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是当前世界各国对于第三代主战坦克升级改装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欧美的代表作豹-2、M1A2,俄罗斯的T-90以及T-14,甚至以色列的梅卡瓦都已经安装了各自的主动防御系统,从而实现额外提升坦克防御能力的最终目的。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坦克最早的主动防御系统应当属于自动榴弹发射器

现在很多人潜意识里对于坦克主动防御系统认知理所当然的归结为硬杀伤防御手段,也就是说能够发射拦截弹药来拦截来袭反坦克弹药的装置,所被忽略了的是,主动防御系统由软和硬两种手段来实现,软手段诸如我国早期99使用的激光压瞄系统,甚至车载榴弹发射器也能被看做是种软防御手段;硬杀伤手段例如我国北方工业公开展示过的GL-5型主动防御系统,其系统可以探测并发射弹丸拦截百米范围内的高速反坦克弹药。其实无论是激光压瞄系统还是GL-5主动防御系统都属于主动防御范畴。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北方兵工公开展示国产头盔主动防御系统

有这一潜意识认知其实和坦克主动防御发展历程有极大关系,早在1977年,苏联就推出了第一种主动防御系统(APS为主动防御系统英文缩写),这种被命名为"鸫"的主动防御系统就属于典型的硬杀伤拦截,车载计算机可以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来袭弹药参数,判断来袭目标特性择机发射107mm拦截弹丸,从而实现在7米范围内拦截来袭弹药,达到保护坦克的目的。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美制M1A2主动防御系统还是很有视觉效应的

言归正传,我国99式主战坦克设计创新性的使用了激光压瞄系统,使用发射的激光束来实现对敌坦克光学瞄具以及射手致盲的作用,这一技术成为中国第三代坦克最大的技术亮点,在后续的改进中得以保留和发展。着重介绍一下99A信息化主战坦克的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届时会明白为什么将其归结为主动防御而不是或火控系统。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T-80主动防御系统工作原理

99A主战坦克使用的激光压制观瞄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整个系统由激光预警接收机、主动激光自防卫装置组成,其中后者又包括了车载微电脑、激光压制器、热成像仪以及激光发射机等仪器组成。该系统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工作模式,先来讲讲被动压制模式,该模式下先由位于车体上部的类似小蘑菇头的激光接收机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探测,发现目标后激光干扰机发射激光直接照射敌坦克光学瞄具,最终又电脑确认攻击,实现光学致盲甚至是对射手眼睛致盲。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99A激光压制系统的核心设备

主动压制模式下,车载系统以每10秒一次的频率发射高速脉冲进行战场自主扫描,一旦发现敌观测仪器反射的激光,系统立马开始对其定位,而后直接控制激光干扰机发射激光进行压制或自动开炮先下手为强打掉对手,该系统反应时间极短,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启动系统到进入工作模式只需要1秒钟即可。

我们都知道主流第三代主战坦克火控系统中普遍包含了激光测距仪,用来对坦克目标进行攻击前的测距以及火控数据计算,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地方坦克发射激光进行测距,我们安装在车体上的激光预警接收机就能及时发现目标,并在短时间直接摧毁敌方观瞄系统,从而达到保护己方安全的目的;在高危环境下,也可以直接启用主动工作模式进行自主扫描,后续的工作与被动模式相同,主/被动相结合,构筑起一道先发制人的无形防御网络。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99A信息化主战坦克简图

相较已经安装在VT-4外贸型主战坦克上的GL-5型硬杀伤拦截手段,在技术层面上,99A的升级版激光压制观瞄系统更胜一筹,在战场上更能占得先机。既然我国已经研制成功性能还不错的硬防御手段,且GL-5实现了模块化以及快速安装的能力,只要有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硬杀伤手段安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没必要过度解读。

谁说中国坦克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早在20年前已现端倪

国产主动防御系统特写

我国的99式主战坦克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家族,并非单纯的一个型号,先后经过多次升级改进,早已不是1999年刚亮相时的配置了。对于坦克主动防御系统这个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新玩意,我们并没有落的太远,只不过走的路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