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明君?

一個人的功績並不表現在他所處的位置上,而是表現在他一開始的處事原則上。雖然明仁宗在位時間短,但其對明朝的穩定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無法被歷史所抹滅的,尤其是他作為太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

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明君?

熟知明朝歷史的都知道,明仁宗朱高熾於1424年9月即位,僅僅在1425年5月便病重去世,在位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朱高熾在位時間雖然很短,但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卻普遍很高。

朱高熾是明成祖的大兒子,也是後來的明仁宗,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不在北平城中。命大兒子朱高熾防守北平。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領幾十萬軍兵攻打北平,朱高熾依靠他的勇氣和智慧,守住了北平城,挫敗了李景隆的進攻。這次是朱高熾初露頭角,也展現出他驚人的軍事天賦。這次保衛北平戰役給朱高熾積累了政治資本。

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明君?

朱高熾登基後一改朱棣當政時的嚴苛法令,而是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任用賢能,獎勵百官進言,為政十分仁慈。這使得當時的朝廷十分開放清明,官員敢於提意見,皇帝也樂於聽意見,好一齣君官同樂的場景。朱高熾不僅廢除了永樂年間的嚴苛政策,他還對建文帝的舊臣進行赦免或平凡,實有明君之範。

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明君?

朱高熾在位期間,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不僅褒獎忠孝之人,而且任人唯賢,尤其鼓勵百官進諫。這就使得當時的朝堂開放清明,官員樂於提出建議,而朱高熾也會積極聽取眾人的諫言。

除此之外,朱高熾還廢除了永樂年間的一些嚴苛政策。對建文帝的舊臣,朱高熾也進行了赦免和冤案平反。

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明君?

明仁宗的賢明仁愛表現在多方面,尤其是在對手足情這塊的處理方式上,更表現出他的仁明和厚愛,以及胸懷。在朱高熾還是太子的時候,他的兩個弟弟對太子之位的覷視,就是人盡皆知。不僅處處爭對朱高熾,而且多次落井下石,想要陷害朱高熾,但都沒能成功。

僅僅在位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明君?

這主要還是由於朱高熾的人格魅力之深,確實廣受文武大臣的喜愛,不僅沒在儲嫡之爭中倒戈,更是為其數次化解危機,助其鞏固地位,從而使他最終得以順利繼承皇位。雖然兩個弟弟對自己沒安什麼好心,但其作為哥哥,確實有長兄的風範,不僅沒有趁機怪罪弟弟的不是,更是包容了他們所有的過錯,依舊好生對待,確實難得可貴。

但就是這樣一位好皇帝,只僅僅在位十個月就因病離世。雖然他在位的時間少,但是他做下的每一件事都是利國利民,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決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