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第二年,安祿山就去世了,為何戰亂還持續8年?

EvaLongoria


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繼承了安祿山的大燕國,稱大燕皇帝。而後,史思明又殺安慶緒,自立為大燕皇帝,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被唐軍打敗,叛亂才完全結束。

一、安祿山稱帝后的第二年正月,即死於其子安慶緒之手

安祿山晚年眼盲,因此脾氣躁急,往往鞭笞身邊的人,大家都很痛恨他。恰恰他又寵愛幼子,因此激起其重要謀士嚴莊和安慶緒的反叛。安慶緒等人安排安祿山近侍李豬兒動手,殺掉安祿山,用毛毯裹著將他就地埋葬。於是安慶緒繼位,定都洛陽。

二、洛陽被唐軍收復,安慶緒逃往相州

郭子儀等人的唐軍在香積寺大敗叛軍,收復長安,又在靈寶一帶再次打敗叛軍,安慶緒主力被殲。安慶緒逃往黃河以北,到了相州、鄴城一帶,又被唐軍九位節度使包圍。在此之前,嚴莊看形勢不妙,投降唐朝,居然後來沒事兒,一直在唐朝當官。

三、史思明降而復叛,起兵援助安慶緒,大敗唐軍

史思明和嚴莊一樣,本已投降,可唐朝卻想迅速殺掉他,陰謀敗露,史思明降而復叛,從范陽起兵援助安慶緒,大敗唐軍九節度。

四、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立為帝

安慶緒早已沒有實力,史思明遂殺安慶緒而自立,自稱大燕皇帝,發兵南下,再次攻陷洛陽。

五、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成為叛軍最後的首腦

史思明因為偏愛幼子史朝清,搞得史朝義很擔心,史朝義的部將發動兵變,殺死了史思明,擁立史朝義為頭頭。史朝義最終在唐軍圍困下,走投無路,據說是自殺。

因此,直到唐代宗時期,叛亂才被平定。


星火辰


安史之亂是指唐玄宗末年(公元755年)到唐代宗初年(公元763年),由唐朝藩鎮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等人發動的叛亂戰爭,時間持續長達七年多。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為唐代由強轉弱之轉折點,亦可說是中國歷史之轉折點,此外之明、清諸朝再也無法有開元時期之盛況矣。摘自錢穆《中國通史講稿》北宋為什麼不能抵禦遼金,以致於給元朝滅掉?這個根是五代種下來的。五代時候,為什麼要去勾結異族,請他進來?這個根是唐朝種下來的。摘自呂思勉《中國通史》

安史之亂的經過

安史之亂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755年12月到756年6月安史叛軍最初的勝利階段。

這一階段是安祿山在范陽起兵,迅速南下攻佔洛陽並自立為帝,但卻因潼關天險久攻不克,而且河北第二戰場安史叛軍大敗,叛軍主力首尾不能相顧,進退維谷。

第二階段是從756年7月到757年11月安史叛軍達到鼎盛階段。

這一階段是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出關作戰,中伏兵敗,安祿山乘勝攻佔長安,唐玄宗狼狽出逃,河北第二戰場也隨之被安史叛軍平定。

第三階段是從757年11月到759年4月官軍收復京都和接近平息叛亂階段。

這一階段為安祿山死後,安慶緒無力統領叛軍,使得唐軍收復兩京,並接近平息叛亂。

第四階段是從759年4月到762年10月叛軍重新崛起並進入長期相持階段。

這一階段是官軍圍攻鄴城被安史叛軍擊敗,史思明殺掉安慶緒並取而代之,叛軍重新佔領洛陽等地重新崛起。

第五階段是從762年10月到763年1月官軍最終平定叛亂階段

這一階段是唐朝向回紇借兵平叛,史朝義(史思明之子)眾叛親離,兵敗自殺,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持續多年的原因

安史之亂中,安史叛軍內部矛盾衝突激烈,叛軍建立的燕國四任皇帝除了安祿山之外,都是殺死前任才登上帝位。而且叛軍都是職業軍人出身,在他們佔領中原控制兩京期間,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採取了穩固統治,重建政府秩序的行為,反倒是反抗他們的行動比較普遍,由此可見唐朝在大義名分和民心上佔有絕對優勢。按理說唐朝應該能迅速徹底的平定叛亂,恢復對全國的控制,但是卻因種種的原因,導致叛亂持續多年且平叛並不徹底。

一、唐朝政府多次戰略決策失誤,導致安史之亂持續多年

安史之亂中,唐朝政府有過多次機會徹底平息叛亂,但都因當朝執政者的原因錯失,導致安史之亂持續多年。

  • 安史之亂的第一階段,安祿山領兵南下,攻佔洛陽後,急於在洛陽登基稱帝,沒有迅速追擊封常清的敗軍,從而使得封常清和高仙芝合兵退守潼關,安史叛軍面對潼關天險無計可施。此時河北等地風起雲湧的義軍和朔方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開闢的河北第二戰場已經讓安祿山首尾不能相顧,一度使得安史叛軍被分割在洛陽和范陽兩地,安祿山甚至打算放棄洛陽,回軍范陽老巢。如果戰略得當,安史之亂應該在唐玄宗手上就有平定的可能。但是唐玄宗不聽前線將領的正確意見自毀長城,強令哥舒翰出潼關攻擊安史叛軍,導致潼關一線唐軍主力全軍覆沒,安祿山攻佔長安,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只能撤出河北,第一階段對唐朝政府的有利態勢全面崩潰。

祿山大懼,召高尚、嚴莊詬之曰:“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汝自今勿來見我!”尚、莊懼,數日不敢見。田乾真自關下來,為尚、莊說祿山曰:“自古帝王經營大業,皆有勝敗,豈能一舉而成!今四方軍壘雖多,皆新募烏合之眾,未更行陳,豈能敵我薊北勁銳之兵,何足深憂!尚、莊皆佐命元勳,陛下一旦絕之,使諸將聞之,誰不內懼!若上下離心,臣竊為陛下危之!”祿山喜曰:“阿浩,汝能豁我心事。”即召尚、莊,置酒酣宴,自為之歌以侑酒,待之如初。阿浩,乾真小字也。祿山議棄洛陽,走歸范陽,計未決。《資治通鑑》

(李泌的平叛方略)

  • 在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弒殺後,安史叛軍因內部矛盾放緩了進攻,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代替老邁昏聵的唐玄忠領導平叛戰爭,在初步恢復元氣後,唐朝名臣李泌提出了較符合實際的平叛方略,即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利用叛軍的矛盾分兵四路,分別攻擊襲擾長安、洛陽、范陽和河北(常山),不僅切斷叛軍的聯繫,達到疲憊敵軍,激化安史叛軍內部矛盾並使敵自潰的目的。但是唐肅宗過分看重收復兩京尤其是帝都長安的目標,使兵力資源消耗在收復兩京的過程中,從而導致戰爭時間變長。
因從容問破賊期,對曰;“賊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陽,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國邪?華人為之用者,獨周摯、高尚等數人,餘皆脅制偷合,至天下大計,非所知也。不出二年,無寇矣,陛下無慾速。夫王者之師,當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今詔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將也。隨祿山者,獨阿史那承慶耳。使子儀毋取華,令賊得通關中,則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裡,其精卒勁騎,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翦其疲,以所徵之兵會撫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徐命建寧王為范陽節度大使,北並塞與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手。”帝然之。會西方兵大集,帝欲速得長安,曰:“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泌曰:“必得兩京,則賊再強,我再困。且我所恃者,磧西突騎、西北諸戎耳。若先取京師,期必在春,關東早熱,馬且病,士皆思歸,不可以戰。賊得休士養徒,必復來南。此危道也。”帝不聽《新唐書李泌列傳》
  • 在安史之亂的第三階段,唐軍終於收復兩京,迫使安慶緒退回河北困守鄴城,唐軍在大好形勢下組織了大量兵力圍攻安慶緒,可是唐肅宗卻因安史之亂的緣故,不信任領兵的將領,幾十萬大軍不設統帥,只安排宦官擔任監軍,結果被史思明以少勝多,東都洛陽得而復失,安史叛軍重新崛起。

三次機會均被唐玄宗、唐肅宗父子錯失,直接導致安史之亂的平叛時間延長數年,也導致唐朝政府實力一次次的受損,最終導致唐朝政府無力徹底壓制安史叛軍,只能採用借兵平叛和招降安撫的手段來平叛,也使得平叛結果不徹底,唐朝政府無法徹底控制河北藩鎮,留下許多隱患。

二、安史之亂中唐朝政府缺兵缺糧,沒有能力迅速平定叛亂。

安史之亂爆發之初,唐朝政府短期內能夠迅速動員的力量本身還不能完全壓制安史叛軍,但只要潼關一線仍能堅守,河北第二戰場繼續保持壓力,安祿山集團的鬥志就會迅速瓦解,短期內平叛的可能性就很高。但在哥舒翰兵敗後,唐朝政府可以作戰的機動兵力消耗殆盡,只剩下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朔方軍,因此唐肅宗在靈武即位後,郭子儀和李光弼只能撤出河北迴師朔方。此後雖然叛軍內部矛盾爆發,但唐朝政府卻已經缺兵缺糧,短期內根本沒有能力發動對安史叛軍的進攻。

  • 在軍力方面:因為潼關之敗,河西、隴右抽調回來的精兵損失殆盡,只能依靠朔方軍,但朔方軍一共才幾萬人馬,遠不足於發動反攻。於是唐朝政府在各地募兵之外,只能繼續抽調北庭、安西、河西、隴右的軍隊在朔方集結(這也導致唐朝政府徹底放棄西域)。但無論是募兵,還是繼續調兵,都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並形成戰鬥力的。

  • 在錢糧方面:安史之亂爆發後,尤其是長安失陷之後,河北、河南、關中大部分地區、河東部分地區均被叛軍控制或變為交戰區,唐朝政府北方的稅賦來源幾乎全面斷絕,而江南通過運河的輸送線也經常被安史叛軍襲擾,這也是為什麼安史叛軍攻佔洛陽後就分兵南下的緣故(只是張巡等人在睢陽的堅守才使得安史叛軍搶佔東南稅賦之地的戰略企圖破產)。剩下的唐朝政府只能依靠四川和西北等地的陸路運輸來支撐,但是顯然遠遠不能滿足戰爭需要。因此唐朝政府在平叛過程中也不得不打打停停(例如757年十月唐軍收復兩京之後,安慶緒逃回鄴城,唐軍直到第二年九月才開始圍攻鄴城,這中間長達一年時間沒有大的戰事發生),實質上就是因為錢糧物資的供應跟不上。而這種打打停停的方式也使得安史叛軍能夠從失敗中恢復元氣繼續抵抗。

  • 反觀安史叛軍的後勤支援則要強於政府軍,首先安史叛軍的大本營范陽軍鎮本身就處於河北這個富庶之地,在叛亂之前這裡就是可以依靠管轄地的資源自給自足的軍鎮,而唐朝政府後來的反攻基地西北軍鎮本來就需要唐朝中央政府從其他地方貢獻的稅賦中支持才能運轉,而這些地方失陷後唐朝政府在西北就地取得的資源顯然滿足不了戰爭的需要。同時因為安史叛亂初期,官軍敗的太快,安祿山起兵一個月左右就佔領洛陽,獲取了東都洛陽的大批物資。而潼關之敗後,事先沒有任何準備的唐朝政府倉皇逃離,無法將京師長安多年積累的物資財富運走,最後被安史叛軍全面接收。當時也有人提出將這些物資全部焚燬以免資敵,但唐玄宗拒絕了這一提議,反觀安史叛軍得到這些物資都不遠千里的全部運回范陽大本營,所以唐軍收復失地往往也得不到什麼物資補充,不得不暫緩攻勢。
上過左藏,楊國忠請焚之,曰:“無為賊守。”上愀然曰:“賊來不得,必更斂於百姓;不如與之,無重困吾赤子《資治通鑑》

三、唐朝政府的內部矛盾也始終沒有解決

在整個平叛過程中,唐朝政府雖沒有發生如安史叛軍內部弒君自立那樣的血腥衝突,但是也絕不是團結的像鐵板一塊。

  • 首先中央政府和前線將領的互信問題長期存在。在唐玄宗對邊將安祿山的無節制的寵信導致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唐肅宗父子都不敢放手讓前線將領指揮作戰,往往都派宦官這樣的身邊人擔任監軍。比如潼關之戰時,宦官邊令誠陷害封常清和高仙芝導致兩人的正確戰略沒能得到採納,而且兩位名將也被處死。再比如準備一年之久發動的鄴城之戰,唐軍擁有絕對的優勢兵力,但是唐肅宗依然不信任前線將領,幾十萬大軍不設統帥,只派宦官魚朝恩監督各軍,又導致一場大敗。

  • 其次戰時體制導致內亂不息。因為缺糧缺兵,唐朝政府不得不從東南和四川徵集更多的資源來支撐平叛戰爭,再加上政府軍在平叛過程中也有劫掠行為,使得唐朝剩下的統治區也爆發了許多反抗起義,這也牽制了部分唐軍的行動。甚至一些野心分子也乘機發難,比如唐玄宗第十六子李璘被派往江陵,本指望他是皇族有足夠的忠誠度能夠鎮守東南,籌措物資保障平叛,結果他自己在江陵割據造反,不僅一度中斷了物資的運輸還使唐朝政府不得不派兵平叛。

  1. 丙寅,劍南兵賈秀等五千人謀反,將軍席元慶、臨邛太守柳奕討誅之。

  2. 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度使周泌,聚眾六萬。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據其五,二城堅守。支度判官崔稱與中使劉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3. 南充土豪何滔作亂,執本郡防禦使楊齊魯;劍南節度使盧元裕發兵討平之。
  4. 戊申夜,蜀郡兵郭千仞等反,六軍兵馬使陳玄禮、劍南節度使李峘討誅之。
  5. 邛、簡、嘉、眉、瀘、戎等州蠻反
  6. 璘領四道節度都使,鎮江陵。時江、淮租賦山積於江陵,璘召募勇士數萬人,日費鉅萬。璘生長深宮,不更人事,子襄城王瑒,有勇力,好兵,有薛鏐等為之謀主,以為今天下大亂,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數千裡,宜據金陵,保有江表,如東晉故事。上聞之,敕璘歸覲於蜀;璘不從。
《資治通鑑》

終上所述,安史之亂中,唐朝政府的連續戰略失誤導致一再錯失勝機,進而加劇了政府在軍力和財力上的困窘,從而使得唐朝政府無法迅速平定叛亂,最終只能妥協性的結束這場戰爭,平叛的效果極不徹底,留下了許多隱患,直接導致後來唐朝的藩鎮割據等一系列問題。

叛亂是在沒有任何最後的和決定性的勝利的情況下結束的,這種方式反映在763年河北建立的新權力結構方面。朝廷不但願意赦罪和保證安全,而且確保叛亂將領的權力和官階,其原因有二:它幾乎不惜一切代價地急於結束敵對行動;它預料一旦和平和現狀得以確立,就能夠控制以前的叛亂將領。但在這時這種政策的實施結果就不如預料的那樣。河北——中國人口最多和最富饒的道之一——這時一分為四,並且落到了被代宗朝廷任命為節度使的前叛亂將領手中。政府與其說是鎮壓叛亂,倒不如說通過妥協的解決辦法來結束叛亂。在河北,妥協的代價證明是昂貴的。 《劍橋中國隋唐史》



圍爐品茗人


安史之亂,顧名思義,領導者不止一個人。在安祿山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安慶緒,部將史思明以及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相繼接過了安祿山的“大旗”,與唐朝作對。最終,這場改變唐帝國命運的戰爭,隨著史朝義的死,落下帷幕。唐朝經過八年的付出,最終取得了平叛的勝利,但也因此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

安祿山雖然是這場戰爭的發動者,但其實在戰爭開始之後,他只存活了一年半,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聯合貼身宦官李豬兒給幹掉了。安祿山雖死,但是他的勢力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這些遺產都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所繼承,這也使得叛軍能夠長期與唐軍保持僵持作戰。

安史之亂能夠持續八年之久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史思明曾經短暫地投降過唐朝,這為叛軍保存了相當的實力。史思明本身就是一個見利忘義之人,安慶緒即位後對史思明有所顧忌,意欲除之而後快,史思明見勢不妙,於是乎歸順了唐朝。史思明歸降時,手中的十三郡,十萬軍隊幾乎完好無損;歸降之後,他雖然表面順從,但暗地裡招兵買馬,實力壯大不少。在安慶緒快完蛋的時候,他趁勢斬殺了安慶緒,緊接著就背叛唐朝,再起叛亂。

除了安史叛軍的原因之外,唐朝自身也存在著巨大問題。安史之亂,實際上已經暴露了唐玄宗盛世之下存在的巨大危機:各地方軍隊戰鬥力的嚴重下降,以及節度使的權力過大。在安史之亂中,各地節度使,尤其是南方的諸多節度使,領兵觀望,並不參與到作戰中,而唐軍也因為戰鬥力差,以及指揮不力等原因,多次敗給叛軍,或者錯失剿滅叛軍的絕佳機會。

故,在唐朝的衰落以及史思明等人的“不懈鬥爭”下,這場安史之亂得以持續八年。


庭州行者


安史之亂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一月,安祿山被安慶緒、嚴莊、李豬兒三人合謀殺死,安慶緒自立為帝。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史朝義走投無路之下,自殺而亡,為時近八年的安史之亂徹底平息。在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被殺後,戰亂沒有被迅速撲滅,又延續六年多,原因就是大唐混亂的朝政及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一次次延誤戰機,使叛軍一次次得到死灰復燃的機會。

第一次機會:至德二年,安慶緒兵敗洛陽

安慶緒從弒父登基以來連連失利,先是丟了長安,接著又丟了東都洛陽。連失兩都,叛軍士氣受到嚴重打擊,在唐軍的高壓勢態下,安祿山的死黨嚴莊投降,尹子奇被殺,河內、開封收復。接著大將張鎬又收復了河南郡和河東郡。

整個河南地區,半數光復,並對身在鄴城的安慶緒形成合圍之勢。此時,如果唐軍集中力量,圍剿安慶緒,收復整個河南,乃至河北地區都不是不可能。但,唐軍竟然偃旗息鼓了,原來,滿朝上下都在忙著一件事:迎太上皇歸長安!

唐肅宗李亨不經唐玄宗同意,靈武擅自登基稱帝,硬把唐玄宗升級為太上皇。估計心裡多少有點發虛,所以李亨要在父親復歸長安這件事上大做文章,以向天下表示,他的皇位得來是正當的。所以,滿朝上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奉迎太上皇這件大事上了,安慶緒的事不緊急,丟在一邊沒人管!

就這樣,如喪家犬的安慶緒獲得了喘息之機,他匯合上黨、潁川、南陽各部,幾個月內,又籌集了6萬多部眾,度過了危險期。

第二次機會:消滅史思明不力,史思明覆叛

本來史思明與安慶緒反目,率8萬大軍投降大唐,唐肅宗應該妥善安置,並好好利用這一支軍隊。可惜唐肅宗忌憚史思明手上的軍隊,想在史思明內部搞策反,殺了史思明,結果行事不密,計劃失敗,導致史思明重新與安慶緒聯手。

史思明這次復叛,本該是可以避免的,完全是唐肅宗策略不當,既不能安撫史思明,又不能讓史思明為我所用,採取行動還計劃不周。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史思明的復叛,讓勢窮力孤的安慶緒實力大增。

第三次機會: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鄴城之戰失利

鄴城之戰,安慶緒和史思明總兵力不到二十萬,唐軍以七位節度使兵力,總計六十萬,圍困鄴城。1:3的兵力配比,唐軍處於絕對優勢,結果卻失敗了。

原因就是唐肅宗不信任前線指揮官,六十萬大軍究竟沒有統帥,七位節度使各自指揮,各自為戰。這還不算,還派了宦官魚朝恩當觀軍容宣慰處置使。

魚朝恩這個處置使權力很大,相當於總協調人。可惜魚朝恩伺候皇帝行,打仗不在行,聽不進去郭子儀的建議,胡亂指揮,導致大敗。

戰事失敗後,郭子儀被魚朝恩當做替死鬼,解除兵權,回家養老。史思明乘機得以喘息,他殺了安慶緒,自立為“大燕皇帝”。

從以上分析可知,本來安史之亂應該可以早早平定,唐肅宗無能的指揮和朝政的混亂,導致軍事上喪事戰機,讓戰亂又多持續了幾年。


尋根拜祖


歡迎你提問。

首先,安史之亂是一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的一場叛亂戰爭。

安祿山是個胡人,他有商人的頭腦,他身兼三鎮節度使,擁有雄兵十八萬,但是取整,二十萬,在討伐契丹、奚等少數民族也立了不小的戰功。

安祿山控制東北地區包括河北,連擁有兵員最多,將近十萬人的幽州節度使,也就是范陽節度使,繼張友圭的第二個幽州邊防軍節度使。不久,討伐契丹,打敗契丹立了功,唐玄宗大喜,給他河東邊防軍節度使。

安祿山三鎮節度使的人數(為了保證計算不出問題,小編使用四捨五入)

范陽邊防軍:九萬人

河東邊防軍:六萬人

平盧邊防軍:五萬人

他的轄區特別大,一個人控制東北地區。西北地區七鎮邊防軍三十萬人,七個節度使,安祿山一個節度使接近二十萬人。

張九齡曾經認為他是第二個石勒,結果真是。

安祿山打造了一臺戰爭機器:

1.他在747年購買了五萬頭牛羊,兩萬匹戰馬作為戰備物資。

2.在幾年內從契丹、突厥、奚、室韋找來八千壯士,成為突擊隊,用不同語言對士兵,對將領噓寒問暖。

3.他購買寶物讓唐玄宗放鬆警惕。

755年,安祿山帶領15萬叛軍,以及史思明的5萬人,共計20萬南下。

......

安祿山被殺後,安慶緒繼。安慶緒雖然殺了安祿山,叛軍人數沒有減少很多,叛軍內訌是高層在內訌,下層士兵大多沒有收到影響,只是舊統帥被殺,換個新統帥而已。叛軍還是很強。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安祿山打造了很久很久的戰爭機器不會因為幾次內訌就結束的。說明安祿山準備的很充足。


匿名用戶85189218


安祿山死了還有兒子,安氏死絕了還有史氏父子,不都死絕了國亂難平。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放在這個地方也合適。

唐朝的兵役管制也有點問題。中央直屬的不多,大部分都在藩鎮統帥手裡,這個和國民黨的部隊有點相似。出工不出力是好的,不出工不出力郭子儀也是乾瞪眼,就像張軍長喊李軍長拉兄弟一把,那哥們就是不屌你也啥招沒有。老郭吭哧癟肚的打了八年,總算平了安史之亂,保住了大唐王朝,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藩鎮掌兵已成尾大不調之勢,比東漢末期沒兩樣,不同的是宦官與藩鎮的區分罷了,皇帝成了傀儡,朱溫玩夠了一刀結束了大唐王朝,自己做了梁太祖!比曹操爺們多了,雖然只幹了不到二輩,卻也過了把皇帝癮。至於後唐沙陀李氏,不過是承其大唐餘緒冒名稱帝,一夕而亡,後任諸人等而下之,不足以任,唯臨危做小女子模樣流涕不止,遺笑千古。


老劉138662995


“安史之亂”自安祿山死後無法迅速平定,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1、叛軍方面:安祿山死後,其部將史思明依然有很強的號召力,因為史思明作戰勇猛,勇冠三軍,叛軍信服他,他可以迅速聚攏叛軍,對抗中央。

2、唐軍方面:為平定安史之亂,朝廷賦予了各節度使更多權限,在安史之亂後期,軍閥割據的危險已經顯現,唐肅宗開始懷疑各路領軍大將,並予以掣肘,導致唐軍內部也無法全力剿滅叛軍。

此種情況下,史思明多存活了一段時間。


日月惟明


唐朝君疑臣,臣不和,政局紊亂,前方軍隊號令不齊,再加上安史叛軍雄踞河北,俗話說“兩京易取,河北難收”,所以雖然在安史之亂第二年,安祿山就去世了,但即使安史叛軍如同烏合之眾,可唐軍還是雖有小勝卻無大勝,所以一時難以根除叛軍,平定叛亂。


史橋拾遺


1,主要是聽從大臣的建議,而且建議都是錯誤的,從而形成這樣的局面,2,一手提拔起來的楊國忠偽裝中風,讓他帶領大軍去平亂,其實都是楊偽裝的中風,得了大權之後反過來造反。3,安祿山給他兒子殺死之後,下面的人蠢蠢欲動,造成群龍無首,這時候唐肅宗也沒有抓住這好機會平定叛亂,所以一直延續很久。


把酒倒滿V


藩鎮割據,安祿山只是個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