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长埫口这个村因为种药材而成为“明星村”,亩赚一万六

2019年快要结束啦

碰到人都会问一句话

“今年挣了多少钱呀”

这不,长埫口镇黄越村的村民拥有发言权

↓↓↓

“我两分田收入4500元。”

“我一亩多田收入了16000元。”

“你们都没有我的效益高,我一分田卖了4800元……”

12月12日,初冬时节,走进长埫口镇黄越村,“绝对贫困”的村庄摆脱贫困的“动静”很大。大家聚在一起算地里的收入帐,村比村,户比户,“比学赶超”的氛围驱散了这片土地上的“贫困阴霾”。

“不和你们说啦,这半天忙得很……”贫困户黄学明摊好晾晒的半夏,一手搬凳子,一手拿小钉耙,头也不回地往田间走去。黄学明说,今年气候条件好,药材大丰收,昨天刚卖到手4000多块钱,今天趁着天气好再去田里挖些半夏,卖了钱好过年。

今年60多岁的黄学明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妻子卧床10多年,儿子离异外出留下两个上学的孙子,一家的重担全部压在黄学明身上,虽然家庭贫困,但黄学明一心想通过勤劳致富。

2017年,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他种植半夏,当年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初尝甜头的黄学明,脱贫奔富路的劲头更足了。2018年,黄学明如期脱贫,他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高杰。

仙桃长埫口这个村因为种药材而成为“明星村”,亩赚一万六

高杰是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黄越村开展扶贫工作,村子给他的印象就是残破两字,道路泥泞不堪,房屋年久失修,与之相对的是,村民意志消沉,看不到奔头。“这种环境下,人还哪有干劲儿啊。”高杰决定先从发展产业抓起。

经过多方奔走,高杰引进了大棚蔬菜,但是成活率低,产量也跟不上,分析原因土壤沙化、农业产出率低。高杰思前想后,心里渐渐有了主意,“半夏喜生于潮湿肥沃的沙质土上,首期投入大,是长期收益的植物,非常适合黄越村发展。”

对于前期蔬菜种植失败的黄越村村民来说,种植药材是一种挑战。如何打消村民的顾虑,让大家放心大胆的闯?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带村民外出考察,并吸引能人回乡助力发展。

“我有技术、有销售点,村民可以放心大胆地跟着我闯。”以张明峰为首的种植大户流转土地200多亩种植半夏,吸纳40户138人就业。去年,全村整村脱贫。

产业兴村庄旺。一个产业是远远不够的,高杰充分考察研究,引进了景观草坪、光伏发电等项目,黄越村一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明星村”。

“我们两夫妻就农闲时在草坪基地打工,一年挣个2万多元。”贫困户黄中良满脸笑容地说。


仙桃长埫口这个村因为种药材而成为“明星村”,亩赚一万六


一条条硬化道路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一栋栋白墙灰瓦房掩映在树丛中,错落有致。垃圾分类、美丽乡村、村规民约户外宣传牌随处可见。昔日村庄大变样,阵阵欢声笑语飘荡在上空中。“群众的笑脸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齐心协力把黄越村建设得更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着眼未来发展,高杰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