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爆雷”?這事兒怎麼看?平安股價還有潛力嗎?

立足價值、做多中國,大家好,我是孫文勝,歡迎大家來到【純正價值投資家園】

,這裡我們一起成長、共贏牛熊!


開篇之前,先講下中國平安,有很多粉絲問了,上週末中國平安公佈了11月保費數據,其中11月壽險新單同比下降19.8%,引起市場關注。網上討論比較多,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


1、這個數字早有端倪,保險業務首席執行官李源祥可能也是因此下課,為此中國平安也罕見地成立了以馬明哲掛帥的平安壽險改革領導小組,更換了在汽車之家扭轉乾坤的顧敏上任。這件事兒體現了平安極強的業績導向文化,業績不行,就迅速採取行動,能上能下,絕不拖泥帶水。


2、更換領導人說明中國平安對這個壽險經營數據是非常不滿意的,這也說明壽險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平安在壽險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不鞏固,護城河還不寬,還需要繼續努力,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基於對中國平安的信任,這些年我沒有耗費太大精力跟蹤中國平安,我從看到的信息中大致分析,中國平安在向“保險姓保”轉型中,保單的投資功能不足,給客戶感覺性價比不高,保單比較貴,不划算,雖然新業務價值率高了,但客戶少了,而且還被同行鑽了空子。中國平安需要往回收一收,保單的內含回報率要提一提,少賺點兒,把市場份額鞏固住。


3、中國平安在過往經營中,投資能力相對弱一些,比國際大型壽險公司能夠達到7%、8%的回報率有很大差距,這個短板要補上,特別是在利率下行週期,一味求穩可能就要被更激進的同行比下去,今後中國平安需要加大權益投資的比重,把投資收益提上去,這樣才能在保單中給客戶更高的回報。


4、對於大型公司來說,更重要的平臺、機制、文化這些軟的內容,中國平安在這方面領先優勢是明顯的,相信中國平安會迅速調動各方面的力量,藉助外部諮詢機構的幫助,迅速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改革方案,重新把經營數據提高上去。


5、中國壽險市場、健康險市場提高的空間非常大,我們人均保費距離成熟市場有非常大的差距,這是一個增量市場,長期潛力巨大,跟房地產市場不同,房地產市場規模可能已經見頂,壽險健康險遠遠沒有,所以保險股還是朝陽產業,一時業績波動是正常的,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6、新單保費數據能夠影響對一家公司未來前景的評估,暫時不會影響到近期的業績,中國平安的業績還是會很好的。


7、壽險佔中國平安業績的比例在下降,財險、銀行、租賃、投資、科技等業務仍在快速增長,所以壽險的波動對很重要,但對全局的影響在下降。


目前中國平安股價對應市盈率僅9.2倍,大家說說它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

.........

週末外部環境得以緩和,這個消息對市場有何影響?我先分享一下金燦榮教授的觀點:


金燦榮教授提前幾個月預測說,會在11月APEC會有結果,雖然APEC因故沒有開成,但這次外部環境的緩和可以看做是金燦榮教授預測的實現!


短期來看,為什麼他會判斷11月份外部環境會緩和?


金燦榮認為對中國來說,一是還真怕產業鏈工廠往越南、泰國、緬甸跑;二是中國確實希望讓國內經濟恢復一點信心;三是我們希望維持外部關係的穩定。


金燦榮教授認為這只是短期的妥協,長期仍然會反覆,和我們的判斷也不謀而合。


不過即使是短期的穩定,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也是重大利好!


12月15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京舉辦第四屆國家發展論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發言時表示,人民幣接下來將保持升值態勢,3個月內對美元將升至6.8左右,三年內有望升至6.0左右。


這是啥概念?就是三年時間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了16.7%,年複利升值5.28%,也就是說境外美元資金現在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國債年利率3%,三年之後再換回美元,回報率可以達到每年8.28%。

這又是啥概念?美元十年期國債就是1.85%。而中國的保險公司每年的回報就是5%上下,能到8.28%那該是多麼高的回報啊?


所以人民幣升值預期勢必吸引大量美元資金加速流入人民幣資產:債市、股市、樓市。其實2005年-2007年那一輪牛市很大一個動力就是人民幣升值。


具體到股市裡:金融、地產、航空、公用事業這些穩健型低估值品種更受追捧,中國優勢產業的龍頭公司同樣將受追捧。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人不認為人民幣會升值。

事實上國際上認為中國真實和美國的匯率應該是1:5.5,這是按照購買力平價GDP算出來的,按照購買力平價GDP,中國在2014年就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2018年我們的購買力平價GDP是美國的1.23倍。

在一個大的人民幣低估的背景和環境下,我們應該多一點樂觀、多一點信心,同時對國家、對中國的企業家,也多一點信任!


今天就講到這,祝大家投資愉快!

中國平安“爆雷”?這事兒怎麼看?平安股價還有潛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