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一般談到明代的經濟,總是會有不少人疑惑,明明帝國後期有那麼繁榮的海貿收入,白銀大規模的湧入,政府到最後卻又怎麼揭不開鍋了呢?

當然,一些地攤文學會說是什麼大商人和大官僚阻攔不讓收商業稅,導致農民負擔加重,這才使得政府財政收入不高,還引得農民起義不斷。由此掀起了一波仇官仇富的風浪。

然而這些文字雖然唬人,卻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即作為農業帝國的明帝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以商業稅收作為國家主流稅務的。不但明帝國做不到,即使是古代商業空前繁榮的宋帝國,商業稅收在中華帝國史上空前絕後的高,卻也只佔總稅收的25%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不能全讓商稅背鍋,那問題的主要源頭是誰呢?

恰恰是作為貨幣的白銀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命途悲慘的大明寶鈔

在明初之際,朱老總曾明令禁止金銀實物交易,取而代之的則是赫赫有名的大明寶鈔

作為紙幣,寶鈔的發行可以說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然而就這麼一手好牌,卻被朱老總打了個稀爛。

舉個例子來說,一般發行紙幣,是需要預留一定量的準備金的。換句話說,就是你有多少的貴重金屬儲備,你才能相應的發多少紙幣。

然而我們的朱老總並不知曉這一經濟學規律,天真的認為錢不夠了再印就好,只要憑藉著政府強有力的控制手段,大明寶鈔定然不會出現元代同夥膨脹的悲慘命運。

結果自然是piapia打臉,隨著大明寶鈔發行越來越多,政府也不回收舊幣,以致後來寶鈔成了氾濫之勢,購買能力急速下滑,成了百姓手中的“廢紙”。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儘管根據官方規定,寶鈔可以折換成金銀,但是奈何明政府三申五令禁止金銀實物貿易。因此百姓只有單向拿金銀兌換寶鈔去買東西的權利,卻沒法用寶鈔去兌換金銀來保值。

漸漸地,大明寶鈔的流通越來越少,到了明正統年間,寶鈔已經幾乎退出了市場。

存在感極低的銅幣

作為輔幣,明代的銅錢也著實是混的沒比寶鈔好多少。

曾經在中國貨幣史上地位舉足輕重的銅錢,之所以在明朝混得這麼慘,其主要原因恰好和寶鈔相反。

寶鈔貶值是政府一個勁的硬磕,而銅錢貶值則是政府壓根懶得管。

因為在大明建立之初,根本就沒考慮過要發行銅錢。

對此,大明給出的官方解釋是:

1.銅礦太少,鑄銅錢勞民傷財。

2.銅錢太重,不利於長途運輸。

3.假幣太多,政府管不過來。

但如果說前兩個藉口還有情可原的話,最後一個藉口真的就體現了明政府的懶惰。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自打寶鈔貶值開始,明政府便發行了銅錢來緩解民間的經濟壓力。然而,明政府抱著“既然只是應付事,就沒必要認真”的態度,鑄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質量粗糙、易於仿製的銅錢。

加上政府對於打擊假幣又不積極,因此不足值的銅幣也同寶鈔一樣,出現了濫發的局面。

白銀的大量湧入

寶鈔不給力,銅錢又沒人理,貨幣制度的癱瘓使得明廷的財政出現了舉步維艱的局勢。

為了尋找新的出路,明政府把眼光放到了曾經被打入冷宮的白銀上面。

不過受限於本土的白銀儲備和開採技術,中國曆代以來白銀的儲量都極為稀少,這也是為啥縱使白銀這麼有價值卻沒有變成法定貨幣的原因。

趕巧的是,一海之隔的鄰國日本,卻在此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銀礦。

而此時的明朝,手工業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階段,換句話說,能代表古中國符號的生絲、茶葉和瓷器,在這一時期增長迅速。

一個有錢,一個有貨,那就貿易吧。

雖然整個十六世紀以來,中日之間的貿易非常坎坷,而且民間還有海禁阻攔,但是這並不影響日本白銀對中國的輸入。

據學者估算,僅僅是16世紀中的後六十年,從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就高達了7500萬兩。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東海南海的貿易體系

然而這還沒完。

在大洋的另一頭,剛剛完成了對美洲殖民的西班牙帝國發現了數個巨大的銀礦。

和日本人一樣,帶著對香料和中國瓷器、絲綢、茶葉的嚮往,西班牙人開著一艘艘滿載白銀的商船來中國開始了瘋狂的採購。

有數據表明,從1590—1640這50年間,通過美洲——菲律賓——中國這條航線流入中國的白銀就有4620噸之多。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明代澳門

隨著白銀數量的激增,明廷擺脫了白銀存量不足的制約,有效的化解了之前通貨短缺的矛盾,並引出了“一條鞭法”等一系列的銀本位財政制度。

終於,在市場的推動下,明帝國被迫承認了白銀的貨幣地位,自此白銀正式取代了失敗的寶鈔,成為了帝國的法定貨幣。而此時的明帝國也真正成長為了貨真價實的

白銀帝國

不成熟的白銀貨幣

作為一種外來為主的貨幣,大明獲得白銀的主要方式自然是貿易。而真正去搞貿易的人可不是政府,而是東南地區的商人。

這些商人可不是那些小商小販,而是真正握有巨資的大商幫。

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人都知道,劇中有這麼一個叫沈一石的大商人,他非官非貴,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足以說明資產商人在當時的地位。

而劇中的沈一石還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自嘉靖中後期以來,一直到天啟年間。活躍在明帝國的這種大商人比比皆是,他們憑藉著手中的資產,已經可以影響到朝局的走勢了。

因為整個白銀的流入是通過海外——商人——明廷這條線路流入國庫的,所以從來源上,明廷已經開始受制於商人。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明末與商人和中產階級有關的政治團體

而更加要命的是,此時的明政府卻對於貨幣管制沒有絲毫的危機意識,對於白銀的使用,明廷還停留在古老的稱量取價上,而並沒有向歐洲那樣統一發型制式銀幣。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西班牙銀幣

縱然有有識之士指出問題的所在,卻也是渺渺之音難成洪流,最終淹沒在朝堂之上。

既不能控制來源,也不能控制流通,可以說明帝國已經把自己的經濟命脈交給了外人,相應的,國家的權力也就隨之削弱。

此外鉅額的白銀也只是侷限在了城市的大地主和大富商以及大官僚手中,向普通百姓尤其是內地農民的流通卻很少。

因為從正統年間開始,明代的糧食稅收就已經變更為用白銀來替代。因此農民在交稅之前需要把糧食兌換成白銀,而一旦趕上歉收的年份,自耕農手中的餘糧就會短缺。而為了繳納稅金,納稅人不得已只能賣出口糧,這就加劇了底層人民的生活負擔。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縱橫海域的西班牙戰艦

同時,白銀再由沿海運往內地的過程中,會出現磨損和摻雜(民間自行鑄融),政府徵收百姓的碎銀之後,是要重新鑄成元寶的,而其中因為碎銀的質量不一,會出現損耗,而這項虧空也被官府作為強徵百姓稅收的理由。

當然,如果只是這些問題,還不至於造成政府財政一貧如洗。讓大明政府崩潰的最主要原因,還是這鉅額的白銀根本沒法在市場上流動起來。

愛存錢的中國人

中國人愛存錢,這是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

有些專家說這根本是因為中國的土地在農耕時代來看不算豐饒,容易吃了上頓沒下頓,因此為了防患於未然,中國人多少都愛使勁攢積蓄。

沒想到這個習慣下子便跟隨了國人幾千年,而且不管你是什麼水平的人,只要實施到錢來之不易,都會可勁的攢。

於是乎在明末,就有這麼一大幫商人和官僚,他們掙了錢也不怎麼花,反倒是找地方都存放起來。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日益激烈的明金戰爭加劇了政府對白銀的需求

本來就掙得多,自然也是能攢,一個不小心,流入中國的大半白銀就都留在了這些人的手裡。史稱“窖銀”。

但如果外來的白銀多,那這一切還都好說,問題是世界也是在變化的。

17世紀20年代開始,西歐多國發生了貿易危機,因為開採的白銀在中國只出不進,使得西班牙等幾個重要帝國開始減少了對華的貿易量,而這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減少。

雪上加霜的是,對岸新成立的江戶幕府也限制了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量,以保證本國的經濟水平。

流入總量減少,導致了明廷能徵收的白銀數量也隨之減少。而晚明和後金的戰事卻是愈演愈烈,朝廷急需用錢。

前面我說了,此時的朝廷已經控制不住這些個鉅富巨賈了,無奈之下只能找軟柿子的老百姓下手。手段不用多說,就是加稅。

可是柿子再軟再好捏,你捏多了也成幹了。當百姓被榨取的身無分文的時候,也就只能揭竿而起了。

除此之外,明末盛行的官僚受賄之風還加劇了市面上“銀荒”的危機。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大明白銀帝國的覆滅之路

1644年李自成進了北京之後,曾發動“考掠”來徵收軍費,從在京官員的家中總共搜出白銀1.5億兩有餘,這佔到了明末白銀存量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崇禎皇帝為了急調吳三桂回師勤王卻連100萬兩白銀都拿不出,可見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結語

100年前,雪花花的白銀拯救了財政幾近崩潰的明帝國。

100年後,還是這曾經救命稻草般的銀子沖垮了明帝國。

明帝國的悲歌昭示著不受控制的自由經濟對國家權力的衝擊,當人們只顧著去追求白花花的銀子的時候,丟掉的卻是對國家利益的尊重。

有時候在想,當京城的那些達官貴人再被順軍嚴刑拷打、抄家抄的分文不剩時,有沒有後悔過當初為什麼不拿出那麼幾分之一的銀子來贏得戰爭呢?

大明,真是成也白銀,敗也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