只能缩到都城睢阳防守。

诸侯的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长安的意外。这一点上,晁错同学要负起责任来,他提出削藩的建议,就应该有一整套方案,不能只靠汉景帝下文件去办。至少,他得有紧急预案。

怎么削?如果削不动,怎么办?削了人家要反,又怎么调兵?谁来当统帅?怎么打败反兵?

对于这一些,晁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计划。

好在这一切,死去的汉文景想到了。

在去世之前,汉文帝找到儿子,告诉他一句话:有事找周哥。(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哥,汉朝二代名将之首周亚夫。

有一年,大汉著名神算许负给周亚夫看了一个相,说道:你三年以后将会封侯,封侯八年后将出将入相,这时候,你执掌国家大权,位尊权重,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不过,再过九年,你就要饿死 。

周亚夫笑了,“我父亲的侯爵已经被我哥哥继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儿子继承,我怎么可能封侯?再说了,我如果真像你说的大富大贵,怎么又会饿死呢?你这自相矛盾啊。”

许相指指他的嘴,“你脸上有纵纹一直延伸到嘴里,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看到这里,我吓得赶紧照了照镜子,脸上没纵纹,看来发达是没戏了。但也没有纹路入嘴,托袁隆平的福,我也不用担心饿死。

许负的算命术是开过光的,富甲天下的邓通,她说会饿死,就真的饿死了。

过了三年,周亚夫真的封侯了。因为哥哥杀了人,被剥夺爵位。爵位落到了周亚夫的身上。

而周亚夫进入汉文帝的视野,是因为帝国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情况紧急,汉文帝紧急调动三路大军护卫京师。

这其中,宗正刘礼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周亚夫驻军细柳。

想了一下,汉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决定亲自到军营里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路上看到是皇帝来了,军营大开,将军跟下面的官兵纷纷卸甲相迎,把一个军事考察搞成了领导欢迎会。

汉文帝没有表态,只是说了两句同志们辛苦了就离开了。

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发现自己进不去,营中的将士披甲持锐,如临大敌,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领导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营中的将士报告,我们将军说了,到了军营,只能听将军的,不用听天子的诏令。

难道这天下底还有天子禁区?

汉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节去开门。

终于,军营大门打开了。刚准备进去,又有人拦住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不起,你超速了。”

士兵表示,将军有令,军营内实行限速,不能开快车。

于是,汉文帝只好放慢了缰绳,缓缓前行,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周亚夫,却发现这哥们身着铠甲,手中还有武器,也没有跪拜的意思,还理直气壮的表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说完,周亚夫给汉文帝行了一个军礼算数。

没有感受到皇帝应有的礼遇,汉文帝没有生气,反而端正了坐姿,挥手向营中的将士致意。

此后,汉文帝退了出来,面对被拦在营外的群臣,汉文帝叹了一口气:“这才是大汉的将军啊。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仿佛就是儿戏,那些将军只怕随时会被袭击成为俘虏,只有亚夫这里,没人能够侵犯他。”

这个故事称为《细柳营》,今年语文教材改革,原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世家》被请出了教材,新增了这篇《细柳营》。不要过度解读。官方解释,《细柳营》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

其实,《细柳营》的主角固然是周亚夫,但汉文帝的形象同样突出,没有明辨事非的汉文帝,是不可能产生细柳营这样的故事。换个昏庸的领导,周亚夫这样的刺头早就被叉出去了。

这一次慰问,汉文帝记住了周亚夫。临死之前,才给儿子留下这个活锦囊:信周哥,得永生。

那么,在汉文帝的局里,是不是晁错负责捅破这个疮,周亚夫负责收拾呢?

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把治理天下想得太简单了。

在周亚夫出兵后不久,晁错提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他建议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

很多人认为,晁错大概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提这种荒唐的建议。皇帝在前面拼命,你在大后方歌照唱,舞照跳?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就是刘邦在前面打仗,萧何在后面负责粮草包邮。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照搬经营模式是会吃大亏的。刘邦那会是创业,创业当然是老板冲在最前面。而汉景帝是守业,守业当然要守在家里。何况,你晁错能达到萧何这样的水平吗?就是萧何在镇守后方时也是提心吊胆,担心老板不相信他,把自己家的年轻人全送到前线,给刘邦当人质。

晁错呢?什么都没给,就要坐镇后面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晁错后面倒霉的主要原因。但是,晁错的这个建议背后隐藏着汉朝政局变迁的真正秘密。

晁错为什么请求汉景帝亲征?难道汉景帝不能跟着晁错一起坐镇后面吗?

原因是,晁错意识到,汉景帝如果不亲征,可能还真调动不了汉朝的将军们。

这些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周亚夫们。

周亚夫不是别人,正是周勃的儿子,是军功集团第二代的领军人物,而削藩这种事情,是军功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刘邦建立汉朝,外封同姓王,内用功臣,大汉集团形了皇帝、诸侯、功臣的三角架。

什么样的人会希望进行调整呢?当然是这个权力架构之外的人,也就是草根文官集团。

如果你仔细阅读削藩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积极建议削藩的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都不是军功集团的成员,他们是皇帝发掘出来的汉朝新兴政治力量。

从刘邦到汉文帝,丞相都被军功集团所垄断,那些没有军功背影的人,就算能力再高,顶天也就混个九卿当当,而且还特别费劲,动不动就被军功集团的人集体攻击。贾谊就是这样被郁闷成了屈原。

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只有寄希望削藩打破汉朝的政治壁垒,从而跻身到官场的最高级。

那问题来了,晁错们要将军功集团挤下去,为什么盯着的是外面的藩王呢?

答案很简单,诸侯、军功集团、皇帝是汉朝的三个支架。军功集团跟诸侯虽然并不相干,但其实相互依存,皇帝用诸侯防止军功集团逆袭,也用军功集团压制诸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被破掉,另一个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些东西,军功集团当然是了解的,所以他们明知道这些诸侯可能会闹出乱子,但他们从来不提削藩的事情。

现在,晁错捅了蒌子,还让军功集团去平叛?这不是让人家卖自己包数钱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汉朝平叛大军的进展情况,但可以猜测,这些军功集团子弟率领的大军必定出现了磨洋工的情况。晁错这才提出让皇帝亲征的事情。

提议皇帝亲征,自己坐守后方,晁错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但紧接着他犯下了第二个大错。



他要弄死袁盎。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晁错跟袁盎两个原本没什么交集的人成了死敌,同朝为官十多年,两人一句话也没说过,进了一个办公室,只要发现里面有对方的存在,立马甩袖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他。

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但无奈一直没机会。吴王一反,晁错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袁盎曾经当过吴国的国相。

晁错跟属下商量,袁盎在当吴国国相的时候,一直报告说吴王不会反,结果现在却反了,袁盎一定是收了吴王的贿赂。

说实话,这就是公报私仇了。人家袁盎去吴国当国相,也不是自己要求的,是组织上安排的,而且吴王一向跋扈,汉文帝时候就已经这样了,跟袁盎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人家在吴国的时候,吴王确实没有反。吴王反的时候,袁盎早已经退休回长安。而说袁盎收受吴王的贿赂,那倒不是冤枉袁盎,不过,这个事情已经追究过了,袁盎正因为收了吴王的钱才提前退休,回到长安当了一个老百姓。一罪不能二罚,这时候再痛打落水狗有点不合适吧。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牵强,所以晁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在他犹豫的一瞬间,晁错的生命就开始倒计时了。

政治场上,公报私仇是常见操作,顺手处理个把对手,政治家们经常这样干,但问题在于,你不能犹豫。要么不要起心,起心就要做到底。

在晁错犹豫的时候,袁盎收到了消息。可是,怎么逃过这一劫呢?

晁错是当红炸子鸡,汉景帝正天天跟他商量削藩的大事,为了把这个事情办顺,为了能够让晁错集中精力,汉景帝是不会在乎杀不杀一个袁盎的。

想了半天,袁盎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说眼下还有一个人能够救他的话,非这个人莫属。

这个人叫窦婴。

之所以找上窦婴,是因为窦婴的身份特殊。

一,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也就是说他属于外戚集团,能跟皇帝说得上话。更重要的是,要对付晁错,千万不能找军功集团的人,因为找军功集团的人会让汉景帝认为这是政治攻击。

二,窦婴一向反对晁错削藩。那天晁错提出不削会反,削之亦反时,举朝上下没人敢反对,只有窦婴站出来说不。

三,最重要的一点,窦婴也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如果说担任吴国的国相就有罪的话,那窦婴也有罪嘛。

窦婴很快明白,救袁盎其实就是救自己,他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从吴国回来,他对吴国的情况了解,不如让他进宫说说看。

想了一下,汉景帝同意了。

袁盎进宫了,进宫时,汉景帝正在跟晁错商议调运粮草的事情。

看到袁盎来了,汉景帝示意他坐下,问了他最关心的事情:吴楚造反,你怎么看?

袁盎一开口就给汉景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足忧也!”

汉景帝来了兴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吴王这么强大,要钱有钱,要豪杰有豪杰,你怎么说他们没什么作为呢?

袁盎正色答道:“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但哪里有什么豪杰啊,要真有豪杰,应该安心辅助吴王,就不会造反了。现在吴王招揽的那些人不过是一些无赖之徒亡命之人,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这一顿话,不但让汉景帝心花怒放,就连晁错都听了连连点头。

“袁盎说得很对!”晁错禁不住说道,他甚至有些抱歉,他原本以为袁盎这次来会夸大吴楚的实力,阻止皇帝用兵,没想到袁盎是来打气的。

就在晁错放松的时候,汉景帝问了一句:“那现在怎么办?”

袁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随从退下去了,只有一位老兄稳如磐石,一般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这当然是晁错,我是皇帝大秘,我当然不用走。

袁盎上前了一步,“臣说的话,人臣不能听。”

晁错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他现在终于回过神来,今天袁盎一定是来对付自己的。说实话,他不想走,可是想赖着不动也不合适,皇帝的眼光已经扫了过来。

晁错只好行礼退下,他不情愿的迈着小碎步走到东厢房,脸上已经难抑恨意。

从这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应该怎么办?”汉景帝又问了一次。

袁盎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杀晁错!

袁盎的理由如下,吴楚等国造反,就是因为晁错要削藩,他们打的旗号也是杀晁错,清君侧!把晁错杀了,再把那些削去的地盘还藩王,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汉文帝陷入了沉默,良久,他说出了决定晁错命运的一句话:“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十多天后,正在家里的晁错接到消息,皇帝召他去巡查一下街市。

晁错如同往常一样穿好朝服,他还希望巡察完街市能够再见一见皇帝。他心中有无数的事情要跟皇帝商议,削藩之后,还有大汉律法的改革,还有对匈奴的用兵。在他心中,早就规划好了一切大汉的未来。

可惜,政治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开到东市,车子停了下来,车帘拉开时,晁错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晁错被拉扯了下来,史书中没有记载晁错的反应,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但晁错大概也曾经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建议削藩时,他的父亲从家乡颍川赶来,逮住他就骂:“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晁错的父亲也许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大智慧,但他却懂得人情世故。皇帝才刚继位,根基不稳,一上来就要削藩,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晁错固执的说道:“我做得没错,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宗庙就不能安宁。”

父亲盯着儿子,他知道自己如何也劝阻不了,只好气得甩手离去,“你这样搞,姓刘的是安全了,我们姓晁的呢?”

离开之后,父亲服毒自尽,留下了一句预言也是遗言:“我不忍心看到族灭的那一天。”

在东市,晁错听到了他对他宣判,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的。

“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罩你的时候,你拆了太庙的墙,也是我的指使,不罩你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犯罪。

晁错被处以最为严厉的惩罚:腰斩。

从腰部斩下的人,通常不会立刻死去。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图,因为科场舞弊,被处以腰斩。被腰斩后,俞鸿图痛得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这件事情传到雍正皇帝的耳里,这才废除了腰斩这项酷刑。

这是西汉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至少也要给一句话,光明正大的处死臣子,而晁错却是穿着朝服被骗到刑场腰斩。这不得不说是汉景帝的一个洗不掉的污点。史书不会忘记这一幕,在记录这件事情时,他们永远会写清楚: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啊,他是穿着朝衣被骗到东市处死的啊。

那么,晁错的死能够换来吴楚等国的罢兵吗?

晁错被斩后,袁盎出发了,前往面见吴王刘濞。算起来,袁盎跟刘濞也是老朋友了。当年袁盎在刘濞手下当国相时,基本上是道系国相,一天不管事,也不打刘濞的小报告,专心当三陪,陪吃陪喝陪吹牛皮,所以关系还是不错的。

看到袁盎求见,刘濞当然明白这是来劝自己撤兵的。刘濞笑了,“我都已经做了东方的皇帝了,不好意思,我的膝盖弯不下去,没办法向人跪拜了。”

连刘濞的面袁盎都没见着,就直接被扔到营账关了起来。

晁错的死,谁也不关心,史书压根都没有记载袁盎有没有汇报晁错的死,也没有记载刘濞对晁错之死的评价。仿佛这只是一个打酱油的配角,在东市领先自己的盒饭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他。

七国反不反跟晁错有关系,但跟晁错死不死没有关系。晁错不死,反!死,也要反。

说话刘濞原本想让袁盎给他打工,袁盎誓死不从。得不到你的心,那就得到你的人头吧。刘濞决定杀死袁盎。可正当袁盎等死的时候,救难求难的兄弟来了。

来人是一位校尉。当年袁盎在吴国工作的时候,这位校尉是他的从史,却跟他家的婢女发生了一些不好描述的关系。校尉害怕袁盎找他麻烦,所以私自逃跑了。

我比较关心校尉逃跑时有没有带上婢女,可惜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载袁盎追上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送给了他。

校尉知恩图报,变卖自己的财物,花钱买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又潜入营账,将袁盎救了出来。

袁盎算是汉朝的著名杠精了,上怼皇帝,下杠群臣,但这位哥们的情商并不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什么时候可以变通。比如他怼了一辈子周勃,可等周勃入狱后,他却跳出来替周勃说话,在周勃最后的两年里跟周勃成为了朋友。

所以,一跟袁盎谈公事,不少人狠他牙恨发痒,但一谈到私情,都说这小子其实人不错。

袁盎活着从吴军大营里逃了出来,但他出使的任务失败了,他并没有用晁错的死换来刘濞的退兵。

而不用袁盎回报,汉景帝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位叫邓公的校尉从前面回来汇报军情,汉景帝特地问他:“你看吴国和楚国退兵了没有?”

这位老校尉苦笑了。

“吴王准备叛乱已经几十年了,杀晃错只是他的借口,他原本的目标就不是晁错,杀了晁错怎么可能退兵呢?现在我只担心以后没有人跟陛下你说实话了。”

汉景帝愣住了。

“为什么!”他问道,我只是杀了一个晁错,后果就这么严重吗?

邓公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晁错是担心诸侯的力量太过强大,朝廷不能制服,所以才提出削藩。这本来就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他却突然被杀。这不是对内堵众人的口,对外替诸侯报私仇?”老校尉直率得说道,“陛下真的不应该这么做啊。”

汉景帝沉默了,良久,他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我也很后悔。”

这是一段很奇怪的对话。一个来汇报军情的校尉怎么具有直接向汉景帝汇报的资格呢?

这一段对话,无非是让我们加深了一个印象,汉景帝是被袁盎给欺骗了,是为了平息七国的怒火而杀了晁错。

那么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清君侧不过是反王的一个借口,没有人会真正指望杀了自己的大臣,能够让人家退兵。

而且袁盎如果真的是忽悠汉景帝杀了晁错,为什么吴楚不退兵,袁盎也没有被治罪,反而被判有功,重新得到任用呢?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真相是,汉景帝杀晁错,并不是杀给七国看,而是杀给另一群看。这就是军功集团。

史书里记载了奇怪的一刻。在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晁错后,汉景帝等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事宜。这很不合常理的。因为如果要杀晁错给诸侯看,应该越快越好,让这些反王及早退兵。

汉景帝为什么要等十天呢?他到底在等什么呢?反叛的诸侯正加急用兵,他们是不需要观望的。

真正在观望的是军功集团。

这十天里,汉景帝在等军功集团的反应。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晁错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让汉景帝到前线亲征,其原因就是前线出现了怠工的迹象。

这在汉朝的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年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诛诸吕。开国元勋的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结果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跟刘襄达成了秘密协定。

现在前线的那些开国元勋的二代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重演吕氏时代的一幕?这十天,是汉景帝密切观察形势的十天。平心而论,他也不想杀死自己的老师,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他的人。因为晁错的智慧,汉景帝才能够一帆风顺的成为皇帝。但当袁盎跟汉景帝提出诛杀晁错时。

汉景帝的回答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还是更爱这个天下。

汉景帝走出弃卒保帅的一步。他示意弹劾晁错的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不是别人,正是代表着军功集团的军功二代们。

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

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

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

这些人的父亲原本就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他们自身也资质平庸,一生毫无作为。比如这位廷尉张欧,后面当了御史大夫,主管刑法。可是一年到头,什么雷霆手段都没有,一副以和为贵的样子。有什么罪犯落到他手上,一律打回票,实在打不了,连案卷都不忍心看,有时候还会替犯罪份子流眼泪。

说得好听是黄老之道。说得不好听就是烂好人嘛。

这三人这辈子干得最大的事情就是诛杀了晁错。

他们自身没有什么才能,却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

这些东西,汉文帝知道,汉景帝也知道,他们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无力改变。因为这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从刘邦创业打天下起,这天下就是一群人的天下。

要把这群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谈何容易。

刘邦不过完成了诛异姓王的部分。

吕后不过安排点外戚,为大汉注入了一点不光彩的裙带新血液,就被连锅端了。

汉文帝不过提拔了一些人,还不敢太高调。

汉景帝、汉武帝……或许大汉灭亡的那一刻,大汉的残砖断瓦,还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军功集团最为优秀的一位,太尉周亚夫正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前去迎击吴楚叛军。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关注我的这个专栏《中学大历史》。后面继续为大家聊这些事情。


脑洞历史观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无用,为什么要将其腰斩?这应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景帝的刻薄寡恩,自私多疑。汉景帝虽然贵为君王,却并没有宽厚长者的雅量。做太子的时候,因为争执,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刘濞(高祖刘邦侄子)的儿子刘贤。周亚夫在平定“七王之乱”的时候,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却在周亚夫年老之后,逼得他绝食而死。而更典型的是废掉太子刘荣。就是因为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的搬弄是非下,他废了太子,并派酷吏罪责他,致使刘荣自杀。一个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能容情的帝王,他怎么可能对晁错一个外人心慈手软呢?

其次,是晁错的性格使然。晁错一生顺风顺水,没有遇到过挫折,汉景帝一即位,他就被提拔为内史。晁错因此眼高于顶,恃才傲物,为人也“峭直刻深”,以致朝廷中并没有什么朋友,晁错、窦婴、申屠嘉等人都和他不友好。尤其是袁盎,两个人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官场那么复杂的环境,没有几个帮衬的人,你一个孤家寡人能斗得过群狼吗?显然,晁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认为自己只要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就能无往不胜。伴君如伴虎。你别看老虎对着你笑,他一动怒,就是掉脑袋的事啊。我们的晁错在做人上还是幼稚了啊。

第三,削藩的决策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当时的实际。那些诸侯,你不削藩,他也会反,但是不一定就反啊。你温水煮青蛙,学汉文帝,打出推恩令的招牌,把他诸侯国一次次地分下去,时间长了,他们还有什么力量对抗中央呢?你这加一把火,不反都反了,这不适得其反吗?现在,真反了,你说汉景帝火大不?等到七国之乱起了,晁错就没有了主意。出主意他是一把好手,打仗,他哪里有计策啊。再请出了周亚夫之后,他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让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或许他想学萧何,但你是萧何吗?萧何当年留守后方还提心吊胆的,把钱财捐出来,把子弟送上战场。你就这随便一说,谁能相信呢?也许,晁错是担心周亚夫这些官二代不愿意削藩,而在战场上不出力。这皇帝一坐镇,你还不卖力吗?但是,皇帝在前冲锋,你在后方快活,刻薄的汉景帝会怎样想呢?

第四,假公济私,欲置袁盎于死地。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只是没有机会。袁盎做过吴相,还收受了吴王不少的贿赂。晁错一份奏折,就把袁盎整成了平民。晁错准备给他弄一个知情不报的罪过,但是又觉得理由有些不充分,就犹豫着。这时,袁盎收到了消息,找到了窦婴。窦婴作为外戚,自然反对削藩,尽管他就要出征,还是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有平乱之策。袁盎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了汉景帝,他终于说出了“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就这一句话,把晁错送上了刑场。

尽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像晁错这样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的,还是让人要大呼三声——惨!惨!惨!


蝴蝶花雨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

而他杀晁错,也并不仅仅是为巴结、讨好七国,他杀自己的老师,用意深远!



史书里记载:在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后,汉景帝考虑、权衡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错的事。如果,他单纯为杀给诸侯王看,在七国气势汹汹的时日,就应该当即立断早置晁错于死地。因为,先下手可让反王们早退兵。

汉景帝之所以要假以时日,他是在观察自己的朝臣面对七国之乱时的动态与表现。这十天里,汉景帝等着他们的反应。尤其时,他的老师耿直,不会辩风识向,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他要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在后方。



晁错之所以让皇帝去前线,是因为前线出现了问题。类似于吕后薨逝时,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诛诸吕的旗号要进军长安。中央派开国元勋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但灌婴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了。最后,他跟刘襄讨价还价,达成了秘密协定。

当时,在前线的将军几乎都是开国元勋的子弟,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像他们的老子忠于景帝的爷爷刘邦一样地忠于自己?是否会重演吕氏时代灌婴平判的一幕?经十天的密切观察后,景帝有了担忧,为杜绝前方出现怠工现象。他杀自己的老师,首先给前方的将军看的。



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景帝的人。正是晁错的智慧与审时度势的能力,使汉景帝顺风顺水地成为了皇帝。他对老师是有感激之情的,杀他并非自己的初衷,为什么后来坚定了信念呢?

景帝曾对袁盎说:“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我尊重我的老师,我爱他,但我更爱天下。对于景帝这样的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包括自己的老师。


汉景帝要弃卒保帅,他示意三位朝臣弹劾晁错。他们是丞相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廷尉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开国功勋的后代,他们代表着当时军功集团的官二代们。

其实,与韩信、周勃、陈平们相比,这三个人的父亲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可以说是名不见经卷。这三人自己一生也毫无作为,只是他们老爸跟对了人,自己有了好老爸,沾了光上位。他们可以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类似于晁错这样诚实正值的朝臣,自然成为了这些官二代排挤的对象。


汉景帝早知道这个状况,他想改变,只是无能为力。毕竟,从刘邦爷爷创业打天下起,就有一大群人跟着。要把这群居功自傲、一劳永逸的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并非轻而易举,是要流血牺牲的。

1.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杀了晁错就能成全这些人的愿望,消除他们的危机感。

否则,削藩后,晁错会向皇上建议清理官二代。晁错绝对能做得出,他劝谏皇帝上前线,就是因为他发现了带兵的官二代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杀了他,能给前方正在左右观望的将军们吃下定丸。让他们再没有了消极怠工的理由和后顾之忧。


2.诛杀晁错让“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没有了说服力,只要晁错死了,七国师出无名了。再打,就是明目张胆地造反,而我汉景帝是在平叛。

3.杀了晁错这个书呆子,没有人再敢叫皇帝御驾亲征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错了,汉景帝就是认为杀了晁错就可以让七国退兵,所以将晁错当做替罪羊抛出去的,而根本不是什么“明知杀晁错七国不会罢兵”,他要早知道,晁错未必会死。


(晁错)

虽然汉景帝算是个不借的明君,和汉文帝一起开辟了“文景之治”,但光从人品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好鸟。

我们知道,汉初实行的是封建制和郡县制二合一的制度,这是刘邦分析秦亡的经验做出的“创举”,他在京城周边实行郡县制,在边远地区分封刘氏子孙,设立诸侯国,认为这样一旦国家有事,这些刘氏子孙们可以帮助平叛,汉朝江山永固无虞。

分封制相比与郡县制,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它最大的毛病就是中央政府允许一些“独立王国”的合法存在。

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大诸侯国,人多,地盘大,资源多,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对中央政府始终是个大威胁。


在权力的诱惑下,诸侯王们实力增强后,有几个会一直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至死不变的?

靠血缘关系维系政治,只能说是太单纯和幼稚的想法。

刘邦在的时候,可以镇得住这些子孙,刘邦一死,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而汉代初期实行以“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治国,客观上也放任了这些诸侯国的膨胀。

一些别有用心的诸侯王招纳人才,网罗党羽,或与朝中大臣勾结,十分嚣张。

在西汉的这些诸侯王中,吴王刘濞的实力是最强的。他在吴国开铜矿铸钱,生产国家专卖的食盐,吴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刘濞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与太子刘启在下棋时发生争执,刘启失手将吴王太子打死,刘濞更是恨之入骨,在此时就深深的种下了造反的种子。

汉景帝登基前,与他的太子家令晁错关系很好,晁错帮刘启分析过分封制的弊端,建议“削地控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建议景帝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解决这个毒瘤。晁错认为,消藩祸小,不削祸大。

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拿吴王刘濞开刀,首先削掉了吴王封地中的会稽和豫章两个郡,又削了楚王、赵王、胶西王等诸侯王的若干封地,动作幅度很大,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终于爆发了地方与中央的直接对抗——“七国之乱”。

诸侯王们并不敢直接造反,他们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兵指长安。

此时的汉景帝慌了手脚,将晁错抛弃了。 公元154年正月,景帝宣晁错入朝商议政事。

毫无防备的晁错穿好朝服,行至东市时被中尉陈嘉就地拿下,迅速铡于铡刀之下。

晁错死的时候,还是穿着朝服的,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会不经任何突然之间被杀。

晁错之死,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他自己身上。 削除诸侯王的势力,让国家归于中央政府统治,这一点并没有错。

但是晁错本人是个战略家而不是个战术家,他的削藩太快了,动作太大了。

削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多大,也许晁错没有认真想过,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可以依靠皇权能让诸侯王们臣服,并没有做好诸侯王们不服反叛的预案。

他也许根本没有料到诸侯王们敢起来造反。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没有做好准备和妥善安排的情况下,实行激进的政策,遇到变故又没有解决办法,所以说晁错的死,既冤也不冤。


(汉景帝)

当七个诸侯国宣布“清君侧”的时候,我们的晁错大人只有两个对策,一是让皇帝自己上,“上自将兵而身居守”。这种脑洞大开的建议也只有晁错能说出来。

让皇帝上阵,晁错自己在后方总揽一切,你这是想干什么?

在汉景帝看来,也许诸侯王们真的可能是要清君侧,晁错莫不是要造反?

第二个建议是吴国附近的土地法,只要他们出兵,给他们算了。这又是个没经过大脑的馊主意。

要求削藩的是你晁错,现在人家一起兵,你就要把土地给人家,如此出而反而,皇权的威严何在,你将皇帝置于何地?

所以汉景帝对晁错的建议十分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晁错自己作死的第二个原因是他锋芒毕露,不能容人。

他有一个政治对手叫袁盎,晁错大权在握时,就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心想弄死袁盎。

可是袁盎也是景帝很信任的大臣,本身并无什么过错,只是性格上和晁错不合,有过争执而已。

所以在诸侯王们叛乱时,袁盎等来了报复的机会。正是他建议景帝杀掉晁错,使七国无出兵的正当理由,让景帝占据道德至高点,化解这场危机。

客观上来说,我们不能怪袁盎,毕竟是晁错先想弄死他的,袁盎找机会报复是很正常的事。

(七国之乱)

当然,景帝也要对晁错之死负责。毕竟削藩是最符合景帝利益的,晁错也是在他的支持下进行削藩的。

现在遇到问题,领导一推了之,让晁错出来顶罪,是比较卑鄙的做法。

晁错之死,并没有让七国罢兵,可见所谓“清君侧,诛晁错”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幌子,诸侯王们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与中央政府对抗的。

但是幸好中央政府很强大,只经过了几个月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叛乱平息后,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封地,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景帝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十几个皇子为诸侯王,诸侯王的实力大大削弱。

汉武帝时用"推恩令"进一步削减诸侯王的地盘和实力,最终解决了分封制给汉朝带来的威胁。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汉景帝清楚,即使杀了晁错,七国诸侯也不会就此罢兵,但景帝还是把晁错腰斩啦。这就是帝王之术,景帝的高明之处。

01

削藩政策的来龙去脉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逐步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把他们视为朝廷的屏藩,而且认为这才是天下同姓一家。

西汉文帝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升自己的权威,就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诸侯国分析为几个小国,以图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但是,诸侯王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彻底解决。

之后,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然十分赏识他的才能,但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这与汉文帝以“仁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有关。削夺同姓宗族子弟的封地可谓不仁,违背高祖刘邦的遗愿可谓不孝。同时,文帝还担心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会引起他们反叛,平叛就会再次引发战争,这与他提倡的休养生息政策不符。

前157年,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景帝提拔晁错为内史,不久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此时,中央专制皇权与地方诸侯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前155年,晁错再次向景帝陈述诸侯王的罪过,请求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晁错上疏《削藩策》,指出: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就是说,你削藩他们也会反,不削藩他们也会反。削藩,他们会早造反,但危害会小一些;不削藩,他们造反会晚一些,但危害更大。

奏章送上去后,景帝就让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由于景帝宠信晁错,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大将军窦婴不同意。为此,窦婴与晁错也结下了怨仇。

于是,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诸侯王闻之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景帝诏令下达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联合发动了叛乱。

这就是史称的“七国之乱”。

02

诛杀晁错以平息叛乱

景帝闻知七国叛乱,就和晁错商议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此时,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袁盎曾经做过吴国的丞相,对吴王刘濞的情况熟悉,也曾经因为接受刘濞的贿赂被晁错弹劾过,被贬为庶民。

袁盎认为:“吴楚七国之乱不足为患,只要斩杀晁错,恢复他们的领地,兵不血刃,就可以平定叛乱。”

景帝默然良久,最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王退兵。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但晁错此时毫不知情。

于是,景帝派中尉陈嘉宣晁错上朝议事,走到长安东市,陈嘉命令停车,宣读景帝诏书,将晁错腰斩。

03

晁错仅仅是景帝的一颗棋子,杀晁错为的是堵住所有人的嘴。

景帝清楚诸侯王叛乱的真正原因,是晁错削藩的建议动了他们的奶酪。杀掉晁错,不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依然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就此妥协,他们会更加嚣张,矛盾更加激化,中央皇权会进一步失去权威。

但由于晁错与所有大臣关系并不融洽,大臣们想趁机除掉晁错。如果不杀晁错,就会为重臣和诸侯王提供口实。为了堵住众臣的嘴,景帝必须牺牲晁错的性命,以此换取对诸侯王义正辞严的讨伐。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汇报。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个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

景帝深以为然,也正如邓公所言,晁错被杀后,诸侯王并没有由此罢兵。

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其实,景帝、众臣都很清楚,杀不杀晁错都于事无补。

究其原因,主要是晁错德望不足。晁错锐意改革,深谋远虑,但与朝中大臣为此结怨太深;自己躲在京城而把皇帝推到了前线,惹起朝中忠臣的不满;危难之际不思积极平叛,反而携私怨打击政敌。晁错德行节义不足以服众,这是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本。

景帝为了把平叛这事做得名正言顺,就借用晁错的脑袋以堵住众臣的嘴。

诛杀晁错作为策略,这是帝王之术,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景帝平叛之后没有恢复晁错的名誉,这事做得太过分。其原因也是晁错与大臣们关系太不融洽,没有一人在诛杀晁错前后出来替他说话,这就是晁错自己的过错了。


豹眼看历史


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汉景帝剧照)

汉景帝杀晁错依然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这其实是当时众人的普遍看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当时袁盎等人不是在积极怂恿汉景帝杀晁错吗?不是他们认为杀掉晁错就可以阻止七国之乱吗?

其实,袁盎等人之所以建议杀掉晁错,他们的目的是想上位。也就是说,是想取代晁错,成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

这一点,汉景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汉景帝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阻止七国之乱。

其一,任何情况下,吴王刘濞都不会停止造反。

吴王刘濞准备造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绝对不会无功而返,更不会束手就擒。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打死了刘濞的儿子,从那一刻起,刘濞就有了造反之心。而且此后,他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盐铁的便利,打造武器,屯集粮草,训练士卒。接着,他便会按照计划举事。

也就是说,不管汉景帝采不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刘濞都是会造反的。只不过汉景帝的削藩,推了他一把而已。

而当他已经举事以后,他就不可能再停下来了。因为他已经做过“谋大逆”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死罪。如果停止造反,也许他暂时不会受到汉景帝的处罚,但是从此他会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担心某一天汉景帝就宣他去长安。如果他拒绝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这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如果他听从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到了长安以后,可能汉景帝随便一碗毒酒,就把他给结果了。总之怎么都是死。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说的就是吴王刘濞的这种状态。

(刘濞剧照)

其二,任何情况下,汉景帝都不会停止削藩。

汉景帝不会停止削藩,是因为他明白,藩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如果停止了削藩,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削藩这样的工作,是从刘邦就开始做起来了。刘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削藩,但是从刘邦到汉惠帝到汉文帝再到他,削藩这个工作是一步步做下来的,是不可能停止的。

再一点,汉景帝并不是打不赢吴王刘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七个国家一起造反。但是除了刘濞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而且当时的中央政权其实是很强大的。当年刘邦面对那么强大的异姓王,都能够一个一个地剪灭他们,何况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十分强大,地方政权,早已不足为惧了。

再说了,这仗还没有打呢,汉景帝怎么可能就忙着认输了。

(晁错剧照)

其三,汉景帝绝对不能容忍造反之事。

这在古代任何时候,都是君王们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谁要造反,皇帝立马就妥协,杀掉自己的人向造反者示好,那以后可能谁都敢举旗造反了。这样的话,国家还不乱套了?

汉景帝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不会带坏这个头。

那么,既然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就已经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他为什么还要杀晁错了?

我认为,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景帝杀晁错的目的,是把刘濞逼到绝路上去。

这话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你刘濞不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吗?你不是认为我的身边有晁错这样的奸臣吗?好呀,那我把奸臣晁错给杀掉,而且用“腰斩”这种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如果我杀掉了晁错,你还要动兵,只能说明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清君侧”,而就是为了造反。这样一来,我要打你,也就理直气壮了。

而结果正如汉景帝判断的一样,当他杀掉晁错以后,吴王刘濞果然没有停顿下来。而汉景帝立刻让周亚夫主持军队进行讨伐,很快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由此可见,晁错不过就是汉景帝手中的一个棋子而已。汉景帝对待帮助过他的人,如此冷漠薄情而残忍,也可以看出古代帝王的心思有多么的可怕。


张生全精彩历史


汉景帝,是我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主人公之一。既然是盛世,那么应该是意味着和平和富饶的。不过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文景帝在位时期,西汉的基业差点因为一场祸乱而毁于一旦,史称“七王之乱”。正是因为爆发了七王之乱,才有了后面的汉景帝诛杀晁错之事。

七王之乱的前因后果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先从秦末起义,又从项羽手中夺得天下,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利和弊是深有体会的。因此,在西汉之初刘邦便施行了郡国并行制,即在分封刘姓子弟的同时,又在地方设立郡县。

此制度在西汉建国之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壮大了皇室的实力,避免了重蹈秦朝的覆辙。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经过几代的修养身息,诸侯王的实力已经发展到威胁中央统治的地步。

(晁错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书·吴王刘濞传》

为了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汉景帝决定采用晁错的削藩之策,对诸侯王开刀。此举引发的后果就是,七王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造反。

而此时的汉景帝,也许是慌乱,也许是真的不满,最终听取了袁盎的建议,诛杀晁错借以平息叛乱。

这就是七王之乱的前因后果。

汉景帝为何诛杀晁错

一、袁盎的蛊惑

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与晁错的不和由来已久,袁盎更是因为晁错被贬为了庶民。因此,当七王之乱爆发之时,袁盎为了报仇,特意面见景帝,对其说道:“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汉景帝思考良久,认为它说得有道理,就下旨杀了晁错。

二、汉景帝的顾虑

汉景帝之所以杀了晁错,固然有袁盎蛊惑的成分,但更多的则是基于帝王视角的考虑。

首先,晁错因受到商鞅等法家思想的熏陶,待人处事极其严苛,以至于人缘极差。

(文帝时)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因此,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朝中大臣甚至是其父亲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而恰巧由于晁错的措施,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弹,不杀他不足以平息群臣的怒火。

其次,七王打着的口号乃是“清君侧,诛小人”。

在古代,尤其是涉及到皇位,都特别注重师出有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年,早就能够取汉室而代之,却一直没动手,就是因为他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这里也是如此,七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如果汉景帝想要将七王的意图暴露在全天下眼中,就必须杀了晁错,让七王师出无名,从而遭到全天下的讨伐。

最后,杀晁错是为了平息其余诸侯的怒火。

七王之乱的真正诱因,说到底还是因为晁错提出的削藩之策。如果汉景帝此时不杀了晁错,那么没有造反的诸侯就会心生惶恐。这些诸侯最好也不过是按兵不动,稍微严重一点就可能加入造反的队伍。

结语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

从晁错贸然提出削藩之时,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无论杀晁错能否令七王退兵,汉景帝都会杀了他。因为他不仅得罪了群臣,还得罪了诸侯,汉景帝为了顾全大局是不可能保的,袁盎之策只是个诱因罢了。

这不禁令我想到了商鞅,同样是激进派,同样是将全国上下得罪了便,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晁错被处以腰斩之刑。

这或许就是变法者的命吧。


小云轩谈史


西汉初年,除了汉惠帝以外,最尴尬的皇帝应该是算是汉景帝了。汉景帝的爷爷汉高祖有庙号,汉景帝的父亲汉太宗有自己的庙号,汉景帝的儿子汉世宗也有自己的庙号,唯独夹在中间的汉景帝没有庙号。汉景帝没有属于自己的庙号,说明汉朝后人并不完全认可他,认为汉景帝的功劳不足以上庙号。汉景帝虽然也是一代明君,不过有时候做事确实不如汉文帝。汉景帝相对来说是一个寡恩少情、腹黑的帝王。汉景帝寡恩、薄情的特点在对待自己的恩师方面体现地淋漓极致。

晁错在汉文帝时代已经成名,号称“智囊”,他和贾谊是两大著名天才。晁错和贾谊也是汉文帝精心挑选出来,留给自己儿子的优秀人才。可惜的是贾谊英年早逝,晁错成为汉景帝身边唯一一个顶级人才。汉文帝时期,晁错就进入汉景帝的太子府成为汉景帝的首席老师。汉景帝在晁错的熏陶之下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帝王。汉景帝登基之后,晁错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汉景帝提拔晁错为御史大夫,虽然晁错头上还有一个丞相,但是由于汉景帝的恩宠,晁错实际上已经是丞相。汉景帝初年的国家大政方针都由晁错制定并参与执行。汉景帝初年,汉景帝和晁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削藩”上。

晁错的“削藩令”遭到了刘氏诸侯国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赵王刘遂、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发动叛乱。吴楚七国为了师出有名,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从七国的口号来说,“清君侧”的目标非常明显,就是针对晁错。所以有人把七国的口号总结为“清君侧、诛晁错”。面对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一方面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镇压七国叛乱;另一方面在袁盎的建议下诛杀了自己的恩师晁错。可怜的晁错穿着朝衣被直接腰斩于东市,而且被诛灭全家。汉景帝斩杀晁错的行为,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吴楚叛军的攻势依然猛烈。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晁错做了汉景帝的替罪羊,汉景帝冤杀了晁错。以汉景帝的聪明才智他会看不到吴楚七国“清君侧”的旗号,只是一个幌子吗?如果汉景帝看不出的话,他不可能成为一代明君,也不可能开创文景之治。既然汉景帝知道“清君侧”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还要诛杀自己的恩师呢?

有一定政治才能的人可以看得出吴楚七国“清君侧”的口号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但是广大老百姓却不一定看得出来其中的深意。许多人的想法很简单,确实是晁错逼得七国叛乱,他们起来诛杀晁错也非常正常。如果出于这个方面考虑,许多人有可能会同情吴楚七国。虽然“清君侧”只是个幌子,毕竟吴楚七国把矛头对准的是晁错而不是汉景帝。因此,不少人依然对吴楚七国抱有一定幻想。在当时泥沙俱下的环境下,有人在观望、有人在暗地里藏着、有人蠢蠢欲动,这时候汉景帝看不出谁是敌、谁是友。只有让吴楚七国的真实目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真正看清谁是敌、谁是友。在这种情况下,汉景帝已经有了诛杀晁错的想法。只不过汉景帝不愿意背上欺师灭祖的恶名。袁盎提出来用晁错的人头换取吴楚七国退兵的想法之后,给了汉景帝一个绝佳的借口,得到了汉景帝的支持。汉景帝在东市将晁错腰斩。事实证明,晁错的人头根本没有使得吴楚七国退兵,只换回了一句:我已为东帝。虽然晁错的死没有使得吴楚七国退兵,却将吴楚七国的险恶用心彻底公诸于众。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吴楚七国是彻头彻尾的造反,他们要诛杀是皇帝,而不是所谓的仅仅诛杀晁错。晁错被杀之后,吴楚七国的旗帜就已经倒地,许多持观望态度的人转而支持中央政府,老百姓也不愿意为吴楚七国卖命。汉景帝用晁错的人头,换得了天下民心归附,为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奠定了重要基础。

晁错本身的思想偏重于法家,晁错本人行事也偏向于法家。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他自然会把自己的法家思想灌输到汉景帝身上。从汉景帝日后的行事风格来看,确是颇具几分法家风采。晁错将权术教给了汉景帝,却不知道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只有帝王才能真正掌握权术。汉景帝学会权术之后,晁错的位置就显得有些尴尬。晁错虽然一心一意为汉景帝卖命,却引得汉景帝的猜疑。所以有人说,即使没有吴楚七国之乱,最后汉景帝也有可能杀掉晁错。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最终也被腹黑的汉景帝整死,立下战功的魏其侯窦婴也间接被汉景帝的权谋害死,就连皇长子刘荣也被汉景帝直接害死。吴楚七国之乱给了汉景帝提前杀死晁错的理由,汉景帝在深知晁错无罪的情况下残忍的杀害了晁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汉景帝确有杀晁错之心。如果汉景帝杀晁错真的是为了让吴楚七国撤军,完全可以降低杀晁错的范围。但是,汉景帝在杀晁错的时候却下了两条命令。第一条腰斩晁错,第二条诛杀晁错全家。腰斩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死法,如果汉景帝真的是被逼得不得不杀晁错,完全可以给晁错一个体面的、不那么痛苦的死法。如果只是为了打倒“清君侧”的旗帜,斩杀晁错一人即可,没有必要诛杀晁错全家。一般得是犯了滔天大罪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显然晁错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晁错的死也和晁错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晁错崇尚法家,而且晁错本人性格“峭直刻深”,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冷峻耿直、苛刻、不世故圆滑。这样的性格使得晁错树敌太多,得罪了不少人。晁错曾经为了自己方便把太庙的墙挖了一个大洞,结果引得丞相申屠嘉大怒。由于汉景帝的包庇,申屠嘉没有杀掉晁错,最终气得吐血而死。晁错除了得罪申屠嘉之外,还得罪了魏其侯窦婴、袁盎等人。当然由于汉景帝过度恩宠晁错,也引得不少嫉妒。许多大臣或者出于私恨,或者出于嫉妒,把矛头全都指向了晁错。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以后,汉景帝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汉景帝只有团结朝堂大多数人,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吴楚七国。怎么样才能把人心集中起来呢,汉景帝想到的办法是杀掉引起公愤的晁错。杀掉晁错一是可以拔出大家的“公敌”;二是让大臣清楚晁错死了以后,大家都有机会。

造成晁错死因的直接原因则是袁盎的谗言。晁错和袁盎两个人是死对头,晁错曾经大力打压过袁盎。当时晁错正在势头上,面对晁错的打压,袁盎也只能忍气吞声。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以后,汉景帝重新启用袁盎,袁盎有了报复的机会。于是袁盎建议汉景帝说:“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谪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景帝接受了袁盎的建议,让袁盎秘密行事。十天后,庄青翟、张欧等人上书弹劾晁错,晁错最终被腰斩于东市。

晁错之死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晁错是典型的法家代表人物,晁错行事方式也和法家一样。当时社会主流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朝堂上大部分大臣也都是黄老思想的坚决维护者。虽然这个时候儒家、法家思想也开始抬头,但是仍是黄老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曾经挑战黄老思想,结果被逼得郁郁而终。汉景帝时期,黄老思想已经开始势微,但是其他思想想占据主导地位也绝不可能。汉景帝登基之后,晁错开始使用法家的一套思想治理国家。众多大臣反对晁错,一方面固然由于晁错的性格,另一方面源于治国理念的不同。保守的黄老思想派,看不惯事事有为的法家。汉武帝登基之时,也希望立即改变无为而治的状态,实行大有为政治。一直到秉持黄老思想的窦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才得以实行大有为。

智囊晁错一生忠于大汉,忠于汉景帝。如此忠于汉景帝的晁错,最终却被汉景帝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不免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