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一般谈到明代的经济,总是会有不少人疑惑,明明帝国后期有那么繁荣的海贸收入,白银大规模的涌入,政府到最后却又怎么揭不开锅了呢?

当然,一些地摊文学会说是什么大商人和大官僚阻拦不让收商业税,导致农民负担加重,这才使得政府财政收入不高,还引得农民起义不断。由此掀起了一波仇官仇富的风浪。

然而这些文字虽然唬人,却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即作为农业帝国的明帝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以商业税收作为国家主流税务的。不但明帝国做不到,即使是古代商业空前繁荣的宋帝国,商业税收在中华帝国史上空前绝后的高,却也只占总税收的25%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能全让商税背锅,那问题的主要源头是谁呢?

恰恰是作为货币的白银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命途悲惨的大明宝钞

在明初之际,朱老总曾明令禁止金银实物交易,取而代之的则是赫赫有名的大明宝钞

作为纸币,宝钞的发行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然而就这么一手好牌,却被朱老总打了个稀烂。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发行纸币,是需要预留一定量的准备金的。换句话说,就是你有多少的贵重金属储备,你才能相应的发多少纸币。

然而我们的朱老总并不知晓这一经济学规律,天真的认为钱不够了再印就好,只要凭借着政府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大明宝钞定然不会出现元代同伙膨胀的悲惨命运。

结果自然是piapia打脸,随着大明宝钞发行越来越多,政府也不回收旧币,以致后来宝钞成了泛滥之势,购买能力急速下滑,成了百姓手中的“废纸”。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尽管根据官方规定,宝钞可以折换成金银,但是奈何明政府三申五令禁止金银实物贸易。因此百姓只有单向拿金银兑换宝钞去买东西的权利,却没法用宝钞去兑换金银来保值。

渐渐地,大明宝钞的流通越来越少,到了明正统年间,宝钞已经几乎退出了市场。

存在感极低的铜币

作为辅币,明代的铜钱也着实是混的没比宝钞好多少。

曾经在中国货币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铜钱,之所以在明朝混得这么惨,其主要原因恰好和宝钞相反。

宝钞贬值是政府一个劲的硬磕,而铜钱贬值则是政府压根懒得管。

因为在大明建立之初,根本就没考虑过要发行铜钱。

对此,大明给出的官方解释是:

1.铜矿太少,铸铜钱劳民伤财。

2.铜钱太重,不利于长途运输。

3.假币太多,政府管不过来。

但如果说前两个借口还有情可原的话,最后一个借口真的就体现了明政府的懒惰。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自打宝钞贬值开始,明政府便发行了铜钱来缓解民间的经济压力。然而,明政府抱着“既然只是应付事,就没必要认真”的态度,铸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质量粗糙、易于仿制的铜钱。

加上政府对于打击假币又不积极,因此不足值的铜币也同宝钞一样,出现了滥发的局面。

白银的大量涌入

宝钞不给力,铜钱又没人理,货币制度的瘫痪使得明廷的财政出现了举步维艰的局势。

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明政府把眼光放到了曾经被打入冷宫的白银上面。

不过受限于本土的白银储备和开采技术,中国历代以来白银的储量都极为稀少,这也是为啥纵使白银这么有价值却没有变成法定货币的原因。

赶巧的是,一海之隔的邻国日本,却在此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银矿。

而此时的明朝,手工业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阶段,换句话说,能代表古中国符号的生丝、茶叶和瓷器,在这一时期增长迅速。

一个有钱,一个有货,那就贸易吧。

虽然整个十六世纪以来,中日之间的贸易非常坎坷,而且民间还有海禁阻拦,但是这并不影响日本白银对中国的输入。

据学者估算,仅仅是16世纪中的后六十年,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就高达了7500万两。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东海南海的贸易体系

然而这还没完。

在大洋的另一头,刚刚完成了对美洲殖民的西班牙帝国发现了数个巨大的银矿。

和日本人一样,带着对香料和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的向往,西班牙人开着一艘艘满载白银的商船来中国开始了疯狂的采购。

有数据表明,从1590—1640这50年间,通过美洲——菲律宾——中国这条航线流入中国的白银就有4620吨之多。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明代澳门

随着白银数量的激增,明廷摆脱了白银存量不足的制约,有效的化解了之前通货短缺的矛盾,并引出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的银本位财政制度。

终于,在市场的推动下,明帝国被迫承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自此白银正式取代了失败的宝钞,成为了帝国的法定货币。而此时的明帝国也真正成长为了货真价实的

白银帝国

不成熟的白银货币

作为一种外来为主的货币,大明获得白银的主要方式自然是贸易。而真正去搞贸易的人可不是政府,而是东南地区的商人。

这些商人可不是那些小商小贩,而是真正握有巨资的大商帮。

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人都知道,剧中有这么一个叫沈一石的大商人,他非官非贵,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足以说明资产商人在当时的地位。

而剧中的沈一石还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自嘉靖中后期以来,一直到天启年间。活跃在明帝国的这种大商人比比皆是,他们凭借着手中的资产,已经可以影响到朝局的走势了。

因为整个白银的流入是通过海外——商人——明廷这条线路流入国库的,所以从来源上,明廷已经开始受制于商人。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明末与商人和中产阶级有关的政治团体

而更加要命的是,此时的明政府却对于货币管制没有丝毫的危机意识,对于白银的使用,明廷还停留在古老的称量取价上,而并没有向欧洲那样统一发型制式银币。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西班牙银币

纵然有有识之士指出问题的所在,却也是渺渺之音难成洪流,最终淹没在朝堂之上。

既不能控制来源,也不能控制流通,可以说明帝国已经把自己的经济命脉交给了外人,相应的,国家的权力也就随之削弱。

此外巨额的白银也只是局限在了城市的大地主和大富商以及大官僚手中,向普通百姓尤其是内地农民的流通却很少。

因为从正统年间开始,明代的粮食税收就已经变更为用白银来替代。因此农民在交税之前需要把粮食兑换成白银,而一旦赶上歉收的年份,自耕农手中的余粮就会短缺。而为了缴纳税金,纳税人不得已只能卖出口粮,这就加剧了底层人民的生活负担。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纵横海域的西班牙战舰

同时,白银再由沿海运往内地的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掺杂(民间自行铸融),政府征收百姓的碎银之后,是要重新铸成元宝的,而其中因为碎银的质量不一,会出现损耗,而这项亏空也被官府作为强征百姓税收的理由。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问题,还不至于造成政府财政一贫如洗。让大明政府崩溃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这巨额的白银根本没法在市场上流动起来。

爱存钱的中国人

中国人爱存钱,这是个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

有些专家说这根本是因为中国的土地在农耕时代来看不算丰饶,容易吃了上顿没下顿,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人多少都爱使劲攒积蓄。

没想到这个习惯下子便跟随了国人几千年,而且不管你是什么水平的人,只要实施到钱来之不易,都会可劲的攒。

于是乎在明末,就有这么一大帮商人和官僚,他们挣了钱也不怎么花,反倒是找地方都存放起来。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日益激烈的明金战争加剧了政府对白银的需求

本来就挣得多,自然也是能攒,一个不小心,流入中国的大半白银就都留在了这些人的手里。史称“窖银”。

但如果外来的白银多,那这一切还都好说,问题是世界也是在变化的。

17世纪20年代开始,西欧多国发生了贸易危机,因为开采的白银在中国只出不进,使得西班牙等几个重要帝国开始减少了对华的贸易量,而这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减少。

雪上加霜的是,对岸新成立的江户幕府也限制了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量,以保证本国的经济水平。

流入总量减少,导致了明廷能征收的白银数量也随之减少。而晚明和后金的战事却是愈演愈烈,朝廷急需用钱。

前面我说了,此时的朝廷已经控制不住这些个巨富巨贾了,无奈之下只能找软柿子的老百姓下手。手段不用多说,就是加税。

可是柿子再软再好捏,你捏多了也成干了。当百姓被榨取的身无分文的时候,也就只能揭竿而起了。

除此之外,明末盛行的官僚受贿之风还加剧了市面上“银荒”的危机。

成也白银,败也白银?大明白银帝国的覆灭之路

1644年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曾发动“考掠”来征收军费,从在京官员的家中总共搜出白银1.5亿两有余,这占到了明末白银存量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崇祯皇帝为了急调吴三桂回师勤王却连100万两白银都拿不出,可见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结语

100年前,雪花花的白银拯救了财政几近崩溃的明帝国。

100年后,还是这曾经救命稻草般的银子冲垮了明帝国。

明帝国的悲歌昭示着不受控制的自由经济对国家权力的冲击,当人们只顾着去追求白花花的银子的时候,丢掉的却是对国家利益的尊重。

有时候在想,当京城的那些达官贵人再被顺军严刑拷打、抄家抄的分文不剩时,有没有后悔过当初为什么不拿出那么几分之一的银子来赢得战争呢?

大明,真是成也白银,败也白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