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食雜談(4):餄餎面

餄餎面是一種傳統的一種麵食,製作者用餄餎床子(做餄餎面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蕎麥麵團、高粱麵糰(現多用小麥麵糰)放在餄餎床子裡,並坐在槓桿上直接把面擠軋成長條在鍋裡煮著吃。這種面,吃著筋滑利口,操作簡便,速度快,非常適宜於大一點場面的集體就餐。同時,餄餎的臊子加入用純羊油熬製的辣椒和百年老鍋湯及新鮮味美的羊肉,輔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蔥花、枸杞等十餘種佐料,吃起來不僅味道鮮美,香而不膩,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陰壯陽,保健防病的功能。內蒙古中部也用莜麵來做餄餎吃,蒸熟後熱的莜麵餄餎可蘸肉滷或燉菜食用。

麵食雜談(4):餄餎面
麵食雜談(4):餄餎面

據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派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摸底統計,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延.一天,康熙按圖索驥尋找名吃時,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隨命人依法炮製。吃後對其獨特的風味讚不絕口。 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間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餄餎”。這樣一來做工講究,味美價廉,備受民眾喜愛的餄餎面,就成了我國北方地區獨特的風味名吃。

餄餎面廣泛流傳於中國北方,尤以晉南為甚早,在運城,臨汾等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餄餎麵館。河北寧晉縣西關餄餎鍋、河南郟縣內蒙古市也是遠近聞名

麵食雜談(4):餄餎面

傳統餄餎面床子

麵食雜談(4):餄餎面
麵食雜談(4):餄餎面

現在改進的餄餎面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