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系統解構」這些問題每個都很宏大

導讀:

本文嘗試提出了市場是什麼市場的形成系統的意義結構等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每個都很宏大,我只嘗試做出簡答。

1

陸陸續續也做過了十幾年的交易,在這個過程中,看過很多電視,也聽過不少財經廣播,更是收集過好多精華文章,這算是一個交易者尋找“聖盃”的過程吧。記得有一篇文章,好像是說我們都有登山的夢想,自我賦予了山頂很多存在與意義,其實真登上山頂後是不存,只不過是猛烈一點的山風,觸手可及的天空。(交易的真相:原來山頂上什麼也沒有,但是……)

新手都相信聖盃的存在,期望某一天自己如武俠小說裡的主角那樣,一個意外掉進山澗裡,還摔不死,然後發現了上古某個世外高人的武功秘籍,一練而成天下無敵。可是現實的世界骨感困弱,尋尋覓覓,四處碰壁,那麼多前輩高人的文章語言聽起來似是而非,聽起來真是很對,為啥就做不了呢?書店裡大把的書在教導新人,如何尋寶,如何跟莊,可是莊家在哪裡呢,

捕風捉影不見人,徒然疲憊難見真。

2

到了這個階段,開始進入了懷疑的階段,那些專家的講座說的是真話嗎,那些高人的方法真的有效嗎,他們把交易的方法說的這個簡單,似乎是個人都可以做的到,聽起來都對,可以怎麼不見幾個人能做的到呢,難道大家都是傻瓜嗎,據說能進來做期貨的,相對來說都是智商很高的人,醫生,工程師,白領,還有那些金融專才們,哪一個不是個頂個的厲害,可進入期貨市場都跟傻瓜差不多,為什麼呢?

為啥陰陽五行不是科學呢,為啥最近的太極大師對戰自由搏擊十秒鐘就趴下了呢,為啥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的高人們個個仙風道骨風度翩翩就是死活不下臺打擂呢?

中國的國畫是山水意向,西方是寫實。我們的上古文化是把握總綱,綜合施治。西方是對症下藥。我們講究的是社會關係和社會治理,而西方講究邏輯與探索。所以我覺得中國文化與思維是偏向圓形與內部結構的,而西方是偏向工程與拓展的。

中國的文化把問題放置於已知的位置,然後似是而非的開出藥方,西方是把問題問題放在未知的位置,然後尋找路徑與方法去解決它。

所以曾經也看過好多精華帖,內部文章,研究報告什麼的,說實話近幾年是真不想看,看也看不下去。說的很多,有點正確的廢話的感覺,讀書讀文章不是找認同感的,而是學習開拓自己的,如那些天地陰陽,宇宙洪荒,星空浩瀚,人生夢幻的雄文,真是博大空虛的廢話,反應到交易上面,總是說順勢,止損,資金管理,系統什麼的,沒一個是錯的,可它們是啥,又如何能做到呢,這些關鍵的根本幾乎無人能提,或則沒人願意提,有的是不會,有的是不願。那麼我來去嘗試解答一下,當然這些是仁者見仁的問題,我的說法也不過是一家之言而已,希望能有啟發。

3

本文嘗試提出了市場是什麼,市場的形成,系統的意義與結構等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每個都很宏大,我之嘗試做出簡答。

正如k線是律動週期內多空鬥爭的集合與結果的顯示,k線是記錄多空鬥爭的結果的。而市場的歷史過去也只是記錄市場波動的歷史過往,市場記錄了品種的歷史博弈與走勢,壓縮一個品種的歷史,能見到的大體印象也就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波動,如山脈的起伏,河流的軌跡,無法用簡單的詞語或概念形容它,市場用一個數學概念的詞語,集合,更為準確與形象,包含了多與空,正與負,漲與跌。

市場如生命體一樣,隨著每一天的到來,是要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的。新的時刻與歷史的任一時刻是怎麼產生的呢?混沌分陰陽,市場是要分多空兩頭的,市場的任意一個點都貫徹了多空雙方的意志,成為雙方鬥爭的共識。多空對立雙方的鬥爭導致的運動變化是市場運動的根本屬性。所以市場的歷史是多空雙方的統一意志,而未來這場戰爭任然在延續,所以作為收斂的歷史,已形成的結果是鬥爭共識,是固定下來的軌跡與記錄,而鬥爭雙方的力量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作為市場的未來,多空的鬥爭結果是開放性的,是不確定的,所以這個造就了無所交易者緊盯屏幕,靜吸凝神觀察市場鋪面而來的變化。


「期貨系統解構」這些問題每個都很宏大

4

言述完了市場,再說下面的問題,市場是一個集合,是一個混沌的集合,那麼我和市場是什麼關係,如何認識市場,處理我和市場的關係呢,如何理解和處理市場的變化來達到我個人的目的呢?

我;思維主體。市場;思維主體要研究與理解的對象。研究的方法即是主體對客體的理解法門。研究的目的是主體解決了理解與認識客體的變動規律,來為主體達到主觀願望提供依據與方式。而客體本身只是它自身的不斷累計與不斷運動變化,是無所謂規矩與規律的。所以說,系統是人認識市場規律,提煉出來的處理變化的方式方法。

所以說系統不是客觀存在,系統是一個主觀概念,系統是基於主體的觀念所產生的。系統是人對市場的理解。

5

我們在說一下純粹客觀的系統

系統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諸元素的集,或統一體。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整體。也就是說系統由要素組成,來處理信號的。

再往下細分,也就是組成系統的要素,系統的狀態,與系統關係。

市場的最基礎組成是多空與多空矛盾與多空鬥爭,而市場本身是混沌體與集合體,所以主體所提煉出的認識方式(系統)也是千差萬別的。但是一般交易者的需求肯定是盈利賺錢啦,所以交易者的系統一般是趨勢系統,也就是系統市場的變化會連續朝向一個方向變化。

6

那麼趨勢這個概念又是啥東東呢?

趨勢是事物持續發展的動向,用這個詞語表述一種尚不明確的持續發展的總的運動。

趨勢是共識(多空鬥爭)連續性肯定與失敗的否定。

趨勢的核心是多空主導與多空勝負。

既然趨勢是關乎多空鬥爭與多空勝負的研究,那麼趨勢系統的目的也就是表述多空鬥爭的不均衡性與追蹤研究了。

所以普羅大眾芸芸眾生所言的多頭趨勢與空頭趨勢的概念與意義也可以推導出來了,它們的實質與用法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期貨系統解構」這些問題每個都很宏大

7

言述完了系統、趨勢、與趨勢系統。再說一下系統要素,系統關係與系統狀態。系統要素,是組成系統這個整體的各部分的單體元素,系統要素是系統包含的因子。如組成一般系統的一般要素為:二維平面的框架、均線、角度、切線、形態、k線等。這些系統因子之間的不同關係,構成了整體系統的不同狀態,如我的整體系統狀態包含這幾個態:系統發展,回調反彈狀態、反轉狀態、反轉失敗、反轉成立等。

構建完成了整體系統之後,是對系統的運用了。理解了系統的構成與元素。對系統的使用自然瞭然於心。

8

下面我再說一下所謂的波段。所謂的波段,是波動的一段,是用週期對市場的切割。一般的波段,要表達的意思是多空一段時間內意志比較統一的運動變化,也就是律動週期內的單邊運動。如果市場是混沌,週期又是可以隨意縮放的,所以一段波這個概念就是一個廣義概念了。波動的一段就是一個下級概念和系統概念了。

市場新手交易的一般是一段波,有系統的老手交易的一般是波的一段,也就是加工過的一段波。當然,如果有能力交易系統的總體的話,那應該算是高手了。

系統也好,波段也好,都是市場的派生物。而市場是基於多空二者在運動變化,識多空如執牛耳,可是陰陽轉換不休,誰又能永遠趕得上節奏呢。抱持系統如守株待兔,鋪網待魚。如姜尚釣魚,願者上鉤罷了。、

這些方式方法皆可拋棄,唯有多空不可忘記,自身不可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