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作者 / 魚仔

“我剛剛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當這個城市的街道變得特別冷清,沒有人和車以後,我走到了一個特別熟悉的地方,我竟然不認識路了,過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噢,原來這個地方是我很熟悉的地方。”

武漢封城的第13天,博主“蜘蛛猴麵包”在微博上更新了他的第8條Vlog視頻,這幾天他很少有休息時間,做志願者、拍攝視頻素材,馬不停地往返於武漢各地。雖說早已習慣了封城後的空蕩街道,但在某個瞬間,他還是會產生一些錯愕。

在這一期的Vlog中,他作為志願者,紀錄了自己為8名患者送藥的過程。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交接的過程,就像某種“街頭暗號”

在微博、B站上,有許多像“蜘蛛猴麵包”這樣的Vlog博主,他們中有的從事短視頻工作,有的是報社記者,有的是音樂人,有的是導演。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他們都共享著同一個身份——這場「抗疫戰爭」的一份子。

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紛紛拿起了手裡的手機或相機,記錄著當下的武漢。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是Vlogger ,也是觀察者

1月23日,也就是武漢市封城的第一天,蜘蛛猴麵包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佈了第一支Vlog。

按原計劃,他的女朋友將從外地趕來武漢與他一起過年,但受疫情影響,最後不得不取消行程,最後只剩下他與一貓一狗相伴。他開車在城市裡穿梭,隨手用鏡頭記錄下了武漢這一日。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微博博主“蜘蛛猴麵包”的視頻

街道空空蕩蕩,但環衛工、外賣員以及部分城市管理人員還在堅持工作;方便麵與新鮮蔬菜採購量大,但熟食與速凍食品貨源充足;藥店裡的N95口罩與護目鏡已經售罄,但一次性醫用口罩還有存貨。封城後的武漢就像被陡然按下暫停鍵的龐大機器,局部零件仍然在運作,維持著整個城市的供氧。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蜘蛛猴麵包保持著“兩天一更”的節奏,白天拍視頻,晚上剪輯。從實體拍攝康師傅食品運輸線到探訪社區工作,從採訪為醫生提供住宿服務的酒店志願者到拜訪獨居的老友,他的每一支視頻都有一個明確的選題,記錄著這個城市在特殊時期的切面。

與他同樣留在武漢的,還有博主林晨同學Hearing。林晨同學分別在1月22日、1月24日更新了兩條Vlog,他所在的“楚河漢街”從人群熙攘到空無一人,中間不過24小時。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林晨同學”的視頻

跟所有在武漢的人一樣,封城之後林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囤足夠多的食物以防可能出現的食物短缺。離家最近的超市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但好在物資還算充足,他跑了兩家超市,給自己家裡囤了近半個月的食材。一路上,他遇到了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的外賣員、停車場管理員與超市服務員,與他們簡單攀談之後,他道了句“新年快樂”離開。

“我看到的,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城市正常運轉,大家都想做對的事,讓事情變好。”

接下來的幾支Vlog,林晨同學動用了無人機上街。俯視鏡頭下的武漢,成了一個微縮模型,表面上看起來它依然井然有序、有條不紊,而每一盞窗口的背後,無數的故事正在發生。“這是我十幾年來,見過的武漢人最少的一次,也是最有序的時候之一,因為無論怎樣,它依然是一千萬人的家。”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林晨同學”的視頻

B站UP主桂圓hijgb是工程局的一名普通員工,接到中建局要用六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通知後,立刻報了名,她的另一半毅然選擇與她一同前往。

她的Vlog大多與基建員工的日常工作有關:一些工人連續工作了四十多個小時才能睡上好覺,雙腳套在硬邦邦的膠鞋中一整天都是冰涼的;採購人員白天進行著無止盡的電話協調,晚上還要熬夜等材料;在忙完火神山的工作後,許多工友還要前往雷神山繼續奮戰,因此他們直接睡在辦公室以便隨時辦通行證。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桂圓hijgb”的視頻

在她的Vlog中,我們看到的所謂的“基建狂魔”,不過只是一群用休息時間換取工程進度的普通人。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桂圓hijgb”的視頻

儘管工人們身負繁重的工作任務,但整個工作組卻並不頹喪,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陪伴為單調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暖意。午休時突然闖入的消毒人員、趕來“監工”的流浪狗、對著鏡頭緬懷科比的同事、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與孩子視頻的父母,這些溫柔的瞬間都被她細心地捕捉進了鏡頭。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是普通公民

也是「命運共同體」的一份子

最開始,許多博主拍攝Vlog的初衷其實是想幫助大家看到城市的真相,消除恐懼。而隨著封城日期的增加、疫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vlogger開始切身關注身邊正在發生的小事,一些博主們甚至開始自發地承擔起社會工作。

像蜘蛛猴麵包,他的第一期“武漢Vlog”不過是隨手記錄自己開車去購物的路程,獨白+音樂的形式讓它看起來像一則“歲月靜好”的影像詩,但從第二期開始,他的視頻就不再只侷限於紀錄街景。

由於武漢暫停了市內公共交通系統,他加入了運送醫務人員的志願者車隊,送完每一位醫務人員,他都會對座位進行消毒;他拜訪了為醫院義務供餐的餐廳,並加入了送餐隊伍;他還拍下自己探訪寵物商店、加油站等過程,力所能及幫助別人的同時,順便破除了一些謠言。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微博博主“蜘蛛猴麵包”的視頻

觀看他的視頻,你總是能感受到一些溫暖與辛酸。一位護士說,自己的同事好幾次發現鄰居送來了醫護用品,它們被靜靜地掛在了門把手上;那個為醫院提供送餐服務的小哥,當蜘蛛猴麵包問他,他們的送餐服務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時,小哥只是簡單地回應:“應該會持續到不需要我們的時候了吧。”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微博博主“蜘蛛猴麵包”的視頻

喬弗斯與瑪麗莎是一對生活在武漢的外國情侶博主,日常在微博與豆瓣上傳自制視頻,他們在B站有用10萬粉絲。武漢封城之後,一家國際新聞代理通過微博找到他們,問他們願不願意接受採訪,他們答應了。

針對對方發來的問題,他們講述了自己在武漢的日常生活——食物並沒有非常短缺,宅在家其實也就是玩手機。他們將答案拍成視頻傳給對方,並有意迴避了一些陷阱式提問,但沒想到,部分外媒剪輯、篡改了他們的回答,將視頻放在網上吸取點擊量。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喬弗斯與瑪麗莎”的視頻

他們特地為此製作了一期視頻講述這段經歷,並告訴網友,面對新聞時要有批判性思維:“不要輕易相信媒體的全部消息,但同時也別覺得媒體講的話都是假新聞,經常問自己這消息源頭可靠嗎?”同時也“無需為一家媒體的自私行為,去憎恨整個國家和民族。”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喬弗斯與瑪麗莎”的視頻

UP主“波桑吃遍世界”並非來自武漢,但他最新一期關於“假口罩”的Vlog播放量達到了592萬。事件起因是他在一家藥店買到了一箱號稱“河南飄安集團”生產的一次性口罩,這批口罩做工劣質,一撕就破,在詢問了自己當醫生的母親後,他確認自己買到了假口罩。於是他把自己舉報中間商的過程拍成了Vlog發在了網上,提醒更多的網友以防上當。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波桑吃遍世界”的視頻

儘管他們只是小小的獨立的個體,但他們的聲音通過互聯網被成千上萬的人所感知,他們的力量並不渺小。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Vlog是微紀錄片

也是一場社會實驗

微博上的求助信息越來越多、物資遲遲沒有送達疫區、媒體報道被嚴格管控……隨著確診數字在不斷上漲,一個又一個令人憂心的消息從互聯網的四面八方傳來。武漢還好嗎?武漢到底怎麼樣了?人們沒有更多、更確切的消息。

人們得到的信息大部分來源於新聞與社交媒體,在信源有限且真假不明的情況下,這些由網友自發拍攝的短視頻,更像是是一支支“微紀錄片”。它的拍攝者並非專業人士,手裡也沒有專業的設備,很多人的拍攝工具僅僅只是一隻手機。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截圖來自UP主“桂圓hijgb”的視頻

這些Vlog發佈在微博、B站以及各大視頻網站,逐漸成為很多網友瞭解武漢現狀的一個窗口。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聚集起一大批關注者,也可以幫助人們從當地人的角度更真實地瞭解武漢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它紀錄下的影像或許有一天能夠被運用到各種教材中,供人日後回望,並從中學習經驗與教訓。

Vlogger中有些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有些是滯留在武漢的學生,也有些主動放棄了回鄉計劃的外地工作者,他們勤奮地保持著更新速度,關注著城市的進展與變化。

他們或做防疫科普,或實地拍攝素材,或僅僅只是展示自己在家自娛自樂的過程,無一不是想讓自己的聲音被外界所聽到。在社交媒體公信力下滑的當下,人們更願意將這些Vlog看做個人所發出的真實聲音。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討論的過程中,武漢不再是一座信息孤島。

在一些UP主的微博留言區,許多網友表達了自己的讚美,一些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崇拜,他們將UP主與新聞機構相提並論。那麼,Vlog真的能夠代替新聞嗎?

武漢Vlog|“楊德昌看了沉默,賈樟柯看了流淚”


事實上,Vlog 本質是一種經過剪輯美化後表達個性的視頻日記,拍攝者帶著自己的情感參與創作,往往會刻意挑選自己偏好的視角,從而影響視頻的客觀性。這也就是說,是有意截取片面信息,還是實地拍攝真實情況,完全取決於拍攝者,部分網友將它們與新聞掛鉤,是不妥當的。

在疫情尚未被抑制之前,我們需要的是一顆時刻關注社會的心,以及一顆清醒的頭腦,前者讓我們對人間共情,後者能夠幫助我們明辨是非。在疫情面前,你我所需要做的,是正視這場尚未平息的餘波,消除內心的恐懼。

我們相信,春天終將到來。


封面圖來自微博@林晨同學Hear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