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我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愛爾蘭人》:我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魔鬼影評/滄瀾觀海

(本文有劇透)

在一款音樂APP上,看到有聽眾這樣在《愛爾蘭人》電影原聲中評價這部電影:終於,我們這個時代擁有自己的《教父》了。

熟悉電影史的影迷,不會對這樣的評價感到費解,這位聽眾無疑對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愛的深沉,相信他在片中看到德尼羅、帕西諾和喬·佩西等人的表演,以及對斯科塞斯將大時間跨度的美國黑幫史,做出一種帶有陳舊金黃色的持重質感時,他知道自己看到的,絕不僅僅是一位77歲老導演的遲暮之作。

《愛爾蘭人》:我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老馬丁依然在這部電影中,用密集的臺詞和豐富的電影語言,來講述一部黑幫歷史。而當我們在同期看過昆汀的《好萊塢往事》時,卻發覺,原本聒噪的昆汀像是卸下了心防,他不再讓他的角色如同打樁機一樣,一刻不停地調侃和閒談,這一點,我們早在《低俗小說》中,從特拉沃爾塔和傑克遜的長時間對話中就領教過了。

56歲的昆汀已經內心柔軟,用懷舊元素和童年情愫寫一封他對好萊塢往事的情書。

但是77歲的老馬丁卻壯心不已。儘管這十來年,帕西諾已逐顯老態,這在他於《好萊塢往事》中,和小李的對話中,就不能看出。可當帕西諾出現在老馬丁的鏡頭前,我們彷彿看到了《疤面煞星》時期的帕西諾,那個時候,他才43歲。

斯科塞斯知道自己在拍攝一部老派的“老傢伙”,但他像是從不放棄拍攝《好傢伙》時期的心,可能自拍攝《出租車司機》開始,他就沒有老過。

《愛爾蘭人》:我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這種生猛的勁頭,當然不只是體現在210分鐘的時長上,更體現在如何處理片中錯綜複雜的黑幫情節中。比如帕西諾飾演的吉米,在出獄之後,便開始策劃重新競選工會主席,可現任主席菲茨明顯不買他的帳,由此,兩方展開了各種威脅攻勢。

菲茨派人炸燬了吉米朋友的遊艇,而吉米派人炸燬了菲茨的轎車,隨後,菲茨又炒了吉米妻子的魷魚。在處理這段威脅情節時,老馬丁就像是個經常惡作劇的男孩,他很樂意看到兩個處於權力高層的人相互攻擊,這無疑帶來一種純粹的遊戲感。

然而,千萬別以為老馬丁到此結束,他並不希望這部主題嚴肅的電影過於諧趣。所以在隨後的片段中,他可以用不到一秒鐘的畫面營造驚悚感,讓之前所有堆積起來的遊戲積木,全部坍塌。

當吉米的妻子擰開轎車鑰匙的一瞬間,她腦海中立馬湧現出汽車在夜間爆炸的場景。自然,這不過是老馬丁的一種懸念手段,為此,他特地將這段場景用現場聲來處理,而對於吉米妻子腦中閃現的那不到一秒的爆炸場景,他直接採用無聲。

這樣的鏡頭乾淨利落,年輕導演很少能夠掌控好這種插入鏡頭的分寸和細節。

《愛爾蘭人》:我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愛爾蘭人》除了各處難以挑剔的細節,更為重要的,是它看似不經意的情感。

對於看慣了21世紀以來的商業電影,尤其是國產電影這幾年湧現的一批“情感直給”的影片,比如《我不是藥神》、《戰狼2》、《紅海行動》,這些影片在國產商業片範疇內,其實都算優質影片了,相比於之前的國產片,它已經在場面調度和敘事節奏上抓起觀眾的胃口。

然而和《愛爾蘭人》相比,我們的這些影片,人物的情感不是通過臺詞直接表露,就是通過音樂直接煽情,絲毫不會留有餘地。人物情感與鏡頭畫面之間的空隙,在《愛爾蘭人》那裡,距離相當大。

本片主要講述德尼羅飾演的黑社會殺手法蘭克,在佩西飾演的黑社會老大羅素,以及帕西諾飾演的工會主席吉米之間來回周旋的故事。他們三人之間複雜隱晦的江湖友情真摯感人,令人回味。


《愛爾蘭人》:我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可在影片最後,法蘭克要舉槍殺死吉米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直給的情感。羅素諱莫如深的安排,法蘭克坐飛機前往底特律,直到最後法蘭克開槍爆頭,嫻熟地搬運屍體,如果按照國產片來看,鋪墊了160多分鐘的情感,最後舉槍殺兄之後,難道不該嚎啕大哭嗎?

老馬丁絕不會如此處理,因為他知道,這種決定不是法蘭克一時的煎熬,這種行為也不是一時為之,這種痛苦也不會瞬間消弭。從法蘭克勸吉米多次,從他殺人無數,從他此事之後,十幾年都沉默寡言,便知道,這一切都像那首《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這或許也是看這部年度佳作最大的感受,一部210分鐘電影看完之後,你竟然對於德尼羅這個主角難以評價,你不知道他這輩子到底過的對不對,只是被這個人的一生噎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