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補貼是為讓百姓獲益,如果被中間商變成自己的利潤就該取消

李揚:補貼是為讓百姓獲益,如果被中間商變成自己的利潤就該取消


鳳凰網財經《啟談》出品 文|徐彩月



政府向企業發放補貼是我國實現產業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但是這些對重點扶持領域的傾斜政策,卻成了一些企業眼中的“唐僧肉”,哪裡政策補貼好就往哪裡鑽,套取國家補貼手段層出不窮。


近年來,很多補貼政策都在退坡或停止。究竟應不應該補貼?補貼應該補給誰?怎麼補?鳳凰網財經《啟談》欄目獨家專訪了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就政府補貼、債務風險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像一些光伏補貼、電動車補貼,在我看來這種行業本身就是競爭性的,就不應當補貼。”李揚直言,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就是在用扭曲市場競爭的方式來支持企業,如果消費者沒有獲益,而是被中間商變成了自己的利潤,就該考慮取消。


李揚表示,我們現在其實是實物補貼居多,補貼的出發點是讓老百姓獲得好處,制定補貼政策的人,首先要想想這些補貼是不是能進到老百姓的口袋裡。


李揚:補貼是為讓百姓獲益,如果被中間商變成自己的利潤就該取消

圖為:李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01

補貼如果被中間商變成了自己的利潤,不算是好的補貼


鳳凰網財經:關於財政補貼您在博士期間就進行過深入研究,我們平時在研究一些醫藥類、科技類上市公司的時候注意到一個問題,有些公司的政府補助甚至能佔到公司淨利潤的七八成,對此您怎麼看?


李揚:我當時寫財政補貼的時候,國家財政的數字非常大,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根據經濟學一般原理,補貼都是扭曲的,有時候是為了一個社會目標在扭曲,本質上不適合完全市場化。


你提到的醫藥類、科技類上市公司的補貼,包括一些光伏補貼、電動車補貼,在我看來這種行業本身就是競爭性的,就不應當補貼。

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實際上就是在用扭曲市場競爭的方式來支持企業,最終還是要看福利效果。如果消費者沒有獲益,而是被中間商、被廠商變成了自己的利潤,那相當程度上不算是好的補貼,就該考慮取消。


02

補貼的出發點是讓老百姓獲得好處,是門大學問


鳳凰網財經:那您覺得這些補貼亂象該怎麼解決?


李揚:

其實這種補貼只是少數,我們現在大量的補貼還是實物補貼。實物補貼比如說房子,經濟適用房就含有補貼,你買了之後就獲得了這個補貼,這是實物性質的,但是你不買就得不到,所以這也不是很好的方式。還比如說老年人補貼,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都有老年人可以無償乘車,無償的到公園,但是你會發現這個車裡邊坐的全都是老年人,特別是上班早高峰,會嚴重影響年輕人出行。


所以,補貼的出發點是讓老百姓獲得好處,應不應該補,以什麼方式補,是有很多學問的。制定補貼政策的人,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老百姓是不是因此獲得了好處,如果你覺得千頭萬緒,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看補貼是不是到了老百姓口袋裡。


03

經濟增長的債務密集度提高,債務效率下降


鳳凰網財經:債務風險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的主要風險之一,有報告指出,2019全球債務將創紀錄,人均負債22萬元,您如何看待這一水平?


李揚:債務是個大問題,首先債務不斷的增高,我們擔心的是經濟增長的債務密集度也在提高,過去GDP實現1%的增長需要一比一的債務配套,現在是兩點、三點。經濟增長需要有債務、貸款,我們不能簡單的說供應多了還是供應少了,債務多了還是債務少了,而要看它的效率如何,效率下降是我們現在比較關注的問題。


雖然說人均負債22萬元,但全球債務中居民債務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債務佔比最高的是企業,其次是政府,再者才是居民。居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所以也有一定的舉債能力。但是居民的實際收入增長有限,他的還債資金佔比不會太高。


《啟談》欄目介紹:談笑風生天下事,嬉笑怒罵皆成史。啟談,一次發人深省的對話,聚焦熱點人物,記錄大時代。鳳凰網財經重磅打造深度訪談欄目《啟談》,聚焦於大時代下的財經熱點人物,解碼經濟、探尋商業本質、記錄時代物語和還原多維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