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在好萊塢最偉大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序列裡,《愛爾蘭人》算是什麼級別的作品?


它沒有《憤怒的公牛》那樣充滿力量,也不像《好傢伙》將一個意大利社區的興衰娓娓道來,更沒有早期作品鋒利得叫人驚訝的實驗氣質和才情,甚至穩重得不太有馬丁的火氣。


可是如果你喜歡馬丁,並且看過他的主要作品,你會明白這是部什麼作品,也會被最後半個小時強烈的悲傷感擊得不禁流淚。


《愛爾蘭人》,是老馬丁的一次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我們此前為大家介紹過這部作品(戳這裡回顧下吧),76歲的馬丁集齊了一幫平均年齡77歲的演員,斥資一個多億美金讓他們以年輕時的樣子重現於銀幕,以神一般的品質引來山呼海嘯般的讚美。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電影改編自紀實文學《聽說你刷房子了》 (I Heard You Paint Houses),是六七十年代全美卡車司機工會副總裁法蘭克·希蘭的口述回憶錄。而電影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他與美國曆史上神秘失蹤的大人物吉米·霍法的故事。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而老馬丁將這段故事拍成了史詩。昆汀在他的《好萊塢往事》裡致敬了他的黃金年代——好萊塢60年代。而馬丁最熟悉的時代,則是60-80年代黑手黨橫行的時期,他曾經據此拍攝了無數經典作品。這次他給自己所有的黑幫片拍了大結局。


那是老馬丁對自己的告別,他拿出了自己漫長藝術生涯摸索出來的全部訣竅,讓這部電影的每一秒都引人入勝,充滿了爆炸般的男子氣概;同時,也展示了那個黑暗、動盪又輝煌的年代。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那也是對年老的查理(《窮街陋巷》)、吉米·康威(《好傢伙》)或者山姆(《賭城風雲》)的告別,他們或許是當年馬丁在小意大利的熟人,抑或是他所聽說的傳奇人物。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好傢伙》


76歲的馬丁·斯科塞斯看著他們如法蘭克·希蘭最後的樣子,無比平靜地輕輕說了一句:老夥計們,你們的故事,就講到這吧。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

The Irishman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編劇: 查爾斯·布蘭特 / 斯蒂文·澤裡安
主演: 羅伯特·德尼羅 / 阿爾·帕西諾 / 喬·佩西
類型: 劇情 / 傳記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210分鐘


1

一個“粉刷匠”的一生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部電影不是歷史,因為它帶有明顯的希蘭個人口述色彩,電影裡說他為了治療關節炎曾長期服用“諾力汀”,而這種藥“會讓人有點糊塗”。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所以,別急著因為電影裡提到黑手黨一手策劃了豬灣登陸、推動肯尼迪競選成功而後又刺殺了他這些秘聞而興奮,這些說法由來已久,而希蘭或許曾在一生中多次吹噓自己發揮的作用。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年邁之後,沉湎於舊日的他有可能已經分不清這些是否是現實。至少在這部紀實文學名噪一時的時候,很多專家都說他胡說八道。


這種內容的失真與混淆感,當然也包括他講述自己槍殺了吉米·霍法,畢竟這是紀實文學而非他對FBI的供述,當然他也不可能有供述。而電影的故事,就在這種充滿傳奇色彩的失真裡,娓娓道來。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馬丁為電影設計了一個雙重閃回結構。電影的開場,是養老院裡的老希蘭講述自己的過往,故事的開頭則是1975年夏天,他從費城去底特律參加某次婚禮的行程,其中出現的人物,又串聯起他波瀾壯闊的半生。


這半生的時間,也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老馬丁最熟悉的時代,也約等於半部北美黑手黨歷史。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去底特律參加婚禮的時候,他的車上還坐著黑手黨大佬羅素·布法利諾,他們是合作了半輩子的老夥計。50年代的一次相識,讓法蘭克成為布法利諾身邊最值得信任的“粉刷匠”,也就是執行秘密處決的殺手。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羅伯特·德尼羅的詮釋,加上馬丁的處理,讓這份“殺手”工作看似一份非常有日常性質的工作,而非令他成為魔鬼的通道。他的殺人經歷甚至只有寥寥幾段,而其他的則被以非常剋制的方式表達:在費城大橋上一次次扔槍的快剪。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吉米·霍法觸及了黑手黨底線,比布法利諾地位更高的黑幫大佬發出了死亡威脅,而吉米不以為意,法蘭克幾乎是以哀求的姿態在求他。他是有情感的,對於他來說宛如老友的吉米,他不想失去。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但他成為最後向吉米動手的那個人,因為他在吉米身邊太密切了。或許正如他後來告訴女兒的“我一直在保護家庭”,是這份投名狀,讓他免於成為吉米之後被清洗的一部分。


在老馬丁的鏡頭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特殊的打工者,甚至比許多打工者更具職業道德,也更加出色。他忠誠且靠譜,但同時,這是他在黑手黨圈子裡的定位。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年老的法蘭克從女兒那裡聽到了對他的評價:我們不敢從你那裡尋求保護。他的手段太殘暴了,因為他的女兒調皮而推了她一把的店員,遭遇了一頓胖揍。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這樣的場面,我們會在老馬丁的電影裡看過許多。因為口角之爭,幾個意大利人就可以打成一團,他們的文化裡有睚眥必報的傳統,但在愛爾蘭社區,沒有幫會人物去給他們做調停。在他生活的街區,法蘭克會是個怎樣的形象?


而在羅素的牽線搭橋下,他離婚娶了個意大利老婆琳妮。這是他在家庭層面上,對於原有家庭和文化的一次背離。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弗蘭克和前妻一家


其實女兒們和琳妮相處得不錯,這也是意大利傳統女性在家庭裡的魅力,如羅素的老婆,會毫無反應地清洗丈夫的血衣。


但對於法蘭克的女兒們來說,她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父親離開了她們的母親,而在街區裡,或許她們會無數次聽到別人的議論:你們的父親是給意大利人幹髒活的。


所以佩姬對於吉米·霍法的親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是她生活裡為數不多非意大利裔的長輩,更何況那是如陽光般的時代偉人!可惜,她的惡魔父親掐滅了這道光。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這是馬丁在老年時候,對一個黑手黨外圍成員的重新觀察,他看到了這個人物身上註定悲劇的部分。


他是愛爾蘭人,但精神導師羅素讓他變成了意大利人,甚至到老都秉持著黑手黨徒式的道德。兩種文化的衝突中,他自己和家庭都成為了犧牲品。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法蘭克就是如此矛盾的一個存在,他對於自己的過往有一種堅信,甚至沉湎於自己過往“英雄”的時代。他依然是老馬丁拍慣了的小人物,只是被羅素和吉米這些大人物,製造出了自己也是大人物的假相。


電影的最後,他請神父不要關上他的門。這個舉動是如此孤獨且無助,但這個行為本身卻來自他的過往:他與吉米相處的第一個晚上,吉米也沒有關門。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2

馬丁版黑幫史詩


《愛爾蘭人》的第一個鏡頭中,The Five Satins的歌聲響起,充滿柔情的長鏡慢慢領著我們穿越空間與時間的長廊,停在年邁的法蘭克的身上。


在這一瞬間,我們會立刻意識到,自己彷彿進入了一部源於新好萊塢時期的電影、一部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一部他所說的“Cinema”。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這是太具有里程碑意味的一部馬丁作品,留下了這位導演在五十年藝術生涯裡所有習得的技能、個人的色彩以及電影的精妙藝術。開場的那個長鏡頭,從一開始就被人拿來和《好傢伙》裡的90秒長鏡頭對比。


而馬丁在手法上的剋制,也沒有了《窮街陋巷》《好傢伙》那種爆裂般的荷爾蒙氣質,反而更接近如《教父》包括《美國往事》這種史詩。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這或許也有題材的原因,畢竟人物級別和故事跨度上了若干個層次,但更是多年之後老馬丁的遊刃有餘。他可以把每個人物的眼神拍出千般情緒,但需要他們張揚男子氣概的時候,銀瓶乍破水漿迸。


電影裡並沒有出現多少段真正殺人的鏡頭,所有此類場面都相當快速,而這恰恰是呈現為法蘭克的專業。


最戲劇化的莫過於對那位黑手黨明星喬的刺殺,一個長鏡頭跟隨著法蘭克,從下車到進入飯店殺人再到上車,伴隨著旁白的解讀,硬核得讓人想尖叫。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老馬丁的老而彌辣,造就了不動聲色之間的突然爆發。在情緒處理上,他是比法蘭克更專業的“殺手”,一擊即中。


而這種“Cinema”的實現,也必須說,是幾位75歲以上寶藏演員的加持造就的。


談《愛爾蘭人》不說表演是不現實的,雖然並不完善的“減齡技術”還是沒能真正帶他們重返壯年,幾位演員的體態也明顯帶著老態,但他們的每一條皺紋都會說話!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羅伯特·德尼羅的偉大演繹是天衣無縫的。而其他幾位配角,令人感覺今年的奧斯卡男配已經可以宣佈贏家了。


吉米·霍法和羅素·布法利諾,這兩位造就了法蘭克的導師,在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的詮釋下有成為經典的底氣,甚至可以認為是他們輝煌藝術生涯的又一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前者是十足的悲劇人物,在霍法最光輝的歲月裡,他成為一代美國人的神,從此在神壇就不願意下來。他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也低估了黑手黨的殘忍狠辣。帕西諾的暴烈與激情依舊,但這個人物的魅力,卻在於他如今出神入化的細節處理。


難以忘記他終於聽明白法蘭克暗示,意識到遭遇死亡威脅時候的眼神,他那雙大眼睛驟然睜大,帶著惶恐呢喃著“他們不敢”,然後又恢復了堅定的神色,“不,他們不敢”。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喬·佩西的暴烈則被收斂了,呈現出一種令人心悸的沉穩和老辣。他始終是微笑和藹的,但是在喬侮辱了黑手黨聯盟之後,他抬起頭給法蘭克的眼神彷彿帶著冰,我們都會知道,那個喬已經是個死人了。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關於表演的話題不需要多說,裡面的每一場戲,每一個動作都可以逐幀分析,並且讓絕大多數演員跪下喊“666”。偉大的演員,在偉大的導演調度下成就偉大的電影,這就是《愛爾蘭人》。


而這種堪稱偉大,也讓電影的告別意味顯得尤為明顯。


3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乍看之下,對於年近八十歲的斯科塞斯來說,這似乎是一部懷舊之作。但是縱觀全片,你會發現《愛爾蘭人》絕不是一部屬於過去的電影,而是以現在馬丁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最熟悉的那些年,那些人。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它是反思的,對整個黑幫體系的質疑,甚至帶著幾分嘲諷和冷漠。他們的貪婪與自大,成就了一個時代裡黑手黨的如日中天,也決定了後來的註定頹喪。


所以,老馬丁給其中主要的黑幫分子出場,都加上了字幕,不只是解釋身份,還加上了他們的死亡時間和死法。其中大部分人死於暗殺或滅口,這些構成了吞噬他人的黑暗體系的人,也最終被這個體系吞噬。這成為電影最具諷刺意味的部分。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彷彿76歲的馬丁再度談起查理,談起吉米·康威,談起羅素·布法利諾,不再如少年時代視之為偶像,也不像中年時的嬉笑怒罵,而是對於往事如憑弔般的無奈,對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慨嘆。


電影最後半個小時,曾經的“英雄人物”早已“白頭”,兩個老人分享一瓶葡萄汁的情景會讓人瞬間飆淚。曾經“比貓王更受歡迎”的霍法,也已被人遺忘。在時代的滾動前行裡,他們早已被落下。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可是黑幫分子身上發生的異變,讓他們固執地堅守著舊日的生存方式。法蘭克想和女兒們和解,但他甚至不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他也不會向神父懺悔,因為他骨子裡不是意大利人。


他讓FBI的人去找自己的律師,卻得知自己的律師已經死了,第一反應居然是問:“誰幹的?”兩個新嫩探員面面相覷,“癌症”。這個老人的過時,可笑又可愛。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但下一句臺詞,又會勾出你的眼淚。“大家都死了,希蘭先生。”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正如前文所言,告別的意味就在這種“大限已至”的氛圍中降臨。每一位偉大的導演都會有自己的高光作品,卻不是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告別之作。老馬丁和四位偉大的演員,完成了自己對黑幫片的時代,一次鄭重的揮手。


這樣一部作品,或許也會是黑幫片最後的絕響。或許以後還會有黑幫電影,還會有黑手黨在銀幕上出現,但不會有人像馬丁或同代導演那樣,以個人情感驅動對於人物和故事。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在這個層面上,Netflix做到了一件偉大的事,它讓老馬丁這次奢侈的告別成為現實,讓幾位演員在技藝出神入化的年紀再現輝煌,讓黑幫片擁有了三個半小時的最後輝煌。


文章的最後,或許可以用一組組圖,與大家一起重溫下,這些80歲的老人留給我們的記憶與情懷。


在《窮街陋巷》裡,羅伯特·德尼羅第一次和老馬丁合作,男主角是哈威·凱特爾。哈威彼時非常讚歎德尼羅的表演,一度想把男主角給他。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而喬·佩西與馬丁的合作開始於1980年《憤怒的公牛》,並在之後成為後者作品中的黃金男配。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教父2》時期的阿爾·帕西諾,和《愛爾蘭人》裡在同樣的時代經歷了聽證會。可惜物是人非。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而《教父2》中飾演兩代教父的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已經第四次合作電影。他們合作的《盜火線》同樣堪稱經典。


這是老馬丁和帕西諾的第一次合作。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而羅伯特·德尼羅和老馬丁合作過多少次?其他幾位演員,又在他的電影裡創作過那些經典?


數不清,也不必數,那是電影史上的一段傳奇。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一切,以電影的名義。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告別,更是他晚年的又一座高峰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臺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