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規模行業龍頭轟然倒塌,為聯姻跨過巨頭自斷臂膀,失敗另有原因

百億規模行業龍頭轟然倒塌,為聯姻跨過巨頭自斷臂膀,失敗另有原因

朱新禮和他的匯源上演了大敗局

雷達財經出品 文|長帆 編|滄海

曾經的國民飲料匯源,在2019年年底再度回到了公眾面前,以朱新禮最不願意的方式。

12月11日,朱新禮作為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億元資產遭凍結。

而朱新禮一手創立的匯源果汁,因40多億的違規借款,目前已經停牌超過20個月。若匯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3月13日前完成復牌條件,將被啟動退市程序。

至於朱新禮本人,已經6次被法院強制執行,5次被列為限高消費人員,1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匯源曾一度輝煌,被看作民族企業代表。事實上,匯源掌門人朱新禮和華為掌門人任正非一樣,都看到了國際巨頭的壟斷和自身企業的困局。但不同的選擇,決定了匯源和華為不同的結局。

揹著煎餅闖德國

許多人都知道匯源果汁是國民果汁,但鮮有人知的是,匯源第一桶金來自德國。

在征戰德國前,朱新禮曾有一段艱辛歲月。

1952年5月,在沂蒙山區東里村一戶普通農家中,朱新禮呱呱落地。

山東是孔孟之鄉,朱新禮的父親,也是儒學愛好者。在為子女起名時,父親參考《大學》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等名句,對六七個孩子都冠以“新”字,如對朱新禮的哥哥取名“新民”。

由於子女眾多,在朱新禮年幼時,家中非常清貧,念不起書,父母就拿出自己收藏的書籍,手把手地教他們。

1974年,22歲的朱新禮在山東沂源縣東里工業集團謀了個職位,他很快被提拔為團委書記,後被選為山東沂源縣東里工業集團總經理。這段經歷,給了朱新禮商場啟蒙。

1988年,朱新禮36 歲,作為山東沂源縣後備幹部培養對象,被選送到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習。

畢業後,朱新禮又到中共山東省委黨校脫產學習了幾年。1991年7月,朱新禮從黨校畢業後,被調到沂源縣任外經委副主任。

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到感召,紛紛下海創業,形成了以陳東昇、田源、馮侖、潘石屹、易小迪等為代表的“92派”企業家。

這一年,朱新禮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決定辭去外經委副主任的職務,下海經商。

時至今日,公務員依然是山東學子就業最愛。朱新禮放棄“鐵飯碗”,遭遇了家人的集體反對,但朱新禮鐵了心。

當年6月,朱新禮找到縣委書記,要求離開政府機關,去全縣最差的企業。最終,在主管工業的副書記的分配下,去了一個罐頭廠。

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罐頭廠的實際情況,仍讓朱新禮大吃一驚。

罐頭廠主打產品為玻璃瓶裝水果罐頭,110個工人,已經三年沒發工資,只剩20多個人留守,工廠負債金額達1100萬。

當時,廠裡沒有錢,朱新禮拿出積蓄,買面蒸野菜饅頭,和員工一起共度難關。許多工人非常感動,表態願意跟著朱新禮好好幹。

經過調研,朱新禮決定做濃縮果汁,發展果汁業,並創建“匯源”品牌。

1993年,朱新禮空手套白狼,以開出5年信用證的方式,引進了德國和瑞典的約500萬元濃縮果汁設備,並高薪聘請了20多個德國果汁業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解決了技術難題。

當二十幾個德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安裝機器設備時,沂源縣城沸騰了。然而,當時全縣找不到一個懂德語的人,只好先由德國人翻譯成英語,再由中方翻譯成漢語,指導工人操作。

經過一番努力,果汁順利生產出來。然而,當時國人更喜歡吃新鮮水果,對果汁接受度不高,匯源遲遲打不開市場。

1993年初,朱新禮決定背水一戰,揹著煎餅和樣品,向親友借錢,孤身一人前往德國參加食品博覽會。

幸運的是,朱新禮在德國找到了一位願意免費幫他翻譯的中國學生,成功在德國慕尼黑和瑞士洛桑簽下業務:3000噸蘋果汁,約合500多萬美元。

與德隆“謀皮”

靠著海外市場的輸血,匯源成功活了下來。

1994年,國人消費理念開始轉變,果汁市場形勢迅速好轉,由於佈局較早,匯源果汁一下子成了國內果汁市場龍頭老大。

匯源做大之後,朱新禮開始了新的思考。他認為,要做好國內市場就必須佔領一個制高點,有了這個條件,消費者在心理上更願意接受。匯源只有到了北京,才能享受到TOP信息,TOPCEO,TOP生活。

1994年9月,朱新禮帶著匯源全班人馬,在北京順義安營紮寨。

“朱新禮把匯源總部從山東搬出,移師北京,走出了他向全國進軍的關鍵一步。”國美黃光裕如此評價。

朱新禮把匯源總部移到北京後,制定了“兩條腿走路”戰略計劃。“第一條腿”,生產的濃縮果汁百分之百出口;“第二條腿”是將一部分力量開始轉向國內市場,開拓國內市場。

從1997年開始,朱新禮先後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山東、河南、湖北、江西、山西、河北、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廣西等10多個地區建立了近30家企業,匯源迅速在全國鋪開。

在擴張過程中,朱新禮發現匯源要想迅速做大,單純靠自身積累並不足夠。為此,匯源需要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當時,德隆風頭正勁,其在1998年出資1000萬美元購進前蘇聯明斯克號航空母艦,停泊在深圳大鵬灣的沙頭角,打造成航空母艦主題公園。從此開始,德隆以“中國民營企業的航母”自居,而在資本市場上,德隆也被形容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2001年,兩家組建合資公司,匯源出讓51%的控股權。

雙方的合作,像孫宏斌和賈躍亭的牽手一樣,最初很甜蜜。

但很快朱新禮就發現了不對勁。至2002年底,德隆累計從匯源累計借走了3.8億元人民幣。

此時,外界對德隆仍一片讚譽。2002年11月,德隆宣稱控制了1200億元的資產,擁有500多家企業和30萬員工,涉足20多個領域,儼然成為民營企業龍頭。

朱新禮認為,德隆戰略發展興趣不在實業上,戰線拉得非常長,資金鍊也越來越緊張,匯源與之合作只會越陷越深。但德隆非常不願意分開。朱新禮決心已定,在經過反反覆覆幾次拉鋸戰後,最終到2003年元旦,匯源、德隆終於達成“分手”協議。

2004年4月,德隆神話破滅,“德隆系“老三股”在一個多月內市值蒸發了160億元。

2004年5月28日,唐萬新逃往緬甸,後回國受審。

最終,德隆系被判罰百億鉅款,唐萬新獲刑八年。眾多債權銀行及委託德隆理財的上千家公司損失慘重。

而朱新禮和匯源由於及早撤出,最終逃過了一劫。

雖然倖免於難,但為了實施“大匯源計劃”,朱新禮依然面臨資金短缺的瓶頸。為此,朱新禮準備再次拋出繡球。

“徵婚”一經出爐,提親者就絡繹不絕,先後有40多家投資者紛紛拋出了橄欖枝。經過幾輪的反覆挑選,2004年9月,朱新禮將合作者選擇的範圍收縮至法國達能集團、臺灣統一集團、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四家。

2005年1月31日,匯源在招標公告中透露家底,截至2004年底,匯源的總資產規模49億元,品牌價值56億元。

經過一番挑選,朱新禮選擇統一作為合作對象。2005年3 月21日,匯源與統一簽訂組建合資公司的協議。匯源分拆其果汁業務,統一集團斥資3030萬美元(約合2.5億人民幣),在美國夏威夷群島的開曼共同組建“中國匯源果汁控股”,統一持股5%。然而,匯源與統一的合作,因種種原因,最終無奈分手。

隨後,匯源轉嫁達能。達能是世界最大的鮮乳製品生產商、世界最大的餅乾生產商、世界第二大礦泉水生產商。進入中國後,成功“染指”樂百氏、娃哈哈、光明等食品飲料巨頭。

2006年7月3日,匯源迎來了法國達能的投資,鉅額投資增加了匯源上市的籌碼。

2007年1月25日,由摩根士丹利、瑞銀和建銀國際擔任承銷商,匯源在香港聯交所進行上市聆訊,集資19.5億港元。

2007年2月8日, 匯源公開招股,招股價4.8到6港幣,發行總數4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4000萬股;國際配售3.6億股,集資規模19.2億到24億港幣。香港三十多萬股民爭先認購,匯源果汁一公開發行就獲得了937倍的龐大超額認購。按超額倍數計算,匯源果汁成為香港聯交所史上第4大新股。匯源果汁的國際配售部分,獲得了超過200倍的超額認購。

匯源此次招股共發行4億股,招股價為6港元,籌資規模達24億港元,成為2007年以來香港聯交所最大規模的IPO。

匯源上市當日股價大漲66%,匯源迎來高光時刻,朱新禮成為家喻戶曉的果汁大王。

朱新禮看到了“真相”卻無力迴天

靠著IPO募集的資金,朱新禮一口氣在山東樂陵、吉林舒蘭、遼寧錦州等地佈局9家工廠。

就在外界認為匯源將再攀高峰之際。2008年9月1日,匯源果汁突然宣佈停牌。

兩天後,匯源宣佈可口可樂以200%的溢價,每股12.20港元、總價179.2億港元全額收購匯源果汁,資料已交商務部審批。

如果商務部審批通過,朱新禮將以41.53%的股權套現74億港元。若交易完成,匯源果汁將撤銷上市地位,到那時朱新禮擁有的將只有贛南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藍貓淘氣音頻營銷有限公司及果園等為數不多的資產。

9月3日,在可口可樂收購消息刺激下,匯源果汁開盤即飆升,收盤價為10.81港元,漲161%。

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國民心裡非常難接受。新浪網發起了關於匯源出售問題的投票調查,參與投票的4萬餘人,有82.3%反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騰訊、新華網等網站的調查結果也是多數人持反對意見。

2009年3月,商務部依據《反壟斷法》叫停收購案,匯源“賣身”可口可樂失敗。

外界的分析是,朱新禮為了賣身,自斷臂膀。匯源果汁員工人數從2007年底的9722人減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其中裁掉的大部分都是銷售人員。2007年底,匯源果汁銷售人員總數為3926人,一年之後僅剩1160人。

但這並非是事情的全部真相。儘管中國的水果世界產量最大、品種也最多,但中國果汁行業的果漿卻高度依賴進口,匯源果汁生產橙汁的原漿基本都從國外進口。整個行業,果漿的生產都非常之少,行業發展的瓶頸其實更多存在於上游產業

事實上,果汁市場已成紅海。國內果汁飲料市場上存在著三股競爭力量:臺灣背景的統一和康師傅,匯源、娃哈哈等國內領頭羊,還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跨國巨頭。目前市場上集中了娃哈哈、匯源、農夫果園、統一鮮橙多、美汁源果粒橙、酷兒、露露等眾多品牌。眾多廠家蜂擁而來,為了促銷大打價格牌,果汁行業的利潤空間日益縮小。

留給朱新禮的選擇是,要麼擁抱跨國巨頭,要麼自力更生。

事實上,這個瓶頸並非只有朱新禮遇到,華為也曾遇到過這個瓶頸。2000年底,在華為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29億元位居全國電子百強之首時,任正非執筆寫下了《華為的冬天》。

當時,“少帥”李一男以及眾多公司元老相繼出走以及發展CDMA技術的決策錯誤,導致華為的經營狀況一落千丈。更重要的是,任正非知道,華為再發展下去,將與歐美巨頭直接“刺刀見紅”,華為的力量能夠支撐嗎?

為此,任正非產生了賣掉華為的念頭。2003年,任正非與摩托羅拉的首席運營官扎非羅夫斯基達成協議,後者將億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華為公司。但是在交易的關鍵時期,摩托羅拉首席執行官換人,新任首席執行官最終據絕了這筆交易。

最終,任正非決定,依靠華為自己的力量獨立發展。為此,華為全力投入研發。

2019年5月17日,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啟動極限“備胎”應戰。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通過郵件發致員工信稱,華為多年以前就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海思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何庭波宣佈,所有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靠著自主研發,華為最終挺了下來。

從創立匯源那天起,朱新禮就有一個夢想,要做就做到最好。“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為了實現夢想,朱新禮一直嘗試借東風,尋找匯源發展的強力合作伙伴。依託可口可樂的渠道,匯源可以賣到全世界。

一直借力的朱新禮,沒有像任正非一樣,進行極限生存假設,巨資打造備胎計劃。在沒有借到可口可樂這個東風,朱新禮和匯源開始風雨飄搖。

2009年至2016年,8年時間裡,匯源果汁有7年扣非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匯源果汁的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2017年中報顯示,匯源果汁彼時的總負債規模已經達到115.18億元。

企查查資料顯示,朱新禮控制的北京匯源集團則20次被列入被執行人,裁判文書高達141條,自身風險多達327條,關聯風險為427條。

2019年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向朱新禮發佈限制消費令,這是他今年收到的第4個限制消費令。

12月11日,朱新禮作為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億元資產遭凍結。

目前,匯源果汁依然沒有披露2017年、2018年業績和2019年中期業績,若2020年3月13日之前未完成復牌條件,匯源將被退市。

電商專家黃若曾表示,傳統行業並不像互聯網行業一樣,能夠快速崛起,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許多瓶頸需要一點一滴突破。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面臨許多瓶頸。

以圓珠筆芯為例。中國每年生產400億圓珠筆,首尾相接的長度可以繞地球100多圈,但一度卻一支是中國完全自主製造的。2010年,日本把筆尖鋼材價格上漲了15%,國內3000多家制筆企業生存艱難。為了給數百億支圓珠筆安上“國產筆頭”,國家在2011年就開啟了重點技術攻關。經歷五年不間斷的磨鍊,最終突破這一難題。

12月13日,2019央視財經論壇在北京召開。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四基”不強,集中表現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目前中國在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材料上的自給率只有1/3,預計到2020年達到40%,2025年達到70%。

匯源之敗和華為之勝,留給中國企業的思考,遠未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