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史詩級大片《愛爾蘭人》也許並不一定是2019年最成功的電影,但肯定是一部最受人關注的“話題電影”。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這些星光燦爛的名字奇蹟般地在2019年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之中,而能夠同時駕馭這麼多好萊塢頂級演員的則是一位更加重量級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這四個偉大的名字幾乎構成了全世界觀眾對於美國黑幫電影的回憶,他們是《教父》,他們是《好傢伙》,他們是《美國往事》。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電影最讓人感到好奇的問題

這部被媒體炒作了整整一年的史詩電影最終卻在今年奧斯卡獎的評選之中顆粒無收,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九項提名全部落選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令人頗為尷尬的紀錄。電影《愛爾蘭人》還入選了其他各大電影評獎的提名名單,結果也幾乎同樣的全軍覆沒。事後看來,這樣的成績反映出人們對於這部史詩級電影的關注更多是出於情懷,而非電影本身。

堅持看完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電影之後,觀眾們對於這部史詩級作品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有一個問題幾乎讓所有人感到好奇。76歲的羅伯特·德尼羅、79歲的阿爾·帕西諾和76歲的喬·佩西,這三位年逾古稀的老演員是如何在時間跨度如此之大的電影中飾演不同年齡階段的角色?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電影《愛爾蘭人》通過一位美國曆史上著名的黑幫人物弗蘭克·希蘭的傳奇經歷,來展現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有組織犯罪活動對於這個國家所帶來的影響。本片改編自一部2004年出版的傳記小說《聽說你刷房子了》,馬丁·斯科塞斯早在2007年便開始計劃將這本小說改編成電影。雖然對鍾情於黑幫電影的馬丁·斯科塞斯來說,這部黑幫版本的“阿甘正傳”有著無以倫比的吸引力,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滿足導演的嚴苛要求,使得電影《愛爾蘭人》的拍攝計劃不得不暫時被擱置。

電影中大部分情節發生在主要角色的中年時代,如果不是由這三位好萊塢傳奇巨星親自表演,那麼這次歷史性的合作就會顯得毫無價值。當時好萊塢流行的是在電影《阿凡達》中所大量運用的動態捕捉技術,但是可以想象如果在這些大師級的演員臉上貼滿傳感器,肯定會使他們的表演大打折扣。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創造奇蹟的“工業光魔”

這個問題使得馬丁·斯科塞斯一籌莫展,然而在此期間電腦科技卻沒有停下腳步,這位偉大的導演終於等到了一家名叫“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ILM)的公司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這家在電影界大名鼎鼎的特效公司隸屬於著名的盧卡斯影業,公司創始人喬治·盧卡斯當年為了拍攝《星球大戰》系列電影而創立了這家公司。

正是工業光魔公司所開發的一項神奇的“抗衰老”(De-aging)技術,才使得馬丁·斯科塞斯能夠如願以償地拍攝完成電影《愛爾蘭人》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這項技術的關鍵是一臺被稱為“三眼怪獸”的攝像機,這臺攝像機由一個主鏡頭和兩個使用了紅外技術的輔助鏡頭組成,所有需要進行“抗衰老”處理的畫面都是由這套特殊的攝像系統進行拍攝。攝像師控制主鏡頭來拍攝電影主要場景,輔助鏡頭則是由特效師負責操作並且運用紅外技術來捕捉演員臉部和身體在不同光線下的細節。在部分場景裡,演員的臉部和身上會被貼上一種非常輕薄的小貼片,這種貼片只有那兩個輔助鏡頭才能捕捉得到。電影運用了這種特殊的拍攝技術,使得每一幅畫面所採集的圖像信息遠多於一般攝影機所能達到的效果,為後期特效製作提供了充足的數據資源。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工業光魔公司開發了一套被稱為“FLUX”的軟件,將前期採集的圖像數據進行後期處理。這套軟件為三個主要演員各自創造了一個虛擬的面具,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化妝技術可以在電影拍攝之後完成。由於前期使用了那套“三眼怪獸”攝像系統提供了足夠的光影數據,使得電影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得到進行精心的修復和美化。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技術人員甚至還為三個主要演員建立了影像資料庫,將他們在歷史上不同年齡階段拍攝的電影畫面作為參考依據,來進一步改善後期處理的效果。使得電影《愛爾蘭人》中的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奇蹟般地恢復到半個世紀前的模樣,那些留在人們記憶之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再一次出現在電影屏幕之上,讓不少上了年紀的觀眾感到激動萬分。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相似的技術也可以在另外幾部好萊塢大片之中看到,包括2019年李安導演執導的科幻電影《雙子殺手》和最新上映的漫威電影《驚奇隊長》。這兩部電影都需要展示主要角色年輕時代的相貌,使得觀眾有機會再次看到三十年前威爾·史密斯和塞繆爾·傑克遜的風采。而工業光魔公司這一最新開發的技術成果在電影《愛爾蘭人》中的成功應用,使得人們對特效技術在電影工業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關於電影特效的思考

隨著人類電腦科技在21世紀取得重大突破,電影工業從膠片時代邁入數字化時代,好萊塢幾乎成為了特效電影的天下。從九十年代末的《黑客帝國》開始,包括《哈利波特》、《指環王》在內的一系列視覺效果大片牢牢佔據著全世界各國的電影票房前列。隨著以漫威和DC為代表的漫畫改編電影的興起,世界各國有限的電影資源逐漸被這種類型的作品所侵蝕。幾乎所有的好萊塢一線導演和演員都熱衷於此類電影,各大電影公司的預算也毫無疑問地優先考慮這些票房收入巨大的項目。與此同時,高投入必然要求著高回報,這也導致全球電影市場被這些投入巨資打造的商業大片所佔據,直接後果便是擠壓了非商業電影原本就十分狹小的市場空間。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影工業在票房上的突飛猛進並沒有給觀眾帶來多少經典作品,更沒有出現1994年那樣大師級作品層出不窮的黃金年份。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電影特效技術已經開始被廣泛運用在大量傳統的劇情類電影之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2008年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本傑明·巴頓奇事》。電影中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之間發生了一場時空交錯的曠世之戀,特效技術為情節的推動和演員的表演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再僅僅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在電影裡堆砌著與情節無關的視覺效果。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如今的電腦特效技術到了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大師級導演手裡又有了新的意義,他可以面對真實的演員和環境來實現更加大膽的創作,並且不必為了特效而在藝術上做任何的妥協。由於採用了工業光魔公司開發的“抗衰老”技術,使得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這樣級別的演員可以不被繁瑣的化妝或者複雜的技術所打擾,而專心致志地發揮著他們的表演天分。就像聖經中著名的一句話,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當然我們也同時要看到,即使在這樣一部沒有大場面的劇情類電影之中,由於僅僅使用了一項“抗衰老”特效技術而導致了製作週期和成本的大幅度增加。電影《愛爾蘭人》拍攝時間長達106天,是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生涯中拍攝時間最長的電影。電影的製作預算也高達1.6億美元,基本接近於一部漫威電影的成本支出。更加令人感到擔憂的是,由於技術上的壟斷而導致其他國家的電影工業發展進一步受到好萊塢的打壓,這種現象甚至將會從商業大片延伸到其他類型的電影之中。而對於那些好不容易熬到前輩退休的年輕演員來說,將會因為這一項“返老還童”的電影特效技術而導致他們更加難以出人頭地。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結語

在IT行業被奉為圭皋的“摩爾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電腦性能每隔18個月就會提高一倍。可以想象,電影特效技術在“摩爾定律”的間接驅動下,將會以多麼驚人的速度向前飛躍。在《愛爾蘭人》中令人驚歎的特效技術還只是僅限於演員容貌和體型的修飾,還並沒有涉及演員表演中最基本的動作和語言。但是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運算能力更加強勁的電腦出現,特效技術對於電影工業的影響將會越來越明顯。

儘管馬丁·斯科塞斯在電影《愛爾蘭人》中的電影特效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他依然對這一技術抱有戒心。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採訪時一再強調,電影特效應該是對演員表演的“再加工”,而不應該是憑空創造。在電影拍攝過程中他也嚴格堅持著電影特效必須基於演員真實的表演,所有的後期製作都是基於實際拍攝的畫面來進行。可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樣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全世界電影行業也遲早將會面對這樣的兩難問題,電影特效是否可以代替演員的表演?

《愛爾蘭人》,真正大獲成功的是馬丁·斯科塞斯背後的這家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