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自媒體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從事語言教學與研究,主編了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和我國第一部語法詞典《現代漢語八百詞》,對現代漢語的規範化、標準化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人民的語言學家”。

同為文字工作者,對我們自媒體從業者來說,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四點。

“人民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自媒體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呂叔湘(1904-1998)

一、寫文章一定要心裡有讀者

呂叔湘先生說:“我寫文章總是謹守一個原則,儘量讓讀者容易看懂願意看下去;一個人多費點勁可以省得許多人費勁。除此之外,在題目性質允許的條件下,我總想把文章寫得生動些,不讓讀者感到沉悶。”

呂叔湘認為,文章是寫給讀者看的,所以一定要設身處地從讀者的感受出發來寫,如果是寫給自己看,那就是日記,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寫。因此,他的文章總是要反覆修改,就是為了讓讀者更好懂。

語言學的文章,學術性很強,往往讀起來十分枯燥,讓人望而卻步,但呂老的文章卻十分生動,深入淺出地將深奧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

這是他寫文章的第一個要求,呂老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寫文章要像吃鴨兒梨,又甜又爽口。

他還寫過一首詩:

文章寫就供人讀,何事苦營八陣圖?

洗盡鉛華呈本色,梳妝莫問入時無。

此外,他十分反對寫文章濫用理論、學術術語

這點對我們寫文章有很大的啟示。有時看一些自媒體文章,一些作者為了顯得自己的文章“高大上”,喜歡將一些學術理論、學術名詞生硬地在文章中套用,實際上,弄得讀者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要明白,自媒體不是學術雜誌,自媒體的讀者也不是專家學者,儘量少用深奧的學術理論,將文章寫得更加“接地氣”,讓普通讀者看後覺得有乾貨,或者能產生共鳴,這是每個自媒體人需要思考的事情。

“人民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自媒體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二、嚴謹認真,文不厭改

文章的可讀性,是建立在嚴謹認真的寫作態度上的。

因此,呂叔湘寫文章的第二個要求,就是嚴謹

施關淦先生回憶起自己曾在《語文雜誌》上發表的兩篇文章,呂叔湘先生都幫他修改過,並提出了寶貴意見。

有一篇文章定稿後,呂叔湘先生認為語言不夠精煉,幫他刪改後,批註道:“一勺糖加半杯水,甜津津的;加一杯水,就淡而無味了。”

另一篇文章,呂叔湘覺得有一處例句太少,要多舉幾個例子才好。

這兩篇文章,一篇語言太過囉嗦,另一篇則不夠生動,分別走了兩個極端,都不可取。

還有一次,呂叔湘在審核他的文章時,覺得有個例子舉得並不恰當,讓他刪掉,他在仔細思考之後,覺得確實不太恰當。

呂叔湘先生做過多年的編輯,他對自己的文章是精益求精,每一個句子的語法、標點符號,他都要仔細檢查;每一個例證的因果邏輯,他都要反覆推敲。

這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寫作態度,是古人推崇的“文不厭改”的精神。

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寫《醉翁亭記》時,原作的開頭是依次介紹滁州四面的山,但他始終覺得囉嗦,在夜晚思來想去睡不著,於是改成了“環滁皆山也”五個字,這樣文字十分精練,又突出了主題。

現在的一些自媒體作者,可能是為了湊足文章字數,反覆說一個道理,或者將一件事顛來倒去敘述幾遍,讓人實在沒有興趣讀下去。

還有一些文章,作者瞎打比方,亂舉例子,也沒有認真思考邏輯是否合理,構成了文章的硬傷,這都是不可取的。

“人民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自媒體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1986年語言界學者聚會(左起:季羨林、呂叔湘、許國璋、周有光、馬學良)

三、有一份材料說一份話

呂叔湘先生晚年將自己的治學態度總結為“強調廣搜事例,歸納條理,反對摭拾新奇,遊談無根”

也就是說,他認為寫文章一定要佔有豐富的材料之後才能動筆,否則就是空口說白話。而且材料一定要是一手材料,不能是道聽途說的二手材料;如果是外文資料,引用譯文時,最好要核對原文,因為譯文不一定靠得住。

他堅持有一份材料說一份話的原則。由於他的文章材料翔實、論據可靠,所以更加有說服力。

呂叔湘先生在編寫《現代漢語詞典》的過程中,由於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借鑑,他按照科學性、系統性、現代性的原則,收集了出版物以及各行各業中流通的詞彙,並按照這一方針製作的100多萬張卡片,在沒有電腦的時代,是一項非常龐大艱鉅的工作 。

他審核文章十分仔細,不僅關注文章的框架結構、病句、錯別字,還親自查找出處。據他的學生江藍生說,有一次,呂叔湘發現有他的一篇文章是從宋代類書《太平御覽》中轉引的,於是親自查找到了原始出處,並將原文用紅筆抄在旁邊,讓江藍生一輩子都記得這件事。

自媒體作者在寫作時,常常會引用很多文章詩詞或名人名言,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以及內容的權威性。但是,筆者發現,很多作者都養成沒有仔細核對出處的習慣,常將一些來自自媒體作者的二手資料,當做一手材料,將把商業搜索引擎當成唯一的資料來源,這是一種極不嚴謹的寫作態度。

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將一些雞湯精句、網絡名句編成了“莫言語錄”,在網絡上以訛傳訛,這讓莫言十分頭疼,不得不親自出面闢謠。

此外,還有一些冒充魯迅的名言,倉央嘉措的詩歌,仍然在網絡上流傳,這都是自媒體作者對資料出處沒有仔細考證造成的。


“人民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自媒體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呂叔湘題字

四、要板凳坐得十年冷

1956年,呂叔湘先生承擔起了主編《現代漢語詞典》的重任。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工作,這種要求極高的工具書 ,又無先例可以借鑑,編寫難度極大。

在那段時間裡,他每天都是早出晚歸,並且乘坐公共汽車,由於身體不好,中午他只吃饅頭。他每天要審改定稿300多條,每週定稿2000條,工作任務極其繁重。每天下班後都要看稿直到深夜,工作強度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每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他都感慨萬千,他說:“這部詞典可以說嚐盡了甘苦,或者說只有苦而沒有什麼甘。”但是,再苦再累他也覺得值。

凡是成大事者都有一種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他們一生只專注做好一件事。古代有寫一部《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曹雪芹,編寫《本草綱目》一生跋山涉水、嚐遍百草的李時珍,當代有鄧稼先、袁隆平等科學家,以及大批為事業奮鬥終生而默默無聞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自媒體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行業,人人都可以做,如果你不堅持看書、學習、思考,很容易被新人淘汰,這就需要有非常強的定力,有將冷板凳坐到底的精神。

“人民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自媒體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呂叔湘題字

呂叔湘先生晚年以“未晚齋”命名其書房,到了耄耋之年仍然筆耕不輟,這種“桑榆未晚,只爭朝夕”的執著精神,正是自媒體人最需要的。


參考文獻:

《呂叔湘先生二三事》,施關淦,《中國語文》,1998.4

《呂叔湘先生與漢語規範化》,李建國,《課程·教材·教法》,1994.9

《呂叔湘先生的治學之道》,江藍生

《呂叔湘先生的“未晚齋”與“補課說”》,林有苗,:《語言戰略研究》,201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