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弹出式前置摄像头应该是目前比较好的全面屏处理方案,为什么没有普及开来?

吾名先森


其实弹出式摄像头目前已经有普及的趋势,尤其是刚发布的几款手机,几乎都选择弹出式摄像头。比如一加7 Pro,这是公司推出的首款配备电动弹出式前置摄像头的设备,还有Redmi发布的K20系列手机,同样使用了升降式前置摄像头。还有消息称,华为即将发布首款采用弹出式摄像头手机,这款手机的上手图和线下海报已经曝光,名称为华为Y9 Prime 2019。

由此可以看出,主流手机品牌都开始尝试把弹出式摄像头作为实现全面屏的解决方案。

不过,一定程度上,他们没有大面积采用弹出式摄像头,也说明还处于观望时期。一是因为弹出式摄像头存有一定的缺陷。以vivo NEX为例,弹出式机械结构的设计故障率比较高,如果出现一些故障摄像头回不去了,就无法正常使用。而且不管是滑盖式还是弹出式摄像头,不能保证足够良好的防水、防尘,水、灰尘很可能从缝隙进去。

另一方面,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消费者,对于全面屏的价值还留有存疑。全面屏会是未来智能手机的终极形态吗?全面屏除了能带来外观美感,还有其它实质性的意义吗?过度追求全面屏是否会偏离手机创新的方向?这类的问题,其实是这两年智能手机厂商的共同疑惑,一旦他们都开始毫无保留地追求全面屏,那可能忽视其它方面的创新突破,这无疑不是进步。

就像年初惊艳全球的折叠屏,如果折叠屏是未来手机的趋势,那现在过度追求全面屏,实则意义不大。

总而言之,弹出式摄像头能否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标配,现在还不能预判,也就无法普开来。


歪道道


感谢您的阅读!

你知道么?弹出摄像头的专利是小米申请的,然而,小米却没有使用。被vivo Apex率先使用,之后,在vivo Nex中,vivo解决了小米顾忌的很多问题,所以即使小米2015年就申请了,真正付诸于实践的却只有vivo了。为什么,小米申请后,却不使用呢?
其实,我们做了如下猜测。小米可能担心弹出式前置摄像头的结构复杂,害怕机械结构容易损坏;同样,也担心手机摄影头得弹出速度过慢,影响体验;更为关键的是会有占有机身空间。

所以,我们看看为什么面对这些困难,小米没有做,而vivo手机敢做呢?它不怕这些问题吗?!还别说,它真的不怕,我们看看这款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到底是怎么做的?

首先,vivo nex这款手机使用的是升降摄像头,当然,这款前置摄像头很有意思,拿手来回按压是按不动的。确实担心摄像头会进灰,表面是抗折射镀膜,所以整个摄像头,并不怕被折损。而在前置摄像头上,还有一个红外传感器,所以,整体的椭圆形结构,反而不会显得太过周正。这就解决了一些手机厂商的顾忌,怎么在前置摄像头中,加入更多的内容。

我们看看它到底怎么解决机械结构容易损坏的问题的?vivo nex为了防止这个问题,采用了精密步进电机,按照官网的数据:连续50000次无故障;而且前置摄像头采用的是不锈钢壳体结构,也就是为什么我使劲按压的时候,不会有晃动。我们在拆卸图中,可以看到螺旋步进电机,所以,它能的升降让速度快而且也不用担心容易坏。

当然,为了解决外力的突发情况下的冲击力,采用的是缓冲式转动结构,而且也从系统中加入了智能监测系统,也能防止外部的突发压力带来的问题,迅速收回。

可以说,vivo nex通过两个方面解决了,小米可能担心的问题:

  • 硬件上,电机的使用,解决手机摄影头弹出速度和损坏度问题。所以,在一些外力情况下,在弹出速度上,这款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都能迅速弹出。
  • 软件上,通过监测外力,防止出现外力过大带来的难以回收的问题。我也实验过,用力按压它的前置摄像头,会立即收回。这确实对于防止摄影头问题带损坏问题带来好处。

那么,为什么只有vivo手机敢这么做?为什么没有普及开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对vivo开始刮目相看了。我们看看下图的不步进电机,这小小的电机定制就成本很高,所以在这方面vivo可以做,且做的很成功,这是值得称赞的。
当然,我相信还是会有厂商采用升降形式的,但是,能够做成vivo nex这种形式的估计很难,毕竟成本和技术就是要解决的问题。


LeoGo科技


  体验过使用挖孔屏和弹出式摄像头的手机,在此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客观地说,弹出式摄像头并不是比较好的全面屏解决方案,这一技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弹出式摄像头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弹出式摄像头平常隐藏在机身内部,不会破坏屏幕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屏占比。可是,我们不能忽略一点,弹出式摄像头的结构也有两大弊端:一是会增加机身的厚度,二是会破坏机器的防水等级。

  最近几年,手机都在朝轻薄化发展。使用弹出式摄像头,需要在机身内部增加电机,并给摄像头留出存放的空间,这样机身就会变厚了。在很多用户习惯了轻薄手机后,机身更厚的手机无疑没有竞争力。


  事实上,在实际体验中,弹出式摄像头的体验一般。要想自拍,摄像头升起虽然时间很短,不到1秒的时间,但比传统摄像头要笨重。而且,使用弹出式摄像头的手机,大多数不支持人脸解锁功能。

  当然了,弹出式摄像头容易进灰,这也是一个问题,但算不上弊端。相比之下,挖孔式摄像头,还有传统的前置摄像头,要比弹出式摄像头更完善一些。尤其是人脸解锁已经成功标配,用弹出式摄像头就会影响人脸识别解锁,这有点得不偿失。


  严格来说,弹出式摄像头仍然是全面屏手机的一个过度方案,仍需要完善,这也是弹出式摄像头没有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贾敬华


弹出式摄像头其实也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升降式摄像头,今年升降式摄像头确实火了一把,像红米K20系列、vivo NEX系列、OPPOReno系列都是使用了弹出式摄像头,但是这种热度并没有保持多久,现在很多手机厂商又开始使用水滴屏和挖孔屏设计了。

为什么弹出式摄像头没有保持下来?

(1)手机易损坏,升降摄像头在跌落的同时可能无法保证摄像头可以缩回,一旦摄像头无法缩回就会造成摄像头的损坏和手机内部零件的损坏。虽然很多厂商都有摄像头自动缩回装置,但是这种并不是一定会缩回,在很多时候就无法避免。

(2)防水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三星S系列、三星note系列和华为mate系列都没有使用升降摄像头设计,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升降摄像头这个技术,肯定不是这样的。而是这些高端旗舰手机必须要有IP67级别的防水,使用升降摄像头无法保证IP67级别的防水。

(3)天线设计,使用升降摄像头必须要占据手机内部的一部分空间,而这部分空间在手机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也是天线所在地,会使天线的信号变差。

(4)前面几点说的可能是用户平时难以察觉的问题,但是升降摄像头会使手机变重,我想大家都有体会吧!我使用的是红米K20Pro,红米K20Pro就是升降摄像头,手机重量是191g,厚度是8.8mm。

所以现在的升降摄像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旗舰机因为手感与防水等问题,选择了水滴屏和挖孔屏,目前水滴屏的技术非常成熟,所以手机厂商也不会在中端机和低端机上面使用升降摄像头。

根据很多数码大神的预测,明年大部分手机都会采用挖孔屏设计,相对来说挖孔屏既可以保证防水防尘,又可以保证手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屏占比。


数码智玩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人最近也一直在留意弹出式前置摄像头的手机,因为对于我这种有一点强迫症的人,没办法忍受那种挖孔屏和水滴屏,屏幕那有一个黑圈看着很碍眼。

而刘海屏更不要提了,买手机我是肯定不会考虑刘海屏的。

目前来说,我是比较满意弹出式前置摄像头这样的设计的。但是这种设计也有以下几种缺点,导致弹出式前置摄像头没办法普及开来。

一、弹出式摄像头占用了额头上的空间,部分元器件如听筒也被舍弃,这也不排除摄像头的某些内部结构也被割舍掉,再就是摄像头寿命问题。

二、弹出式机械结构的设计故障率比较高,如果出现一些故障摄像头回不去了,就无法正常使用,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滑盖式设计则是容易出现用力过大,导致排线损坏问题(以前的滑盖手机都有排线易损坏的问题)。

三、不管是滑盖式还是弹出式摄像头,不能保证足够良好的防水、防尘,水、灰尘很可能从缝隙进去。

四、日常使用中的磕碰也难免会影响到摄像头,摄像头一旦损坏,后期的维修成本也会比较高。

五、弹出式前置摄像头成本比挖孔屏、水滴屏还高。

六、弹出式前置摄像头会增加机身的重量,一般是增加几十克。

以上就是弹出式前置摄像头相对其它全面屏处理方案的缺点。


用户78934070628


虽然弹出式前置摄像头很酷炫,也是目前比较好的全面屏处理方案,但是,对于手机企业来说,它们也是要考虑存在的弊端的

一,结构相对于固定式屏幕前置摄像头来说,相对复杂,而且成本也更高,并且机械结构易损坏,如果出现一些摄像头缩不回去,那么就无法正常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

二,启动时间所花费时间更长,虽说这一点点时间很多消费者都觉得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一个手机企业来说,它们关注的不一样,一个产品服务于消费者,机器的反应程度也是对他们技术的一种考验,而弹出式摄像头开启时间无可避免的是会比固定式长的

三,弹出式摄像头由于结构问题,时间长了,进灰肯定是在所难免的,别跟我说密封性做的非常好,用久了你就知道了,而且防水防尘的工艺也相对复杂,也会相应增加这方面的难度

四,实用性,从我身边的人观察来看,其实很喜欢自拍的是占少数的,有的人前置摄像头一年估计都开不了几次,就跟我一样,手机厂商也没必要花更多的成本在一个不一定实用的功能上吧

都知道弹出式摄像头是小米的专利,为什么它没用上,肯定是有自己的顾虑跟难点,能否全面普及开来,还是需要市场的反馈跟技术上的支持相结合


熊二科技说


弹出式前置摄像头没有普及开来,主要原因是它不纯粹是供应商的技术,vivo也投入了资源研发,这部分沉淀为商业机密,不会与其他厂商共享。

复盘弹出式前置摄像头技术,可以看出,它的关键主要有三点:如何找到适合的电机;如何将摄像头和弹出机构包括电机安排到拥挤的手机内部;如何实现软硬件优化,使弹出式机械结构既坚固,反应速度还快。

那么,vivo是如何解决的呢?电机采用的是日本美蓓亚NMB的步进电机,这条生产线本来面临关闭,vivo下单等于救活了它,同样地,双方必然要签订独家供货协议,防止竞争对手摘桃子。

相比电机,将整套弹出式机械结构塞到手机肚子里才是真的难。

在vivo NEX中,vivo将HiFi模块中的DAC芯片和三颗运放芯片封装到一起,这种技术被称为SIP封装技术,简单说就是将HiFi的布板从平面式变为立体式,节省出60%的面积(比一个大拇指头多一点),同时取消了一个外放喇叭(这也是NEX没有双喇叭的原因,因为实在没空间了),省出手机内部的空间塞弹出式机械结构。

然后还要软硬件优化……。

这一套操作走完,供应商只是在配合而已,基本都是vivo投入大量成本在折腾,变成自己的东西。

手机厂商自己投入资源研发的东西,谁会傻到和对手无私共享?弹出式前置摄像头解决方案,vivo当然不会和对手共享,所以没有在全行业普及开来。

这里强调一点,只有属于供应商的技术才会被整个行业应用,比如汇顶的光学屏幕下指纹技术,vivo在用,OPPO、华为、小米也在用。


如果喜欢答案内容,请点赞,谢谢!《魔铁的世界》摆事实、讲道理,不粉不黑,专注有营养接地气的科技、商业故事,喜欢请点击关注。


魔铁的世界


我现在用的就是vivo nex


先说一下全面屏的好处。

全面屏的意义在于:

1.在手机正面面板同等面积小下,全面屏的屏占比高,实际可以显示的区域比普通手机大很多;

2.同等屏幕尺寸下,由于全面屏的屏占比高,手机的正面面积更小,单手操作比普通手机更加便捷;

3.由于全面屏上额头下巴双边框变窄,手机正面颜值比普通手机高。

然而,刘海屏却使得手机的显示区域小了一块,而且使得手机正面变丑了。但好处是可以加入3D结构光。

水滴屏和打孔屏毫无疑问还是会影响到手机的正面颜值,毕竟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没有谁会愿意屏幕无缘无故地多出一块黑点来。

接下来还有两种常见的两种方案,就是滑盖式和弹出式。这两种的优点是能让手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正面没有任何开孔和黑点,缺点在于前置摄像头的使用相对于前面三种没有那么便捷。对于高频率自拍的人有些影响。

其中,滑盖式的运动组件比较大,过多占用手机内部空间,会使得手机变厚或者电池容量变小,还有滑盖式的缝隙问题使得手机背面或者侧面的颜值受到影响。

唯有弹出式,既不影响到正面颜值,也不影响到背面和侧面颜值。还有运动组件较小,不会过多占用手机内部空间,使得手机变厚或者电池容量下降。

所以,我认为弹出式是目前最好的全面屏解决方案。

至于为什么没有普及?

从我半年多的使用体验来看,我认为vivo的方案弹出速度和回收速度还不错,可以接受;

目前没发现使用寿命有什么问题;

没有缝隙,不进灰;

软件式自动弹出和缩回。

整体体验不错。

而没普及的原因我认为就是这并不单纯是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其中有vivo的研发成果。对其它厂商而言有技术门槛,需要投入研发才有可能实现。

它不像小米的很多特性都是单纯使用供应商方案,对于其它厂商而言没有任何技术门槛,所以要么是已经普及的,要么就是即将普及的。


票科技


大家好我是Demo,严格来说弹出式前置摄像头并不是目前最好的全面屏处理方案。原因有三。

1、导致手机重量增大。

研究市面上所有的弹出式前置摄像头手机可以发现,由于弹出式机械结构的存在,弹出式摄像头手机的重量都在200g以上,拿在手上已经相当重了,对女生来说这种手机很不友好。

2、导致手机不防水。

弹出式机械结构同样可会导致手机无法达到全机防水的标准,在遇水泼溅时会从升降处渗入,导致内部电子结构受损。

3、前置摄像头易损坏。

由于前置摄像头需要升降,在面对多种情况时容易受到损害,例如在摄像头伸出时跌落,或者摄像头在无法伸出时强制伸出等情况,容易导致摄像头受损。

所以弹出式前置摄像头并不是最好的全面屏解决方案,以上三项缺点导致其并没有普及开来,水滴屏、挖孔屏以及未来的屏下摄像头都是比它更优的全面屏解决方案。


Demo测评者


一句话,现在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异形,弹出,滑盖,双屏。都是有明显优缺点的全面屏方案,弹出和滑盖最美,但和一体化趋势相被,存在硬件机械隐患,异形屏最保守,但缺点就一个字“丑”,让很多人万难接受的丑。当然你说你就喜欢那调调我也没法。双屏,后摄变双摄,自拍质量很可观,但额外增加的制造成本和售后成本使用风险太高。。。所以结论是,根据自己的取舍来选择,

比如我自己,不对称的屏幕是我审美上永远迈不过去的坎。而前置摄像头又很少使用。用手机多年,也从来没有摔碎过屏幕,进水什么的。所以我选了NEX升降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