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舒心不“忧薪”郫都开启根治欠薪行动

农民工想过好年,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顺利拿到工钱。而每到岁末年初,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就会再度成为热点话题。近年来,治理欠薪已进入冲刺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工“钱袋子”保卫战已经吹响。

为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郫都区创新源头管控机制,严惩企业欠薪行为,锲而不舍地持续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一场“护薪”暖心的行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让农民工舒心不“忧薪”郫都开启根治欠薪行动

区人社局监察执法大队在工地查阅资料

严惩企业欠薪行为 守护农民工“钱袋子”

“叮铃铃……”,12月4日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接到某装修工程项目农民工讨薪事件来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执法大队队长高建勋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赶忙奔向现场。

“我们不能白干活!”“来了几次都没拿到钱!”现场,多名工人向相关部门讲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该项目由一家公司总承包,又被多家公司转包,工程最终分包给自然人邓某进行劳务施工。而邓某将工程款挪作他用,导致其无力支付下属工人工资。

当晚,我区果断责令该项目总承包公司筹集资金。最终,在区人社局、区住建局等部门现场监督下,督促这家总承包公司采取现场发放和转账方式,全额兑现了168人合计120万元工资。“谢谢,太感谢你们了!”来自资阳的农民工朱某拿到工资后,脸上笑开了花。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尤其表现在建筑领域。”高建勋介绍,有的用工往往每月只发少许生活费,剩余部分累计到年底或者工程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岁末年初成为欠薪高发期。

为此,我区除了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排查整治,在今年8-9月,开展了全面自查,检查各类企业200余家次,实施“冬病夏治”,坚决打赢治欠保支攻坚战。

据统计,1月至10月,我区建设领域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578件,涉及人数1040人,涉及金额7000余万元。向司法机关移交欠薪案件1件,2家生产企业被推送到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28家建筑施工企业被约谈,3家施工企业被信用扣分。

创新源头管控机制 减少欠薪事件发生

治欠保支,治的是用工企业的欠薪违法行为,保的是农民工的权益与工资。因此,让农民工切实参与到治欠保支中来,也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早上7点,在郫筒街道保利熙园项目务工的李长生和工友们陆续刷“脸卡”进入施工工地。“我们工地采用人脸识别,每个人都是实名制。刷一下就能验证通过,很方便,也不怕工资算不清或者被克扣。”给农民工带来便利的人脸识别系统正是我区建筑领域企业在实名制管理方面做出的重要实践。

农民工讨薪难,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处于弱势地位,法律知识大都比较匮乏,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因此,常态化开展劳动用工普法宣传也是治理欠薪的重点。

“11月的工资拿到了吗?”“你们晓不晓得,企业不按时发工资算违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执法大队每次到工地检查也是一次法律知识宣讲。

高建勋介绍,今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以产业功能区企业(项目)、建筑施工企业、举报投诉较多的郫筒、犀浦等区域企业作为重点,举办政策法规宣传活动20多场次,对530余家生产型企业开展了政策法规专题培训,指导企业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行为。

让农民工舒心不“忧薪”郫都开启根治欠薪行动

此外,为从源头上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我区建立建筑项目信息交换、开工许可办理限制值班轮值、法律援助进工地、联席会议联络员,全面推进实施工资保证金、权益告示牌、工资支付公示等源头防控制度。

“根治欠薪已进入深水区,农民欠薪问题进入根治新阶段。”高建勋表示,下一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执法大队将扎实开展岁末年初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加大欠薪案件查处力度,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依法查处和打击欠薪逃逸犯罪行为,打响农民工“钱袋子”保卫战。

记者 刘小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