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題記:

愛情,有很多種。有人會因好看的皮囊而牽手,有人會因思想的契合而相愛。同樣的,婚姻也有很多種。有人喜歡柴米油鹽式的平淡,有人忠於柏拉圖式的純淨。蔡琴和楊德昌的愛情和婚姻恰恰屬於後者。

他們雖有夫妻之名,但無夫妻之實,他們堅信柏拉圖式的愛情是純潔而神聖的。然而十年的無性婚姻卻因楊德昌出軌鋼琴家彭鎧立而草草收場。有人替蔡琴不值,畢竟她把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十年給了這個男人;也有人指摘楊德昌是偽君子,畢竟他在向蔡琴告白時曾信誓旦旦地講:“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不能受到任何的褻瀆和束縛。”

我們不便過多評判這段感情的優劣,因為婚姻中總有想人勇往直前,也總有人會在半路下車。一如陳奕迅那首《愛情轉移》中所唱: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我們只是想通過他們的這段感情,以及蔡琴寫給前夫楊德昌的那封放手信——“讓他活在我的歌裡”。給大家提供更多觀察愛情和婚姻的維度,也希冀我們都能經營好自己的愛情和婚姻。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婚前的風花雪月畢竟不是婚後的柴米油鹽,活在《圍城》裡的人們在被塵世間的煙火燻得昏昏沉沉時,也有了逃出去的衝動

愛情是什麼?

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答案,這叫“橫看成嶺側成峰”,畢竟愛情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如果探究愛情的幸福紋理,你一定會發現這樣幾個具有共性的關鍵詞——互愛、包容、理解、扶持、空間

我們每個人都是因愛而選擇牽手,最終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愛著愛著,我們好像都忘卻了當初的誓言,甚至連說話都成了敷衍。當家變成了一副皮囊的“收容所”,一個沒有溫情的“冷戰場”,我不禁想到了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寫到的那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慾望大都如此。”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為什麼生活在婚姻圍城裡的人那麼想逃出去呢?即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一樣很無奈”啊!追根揭底,無外乎以下幾點:

  • 一是,耐不住寂寞。當男人嘶吼著、女人低吟著寂寞難耐,寂寞難耐,愛情是最辛苦的等待,愛情是最遙遠的未來時,他們是在緬懷當初戀愛時那顆風花雪月的心嗎?是亦或不是。在婚姻度過了蜜月期,荷爾蒙漸退後,朝夕相處的彼此或許都產生了疲憊。再加上柴米油鹽的灼蝕和“圍城”外燈紅酒綠的誘惑,很多人便把持不住自己,有了逃出“圍城”的悸動。有的人是精神出軌,有的人則是肉體背叛。

“喜新厭舊”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劣根性,像錢鍾書和楊絳先生那種“見她之前,從未想結婚;見她之後,從未後悔娶她。”無疑是最美好的婚姻。但是,這種“始於一見鍾情,忠於相濡以沐”的婚姻畢竟是少數。更何況,追求刺激和新鮮感是人類深入骨髓的本性。

當婚姻天平的兩端放上“久處不厭”和“新鮮刺激”的砝碼時,如何保持天平的平衡將非常考驗兩個人的定力和對婚姻的忠誠度。

  • 二是,婚姻滿意度下降。國家民政部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6年,我國離婚率逐年上升,結婚率驟然下降。這“一升一降”間,一方面反映出“婚姻不再是感情的唯一歸宿”,不婚族的隊伍逐漸龐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當前人們對婚姻的滿意度在下降。有媒體曾做過一項關於婚姻滿意度的隨機調查,被“隨調”的500人中選擇“非常滿意”的僅僅只有40人,佔比8%;選擇“比較滿意”的有140人,佔比28%;選擇“不滿意”的有235人,佔比47%;選擇“非常不滿”的有85人,佔比17%。由此可見,超過六成的人對自己的婚姻都是不滿意的。不滿意的結果無外乎以下三種,將就、出軌、離婚。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出軌是道德問題,自不必說。相比於離婚,個人認為靠將就來維持的婚姻是最折磨人的,也是最灼心的。一如,歌星何潔曾在一個綜藝節目上被羽泉問到:“像你這種對愛純粹度高的人,當愛情再來的時候,一定不會拒絕吧。”然而,何潔卻淚眼婆娑地說:我不會再結婚了。至於原因,就是在婚姻中一味地將就釀成的苦果。在和赫子銘結婚的這三年多時間裡,何潔經歷了一段“喪偶式婚姻”,兩個人的婚姻變成了一個人的獨角戲。毫不誇張地說,在何潔眼裡,婚姻不僅僅是一座圍城,更是一座墳墓!有人在這裡埋葬了愛情,有人在這裡埋葬了一生。

那為什麼在婚姻裡受傷的大都是女人呢?一方面,這或許跟自古以來“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有關。雖然,如今的社會在不斷地宣揚男女平等;但是,很多男人依然活在大清。另一方面,一些“直女癌”自我貶低地認為“女人生下來就是要被物化的”,她們不僅天生敏感,而且更加怯懦。自我矮化的她們經常不自覺地給自己製造藩籬,“結束這段婚姻,就能保證下一段一定會遇到更好的嗎?”、“離婚了,孩子不是更可憐嗎?”......,在這些庸人自擾的自問自答中,很多女性選擇了將就、隱忍,也同時把煎熬和痛苦深深地鎖在了心裡。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不可否認,很多女性都和何潔一樣,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婚姻的絕望。其實,我們不是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現狀,從來沒有人規定女性在婚姻中一定要緘默,隱忍和喪失主動權!

倘若這段婚姻依然值得挽回,那就按照你所希望的模式和男方溝通,並且看書,健身,培養那些因為家務瑣事擠壓掉的興趣和愛好,先過好自己的生活;

倘若這段婚姻已經無藥可救,那不如快刀斬亂麻,果斷的選擇放手,很多時候,在放手的一瞬間,你才會真正的清醒,原來放愛一條生路,真的很恣意。

  • 三是,社會的包容度在提高,而婚姻的敬畏心在下降。如今是崇尚婚姻自由的年代,“不好就離,煩了就分”似乎也不再是那麼難以啟齒的事情,就算是“閃婚閃離”也不足為怪。人們也不會向從前那樣在你背後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從這個方面說,社會對婚姻的包容度在提高。不可否認,包容度的提高有利於彼此雙方去勇敢地追求屬於自己的真正幸福。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也正是因為人們對婚姻持有更加包容的態度,而導致很多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和敬畏心在下降。

敬畏心是保持婚姻穩固的底線,沒有了敬畏心,婚姻的這座大廈便隨時有傾覆的可能。否則,不會有那麼多看似婚姻生活光鮮的明星,有的出軌,有的被迫離婚。所以,在婚姻中保有敬畏心,是男女雙方的必修課。這不光是對曾經的愛情誓言負責,更是自身涵養的一種體現。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再偉大的、再無私的愛情,都需要回音;單方面的付出只會拉大彼此心與心的距離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段子:

從前有人結婚,親友會說:“恭喜,恭喜!”;現在有人結婚,親友會說:“保重,保重!”

乍一看,特別想笑。再深思,卻滿是淒涼。

尼采曾說過,男女雙方走進婚姻的禮堂時,神父最後應該補問一句:“你認為,你可以和這個女子(男人)到老都有話可說嗎?

在我看來,這是一句來自靈魂的發問。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直氣壯地回答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午夜夢迴之際,是否後悔選擇身邊的這個Ta。當家不再是疲憊後的棲息地,不再是受傷後的避風港,而變成了兩個孤獨的靈魂冷戰的沙場時,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

就像俞飛鴻在採訪時曾坦言,自己不結婚的原因是因為找不到一個可以隨時隨地願意和你說話的人。她說:“婚姻裡頭,很多夫妻根本沒話講。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可能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吧。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孤獨的原因有很多種,或許是因為對方真的很忙,顧不著家。但那只是肉體上的孤獨,而心靈上的孤獨才是真正的孤獨。後者的孤獨,恰恰是因為聽不到對方愛的迴音!所以,再偉大的、再無私的愛情,都需要回音,單方面的付出只會拉大彼此心與心的距離。

那麼造成心理孤獨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愛的不對等,一方高高在上,一方低至塵埃。說白了,就是愛的太過卑微。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大家都略知一二,無疑張愛玲就是“愛得卑微”的最佳代言人。在她送胡蘭成的照片背面寫著這樣一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一朵花。”真的就能開出花來嗎?一生風流的胡蘭成給了我們答案。在這場愛情裡,即便是張愛玲愛的小心翼翼,愛的忘了自己,甚至是愛得沒了底線,然而,胡蘭成到底還是拋棄了她。他的一生,無論是政治還是愛情,都只有背叛和虛偽。就如他自己所言:“我不但對故鄉是蕩子,對於歲月亦是蕩子”。無疑,對愛情也是蕩子。所以,卑微的愛情終究是很難開花結果的。因為,

“卑微”二字不僅矮化了自己,也侮辱了愛情。當你自己都不拿自己當回事的時候,即使付出的再多,對方也會熟視無睹。

有人說:“每一個女子的生命中都會有兩棵樹。一棵白樺木,一棵菩提榕。”

白樺木是,我愛的那個人;菩提榕是,愛我的那個人。

白樺木萬死不辭,菩提榕卻留有餘地。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張愛玲是那顆白樺樹,蔡琴又何嘗不是!

當年,蔡琴特別欣賞楊德昌的才華,最終答應了這段“柏拉圖式”的戀愛,跟楊德昌維持了整整十年的無性婚姻。那十年,她為了楊德昌的事業傾盡所有。但戲虐的是楊德昌遇到了彭鎧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他徹底打破了“無性婚姻”的承諾,且與彭鎧立育有一子。更誅心的是,離婚後楊德昌說:“十年婚姻,一片空白。”而蔡琴卻堅定地認為:“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這十年,於楊德昌,無性無愛,是一片空白。

這十年,於蔡琴,是一片痴情,是全部付出。

十年裡,沒人能窺見她的心聲,也不知道蔡琴忍受了怎樣的孤寂和苦痛。一如她在《痴痴的等》裡唱到:

“你讓我在這裡痴痴的等,想的是你的家,想的是你的吻。流不盡相思的淚,熬不完離別的恨,夢悠悠昏沉沉,我還在這裡痴痴的等。”

她以為此情可待,卻不想,他的情,終究落在了別處。當蔡琴用滄桑的聲音唱起“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快樂的理由。”時,讓多少人淚目,這分明是一首愛情的輓歌啊!

若干年後,蔡琴始終倔強地說,不後悔愛過。但是,最近她在《這樣唱好美》的現場談及這段感情時,忍不住兩度落淚。眼淚是不會騙人的,幾多回首,幾多痛楚。客觀地說,蔡琴的愛是單方面的,是不對等的。愛,一旦失去了相互性,就只剩下一地雞毛。更悲哀的是,女人在這殘缺的愛裡生長,只會越來越缺愛,越來越卑怯。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蔡琴老師在《這樣唱好美》現場,談及感情時兩度落淚

記得,有位感情專家說過:

“愛的卑微最終會造成人格的卑微”。

卑微的愛從來都不值得被提倡,因為“卑微的愛”是一種超出了“自我”的付出。多少女人想要通過這份“卑微”換取憐憫和同情,換取對方的回心轉意,換取家的完整性,而最終換來的卻是一個“不完整”的自己。

佛說,疼了就會放下了。

可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女人,疼了也不肯放下,甚至逼著自己習慣疼痛。可當你習慣了疼痛,就再也不會知道,舒服到底有多可貴了。

一如,每當聽到蔡琴低緩而又哀默地唱起“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絃......” 時,總是心生憐憫,總是倍感淒涼。那一段時光怎麼可能會被輕易遺忘,它分明印在了心上;那一片傷疤怎麼可能會被輕易撫平,它分明還在滲著鮮血。

不碰則已,一碰就痛!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即便婚姻是一座圍城,守城的不是金錢,不是名望,也不是容顏,而是要擁有這“四顆心”

婚姻不是一樁生意,但美好的婚姻確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如果真的如錢鍾書先生所言,婚姻是一座圍城的話,那麼我們用心經營的目的就是讓這座“婚姻之城”越來越堅固。堅固到不想出城,堅固到不需要守城。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經營自己的婚姻呢?如何讓“婚姻之城”攻守兼備呢?我想其中的攻守之道不是金錢,不是名望,也不是容顏,而是需要擁有這“三顆心”。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 一要,保持愛戀心。

有人說:“

在愛情中,任何大事都可能被荷爾蒙軟化,而在婚姻中,任何小事都可能被厭倦硬化。”如何防止在婚姻的圍城裡被厭倦硬化,錢鍾書和楊絳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他們是出了名的文壇伉儷,他倆共同構建了一座充滿幸福的婚姻圍城,一座兩人永遠都不想出去的圍城。

從清華大學古月堂外,錢鍾書和楊絳的一見鍾情,到戀愛、結婚、生子,廝守終生,時間一晃就是六十載。這一路走來,他們共享鮮花和掌聲,也共擔風霜和雪雨。1998年12月,在錢鍾書先生久病彌留之際,楊絳如熱戀中的少女,雙目注視著自己的愛人,不停地用家鄉無錫話在他耳邊安慰,親吻他的額頭,久久地貼著他的臉頰,戀戀不捨……。

錢老也曾在《人·獸·鬼》一書中寫到:“贈與季康,絕無僅有,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是他對楊絳的深情,也是對愛人的認知。(注:楊絳本名為楊季康)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楊絳與錢鍾書的婚姻,歷經66年,他們相互的愛戀之心,也隨之保持了66年。兩人的感情如一罈塵封的老酒,經久彌香。

2011年,楊絳在百歲之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只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相互欣賞吸引、支持鼓勵,兩情相悅。

“戀愛一陣子,婚姻一輩子”,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保持一顆愛戀的初心,培養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是婚姻久久長長的秘訣之一。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 二要,常懷敬畏心。

曾國潘講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其實,不只在生活和工作上需要常懷敬畏心,婚姻裡也需要有一顆敬畏心。婚姻不是愛情的保險箱,更不是堅不可摧的圍城。婚姻中面臨的風險和誘惑實在太多,沒有一顆定力和敬畏心,別說“七年之癢”,更別說金婚、銀婚,有可能“三年就煩”那個坎你都邁不過去。

生活在這浮躁的社會,我們的心也變得浮躁起來,感情更是脆弱的不堪一擊。面對逐年上升的離婚率,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認為婚姻是一個惡魔,會蠶食一個人的心智。實則不然,婚姻更多的時候是一隻小精靈,更多地時候展現的是其溫柔的一面。那麼如何讓婚姻中的潘多拉魔盒不打開呢?這就需要常懷一顆敬畏之心。

一個人對婚姻,對生活,沒有敬畏之心,是很難被歲月善待的。不管是電視劇還是生活中,沒有哪一場出軌會是皆大歡喜的,即使得到諒或是一別兩寬,都要撕扯掉幾層皮。


對婚姻心懷敬畏,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任何時候和異性保持得當的距離,既是自身修為的體現,也是對婚姻另一半的尊重,更是對那個紅本本應盡的責任。世界上沒有一輩子都轟轟烈烈的愛情,“敬畏之心”才是婚姻一輩子最大的支撐,哪怕愛情淡了,激情消失了,只要婚姻還沒有結束,彼此都必須忠誠於伴侶。婚姻裡,忠誠本身就是最大的浪漫

  • 三要,不忘平常心

如果說,愛情強調的是奔放的激情,強調的是彼此精神層面的享受;那麼,婚姻強調的就是一種平緩的流淌,強調的是共融相生和情感價值的迴歸。

不可否認,靈魂的高度契合可以成就最完美的婚姻。但是,有煙火氣的婚姻,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我們期望有個人驚豔了時光,我們更期望有個人溫柔著歲月。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婚姻就是一起面對柴米油鹽,一起抵抗是是非非。一個人或許只有懂得了如何應對平淡,接受平淡,才能在平淡中獲得慰藉和快樂,才能在婚姻中走的輕鬆且自如。譬如,娛樂圈裡的模範夫妻黃磊和孫莉,他們雖然活在聚光燈下,但卻有著最具煙火氣的婚姻生活。就像黃磊所言:“婚姻裡哪有那麼多激情,不過是你給她做幾道拿手的小菜,她給你燙一燙褶皺的衣服。”

讓他活在我的歌裡吧:關於蔡琴和楊德昌柏拉圖式婚姻的幾點思考

把愛情過成親情,把激情過成平淡,把山盟海誓過成相互守候,難倒不是最幸福的嗎?婚姻的可貴其實就在於細水長流

正如三毛說的那樣:

“俗俗的日子,俗俗的甜,那是一種兩個人把心放在肚子裡的相處,在這種相處裡,你的愛人可以看見你清晨剛剛醒來的樣子,如果TA愛的是你褪去所有面具時的摸樣,那才是真愛。”

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經典的話:“你聽過那麼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婚姻,不是一道說解就解的題,從來都不會有標準答案。

就像,蔡琴當初對那樣一種“他給我的寂寞多過甜蜜”的柏拉圖式婚姻的妥協,你不一定會贊同;就像,蔡琴最後哽咽地說:“早知道他生命這麼短暫,我願意早點跟他離婚,放他好好享受他的生命",有人稱其有風度,也有人予以嘲諷。所以,婚姻最終還是靠自己去體悟,去經營。

最後,願我們每個人

歲月波瀾終有人陪,餘生悲歡終有人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