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人世界裡打拼的女人,64歲的拉加德能否帶領歐洲央行走出困境?

​內容摘要

近期以來,全球銀行裁員的消息滲透在金融業的每個縫隙。據統計,全球各銀行計劃裁員73400人,其中86%來自歐洲。有人不僅想問,歐洲銀行業究竟發生什麼了?歐洲央行也不管管。

本週市場將會迎來一個“超級星期四”,美聯儲利率決議、歐洲央行利率決議、拉加德貨幣政策會議首秀、英國大選......這些事情都將發生在12月12日。

可在“超級星期四”來臨之前,拉加德這位歐洲央行首位女行長所面對的卻是一灘“爛事”。拉加德在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時曾說過,“今天的成功,明天就可以泯滅。成功對於我來說從未達到,是一場永恆的戰役。”

如今這句話被應驗了,拉加德這個被稱為“在男人世界裡打拼的女人”,在歐元區經濟依舊走軟萎靡之時走馬上任,卻要面對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和前所未有的尷尬處境。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否已經到了彈盡糧絕、退無可退的地步?今天,司南君就與大家聊聊歐洲央行。


01

尷尬的歐洲央行

在男人世界裡打拼的女人,64歲的拉加德能否帶領歐洲央行走出困境?

截圖來源:European Central Bank 官網

在男人世界裡打拼的女人,64歲的拉加德能否帶領歐洲央行走出困境?

今天的成功,明天就可以泯滅。成功對於我來說從未達到,是一場永恆的戰役。

—— 拉加德

在男人世界裡打拼的女人,64歲的拉加德能否帶領歐洲央行走出困境?

幾年前拉加德在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時,面對法國《論壇報》的採訪說了這句話。

沒有人能夠阻擋她的腳步,幾年後的今天,拉加德奔赴了一個新的金融戰場。在64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拉加德從德拉吉手中接過了一隻用於召喚歐洲央行政策決策者們的金色鈴鐺,登上了歐洲的金融之巔,成為歐洲央行史上唯一的女性。

但對於剛剛走馬上任的拉加德來說,歐洲央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1、因果循環,掙扎中的歐洲銀行業

這場危機首先便體現在歐洲銀行業本身。曾經的因,種下如今的果,歐洲的負利率正在將歐洲各國的銀行推向一個崩潰的邊緣。

12月3日裕信銀行首席執行官JeanPierre Mustie宣佈了下一個四年改革計劃的部分措施,希望通過裁員和裁撤網點節約10億歐元成本。此次改革計劃裁員8000人,相當於該行員工總數的9%以上,以應對當地經濟增長放緩和負利率環境。

意大利裕信銀行是歐洲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擁有超過4000萬客戶,業務遍及22個國家。

今年7月,作為有百餘年曆史的德意志銀行也宣佈將大規模削減投資銀行業務,預計將在全球裁員約1.8萬人,約佔該行總人數的20%。德意志銀行於2015至2017年連續3年虧損,儘管於2018年實現了4年以來的首次盈利,但今年又陷入了虧損的境地。

這只是冰山一角,根據統計今年全球各地銀行已宣佈的裁員總數達到了73400人,其中86%來自歐洲。

2、一體化背後的矛盾

歷史上的歐洲,曾經是一個長時間戰亂分裂之地,1991年之後大家握手言和創造了一個堪為奇蹟的統一經濟體。

1991年12月,歐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通過了《馬斯特裡赫特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而歐元的誕生,則標誌著歐洲進一步一體化。最初,僅有11個國家使用歐元,而現在歐元區的規模已經進一步擴大至19個國家。

而歐元,也在今年迎來了其20歲的生日。這一年,本來用一個聲音說的歐元區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這些不同的聲音產生的背後,是因為歐洲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間的矛盾和分歧。

12月4日,在歐洲央行官員與歐元區國家財長們的保密會議上,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面臨越來越多的反對。

一些歐元區國家的財長,尤其是北歐國家的財長,在有關經濟的保密會議討論期間,質疑歐洲央行的負利率貨幣政策立場,抱怨負利率對儲蓄和養老金體系的不利影響。歐洲央行表示,如果政府採取更多措施刺激經濟,負利率不會持續那麼久。

法國著名經濟學家讓·皮薩尼·費裡認為,挽救歐元區經濟放緩危機不能僅依靠刺激性的貨幣政策,需要使用財政與貨幣政策“組合拳”,並推動包括能源轉型等投資政策為市場釋放更多活力。

同時針對成員國債務的GDP佔比標準也在歐元區內引發普遍爭論,以法國為代表的高債務國家認為,這一在高利率貨幣環境下設計的標準在當前負利率形勢下應有所調整,歐洲不應受限於這種“教條式”的平衡。

歐洲學界大多數經濟學家都呼籲儘快對歐洲《穩定公約》實行改革,賦予陷入危機的國家更多靈活性,甚至有學者建議歐洲央行執行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設想的“直升機撒錢”方案,即各成員國將財政刺激方案上交歐洲央行,由後者向公民發放無息永久性貸款,以此帶動區內消費市場,提振經濟發展動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表示,“我們需要更多的擴張性政策、更多的投資,歐洲不能成為禁忌之地,特別是在國家債務的GDP佔比標準方面應更具靈活性”。但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外貿型經濟國家則堅持需要通過嚴格標準規製成員國財政行為,以防範出現系統性風險。

3、失去動力的歐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1月發佈的預測報告顯示,

歐元區四季度經濟面臨萎縮風險,預計今年歐洲實際GDP增長率將僅為1.4%,跌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歐委會近期更是將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下調至1.1%和1.2%,預計今明兩年歐元區通脹均為1.2%。歐洲央銀行最新一期金融穩定報告認為,歐元區經濟前景將出現惡化。


另外,上週五歐盟公佈了拉加德擔任歐央行行長以來的首個通脹數據。歐盟統計局稱,

11月份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1%,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9%漲幅。該數據較10月份的0.7%通脹率有所回升。雖然好於預期,但這和歐央行2%的目標還相差很大距離。


當人們把提振歐洲經濟的目光拋向德國時,這個作為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如今也黯然失色。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稱,德國10月份的工業產出——包括占主導地位的製造業——比2018年同期下降5.3%。數據顯示,德國工業增長放緩很可能影響第4季度歐元區整體增長。

大家都知道,汽車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可從2018年開始,全球連續增長了7年的汽車行業開始出現下滑,而德國的汽車行業更是一片慘淡。

德國汽車行業直接僱用的人員有83萬,還支撐著整個經濟中另外200萬個就業崗位。可9月至10月,德國汽車產量下降5.6%,同比下降14.4%。

在此情況下,上週奧迪汽車宣佈,因預期全球經濟增長不及預期,未來五年將在德國裁員9500人之多。除了奧迪之外,德國其他主要的汽車製造商也已經預感2020年仍將是萎靡的一年。剛剛在11月14日,奧迪的競爭對手奔馳也宣佈了裁員。近期包括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戴姆勒(Daimler AG)和大陸汽車(Continental AG)在內的許多企業都下調了盈利預期。

4、高負債的成員國

作為成員國的法國和意大利,在負利率環境下而產生的高債務再為歐洲經濟和歐央行的政策增添壓力。

據wolfstreet,法國央行最近警告,負利率有損經濟健康。法國企業自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今年初負債水平已達到3.6萬億歐元,約為法國GDP的143%,十年增長了30%。

而意大利同樣也面臨著高負債的問題。8月20日,上任僅14個月的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辭職。自2018年6月孔特就職以來,意大利經濟增長几乎為零。

意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7月31日公佈數據顯示,

意大利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上一季度持平,為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意大利經濟今年將增長0.1%。歐盟也調低了意大利的經濟預期,從此前的1.2%下調到0.2%。


債務問題一直是意大利經濟最大的軟肋,這已經成為當前政治不穩定的主要因素,而且過去多屆政府都沒能解決越來越沉重的國家債務問題。據其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意大利債務佔GDP的比重為132.2%。

而法國和意大利的負債比例不僅高於歐盟規定的60%的標準,也超出了通常發達國家90%的公共債務警戒線。

此前,希臘的債務危機如今還讓人歷歷在目。2009年次貸危機蔓延至歐洲,流動性極度緊縮,大幅抬升融資成本。希臘政府宣佈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將分別達12.7%和113%。

隨後,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和穆迪也因為希臘政府財政狀況的顯著惡化,而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揭開了希臘債務危機的序幕。

由於希臘外的歐洲其他國家也普遍存在較高財政赤字,2010年隨著希臘債務危機的發酵,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西班牙、德國與法國等歐元區主要國家均受到拖累。

作為當時歐洲央行行長的德拉吉承諾:“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歐元”。直到2018年6月22日,歐元區19個成員國財政部長結束談判,就希臘債務危機救助計劃最後階段實施方案達成一致協議,歐洲聯盟和希臘的與會代表均表示:希臘主權債務危機至此結束。

而現在法國和意大利也面臨著當年希臘債務危機所帶來的風險,歐元地區經濟再添變數。

02

拉加德臨危受命,歐洲央行或無彈藥可用

在男人世界裡打拼的女人,64歲的拉加德能否帶領歐洲央行走出困境?

截圖來源:European Central Bank 官網

歐洲經濟增長滯緩,作為歐洲經濟心臟的德國也出現發展問題,法國、意大利高企債務或重蹈希臘之覆轍,再加上英國的硬脫歐和外部美國那位隨時可能打響指的滅霸......

無疑上一任央行行長給拉加德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可此時的央行還能有多少彈藥可打?

面對經濟持續放緩,歐洲央行在9月進一步下調利率至負數範圍,無限期購買債券,並通過引入分級存款利率為銀行緩解負利率帶來的壓力,以削減借貸成本並刺激投資和經濟增長。

可在10月10日的公佈紀要便已經顯示,內部對歐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反對聲巨大。一方面經過多年的負利率政策,對經濟刺激的作用已經見效甚微;另一方面刺激歐洲的資產泡沫特別房地產等泡沫進一步擴大,侵吞儲戶利益;此外歐盟畢竟是一個多國的同盟,也並非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國家之間的發展有虧有盈,負利率的政策進一步鼓勵了高負債國家,這樣像德國等這種盈餘之國的利益定會受到侵蝕;同時負利率讓那些本該破產清退的企業得以續命,但卻產生不了經濟效益......

所以歐央行內部,是反對一片。根據報道,歐央行內部超過三分之一的決策者,包括歐盟最大的國家法國和德國的央行行長,均反對購買新債券。這引發了上一任歐央行行長德拉基八年任期中最大的公共政策衝突。

反對者認為,通過保持開放式QE,歐央行將刺激市場購買債券的需求,這將使歐央行購債限制合法性受質疑,進而模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邊界。此外,開放式QE還將耗盡可購買合格債券的領域,限制未來歐央行貨幣政策空間。

甚至有分析師直言,歐央行下一輪的經濟刺激計劃仍將失敗。

西班牙資管機構Tressis Gestion首席經濟學家Daniel Lacalle認為,在歐洲央行之前推行QE和負利率時,歐元區沒有進行變革來解決結構性問題,現在歐央行困於自己的貨幣政策,只能推行更多的刺激來避免改革。即使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推出新的刺激,結果也只會是令人失望。

巴克萊研究發表了對本週歐洲央行12月利率決議的前瞻,為拉加德上任歐洲央行行長以來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預計她將重申前任行長德拉基保持耐心的措辭,鑑於我行對2020年 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預計明年全年歐洲央行將持續維穩利率。

除了巴克萊,像丹斯克銀行、以及歐洲內部瞭解情況的官員們都認為,拉加德此次的政策調整動作非常有限。即使“超級星期四”到來,她的戰略評估想在歐央行的工具箱中尋找其他的工具來提振通脹,也依然面臨著內部如何實現同一個聲音說話的問題。

一直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拉加德,這次央行的履職會不會成為她職業生涯中的滑鐵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