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小鎮醫生突離世,人們排隊送行!看他桌上臺歷,淚奔

無錫小鎮醫生突離世,人們排隊送行!看他桌上臺歷,淚奔

這是一張今年11月的檯曆

上面的字

由它的主人題寫

目的也很簡單

提醒自己不要遺漏必做的工作

看日子

已經安排到了11月10日

出診、教學、培訓……

(保障)宛山湖馬拉松

沒有一件與私人事務有關!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然而

你知道嗎

這上面的絕大部分工作

檯曆主人再也無法完成!

因為

他的生命

永遠定格在了11月4日!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檯曆的主人

他就是

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

虞德明大夫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11月4日這天

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早出發外出參觀學習

11月4日早晨6點多,虞德明帶著同行60多人去烏鎮參觀互聯網醫院。

晚上5點半左右,虞德明打電話通知妻子活動結束,已經回到醫院(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

猝死倒在家門前電梯口

然而,當虞德明的愛人晚上6點多回到家時,發現虞德明躺在電梯口,已沒有了意識。“我先走了”,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科長張平,是虞德明當天從醫院下班回家前最後道別的同事,讓張平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再平常不過的揮手竟成為了永別。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聽聞虞德明突然去世

查橋這個曾經的小鎮

一傳十

十傳百

很快聚集起了三四百人的隊伍

自發來為他送行

“沒有人不曉得虞大夫”

“我們都很痛心、難過”

“他才54歲啊!”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虞德明簡歷:1988年畢業於江南大學醫療系,為了方便就近照顧母親,他選擇進入家鄉查橋的醫療系統工作。先後擔任安鎮人民醫院內科醫生,查橋鎮衛生院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查橋鎮公共衛生站站長,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等職務。

從醫31載,他堅持帶教年輕醫生查房討論,分享診治經驗,從診斷溝通到治療面面俱到。

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專業領域,他潛心研究,遍尋前沿成果和經典典籍,為患者提供全面專業的診療方案,並將一線的實踐經驗整理成文發表,促進專業技能的提升。

從事管理工作21年,他帶動業務技術與管理團隊共同前行,先後被評為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6年度錫山區醫療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個人。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這是虞德明離世前在網絡上為數不多的“出鏡”。

查橋以前是個鎮

全鎮人看病

首先會想到虞德明所在單位

虞德明就是在這裡

默默無聞為大家服務31年

贏得了百姓的心

瞭解所有找他看病人的病情

“虞德明在校時是公認的好學生,同學們都稱他為‘老大哥’,因曾在社辦企業電容器廠幹過幾年,頗有些少年老成”,中學老師馮敘芳回憶,成為一名醫生後,虞德明成了老師和同學的“私人醫生”,大家有問題都找他,他對病人的病情瞭如指掌。

提起這個視如親子的學生,老人眼中滿是悲痛,“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為他送殯的隊伍是本地可見最長的,大多是病員和朋友,可見他在查橋當地的聲望。”

是追求完美的分管業務領導

醫院沒有下班的概念,查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於其特殊性,更是工作量巨大,去年一年門診工作量超30萬人次,服務周邊學校近兩萬學生體檢和上萬老年人體檢。作為分管業務的領導,事無鉅細他都親力親為,常常加班至深夜,值班同事夜間走過他的門前,總能看見敞開的大門中燈火通明,虞德明俯首案前。在醫務科科長範詠雷看來,虞德明唯一的“缺點”正在於此,“他太追求完美了,給了自己太多的壓力,日積月累對身體損耗很大。”

虞德明留給範詠雷的八個字是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事實上,一直以來他也在身體力行地進行示範。“培養一個能做事情的醫生至少要5年,作為一個投入大、成長慢的行業,我們需要虞德明這樣的從業者,更需要他的精神和信仰在行業中播撒”,範詠雷說。

“師傅格局很大”,留下寶貴財富

預防保健科科長張平用“工作上的老師,生活上的家長”形容這個在他初上崗時手把手帶過他的師傅,“是他的平易近人和主動傾聽,讓我從入職時的謹小慎微轉為後來的知無不言,他的謙虛和仁厚對我影響至深”,憶起昔日共事情狀,張平幾度哽咽,眼圈泛紅。

“你要記住,別人接受你的建議是你的幸運,別人拒絕你是應該”,張平如今時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正是虞德明教給他的,這句話曾解開了他多年工作中的困頓,讓他豁然開朗,“師傅格局很大,他走了,這些細碎的言語卻仍舊在我耳邊徘徊,這是他留給我的寶貴財富。”

他的網名叫“意志”,幹勁始終如一

中心主任陸慶偉是虞德明的上級,也是從青年時代起就相識的舊友。近一月來,陸慶偉常常夢見這個得力干將,“他的網名叫‘意志’,因為他相信始終如一”。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在陸慶偉和虞德明的聊天記錄裡,多是虞德明的工作彙報文件,文件的發送時間常常是深夜甚至凌晨,語句的最後還要打上一個感嘆號,幹勁十足的口氣,彷彿永遠不會疲憊。

虞德明突然離世後

家人整理他的東西才發現

細心而認真的他

至今還保留著病人病歷

……2004年……2008年、2009年……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身為醫者

虞德明的細心認真

還可以從這一本本

社區責任醫生工作手冊

管中窺豹

而黨員主題教育學習

醫政工作管理

哪一樣他都真切地在做

不時寫下隻言片語感悟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身為醫者

虞德明除了仁心看病

更注重不斷提高醫技水平

如今我們能看到

他學習留下的大堆資料

還有他夾在書中的自勉字句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身為醫者

但虞德明在家庭中

也是兒子、丈夫、父親

他突然離世後

妻子、女兒睹物思人

有千般痛、萬般言語要說

面對採訪

她們這樣評價自己最親的人:

他這一生沒有轟轟烈烈

但是我們家人永遠的驕傲!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虞德明妻子華春惠

對他的誇獎,我聽過太多,受他幫助的病人,悉心照顧的老人,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而關於他,我如今想起的都是平常歲月裡看來再平常不過的片段……

“每天傍晚我們一個做飯一個刷碗配合默契;睡前他都會切好水果放在我的床頭櫃上,一個火龍果我們一人一半;

他空的時候,我們兩個常常出去賞花散心……”


“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你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怎麼就走了呢?”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虞德明女兒虞夢豔

孩提時期,我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一把聽診器和一張辦公桌,病人臨走時還要絮絮叨叨囑咐許多;後來慢慢長大,父親開始參與我的學習生活,那些在別人眼中高效的學習方法,多少都有父親的影子。

在我看來,無論是小鎮人民心中的仁心大夫,還是逐字逐句研讀黨章的共產黨員,抑或是為家庭付出的家中頂樑柱,我父親的各個身份都是融會貫通的,他在各個“崗位”上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放大。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虞德明手書。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女兒虞夢豔還發現她上學時,父親每次和她視頻交流時記下的筆記,從為人處世到未來規劃,從情感問題到職業選擇,一張張都注滿了父親的心意。

“我們成為一家人,是最獨特的緣分。我將帶著你留給我的回憶,贈予我的品德,帶著剩下的家人,替你繼續看著這個世界,繼續成為您所希望的那樣。

願來生你我再做父女!

虞德明走了

辦公室那個他坐的位置

同事們許久都不願

去改變任何它原有的樣子

无锡小镇医生突离世,人们排队送行!看他桌上台历,泪奔

“人總要走的,

關鍵要看他留下了什麼”

安鎮社區衛生中心主任陸慶偉說

繼續發揚“上醫治未病”理念

保障老百姓的基本醫療權利

虞德明感召著大家

志願紮根基層醫衛事業

繼續默默為人民服務!

END

記者:陳鈺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