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爭權奪勢,親友相殘的事件有哪些?

星151226


最是無情帝王家。

明宣德元年十月,漢王朱高煦被大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烹殺,諸子皆誅死。

明洪熙元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熾駕崩,太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

《明史.仁宗本紀》記載,洪熙元年五月庚辰(農曆五月二十八日)仁宗“不豫,璽書召皇太子於南京”,次日即五月二十九日(辛巳)仁宗驟然駕崩,到了六月辛卯(六月十九日)太子朱瞻基就抵達京城,受遺詔繼位。這中間只隔了二十天。

從北京紫禁城天安門到南京明故宮,按現在的高速公路計算一共是兩千一百多里,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是理論上的速度,實際能做到六百里加急就不錯了,那麼明仁宗的詔書傳遞到南京需要整整四天,到達南京應該已經是六月初一,而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到南京則是六月初二,即使是朱瞻基完全不準備立馬出發,也走六百里加急,趕到北京也是六月初五。

從天安門到漢王朱高煦的封地樂安州,即今天的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也只有八百里地,按道理說,朱高煦在五月三十就得到了明仁宗駕崩的消息。

《大明風華》朱高煦

為這一天,朱高煦已經等了二十三年,而這次他比自己的侄子朱瞻基有足足多五天時間準備出手。

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與南軍在浦子口交戰,燕軍被擊敗,千鈞一髮之際,朱高煦率援軍殺到,朱棣如釋重負:“吾力竭矣,兒當鼓勇再戰。”又說:“努力,世子多疾!”於是,朱高煦親率援軍奮勇衝殺,大敗南軍。

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屢立戰功,明成祖朱棣在篡位之後也曾經在朱高熾與朱高煦之間搖擺過。但朱高熾畢竟是嫡長子,而且仁厚賢明,更重要的是,朱高熾有一個“好聖孫”朱瞻基。因此,考慮再三明成祖還是於永樂二年冊立朱高熾為太子。

在太子這個位子上,朱高熾整整待機了十九年。在殺人不眨眼的老爸手底下當儲君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這兩弟弟天天在朱棣那裡說他的壞話。

也許是當這個太子壓力太大,朱高熾在繼位後開始放飛自我,酒色無度,此時他己47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年人,本來就過度肥胖,患有各種疾病的身體頓時透支了。

到了洪熙元年四月,南京地震,朱高熾命太子朱瞻基出守南京賑災安撫民心,結果沒有兩個月,朱高熾就暴病而亡。

朱高煦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算準了朱瞻基去北京的時間,派出大批殺手在他的必經之路上足足等了半個月,結果卻讓他目瞪口呆:

朱瞻基早已料到了朱高煦的陰謀,選擇了不走官道走小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京繼位了。

未幾,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喪。高煦謀伏兵邀於路,倉卒不果。―《明史.朱高煦列傳》

有的小道消息八卦說明宣宗這麼快就能趕回京師,是早已料到了明仁宗的死訊,換句話說,明宣宗謀殺了自己的老爸明仁宗,但是這種論點是經不起推敲的,皇命不可違,六月初一明宣宗接到聖旨必定動身,那麼距離他趕到北京還有十八天時間。

明宣宗朱瞻基

十八天,就算走小路路程比官道多一半,那也才三千六百里,每天走兩百里地,對於正值壯年,時常跟隨爺爺朱棣在塞外打仗的朱瞻基來說是不成問題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即使謀殺老爸成功上位,還要背千古罵名,如果不成,不要說太子之位,就算是項上人頭都要保不住,然後罵名還是照背,這風險太大了,作為一個心思深沉,行事縝密的帝國政界職業玩家,朱瞻基根本不會冒這個險。

真正讓人脊背發冷的是朱瞻基對付叔叔朱高煦的手段。

明宣宗繼位後,對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大加賞賜,對朱高煦的奏章言聽計從,擺出一副示弱的姿態,唯恐朱高煦不反,隔年八月,認為明宣宗軟弱無能的朱高煦終於起兵造反。此時,明宣宗才真正露出了獠牙。

仁宗駕崩帝位虛懸時你不反,朕剛剛繼位人心不穩時你也不反,現在天下安定百姓樂業你才造反,真可謂是自尋死路了。

帝(宣宗)曰:“卿誠足擒賊,顧朕初即位,小人或懷二心,不親行,不足安反側。”《明史.朱高煦傳》

朱高煦只是明宣宗立威鞏固皇權要殺的一隻雞而已。這隻雞,朕要親手殺!

從小時起,朱瞻基就看著朱高煦和朱高燧兩個叔叔擠兌和誣陷父親,仇恨埋在他幼小的心中越來越深,到這一天,這樣的仇恨終於要還報給這個二叔了。

於是,明宣宗親率大軍包圍樂安州,擒拿朱高煦回京禁錮,但是他的黨羽就沒這麼幸運了,宣宗一口氣殺了朱高煦的親信和同謀者上千人,這殺人的魄力,竟然和太爺爺朱元璋有幾分相似。

現在不殺朱高煦,是為了看看天下人的反應,順便顯示我朱瞻基的仁德。但是現在不殺不等於今後不殺,甚至不等於下個月不殺。

過了一個月,朱瞻基藉口朱高煦在他看望自己時伸出腳將他絆倒,命人將朱高煦扣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謀殺皇帝,謀反,這都是誅九族的大罪,跟絆倒皇帝相比都不算什麼,至於朱高煦真的有沒有絆倒朱瞻基,我們都不得而知,然而這一次朱瞻基下手之狠,令人始料未及,其背後的道理也很簡單:天下人都認為朱高煦叛亂是咎由自取,而紛紛誇讚朕的仁慈,看來朱高煦的生死已經不重要了。

此時朱高煦的人生已走到了盡頭,朱瞻基不是去看望這位皇叔的,而是去索命的!

我不禁想起了《資治通鑑》裡的一幕:

公元558年,高洋命劉桃枝殺死自己的兄弟永安王高浚、上黨王高渙,高洋把他們二人關在鐵籠裡,劉桃枝弄來柴火,點燃之後扔進鐵籠裡,最後二人被活活地燒死,皮骨皆如焦炭。

帝(高歡)亦以浚與渙皆有雄略,恐為後害,乃自刺渙,又使壯士劉桃枝就籠亂刺。槊每下,浚、渙輒以手拉折之,號哭呼天。於是薪火亂投,燒殺之,填以土石。後出之,皮發皆盡,屍色如炭,遠近為之痛憤。――《資治通鑑》

完事之後,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明宣宗又將朱高煦的十個兒子全部殺死。這就是帝王手段!


每日一段歷史


問題:古代為爭權奪勢,親友相殘的事件有哪些?

縱觀歷史那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哪怕是禮樂尚存的春秋時期,這樣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

一、春秋霸主齊桓公也難逃魔咒。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即便是齊桓公,也是沒有辦法跳出這樣的魔咒。

齊襄公十二年,公孫無知殺害了齊襄公。

公孫無知是齊襄公父親齊僖公弟弟的兒子,也就是說兩人算是堂兄弟。

次年,公孫無知又被齊國朝臣雍林所殺。此刻能夠成為齊國國君的有兩個人選,他們分別是身在魯國的公子糾和身在莒國的公子小白。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是齊襄公的弟弟,齊僖公的弟弟。

齊襄公繼位後,兩人流亡異國他鄉,如今哥哥死了,他們二人又開始勾心鬥角。

公子糾派管仲一眾人半路截殺公子小白,利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帶,公子小白假裝大叫,管仲等人以為公子小白死了。

公子糾開始慢悠悠地趕赴齊國,結果被假死的公子小白捷足先登,做了齊國的國君,便是齊桓公。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齊桓公派鮑叔牙攻打魯國,鮑叔牙告訴魯國國君,“我家主公與公子糾是兄弟,不忍心手足相殘,但魯國不同,請魯國動手吧”。

於是公子糾被魯國人殺死。

從齊襄公到齊桓公,歷經了多少宗族親友相互殘殺,令人唏噓不已。

二、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句話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意思是說,壞事做多了,就會自取滅亡。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出自《左傳》,講述的是鄭莊公與弟弟共叔段的故事。

鄭武公與申國國君的女兒武姜生下了兩個孩子,分別是莊公和共叔段。

因為莊公出生時,讓母親武姜受到了驚嚇,所以武姜不太喜歡莊公,而是寵愛小兒子共叔段。

而且武姜多次提議立共叔段為太子,應該是因為立長不立幼的緣故,莊公最後還是成為國君。

武姜又為共叔段請求了一個大的封邑,然而共叔段並不滿足,暗中聚集人馬,想要偷襲莊公,結果被莊公知道,莊公派人把共叔段給打跑了。

之後,共叔段又曾聚集衛國、宋國、陳國、蔡國的人馬包圍鄭國都城。

親兄弟卻因國君之位,形同陌路,唉!


暖暖的三眼君


查理曼大帝的眼淚,熊孩子們就知道瞎折騰。

(查理曼大帝)

公元8世紀的晚期,維京海盜還沒有大規模的入侵歐洲大陸。傳說查理曼大帝在法國海岸看到了幾艘維京人的船隻,於是命令軍隊迅速出動,消滅這幫子強盜。結果軍隊跑到海灘的時候,維京人早就逃跑了。

回到宮殿後,查理曼大帝哭了很久,之後他告訴身邊的人:“你們知道我為何哭得這麼悲傷嗎,我忠實的孩子們?我一點也不擔心那些無足輕重的流氓會傷害到我。但我一想到他們膽敢在我有生之年就來侵犯這片海岸,我就痛徹心扉;一想到這些惡徒會對我的後代及後世的子民做出的惡行,我便悲痛欲絕。”

查理曼大帝的擔心不無道理,而事實也證明,此後三百年的時間裡,維京海盜確實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更應該讓查理曼大帝悲傷的是,他的子孫並非這麼團結。


查理曼大帝很長壽,熬到了72歲才去世,此時他的兒子中還活著的,就只剩下小兒子路易一世了。

(虔誠者路易)

所以,稍稍讓人安慰的是,查理曼沒有看到兒子們刀兵相見。不過,這個看起來更有修養的“虔誠者路易”,卻開啟了這個家族的“血腥殘忍之門”。

繼承查理曼的帝國之後,虔誠者路易在加冕典禮上,就逼迫自己所有的未出嫁的姐妹都去修道院,終生不準嫁人——歐洲皇室的嫁妝非常豐厚,虔誠者路易擔心土地和財富流入別人之手,更擔心以後自己的姐夫(或妹夫)成為王位的潛在威脅。

公元817年,也就是虔誠者路易繼位三年之後,他出了一場意外。

某一天他去亞琛大教堂做完禮拜儀式後,年久失修的木製走廊忽然坍塌了。這次意外當場砸死了不少朝臣,虔誠者路易也受了傷。

於是,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需要趕緊考慮死後的事情,尤其是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深思熟慮之後,路易決定,讓自己的長子洛泰爾繼承帝國,成為最高統治者,並且擁有意大利地區。另外兩個兒子也擁有了自己的權力和封地,應該心滿意足,不會骨肉相殘了。

結果,虔誠者路易忘記了自己侄子伯納德,意大利是他的封地。伯納德得知自己的領地就這麼給了洛泰爾,果斷的起兵造反了。

不是自己的親兒子,當然不用太仁慈。虔誠者路易立刻帶領大軍,一路殺到了意大利,平息叛亂。當他抓住自己的侄子伯納德之後,立刻將其帶回了亞琛。伯納德苦苦哀求,希望能免除一死。

虔誠者路易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寬容”,死刑變成了“挖眼”。伯納德被燒紅的鐵棍插入眼中,痛苦掙扎了兩天之後,還是死了。


虔誠者路易之所以安排了兒子們的封地,是擔心自己的死的早。結果“事與願違”,他不僅沒死,還又娶了第二任妻子,生下了自己的第四個兒子——禿頭查理。

(查理曼帝國的分裂)

現在,虔誠者路易有四個兒子:長子洛泰爾、次子丕平、三子日耳曼人路易,小兒子禿頭查理。

小兒子自然很受疼愛,年輕美貌的妻子為了孩子的未來,不停的吹枕頭風,希望能給禿頭查理分一塊領地。虔誠者路易一想,都是兒子,禿頭查理確實應該有一塊地才行。

重新分唄,再劃一塊地給小兒子。其他三個兒子當時就怒了:“生一個兒子分一塊地的話,你要是活到70多,再生一群孩子咋辦?”於是,三個兒子果斷造反。

多年的內戰之後,虔誠者路易戰敗了,他和小兒子禿頭查理被囚禁了一年多時間,飽受折磨。

公元835年,虔誠者路易在在一些貴族的幫助下,終於復位了。

又過了三年,路易的二兒子丕平去世了。一家人一看,哎呦喂,這問題不就解決了,直接讓小兒子禿頭查理去丕平的封地,大家其樂融融多好!

但是,問題又出現了,丕平也有自己的兒子,封地內的貴族們強力支持丕平二世,又開始造反了……沒辦法,內戰接著打。

公元840年,虔誠者查理去世了,他的孩子們還在還在瞎折騰,誰也不服誰。就這麼一直打到843年,都打累了,再也玩不下去了,終於坐在一起開了個會,把查理曼大帝的帝國分成了三份。

這三個王國,逐漸形成了法蘭西、意大利和神聖羅馬帝國。查理曼大帝想到了維京海盜對後代的威脅,卻沒有想到子孫們之間的鬥爭。他若真能想到,恐怕會留下更多眼淚吧。


七追風


歷史上因爭權奪勢而親友反目相殘的例子有不少,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本文以其中的幾個事件為例加以敘述。

楊勇是隋文帝楊堅的長子,楊堅開國後楊勇被立為太子,楊堅很看好這位太子,軍國大事都讓楊勇參與其中。

後來楊勇因為一些事而被楊素、楊廣等人陷害被廢,楊廣因此被立為太子。楊廣登基後更是假傳詔書將楊勇賜死。

唐朝時期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也是一起廣為人知的因爭權奪勢而親友相殘的事件。

宋代趙匡胤之死很可能是其弟趙光義為奪皇位而殘殺的,趙光義登基後不久趙匡胤的兩位年僅20多歲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也相繼離世,其中趙德芳更是死的不明不白,傳聞此二人之死都是遭到趙光義迫害。

明代靖難之役也是很著名的因爭權奪勢而親友相殘的事件,此外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也因“土木堡之變”和“英宗復辟”等事件相殘過。

清代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事件又是一起著名的因爭權奪勢親友反目相殘的歷史事件。

古今中外這類因爭權奪勢而親友相殘的事件舉不勝舉,這些歷史事件的背後都有一段深刻的歷史故事。期待大家分享更多的這類歷史事件。


歷史守望者


自古以來,皇家沒有骨肉親情,為了江山社稷,親友相殘者不在少數,為什麼呢,因為封建社會就是家天下,一人言為天下法,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寶座誘惑人啊,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親友相殘的事件

  • (氏族社會)象

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兄弟不和、手足相殘大概是起於陶唐紀的舜和他的後母生的弟弟象,象幾次要謀害舜,均未成功,可是舜不記前仇,後來封象於有庳成就一段佳話。

  • (秦)秦二世胡亥

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 (漢)呂后

呂后一共殺了劉邦四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劉如意,是劉邦最愛的兒子,死於呂后之手。第二個兒子劉恢,被呂后親賜的侄女給害死了。第三個兒子劉友,則是被呂后給活活餓死的。第四個兒子劉盈,雖然不是直接害死的,但間接殺人兇手還是呂后。

  • (三國魏)曹丕

漢帝國末年,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之間也曾發生因繼承權導致的鬥爭,最終曹丕繼位並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建魏國

  • (晉)八王之亂

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的混戰,前後歷時16年。其最終結局是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對國家造成了嚴重破壞,導致西晉滅亡。

  • (隋)楊廣

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為奪皇位,弒父殺兄,最終成為皇帝,由於隋煬帝統治期間的大政方針過於極端最終導致了隋帝國的滅亡。

  • (唐)玄武門之變,應該是最著名的手足相殘事件

太宗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死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並逼迫自己的父親李淵退位,因為其卓越的治國才能是唐帝國蒸蒸日上,成為一代明君的典範。

  • (宋)趙光義

宋太祖趙匡胤死因蹊蹺,歷史上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傳說是其弟趙匡義加害,篡奪帝位。不過“燭影斧聲”歷史上並無定論,並沒有證據證明宋太宗害死了他哥哥,並且宋朝很少發生為了皇位,手足相殘的事情。

  • (元)忽必烈

蒙古大漢蒙哥死後他的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發生權利鬥爭,最終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作為重要俘虜被囚禁起來,直到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

  • (明)朱棣

靖難之役,也是著名的事件,明成祖朱棣篡奪了他侄子朱允炆的江山

  • (清)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最終以四阿哥胤禛取勝告終。以前的朝代喜歡立嫡立長,而清朝打破了這一傳統,所以說歷史上帝位之爭最激烈的朝代是哪個?答案就是清朝。

古代手足相殘之事實在太多,這裡只是舉出了一些特別有名的事件,看完這些事件,不得不感嘆,最是無情帝王家。


歷史盛典


1.八王之亂

公元前291年,因皇后賈南風乾政,導致司馬家族成員之間互相爭奪權力,歷時16年之久。在這16年之中,司馬家族成員之間互相廝殺交戰,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八王之亂使當時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使中國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民族團結遭到了空前的破壞,也就是史稱的“五胡亂華”。

2.九子奪嫡

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其中就有9個參與奪嫡鬥爭。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九子奪嫡下場:

大阿哥陷害太子,被康熙幽禁。死於雍正十二年。

二阿哥兩立兩廢,被幽禁於鹹安宮。死於雍正二年。

三阿哥因為有奪嫡之心,所以在雍正上位後一直被打擊,先是發配到邊疆,後來又被奪去爵位,幽禁於永安亭。死於雍正十年。

四阿哥,九子奪嫡的勝利者,為雍正皇帝,在位13年。

八阿哥一直是雍正最強勁的對手,雍正狠得他是牙癢癢。在雍正上位後找各種理由羞辱他,削去爵位、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意為討厭鬼。

九阿哥是八阿哥的支持者,多次幫助八阿哥參與奪嫡,所以他的下場也是很慘的,被圈禁、被革去黃帶子、被削除宗籍、被取名為“塞思黑”。

十阿哥也是八阿哥的支持者和跟隨者。被圈禁,直到乾隆二年才被放出。

十三阿哥,老四的鐵桿粉絲,可以說雍正的勝利奪嫡少不了十三阿哥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在雍正上位後也是活的最好的一個奪嫡者,得以善終。

十四阿哥,康熙末年的大將軍,也是四阿哥的親弟弟。雖說是親弟弟,但卻是跟隨八阿哥,雍正上位後就被安排到去守皇陵,後又改為圈禁。直到乾隆繼位後才得以自由。死於乾隆二十年。

總的來說,除了十三阿哥,其他參與了奪嫡的皇子都被圈禁過。他們真的犯了法嗎?不以為然,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罷了。這場戰爭沒有刀光血影,沒有兵戎相見,有的只是手足之間的互相殘殺。

3、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齊王是太子的支持者被李世民殺死了。

4、死於親人之手的皇帝

夏景宗被子所弒

晉惠帝被叔父毒殺

唐高宗被妻女所害

朱溫死於兒子亂刀之下


歷史大解迷


隋煬帝楊廣——弒父之路

政變前警兆

話說隋煬帝楊廣自重在母親獨孤伽羅的幫助下成為大隋帝國太子殿下後,風頭無兩!

可深諳韜晦之道的楊廣,卻知道越到此時,越不可以驕奢淫逸,

於是楊廣依舊如同往日一樣,每天過著簡樸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的父親,也就是這萬萬裡疆域擁有者,大隋開國皇帝,楊堅陛下要託著老病軀,前往仁壽宮時候!

那天不知道為什麼,楊廣彷彿預感到了有大事要發生了!

於是楊廣立即命令宇文述,召集好重南方帶進京城的5000人,一旦情況有變,就要發動政變!

宇文述,自不敢多言,回了一句:屬下聽令,便告辭離去了!

楊廣為看望身在仁壽宮中的父親,帶著幾名心腹便動身了!

與宣化夫人的邂逅

當到了大殿前!楊廣感慨萬千!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才可以住進來呀?也許還要幾年吧?

回過神來的楊廣揮了揮手,讓身邊的人不再跟隨,便孤身進了宮中!

進入巍峨磅礴的宮殿群中後,楊光熟門熟路的走向了文帝寢室!

可忽然他眼睛一凝,下意識的舔了舔乾燥的嘴唇,

原來是楊堅的宣化夫人忘記了關門,正在洗澡

那光潔的身子,那瑩瑩玉若的手指,還有那我見猶憐的神態,無不吸引著年輕壯碩的楊廣!

楊光一推房門,餓虎撲食一樣衝向了宣華夫人!

宣華夫人大吃一驚!可還未回過神來楊光就開始撕扯他的衣服!

撕扯到一半時,宣華終於回過神來!大喊著,推脫著

按理說宣化是推不開楊廣的,可此刻竟然讓他逃離了楊廣魔爪,讓他直接奔向了楊堅宮殿!

見宣化跑出去後,楊廣忽然就急,他在害怕被父親知道後撤掉他的太子之位!

大政變

於是他立即通知宇文述帶軍,控制皇宮,

就這樣宇文述帶領著5000人控制了整個仁壽宮!

在解決完這一切後,楊廣,平靜的波瀾中已經是志得意滿了!

要知道只要再往前一步,他就要成為這個國家的新主人了!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於是他便完成了那個震驚千古的壯舉!

仁壽宮——政變!


道盡風流事


“玄武門之變”事件,親友相殘,為爭奪皇權,殺兄弟、殺侄子、奪人妻、逼父退位,這乃是歷史最著名的親友相殘,為何著名,源於建唐之前,李氏兄弟二人配合相當默契,在當代也算是兄弟典範,直到建立唐朝形成爭權制度,兄弟為皇權反目成仇,如果李氏沒建立王朝,我相信這對兄弟至死都不會相殘。

建唐之前的兄弟二人

617年間,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僅用一年時間就形成規模,並次年稱帝建立唐朝,以長安為京師,這一段故事的背後,功不可沒的就是李氏家族的幾兄弟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

這一年裡李淵之子李世民知隋不久必亡,於是暗中結交有能之士,廣羅天下人才,在擴充至一定數量後,李世民就和晉陽縣令劉文靜密謀,起兵計劃確定後,連李淵都還不知道,直到被兒子用晉陽宮美女服侍過夜,才讓李淵“如夢初醒”,逼得造反。

這一年裡,李世民與李建成在起兵造反裡默契異常,比如同年五月十五日,李世民先發制人指使開陽府告發王威、高君雅等人,隨後李建成攻殺西河郡丞高德儒。

同年七月,李淵長子李建成與次子李世民均同時揮師南下先後破守霍邑、及實行對守河東的隋將屈突通圍而不攻策略,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就殺入長安,也至此,讓世人看見了進軍神速下的背後,皆是兄弟之間信任有加。

如果當初李淵旗下子嗣都是好惡,其心不正,各為權力爭奪,興許就沒有後來的唐朝,畢竟,當初起兵只用一年,在這一年內,任何一個環境出錯,都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兄弟相殘,殺兄,逼父,奪妻,殺侄

都說古代皇權之下無親情,一生只為帝王冢,建唐之前的李淵父子、兄弟之情血濃於水,手足之情更是深情厚誼,然而,僅因為皇權,就反目成仇。

公元626年7月,這一天,歷史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來襲,李建成自唐朝建立,有些貪圖頑愚,哪怕常駐宮內為李淵處理相關事務,依然不得民心,反而常年在外征戰的李世民功勞最大。

這樣的差異下,李建成即便為太子,依然甚微自己以後的皇權,生怕哪一天李世民謀反,從而,雙方在朝野結下樑子,共分兩派系,一派系為李建成、李元吉為首的太子黨,一派系為秦王李世民。

雙方在李淵的調和下,長期爭鬥,由於李世民威信更高,李淵為平衡,偏袒下李建成,導致李建成佔了上風,但李淵實際上想交權的是李世民,然而,李世民見局勢不再明朗,選擇於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太子兄長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

隨後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改唐太宗,年號貞觀。

在這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不僅殺兄逼父,還奪了兄弟之妻,例如李元吉的楊氏,楊氏乃隋煬帝的小公主,自是生得貌美絕世,李世民見之,遂就收入了後宮,當時其一原因乃美貌,其二源於族後的勢力,畢竟,逼迫禪位不夠大統,需要一些背後勢力來交織利益,這也是李世民的手段之一。

後續,李世民為了鞏固勢力,避免重蹈先人覆轍,還相繼處理了很多侄子,美曰“避免後患”。


探索歷史奇聞


古代為了奪取皇位,弒父弒兄的事情太多了……每個人都想當皇帝,然而皇帝只能有一個,一山不能容下二虎,失敗的那一位註定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甚至滅族啊!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個吧。

1、秦朝胡亥即位後賜死了扶蘇和很多兄弟

秦始皇駕崩後,傳位於公子扶蘇,丞相李斯和太監趙高害怕扶蘇即位後對他們不利,於是篡改遺詔,扶持小兒子胡亥即位。胡亥即位後,他擔心扶蘇有一天會造反,會奪走他的帝位,於是,一紙詔書讓扶蘇自殺。扶蘇在得到詔書後,以為是秦始皇不原諒他以前的錯誤,便不顧蒙恬的反對自殺身亡。胡亥在得知扶蘇死後,又賜死了蒙恬等其他忠於扶蘇的人,還殺了其他有實力的兄弟姐妹,來穩固自己的帝位。胡亥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雙手沾滿了鮮血,最後,被趙高給殺了,真是活該啊!

2、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唐朝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而且他認為自己並不比太子李建成差,所以,他認為這個皇位他也能坐。於是,同太子李建成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又逼父親李淵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而且,他為了斬草除根,殺了自己的10個侄子,以絕後患。雖然,唐太宗是一位優秀的皇帝,但是,他是篡位的,他的雙手也沾滿了鮮血。後來,他自己的後代也都學他,他給自己的後代帶了一個歪頭。

3、清朝雍正為穩固自己的皇位殺了八阿哥,幽禁九、十、十四阿哥

清朝康熙晚年,他的九個兒子為了爭奪帝位,展開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競爭。最終,四阿哥胤禛當上了皇帝,是為雍正帝。雍正早期為了鞏固帝位,提拔那些忠於自己的人,並封八阿哥為親王來穩住他們的陣腳。等雍正的帝位穩固後,他便賜死了八阿哥這個曾經最大的對手,而後又幽禁了九、十、十四阿哥這幾個“幫兇”。他滅了八阿哥一家,只因為他曾經是他登上帝位的最大絆腳石。雍正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也是殺害了自己的親兄弟啊!

好了,就回答到這裡了,大家如果有其他想法,歡迎評論留言噢!


那些歷史的真相


說起古代為爭權奪勢,親友相殘的事情,可太多了,咱不說唐朝初年,玄武門事變唐太宗兄弟相殘,也不提漢朝呂后與戚夫人爭寵,剁掉戚夫人四肢扔到廁所做人豬。單看武則天一朝,摔女奪後,害子稱帝就夠嚇人的了。

話說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26歲的武則天己被迫到感業寺,削髮做了尼姑。三年後唐高宗李治去感業寺進香,武媚人(武則天)隔簾顧盼,引動了高宗舊情。讓她重蓄烏發入宮侍寢。這武媚入宮後忍辱事上謙恭有理,很快被升為昭儀(九嬪之首)。當時宮中王皇后正同蕭淑妃爭寵,武昭儀便同皇后一起,詆譭瀟淑妃使其被費為平民。

為了奪得皇后之位,她又設法制造禍端。永徽五年(654年),武昭儀生一女兒。高宗非常喜歡。一天皇后無事前來探望,小公主躺在床上,皇后戲弄一會離去。你看這武昭儀作了什麼,她見四下無人,竟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摔死,蓋上棉被去向高宗告狀,高宗聽後信以為真,廢去皇后打入冷宮。但廢后與立後畢竟是朝庭大事。高宗把這事提出後,就遭到元老重臣的反對,為首的就是手握兵權的太尉長孫無忌,和總攬朝政的宰相褚逐良。他們都是在太宗病榻前,受命的輔國元勳。他們認為武昭儀出身微賤,又曾事過先帝,立為皇后恐以惡名留世,高宗也舉棋不定,聽此武昭儀就借枕蓆之便,肆意詆譭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不久諸逐良被貶去南方。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都被加以謀反罪,一個個被貶斥逐殺了。

障礙排除,朝中的官員多來捧場。說什麼田舍翁多收了幾石麥子,還想換婆娘呢,何況貴為天子呢?老臣李績更會說,他說休妻娶妻是陛下的事,何必要問別人?經李績指點,高宗決意立武昭儀為皇后。於是32歲的武昭儀身著皇后禮服登上肅義門,接受璽綬受百官朝賀。

武則天當皇后後,開始除去異己。責令將王皇后和淑妃各打一百杖,砍去手腳泡在酒甕中,夠殘酷的吧。幾天後見二人還未死,逼著高宗將二人處斬。刑前蕭淑妃大罵,(阿武妖媚,你不得好死,願來世我生做貓,你阿武生做老鼠,輩輩咬斷你後咽喉,聽此武則天非常害怕,疑心二人陰魂不散,索性遷都到洛陽去了。

從此武則天把持了朝政,垂簾聽政高宗成了擺設。

接下來圍繞皇位繼承問題,武后又同自己丈夫和兒子展開了角逐。武后親生兒子有四個,長子李弘,次孑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開始武后屈事高宗。現在高宗為她所制。再想廢掉武后,以無能為力了。24歲的長子李弘為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想讓位於他,武后竟以藥酒毒死了他。高宗又要立22歲的李賢為太孑,並令其監國(代理皇帝)。武后妒忌其能廢其為民,後又改立20歲的李顯為太子,高宗死去,不到2個月李顯又被廢為廬陵王。幽禁於深宮,光宅元年武后立22歲的四子李旦為皇帝,是為睿宗。不久又將其軟禁起來,從此政事統由武后裁決,史稱武后改制。

相傳這一年被廢為民的李賢,流放在巴州,有感於父皇崩逝,母后乖情曾做詩一首,詩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這詩被武后聽到後,馬上派使者去巴州,逼其自盡。李旦大為驚恐,為保性命懇求讓位。最終67歲的武則天在天授元年登上了皇帝寶座,不久改國號為周,你看這鬥來鬥去,難怪那些夙子龍孫不願生在帝王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