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簽訂澶淵之盟,30萬歲幣換來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從宋朝的財政收入來說,30萬歲幣確實不高,而且還得到了與遼國的基本和平,這在許多人來說非常值得。然而,值不值不僅僅看錢,能用錢衡量的東西都不是真東西。愛國之心、愛心、愛情這些不能用錢衡量的東西才是真東西。

宋朝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失去的是“歷史責任”與為了自身統治可以拋棄一切的“自私之心”。

(1)寧我負天下,不許天下負我的心理,已經到了無恥地步

1005年1月,遼宋簽訂的“澶淵之盟”中劃定了雙方邊界以白溝河為準。這本質上就是放棄了幽雲地區。造成該地區漢人在日後的歲月中被稱作“漢兒”。

幽雲地區本來被宋朝拋棄,在宋朝官方日後理論體系下,反而怪該地區的百姓沒有為了所謂的“漢人朝廷”而沒有反抗遼人。

正式因為宋朝如此作為,才造成無論是宋朝滅亡還是南宋政權被蒙古滅亡,幽雲地區漢人反而最堅決。就是遼國滅亡前,幽雲漢人同樣對宋朝不歡迎,從而迎來宋朝的敵視甚至罪行。直到今天都有少部分人認為該地區漢人是漢奸。但問題是,宋朝政權及其治下百姓首先要捫心自問,你們該負什麼責任。

詳見我對“宋代,生活在金地的漢人的族群認同是怎樣的”這一問題的回答

(2)宋朝簽訂“澶淵之盟”是宋朝統治者“重文輕武”時代的開始,之後達到“重文辱武”地步。宋遼的百年和平,不是因為這個協議而是因為遼國開始儒家化統治以及內部的權力鬥爭

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後,宋朝的百萬軍隊某種程度上只是作為“維持統治”的軍隊。為了維持這支龐大的武裝,宋朝在太祖太宗時代就已經存在的“任武將貪腐”態度更加明顯。無論宋朝還是南宋地方政權,軍隊從事“經營性行為”的事情非常普遍且合法,這對軍人的戰鬥力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對於“澶淵之盟”,一些人往往說其是“實力不夠”下的“臥薪嚐膽”。但問題是,臥薪嚐膽的結果是你真的成功了,而不是拿“臥薪嚐膽”做藉口,號召別人去“臥薪”自己則“臥金”。“臥薪嚐膽”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例如唐朝的“渭水之盟”。


坐古談今


公元1004年,遼宋達成“澶淵之盟”。根據盟約,宋遼平等、和平相處,約為兄弟之國,宋朝每年給予遼朝歲幣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從“澶淵之盟”生效,到北宋末宋朝與女真秘密訂立“海上之盟”,遼國兩國實現了一百餘年的和平。

那麼宋朝用每年30萬的歲幣來換這100年的和平,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先來算經濟賬,這筆帳宋朝人也算過。宋人是這麼算的:“雖每歲贈送,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什麼意思?意思是說,宋遼達成和約不打仗,宋朝方面每年要支付30萬歲幣;但如果沒有達成和約,雙方打起仗來,則戰爭經費將是歲幣的100倍。

日本漢學家斯波義信從另一個角度算過賬:由於宋朝對遼朝的貿易長期處於“出超”地位,每年的歲幣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裡,通過對遼貿易,宋王朝每年可獲80萬貫價值的順差,數額超過送出去的歲幣。

更重要的賬我們還未算,那就是和平的價值。打仗是需要傳出生命代價的,戰火燃過,將是無數老百姓流離失所,無數士兵馬革裹屍。這個代價更大。

說到這裡,相信你對“宋遼簽訂澶淵之盟,30萬歲幣換來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這個問題,心裡應該有了答案。


吳鉤的鉤沉


打仗打的是錢糧

北宋熙寧年間,參政司馬光曾經算了一筆賬

以宋徵西夏為例

十萬大軍,按軍士與役夫1:3的比例,需要三十萬役夫,所以需要動員四十萬人力(至少),加上陝西邊軍和廂軍,總計至少六十萬!

按宋軍志,軍役日耗米兩升,六十萬人力,日耗一百二十萬。年耗四百二十萬石!以兩年為例,加上轉運耗費,至少一千萬石米!

米價:豐年石米700文,荒年1400文,按一石1000文,即一石一貫。

計:打一場十萬禁軍為主,數萬邊軍為輔,為期兩年的中型戰役,朝廷至少要準備一千萬貫的軍費!

而同期北宋朝廷的財政收支呢?

熙寧八年,朝廷歲入摺合緡錢共計六千九百八十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一貫七百四十三,結餘二百萬貫。

熙寧九年,朝廷歲入摺合緡錢共計七千二百萬六千貫五百一十二,雖然朝廷收入增長,但是許出支出仍然繼續增加,整編軍隊的花費加上幾處災情的額外支出,結餘反而只有三百二十萬貫。

熙寧十年,朝廷歲入繼續增加,摺合緡錢達到七千四百二十一萬六百二十貫九百三十四,但此年朝廷在陝西用兵,兼之數路再遭天災,朝廷在熙寧十年的結餘是淨負二百萬貫。

熙寧十一年歲入與熙寧十年相當,然各路水旱災情不斷,兼以整編禁軍花費,結餘亦不過二百餘萬貫。

熙寧十二年是財政收入最好的一年,歲入七千八百六十四萬四千九百貫三百五十七,又無大災害,節餘達到六百萬貫有餘。

也就是說,一場中大型規模的邊境攻防戰,就要把積攢數年的家底耗費一空!

這時,再看澶淵之盟

歲幣三十萬,對於北宋那簡直就是外交的重大勝利!相對於北宋歲入來說,無非兩個邊遠縣城的財政收入而已。

換來的,確實數十年的和平。


巡天6


要問值不值,首先要看假如不簽訂《澶淵之盟》,北宋會有什麼結局?從這裡延伸來看,即使拋去每年30萬歲幣換來的百年和平不計,澶淵之盟本身也是非常划得來的。

景德之役-澶淵之盟

決定宋遼簽訂澶淵之盟的就是景德之役,最終宋遼在澶州對峙,所以簽訂的合約叫做澶淵之盟。

澶淵宋遼雙方一共有三股勢力,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西邊有一路定州軍,為王超所轄,可是當時王超卻並未奉詔前來共同抵禦遼軍。

當時敵我勢力分別是:

1、遼聖宗:20-30萬;

2、宋真宗:10餘萬+定州軍10萬;

當然,如果說宋真宗的20餘萬人,集中在澶淵與遼軍決戰的話,說不定澶淵之盟就不會發生了,以遼軍騎軍的機動性及在平原上的戰鬥力,恐怕會一路向南打過去了,當然四川、重慶之地肯定是打不下來的。

但是定州的十萬王超軍在背後遲遲沒有動作,讓對峙在澶州的遼聖宗慫了。原本澶州戰場,北宋背靠黃河,依託堅城,儘管兵力略小於遼軍,但是遼軍想要破城恐怕非一朝一夕之事。

倘若遼聖宗全力攻宋,如果定州王朝的十萬大軍出動,那麼腹背受敵很容易就被一鍋端了,那結果比宋太宗在高粱河的情況肯定要糟的多。

所以遼聖宗慫了。但是宋真宗這邊也慫了,因為發出了幾道聖旨,王超那邊遲遲沒有任何回應,原本依照寇準的計劃,當戰場轉移到澶州的時候,定州軍就是作為“利劍”,關鍵時刻才亮出來的。

敕王超等在定州翼城而陣,以應魏能等,作會合之勢。萬一敵人築柵於鎮、定之郊,定州兵不可來,邢、洺之北漸被侵掠,須分三路精兵,就差將帥會合,及令魏能等迤邐東下,傍城牽制,敵必懷後顧之憂,未敢輕議深入。

可是,宋真宗先是發聖旨讓王超前來會軍,一個月不見動靜,隨後在澶州又發了聖旨:

車駕幸澶州,大將王超擁兵數十萬屯定州,逗遛不進,知節屢諷之,超不為動。復移書誚讓,超始出兵,猶辭以中渡無橋,徒涉為患

王超各種藉口緩慢前行,直至最後澶淵之盟簽訂,遼軍退軍,王超也沒有出現,究竟王超到底是如何想的,我們不得而知。有可能王超認為自己在後方按兵不動會有更強的威懾力,有可能王超無法控制自己的部下,但無論如何,這個抗旨的黑料被記錄了下來。

最終,遼聖宗和宋真宗兩個人都慫了,於是沒有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只是打了個漂亮的場面活,簽訂了澶淵之盟,兩邊對國民都有一個交代。

遼國:關南十縣歸屬遼國,但暫歸宋朝代管,每年30萬(10萬兩銀、絹20萬匹)歲幣作為稅賦交還給遼國;

北宋:關南十縣名義歸屬遼國,實際還在我朝掌握中,原本100萬,現在每年只需要給他們30萬就行了;

最終澶淵之盟之後,對王朝也僅是免除其職位,但仍然擔任節度使:

王超上章待罪,帝憫其勞舊,弗責。戊辰,以超為崇信節度使,罷軍職

此舉恐怕是為了避免遼國認為北宋君臣不合,再來一次猛攻吧(強行解釋)。

最後,澶淵之盟促成了宋遼邊境百年和平,在這100年間,宋朝經濟飛速發展,兩國百姓避免了兵連禍結,可謂是民之幸事。

至於每年30萬的歲幣,對於北宋的經濟總量來說,卻也算得上是不值一哂,以此換來的百年和平,避免因為軍事行動導致更多的投資,絕對是划算的。

但是長遠來看,“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百年和平讓北宋在軍事上的重視程度仍然一如既往,經濟蓬勃發展,軍事實力仍然是羸弱不堪,最終竟然搞出了一個“聯金抗遼”“聯蒙抗金”等重大政治決策,導致朝代的覆滅也就是歷史的必然了。

史味人生


很奇怪這個為什麼是問題,想一下百餘年的和平得用多少錢換來就知道答案了,從1004年簽訂到1127年北宋滅亡,兩國可是和平相處加經濟文化交流。



而且不是30萬歲幣,宋是給遼每年供歲幣10萬兩,銀20萬匹,然而宋絕對不虧,甚至是血賺。


1004年,遼國為報宋朝太宗北伐一事,親率40萬大軍南下攻宋,在景德之役和宋真宗議和,簽下澶淵之盟。


宋真宗已做好賠300萬白銀的底線,這30萬對宋朝是完全可以接受,再打下去只有兩敗俱傷的結局。


這30萬銀最終換來近百年的和平,而不是以割地為代價,宋朝還因此保存了國土完整。


條約有兩條,第一條是確定兩者兄弟國之關係,第二條是宋年供30萬及開市貿易。


說這個條約不平等多是出於第二條緣由,然而被忽略的是,大宋打對遼戰爭,每年的軍費5000萬兩,這筆經濟賬大家一看應該都明白了。


澶淵之盟基於這樣一個認識,宋遼兩國誰都打不過誰,作為政治家的宋真宗和蕭太后都不傻,兩者都知道鷸蚌相爭,窮兵黷武,必定是耗盡國力而亡,議和是趨勢使然。


最關鍵是止戰之效,而宋朝面子上失去的,經濟上全都給賺回來了。



宋本是生產大國,絲綢茶葉等等都是遼國必需品,遼自然向宋大量進口,在貿易外匯這一塊宋賺的遠比歲幣多,兩國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貿易逆差。


而宋對遼的和平滲透才開始。通過大量對遼輸入的商品,宋逐漸把文化和意識形態傳播至遼,加深了遼國人的漢化,這無疑是另一個領域的勝利。


簽訂盟約並不是屈辱求和之行,即使是強如漢武,在他之前大漢也是通過和親與匈奴止戰。



北宋並非沒有前車之鑑,宋太宗兩次親征北伐,高梁河之戰差點把自己賠在那裡,雍熙北伐鎩羽而歸還賠了大將楊繼業。


而北宋建國基因裡的“重文輕武”,也使得舉國上下游延展情緒,宋真宗親征前曾詢問開國大將曹彬,曹亦認為“修好”是必然之計。


即使換個角度看,遼國也並不是想舉國滅宋,首先它也沒這個實力滅掉體量龐大的宋朝。

其次遼非常想跟宋互市,可惜宋一直不同意,不得不被迫以武力脅迫,畢竟人家身處寒冷之地,物資那是絕對的匱乏,沒有南下的支援遼國必定挨不過冬天。


權衡之下,《澶淵之盟》就是最好的辦法,宋真宗絕非無智,經此之後,宋朝再現繁榮之景。


虎歷


《澶淵之盟》本身值得,每年30萬歲幣,換來百年和平;但《澶淵之盟》背後的態度不值得,自此盟約後,宋朝皇帝始終有種綏靖形象,對北方消極防禦。

這種不值體現在,宋朝皇帝差一名“朱棣”,不敢遷都更北方;沒有天子守國門的氣概。想通過極少的錢,投機取巧,換來真正的北方和平是不可能的。


首先,這個30萬歲幣是一年30萬。只佔當時北宋財政收入不到1%。


照簽訂盟約時候的收入(宋真宗景德年間),大概在4721.1萬貫;再之後宋真宗、宋仁宗頂峰時候,收入超10000萬貫,即佔比更少。拿不到1%的收入,和稱兄道弟的降輩,買了北方的和平,不貴。

按照現金國際軍費投入,大國哪個不超過1.5%?像美國達到4.5%,俄羅斯3.5%,我國據說1.5%。

據說簽訂合約時候,使節曹利出使前,被寇準暗中叫住:““皇上雖有百萬之約,但要是超過三十萬,我就砍了你的腦袋。”

最後果真是30萬歲幣,宋朝宰輔、談判官員盡力了;價格真的不貴。

北方是中國古代的大敵,唐朝有河朔三鎮問題,宋朝有遼金元問題,如果駐軍,肯定不止30萬貫。

(澶淵之盟示意圖)

其次,關於宋朝政府的短視想法。30萬能買來真正的和平嗎,絕對不能。

在之後,北方的確安定了一段時間,宋朝沾沾自己,放棄全統一的氣魄。宋朝繼續執行“軟策略”保護邊疆安全,被遼、金、西夏看在眼裡,從心裡看不起宋朝;有宋300年,再也沒完成“硬態度”對待領土問題,要知道,關鍵領土必須有硬態度,幽雲十六州(今天的北京等地)就是這樣的領土。


後來,太監童貫連金滅遼,繼續討巧,“收回”了幽雲十六州,他因此,也被封為宋朝的異性王爺,也是歷史上少見的太監王爺。要知道,宋朝基本沒有宦官之禍,可見宋朝政府對“軟收回”的沾沾自己。


再之後,金國看到了北宋末年軍隊的積貧積弱,剛到手的幽雲十六州還沒被焐熱,就被金國人拿走,複製傀儡政權;再後來,更是滅掉北宋,留下了宋朝人難以磨滅的“靖康之恥”,徽宗、欽宗被俘北國,上千名后妃公主淪為妓女、奴隸。


在這個意義上,《澶淵之盟》簽訂,讓北宋政府少了居安思危的反思,少了強國建軍的硬態度,最後滅亡;這盟約,簽訂的又不值得。


濤說亂世史


首先,澶淵之盟是北宋朝廷和遼國簽訂的看似平等實則恥辱的不平等條約。

1004年遼國的蕭太后和遼聖宗親自率領軍隊南下入侵北宋,這時北宋的那些腐儒們不再高談闊論,勾心鬥角的本事瞬間成了烏龜王八。


許多大臣都建議南逃避難,而當時北宋的皇帝宋真宗也有逃跑的意思。但北宋的宰相寇準不同意,在他的力勸之下,宋真宗才不得已親臨前線但澶州這個地方督戰。

皇帝親臨戰場,這對北宋的將士們無疑是一種鼓舞。於是來勢洶洶的遼軍其實也並非什麼神話,在後來的戰爭中,遼軍逐漸趨於敗勢。

然而就是在這種對宋軍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宋真宗卻突然接受了遼國的請和。並且還是以每年向遼國大量金銀和絹布為代價。

對北宋這種花錢買和平的做法,我個人是嗤之以鼻的。不過站在歷史全局的角度,澶淵之盟卻又使得北宋和遼國之間保持了百年和平。

而這種和平環境,對促進宋遼的民間交流以及民族融合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為中原和北部邊疆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總的來說,澶淵之盟是北宋朝廷的恥辱,也是北宋人民的苦難之源。畢竟向遼國繳納的歲幣最終還得從北宋人民的牙縫裡扣。但又對當時兩種地域間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你要問值得不值得,這個我覺得應該取中。對北宋人民以及北宋朝廷來說不值,但又切實的影響了歷史,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貓爺歷史觀


宋朝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割據局面,但未能實現全國統一,這點北宋統治者是清醒的,而遼也認為代表中國,以“正統”自居,兩政權並存的情況下都堅持一箇中國,在實力地位為前提的情況下,簽訂了澶淵之盟,也稱遼宋結盟,有點類似於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會盟形式,在濮陽簽訂的,盟約簽署後換來了兩國政權一百多年的和平共處局面。

宋《契丹使朝聘圖》。

《遼史》記載是宋朝先求和的,《宋史》記載是遼國先求和的,明擺著兩國都有點忌諱誰先提出來,有失顏面,當年能促成和談的關鍵人物是王繼忠,兩國史料都有重點寫這個人,王繼忠也很尷尬,他本是宋朝的河北路都轉運使,遼軍南下被逮到,又授予他官職,等於說王繼忠身兼兩國官職,來回充當談判使者,最後達成和談,遼國雖為城下之盟,但先拋出橄欖枝,宋朝雖有乞和之嫌,但還算體面。

宋仁宗下令將真宗迴鑾詩刻於澶州,建迴鑾碑,圖為澶淵之盟遺址上的迴鑾碑。

宋遼兩國接受“南北兩地,古今所同”的觀點,同意雙方正式互稱南、北朝,於是遼宋就成了兄弟之邦。誰為兄長誰為小弟以當朝皇帝的年齡計算,宋真宗趙恆年長於遼聖宗耶律隆緒,簽訂時宋真宗是大哥,遼聖宗是小弟,宋給遼遞國書時,宋真宗把蕭太后喊嬸兒,真宗死後兒子趙禎繼位為仁宗,當時遼聖宗耶律隆緒還在位,於是宋仁宗把耶律隆緒喊叔兒,到了遼興宗耶律宗真時,他又把宋仁宗喊哥,僅稱呼上看,兩國盡顯骨肉親情,一片祥和。

澶淵之盟終結了20多年的征戰,締結了100多年的和平,當初為達成和平協議,兩國皇帝共同發表誓書,圖為大宋誓書。

在這件事件中,北宋的寇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澶淵一仗寇準穩住了宋軍戰線,遏制了遼軍的攻勢,他本是位剛正的愛國諍臣,在和談期間,嚴定了條件和底線,司馬光《涑水記聞》記載,宋真宗說百萬亦可,寇準知道後,毋過三十萬,過三十萬准將斬汝。後來也就訂了每年30萬,10萬兩銀,20萬匹絹,但這30萬既不是戰爭賠款,更不是納貢,而是歲幣,就是賜的錢,作為哥哥,每年賜點錢給弟弟過生活,按現在話來說就是資助。

圖為大遼誓書。

30萬歲幣多嗎?對於北宋來說,毛毛雨,北宋每年朝廷稅收都是1億打底,北宋連年征戰,消耗的軍費無數,放在別的朝代早就崩潰了,但北宋依然能頂著,百姓生活依然有資有色,30萬的開銷根本不構成負擔,另外兩國開通貿易,宋朝通過貿易獲得的順差數額海了去了,所以這個盟約既不是喪權辱國,在當時對宋朝是有利的,對兩國百姓更是偌大好處,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後世看來,推動了民族和諧融合,中華文明的發展。


圖文繪歷史


澶淵之盟也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盟約,這個約定是由遼宋兩國簽訂,並且就因為這一個約定,雙方維持了百餘年的和平。最有趣的是,對於這個盟約,兩國都認為是自己賺了,也因此,他們才能持續盟約如此之久。兩國最初是因為什麼原因才簽訂下的這個盟約呢?而在盟約中,宋朝需要每年支付30萬的歲幣來維持和平,這對他們來說是賺了還是虧了呢?


在我看來,宋朝這邊是賺了,因為每年只需要給30萬的歲幣就能維持和平,不需要打仗。這既節約了打仗的經費,又沒有使得宋朝人員有過多傷亡,同時百姓的生活還有了保障,沒有了戰亂的威脅,他們才能更好地發展農業,工商業,畜牧業等。而將這些發展起來以後,國家才能夠強大,每年收入能更加的多。所以,這個盟約的簽訂讓宋朝有了一個良性循環,付少量的錢,就能換取和平,換取一個太平盛世,值! 大家別看這30萬的歲幣似乎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實際上,這連宋朝每年收入的零頭都不到。

當時的宋朝,每年的收入差不多是在1億歲幣以上,由此可見,這點錢對他們來說真的不算什麼。而且,當時宋朝打一次仗,少說就得撥3000萬以上的軍費,這還只是一般的戰場,如果是大型戰場,經費會更高。想想看,一場戰爭就3000萬,而簽訂了盟約以後,數百年的和平也才只花費了3000萬。所以說,這樣都不算值,那怎樣才算呢?
而除了每年給遼國送上這麼些歲幣以外,他們每年還需要額外給20萬匹絹。這一點絹對宋朝來說也不算什麼,當時宋朝的紡織業已經是得到了大力發展,織布織絹早已不是難事,這20萬的布絹算下來根本要不了多少錢,也花不了多少的材料。用這點東西就能換來一方百姓的平安,換來無數戰士的安寧,那肯定是非常值的。所以不管怎麼說,簽訂這個盟約對於宋朝來說是一件好事。當時宋朝本來就重文輕武,在軍事方面比不上遼國,一旦開戰,宋朝將會損失慘重,這個損失不僅有人員損失,更有大量的財產損失。而現在,只需要一點點的小恩小惠,遼國和宋朝就保持和平,而且和平持續了百年之久,這對宋朝來說就是一件好事了。


合肥歷史


在很多人眼裡,北宋大臣曹利用同李鴻章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賣國賊。曹利用錯就錯在了代表北宋同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但是澶淵之盟不是辛丑條約,每年數十萬的歲幣換來的是近百年的和平。這個錢在中國歷史上花的最值!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大軍在蕭太后的率領下圍城澶州,眼看就要渡過黃河天塹兵臨首都汴梁。為了結束戰爭,宋真宗派遣大臣曹利用同蕭太后和談,談判的結果是北宋每年輸遼歲幣三十萬兩,宋遼兩國互稱兄弟。澶州又稱澶淵,這景德年間兩軍陣前簽訂的合約於是也被稱為澶淵之盟。


明清以來天朝上國一直是我們的世界觀的中心,對於周圍不臣服的蠻夷,必須用鐵和血去征服。而繼承了漢唐衣缽的大宋卻同一個遊牧政權稱兄道弟,還需要每年向北方遞交“戰爭賠款”,可以說是屈辱至極。況且,很多資料都表明當時環聚在澶州城外的遼國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如果北宋指揮得當,圍而殲之也十分可能。

如此來看,澶淵之盟並不是北方的遼國強加給宋朝的不平等條約,反而是趙宋官家膽小怕事留下的歷史瘡疤。而這塊瘡疤的核心,就是對戰爭充滿恐懼的宋真宗和代表北宋簽訂合約的曹利用。


但是隨著歷史的演進,當天朝上國的不平等觀念退潮之後,我們就需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審視景德元年這一紙合約。當我們用務實的心態鋪平當時的歷史畫卷,又會發現這澶淵之盟卻並非是一塊醜陋的瘡疤,相反,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的魅力與日俱增。


澶淵之盟中兩國約定,北宋每年送向遼國輸送歲幣三十萬,其中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三十萬歲幣對北宋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很多人認為遼國發的這筆戰爭財肯定是個天文數字。可實際上對北宋來說這三十萬歲幣真的就是九牛一毛。真宗繼位當年光是現金收入就有2200萬兩,加上實物稅收之後,三十萬歲對北宋來說根本不傷筋不動骨。

三十萬歲幣當然是交到了遼國手裡,那遼國人用這些金銀財寶幹什麼呢?澶淵之盟除了約定每年三十萬的歲幣之外,還約定在兩國邊境開榷場。榷場就是兩國互市的外貿市場。在榷場上,三十萬歲幣又多數迴流到北宋百姓手裡。


就是這不足趙宋官家塞牙縫,最後又迴流到百姓手裡的三十萬歲幣,卻給宋遼之間帶來了上百年和平!對老百姓來說什麼最寶貴?當然是社會的和諧穩定最寶貴。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我國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在宋朝達到了一個高峰,我們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有三種出現在宋朝。宋朝還為我們貢獻了最優秀的文藝作品。《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歌賦大部分出自宋朝。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高峰背後必然是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做支撐,用不足掛齒的三十萬歲幣換來中華歷史最輝煌燦爛的一頁,豈非最划算的交易?


當然有人認為,三十萬歲幣雖然對北宋來說是九牛一毛,那就可以隨便送給敵國麼?如果不付三十萬歲幣,宋遼之間能不能維繫和平?答案是不能!

我國古代的北線一直都同遊牧民族為鄰。在宋朝,這三個鄰居分別是遼、金和元。當時北方遊牧民族同中原農耕民族相比有兩個特點,一是遊牧民族比農耕民族貧窮,二是遊牧民族的戰鬥力比農耕民族高。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雖然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看起來很浪漫,但是居無定所的生活方式讓遊牧民族無法積累足夠的財富和技術。每次南侵,遼國軍隊除了帶走不計其數的糧食、財寶和婦女,還會劫走許多工匠和書籍。對遼國來說,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創造出同北宋社會相當的物質資料供自己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北宋的繁華富庶讓遼國眼花繚亂,但是北宋軍隊的戰鬥力卻又不值一提。因為石敬瑭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北宋連養馬的地方都沒有。在古代戰場,馬匹的作用不亞於現在的戰鬥機和坦克,缺少馬匹的北宋軍隊根本就沒辦法同遼軍正面對抗。


有這樣一個窮鄰居,北宋還能怎麼辦?遼國所有的內政問題和經濟問題都可能演變成邊境問題,發生饑荒了遼國人怎麼辦?肯定是越過邊境線搶吃搶喝啊。遼國內政出問題,發生內亂怎麼辦?最高統治者多半會利用戰爭轉移視線。往好聽了說,宋遼兩國是休慼與共,互惠共贏,要通謀發展。實際上兩國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


雖然人類社會的科技不斷進步,思想越來越開放,但是如何處理國際關係和千百年前沒什麼區別。現在各個強國不斷向騷亂地區派駐維和部隊,還有組織出於人道主義為貧困地區提供醫療、教育等等服務,這裡面的根本就是隻有把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普惠到世界上每一個人,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更上層樓。


實際上遼國對北宋邊境的騷擾根本防不勝防。這種出於劫掠物資為目的的戰爭不是兩隻正規軍的正面對抗,邊境線又那麼長,天知道遼軍會出現在哪個地方。北宋方面為了防止騷擾只能斥巨資在邊境養兵。宋太祖開國初年北宋軍隊只有二十萬,到真宗時期,這個數量翻了一倍還多。養兵要花錢,打仗更要花錢。有人考證當時組織一場中等規模,也就是十萬人左右的戰爭,花費在三百萬兩上下。遼國方面就沒有這麼多問題,遊牧民族人人都是兵,戰爭就是搶劫,大家打破頭的參與。

想用軍事手段解決邊境問題只有一個辦法,收回燕雲十六州,利用天險把遼國人堵在北面。但是燕雲十六州又是如何都收不回來的,遼國盤踞在這裡多年,根基夜很深,太宗兩次伐遼都以失敗告終。


實際上遼國蕭太后揮師南下,最大目的就是解決兩國的邊境問題,蕭太后是想以戰促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解決戰爭必須有超越戰爭的思維。


既然收回燕雲十六州對北宋來說以無可能,維持當下的和平就十分重要。或許膽小的宋真宗沒有這種智慧,曹利用也不知道自己簽訂的盟約對北宋意味著什麼,但是歷史的確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首要問題是領土爭端。沒有明確的邊境線說什麼都是白扯。於是兩國以白河溝為界,白河溝以北是遼,以南是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罕有明確邊境線,而這條界限又是來自於談判桌上的公平談判,澶淵之盟在這方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有了邊境線,兩國交往終於可以有下文了。但是不適當的解決宋遼兩國巨大的經濟差距,戰爭就總也無法避免。三十萬歲幣被很多人當成遼國獲得的戰爭賠款,實際上三十萬歲幣更類似於現在的轉移支付。十萬兩白銀和二十萬匹絹對北宋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北宋一年的養兵費用就十數倍於此,而且這十數倍的軍費還無法保證邊疆的和平安寧。


但這三十萬歲幣對遼國來說意義卻很大。首先有了這筆轉移支付,遼國可以保證每年有一份固定收入,這對遊牧民族來說是十分可觀的。其次,有了這筆歲幣之後遼國內部可以認為蕭太后和遼聖宗贏得了戰爭,有利於鞏固遼國政局。


在北宋白銀和絹都被當作一般等價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貨幣。貨幣需要能兌換成物質財富才有意義。所以宋遼兩國又約定在邊境開車榷場,也就是國際貿易市場。通過榷場北宋給遼國的三十萬歲幣又有許多回流到了北宋百姓手中,遼國人在榷場獲得必要的生活物資,這也打消了他們劫掠的念頭。


澶淵之盟簽訂一百多年後,金國同南宋又簽訂了一份類似的紹興和議。但是紹興和議的歷史價值卻永遠都無法同澶淵之盟並論。紹興和議中金國逼迫南宋稱臣,南宋實際上成了金國的附屬國,皇帝更替都需要金國冊封。而澶淵之盟約定兩國為兄弟之國,宋真宗年長,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蕭太后輩分高,宋真宗稱她為叔母。


如果事情就此結束,宋遼兩國就稱得上古代國際關係的典範,澶淵之盟也稱得上北宋政治的亮點。但是澶淵之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同正面影響一樣巨大。澶淵之盟開啟了宋朝以金錢買和平的不歸路,從此之後宋朝武備廢弛,軍隊戰鬥力不斷下降,積貧積弱就成了趙宋一朝的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