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电网先行


长三角一体化,电网先行

12月10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的2020年重点工作中,提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目标是到2025年,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果说长三角地区的融合趋势是历史的必然,那么《规划纲要》的提出,无疑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提供了指向。

“长三角”一直是个有趣的概念,有趣在诸多地市合而为一,似乎根植于意识之中。单独提到其中的任何一座城市,都会不知不觉想到它属于“长三角”。

春秋谓之吴国、明清称之江南。丰富的水系造就了发达的水路系统,让古时的长三角形成了分散却又紧密的盟落。而吴侬软语与吴越文化也让拥有相似渊源的长三角诸地增添了一份融合感。

如今的“长三角”,骨子里有着与江南水乡全然不同的生猛——融合程度之高,使之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增长最迅速的地区。对于长三角来说,全方位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

何为“一体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认为,一体化依托于区域内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和制度的衔接,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各城市的分工协同。

而长三角地区拥有绝佳的条件和基础发展区域一体化:一是融合基础好,城市区域边界弱化、基础设施贯通程度高。二是分工协调能力强。以上海为龙头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有着规模产业的分工模式,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发展、又相互补充,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城市群体。三是人才规模大且多样化。长三角城市群有着最大规模和最高密度的人口,人力资本丰富,城市对于人口的吸纳能力也十分强盛。四是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高密度人力资源的长三角地区也没有单一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进一步发展出高新产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从数字经济总量看,2018年江苏、浙江、上海分列第2名、第4名和第5名,单从这一点看,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居于全国之首。

说到一体,免不了谈边界。

上海是中国“金融之都”,这种称谓总让人忽视它的另一面——坐落在长江之尾的超级工业中心,它的辐射面涵盖了沪、苏、浙、皖四个省市。

上海也是全国用电负荷中心之一,是特高压电网架构的受端。长三角地区自身能源资源不足,经济体量对能源的需求庞大,打破地理边界、构建坚强的电网布局是保证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稳定、区域融合和营商环境良好的关键。

跨省电网布局,打破“边界效应”,长三角早有行动。

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优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重点在沿海、沿江地带布置电源点,加快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和皖电东送输变电线路等的规划和建设,建设过江电缆通道。

在长三角,两条“半环”的出现将四省市紧密连接。“皖电东送”西起淮南,经皖南、浙北直抵上海,连接“两淮”煤电基地和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并与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形成贯穿华东的特高压交流环网,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的电力能源主动脉。

日前,五峰山长江大跨越输电通道竣工,克服了地理局限,实现了扬州和镇江电网跨江互联;青浦—嘉善10千伏互联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消除区域电网末端网架薄弱缺陷,在管理、运维、调度上开展“一体化”尝试。

电网骨干成型,“软实力”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新生力量?

2019年,长三角区域电网业务新象频出。

10月,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9》,上海作为中国的两个代表经济体之一,全球排名第31。在该报告中,“获得电力“指数衡量指标包括办电的时间、流程、供电稳定和费用透明度,上海办电成本指数为0,“获得电力”水平全球排名第12。

数字政务与营商环境、地方经济强相关。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 2018年数字政务指数增加1个点,营商环境能改善约0.02个点。

“一网通办”正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具体体现。国网上海电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构建电力业务“一网通办”模式,积极与政务平台对接、开放对外服务窗口。办电环节从最初的5个缩减到2个。

虽然《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9》评估只在长三角选取上海一地,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08》中,苏州、杭州的营商便捷度就已经分别位列全国第2位和第4位。

在长三角,没有一座城市是孤立的,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然成为长三角的“软实力”,上海“获得电力”水平反映的是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电网服务水平——创新、速度、精准。

今年,上海青浦、江苏苏州、浙江嘉兴非居民相关用电业务率先开展“跨省一网通办”,在这三地,只要到就近供电营业厅,或通过线上渠道申请,就可以跨省办理用电业务。

以实现客户聚合、业务融通、数据共享、创新支撑为目标的“网上国网”让“软实力”有了载体。“网上国网”聚合多平台业务,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促进客户对国网品牌产生统一感知。率先开展“网上国网”试点的国网浙江电力已搭建针对重点客户的“臻享+”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用电数据分析等服务,利用大数据积极寻找未来电网服务增值的突破口。

电网服务增值发展,加之政策利好、创新不断,长三角地区电网服务与营商“软实力”或许就是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生力量。

区域一体化新情景下,纵深将会是长三角电网发展的着力点——将智能手段与数据应用渗透到电网的各个层面。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化应用。

在上海首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皖电东送骨干的末端——练塘变电站,电网就正在发生转变。在这座可满足上海超过1/3用电需求的变电站,高清视频和机器人智能巡检、AR、多设备联合巡检等技术代表着电网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一处典型应用场景。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加速,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多流合一”,成为未来长三角电网建设运营的中坚力量,进一步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年电力行动计划》指出,要共享跨省电网数据、信息资源,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共同探索建立统一的电网数据对接标准和数据全面共享机制。

古老而年轻、稳重而开明——长三角地区展现着人们如何利用资源、改善资源的活力与能力。在这里,每一股力量都力争上游,又相互通融。协调与竞争并存,一体却也个性鲜明。都市之间,这里的人们正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改变着未来。​​​​

长三角一体化,电网先行

电网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