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什麼時候改稱河南豫劇?

杜留振


河南梆子就是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豫劇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當代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

擴展資料梆子的歷史溯源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週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

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

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1950年,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以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為首的“群眾河南梆子劇團”在武漢演出。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了相關演員。

談到河南梆子時,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等率領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1992xujing


河南豫劇在建國前的名稱是河南梆子,也就是梆劇。

鼎盛時期,全國包括西藏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幾乎都有專業豫劇團,超過三百個,業餘豫劇團更是不計其數。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直到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豫劇】明代的開封,成為北方戲劇活動的中心之一。明亡後開封郊縣民間流行著汴梁腔、梆子腔等戲曲。清初又傳入秦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梆子,俗名"謳戲",後來在河南、山東境內流傳時形成各種流派,統稱河南梆子,又稱豫劇。祥符調是豫劇的正宗,唱、念俱用標準的汴梁音韻,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明麗。朱仙鎮是河南梆子科班的發源地,各地科班在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三莊王誕辰會集朱仙鎮,獻戲敬神,互相觀摩以求改進。豫劇的飛躍是在本世紀30年代,河南省教育廳樊粹庭在開封對豫劇的聲腔、科白、表演、化妝、音樂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使之面貌一新。樊所創的獅吼劇團培養了一代人才,當今豫劇名角無不受其影響。目前豫劇已風行全國,成為一大劇種。其傳統劇目有《木蘭從軍》、《秦香蓮》、《打金枝》、《對花槍》等,著名演員有陳素真等。


MRcao娛樂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產生於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其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樸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稜大角。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絃、三絃、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後因二絃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徵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歷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淨、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淨)、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比較著名的鬚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樸、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


新區八零後


這不是兩種曲藝形式嗎[捂臉]


星際統領


豫劇,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祥符調是豫劇的一支重要流派。

【河南梆子】的意思和解釋 河南地方戲曲。流行於河南全省和陝西、山西等地。梆子腔的一種,演唱時以硬木梆子按拍

豫劇 [yù jù]

豫劇(英文:Yu Opera)發源於河南開封,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1]。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山西、陝西、青海以及新疆、臺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佈。

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

歷史溯源

1924年,王義成在《京報》副刊《戲劇週報》上發表《豫劇通論》一文,文章中的豫劇是對河南省所有劇種的統稱。

1947年秋,洛陽、開封、蘭州、西安四地的民間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1947年末,豫劇教育家李戰在蘭州組建甘肅第一個豫劇表演團體“新光豫劇團”。

1948年,創辦豫劇歷史上第一所學校“私立新光豫劇學校”,這是最早使用“豫劇”名稱的組織機構。

1950年,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員到武漢,組成以梆子大王陳素真及王魁元、黃忠祥為首的“群眾河南梆子劇團”在武漢演出。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接見了相關演員。談到河南梆子時,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等率領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清朝之前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2] 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絃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裡瓦等,勾欄瓦舍遍佈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清朝時期

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等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已在河南存在。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封丘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許門兩家,蔣門在在開封市南面的朱仙鎮,許門在封丘縣的清河集村,都曾辦過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即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清河集的天興班,傳說都歷經明、清兩代。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

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李劍雲、閻彩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並稱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

民國時期豫劇

民國五年(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嶽日報》載:“汴省簧戲屢演屢輟,惟梆戲頗持久”。除省城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並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

19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同樂、永樂和國民四個戲院,各地豫劇演員薈萃開封,廣受歡迎。

民國十五年(1926年),義成班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臺。舞臺的組織管理分前、後臺、前臺,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眾,供應茶水;後臺,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廳在開封成立河南遊藝訓練班,審編劇目,對數百名演員進行“高臺教化”、“服務社會”的教育,被名家稱為“河南梆劇。


聚氺軒


我是中國人不過感恩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