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著名電影人蔡楚生的嘔心瀝血之作,他將自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所見所聞所感,全部以藝術形象濃縮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之中,以一個普通人家在戰時期間的坎坷遭遇,揭示出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各色人等的生活、掙扎與起伏,反映了抗日戰爭前後上海的一段社會畫面。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一江春水向東流》片頭

正是由於《一江春水向東流》主創人員的精心製作,使得《一江春水向東流》自1947年上映以來,立刻轟動了上海灘,人們爭相排隊湧入電影院一睹為快,而我在觀看此片時,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初期,當時文革時期被禁錮的影片重新上映,再度引起觀影熱潮,未曾想到中國還有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好的電影。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影片名取之於南唐後主李煜的詞

1.編劇兼導演蔡楚生

蔡楚生(1906—1968)字茂楚,廣東潮陽人,1906年1月12日出生於上海,中華民國成立那一年隨父母回老家定居,開始接受私塾教育並習美術,1918年被父親送到汕頭與人合開的雜貨店當學徒,期間參與戲劇活動,並嘗試撰寫文章,有機會協助上海一家攝製組在汕頭拍攝外景,並由此接觸電影。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蔡楚生

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蔡楚生於1929年重返上海,在幾家影片公司跑龍套,相繼擔任過演員、劇務、美工、場記、置景、副導演、編劇等諸多行當,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學習電影製作的各種技能,最終成為一個能夠自編自導的電影藝術家。

1932年,蔡楚生從《南國之春》開始獨立執導電影,從此一發不可收,相繼獨立執導或與人合作執導了《粉紅色的夢》、《共赴國難》、《都會的早晨》等片,其代表作品當屬1934年自編自導的電影《漁光曲》,該片獲得莫斯科電影節“榮譽獎”,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的獲獎影片,蔡楚生也由此聲譽大振,並拍片不斷。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蔡楚生在莫斯科留影

抗戰勝利後,蔡楚生在籌拍《一江春水向東流》時,由於前期精心創作劇本,讓他身心俱疲,極大地透支了身體,頗有些力不從心,於是邀請老鄉和好友鄭君裡共同執導了《一江春水向東流》,最終完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2.導演鄭君裡

鄭君裡(1911—1969)廣東香山人,1911年12月6日出生於上海,其父親依靠擺水果攤維生,鄭君裡幼時曾讀過私塾,並曾在上海的廣東會館免費義學讀中學,由於酷愛文藝,遂考入“南國社”創辦的“南國藝術學院”,由田漢擔任院長的“南國藝術學院”,設置了文學、美術、戲劇三科,分別由田漢、徐悲鴻和歐陽予倩擔任科主任,鄭君裡一邊學習一邊跑龍套,而田漢則是其藝術人生的領路人。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鄭君裡

1929年夏,鄭君裡參與了著名話劇《莎樂美》和《卡門》的演出,這兩部劇捧紅了飾演女主角的俞珊,也奠定了鄭君裡在話劇舞臺的地位,並逐漸由話劇舞臺轉向電影舞臺,在《大路》、《新女性》和《迷途的羔羊》等近20部影片中飾演角色,成為上海灘冉冉升起的電影明星。

“八.一三淞滬抗戰”之後,鄭君裡參加了上海抗日救亡演劇隊並擔任三隊的隊長,期間曾流亡到重慶,參與了紀錄片《民族萬歲》的拍攝,還曾導演了《戲劇春秋》、《祖國》等舞臺劇,為其後執導電影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鄭君裡

1947年,鄭君裡應蔡楚生之邀聯合執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雖然是鄭君裡初次執導電影,但在蔡楚生的指導下,其導演的稟賦和才華逐漸呈現,二人精誠合作完成了這部史詩性電影的拍攝,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鄭君裡也最終走上了導演之路。

3.飾演素芬的白楊

白楊(1920—1996)原名楊成芳,湖南湘陰人,1920年4月22日出生於北京,其二姐楊成亮帶她報考了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在北平開辦的演員訓練班,被曾主演《古都春夢》的主考官王瑞麟拉入考場,楊成芳由此踏上了電影演員之路,並以藝名“白楊”而揚名。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白楊

1936年7月,經劇作家洪深介紹,白楊進入上海明星影業公司二廠,在電影《十字街頭》中飾演女一號楊芝瑛,《十字街頭》上映後立刻引起轟動,受到觀眾的喜歡和追捧,而白楊也是一炮走紅,成為上海灘家喻戶曉的明星。

白楊緊接著又參演了由洪深編劇、吳村導演的電影《四千金》以及張石川導演的《社會之花》,“七七事變”爆發之後,白楊與陳白塵、沈浮等許多人組成“影人劇團”,先後輾轉武漢、重慶等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並在重慶出演了電影《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中國》等影片。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一江春水向東流》劇照

抗戰勝利後,白楊從重慶回到上海,並迎來了她創作的高峰期,先後主演了《八千里路雲和月》、《聖城記》等片,蔡楚生最初選定秦怡飾演《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女主角素芬,當秦怡得知前夫陳天國在其中飾演角色而謝絕出演,蔡楚生才把目光鎖定在白楊身上,也由此成就了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4.飾演王麗珍的舒秀文

舒秀文(1915—1969)安徽黟縣人,出生於安徽省會安慶一個教員之家,6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14歲那年因家境貧困,從北平安徽中學輟學,併到舞廳當伴舞女郎謀生,1931年春獨自闖蕩上海灘,在天一影片公司謀得一個教授國語的差事,並在《歌女紅牡丹》中擔任國語配音演員,期間在一些歌舞劇社跑龍套。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舒秀文

1933年,已滿18歲的舒秀文已經出落成美麗佳人,並進入上海藝華影片公司,在影片《民族生存》中飾演角色,同年還出演了《中國海的怒潮》,翌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在鄭正秋執導的《女兒經》中飾演舞女,其後又相繼拍攝了《夜來香》、《劫後桃花》、《大家庭》、《兄弟行》、《新舊上海》、《清明時節》、《四千金》、《壓歲錢》、《搖錢樹》、《熱血忠魂》、《保衛我們的土地》、《好丈夫》等影片。

抗日戰爭爆發後,舒秀文也輾轉前往重慶,並參加了有共產黨背景的“中華劇藝社”,與張瑞芳共同主演了郭沫若的話劇《棠棣之花》,期間還參演了電影《塞上風雲》和《血濺櫻花》等片的拍攝。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一江春水向東流》劇照

抗戰勝利返回上海後,與白楊、上官雲珠、吳茵、陶金等人一同出演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在影片中飾演交際花王麗珍,將一個喜歡攀附權貴、愛出風頭且不折手段的交際花演繹的活靈活現,讓觀眾對其恨之入骨,其表演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5.飾演何文豔的上官雲珠

上官雲珠(1920—1968)是其藝名,原名韋均犖,江蘇江陰人,出生於一個普通之家,父親以私塾和店員為職業謀生,母親則是農家女,其小學是在家鄉的小學度過的,1933年離家到常州武進女子師範附中求學,兩年以後轉入蘇州樂益女子中學,“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時,已經嫁人的上官雲珠一家到上海法租界避難,其時她大姐和三哥居住在法租界。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上官雲珠

1938年5月,上官雲珠經人介紹到上海一家何氏照相館前臺開票,照相館老闆兼攝影師何佐民經常以其為模特拍攝一些照片,並放在櫥窗內展覽以招攬生意,後來經何佐民介紹,考入華光戲劇專科學校學習話劇,不久又轉入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被導演卜萬蒼選中出演《王老虎搶親》,併為其取藝名上官雲珠,但遺憾的是她中途被撤下,此時距離明星夢只有一步之遙。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上官雲珠

長相上具有獨特韻味的上官雲珠,很快就被選中出演話劇《雷雨》中的四鳳,《雷雨》是中國話劇舞臺的經典劇目,自1934年7月在《文學季刊》上發表之後,就引起巨大的轟動,而成為各個劇社排演的經典劇目,此後,上官雲珠片約不斷,相繼參演了《玫瑰飄零》、《國色天香》、《黑衣盜》、《天堂春夢》、《太太萬歲》等影片,並被蔡楚生選中參演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在影片中飾演滿身珠光寶氣的漢奸夫人何文豔。

6.飾演婆婆的吳茵

吳茵(1909—1991)原名楊瑛,江蘇吳縣人,1909年8月2日出生於天津,出生不久即被人收養,由於收養人家境富裕,吳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對文藝產生興趣,曾在上海城東女子學校國畫課學習繪畫。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吳茵

吳茵的首部電影是蔡楚生於1934年導演的《新女性》,她與阮玲玉、鄭君裡等人聯袂出演而一炮走紅,從此以藝名吳茵開啟其電影生涯,先後出演了《都市風光》、《小姨》、《清明時節》、《花花草草》、《十字街頭》、《壓歲錢》、《社會之花》、《塞上風雲》、《青年中國》、《八千里路雲和月》等影片。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編劇、導演和女演員們

吳茵劇照

蔡楚生在拍攝《一江春水向東流》時,邀請年僅38歲的吳茵出演素芬的婆婆,這並不是吳茵第一次飾演老年婦女形象,早在1939年吳茵就曾在老舍的話劇《殘霧》中飾演70多歲的老太太,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蔡楚生選中吳茵出演素芬婆婆的原因,頗具慧眼的蔡楚生沒有看錯,吳茵將老年婦女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也因此被譽為“東方第一老太太”,可見評價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