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你還記得11年前,一套“詠春拳”橫空出世的葉問嗎?

2019年12月20日,十年傳奇迎來最後一戰,它就是:

《葉問4》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影片由導演葉偉信、動作導演袁和平、主演甄子丹,“功夫鐵三角”合體創作。

實力派功夫演員吳樾、人氣藝人吳建豪、“肥貓”影帝鄭則士、“李小龍”陳國坤等加盟。

還有出演過《戰狼》裡反派僱傭兵的斯科特·阿金斯,在電影中作為終極大BOSS。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作為《葉問》系列的收官之作,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漂洋過海到美國的葉問,重見李小龍,展開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比拼,最終使中國功夫得到承認和發揚的故事。

可以看到,4部《葉問》下來,跨越10年的征戰之路的中國功夫大IP,自然積累了相當的粉絲基礎。

截止12月21日8時,影片才上映一天,票房就已過億,而豆瓣也有7.4分,分數是四部中第二高的。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此外,影片在國外也具有相當的人氣,一個《葉問4》的預告片在油管上的點擊量高達670萬次。

在全球路演的過程中,就連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也“入戲太深”,模仿葉問經典動作。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可以看到,《葉問》從第一部到第三部,從日本侵略者,打到英國拳王,再到香港的張天志泰森。

這次打到美國去的葉問,又有什麼新看點呢?

以下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場終極戰役。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一、4場打戲,4種姿勢:拳拳到肉,高潮迭起

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在前三部中蜻蜓點水的李小龍,終於在第4部中現了真身。

在影片中的出場可謂是相當帥氣,開頭就重現了李小龍當年在國際空手道大賽上的寸勁絕技。

而電影的第一個小高潮無疑是賽博朋克的巷戰:李小龍VS. 空手道猛男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舊金山街頭,燈紅酒綠,破爛的鐵門,凌亂的垃圾堆,昏黃潮溼的狹窄巷道,這場巷戰可謂是相當賽博朋克了。

很多人甚至出戏到《好萊塢往事》之中,不過與它不同的是,影片中的李小龍十分帥氣無敵。

先跟空手道猛男來了場自由摔打,屢屢被摔上磚牆的對手,真是有種街頭霸王的既視感。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沒有!說起李小龍怎能少了雙截棍!

可以說之前只是來了場熱身戲,而手舞雙截棍,標誌性叫聲和動作的SOLO,才是李小龍的靈魂啊!

陳國坤流暢熟練的花式耍雙截棍,真的看起來特別爽!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可以說,李小龍的這個亮相帥呆。

接下來的第二場打戲可謂別出心裁,中華總會的單手對決:詠春VS. 太極拳

功夫實力派演員吳越是中國功夫片中的熟面孔,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中華總會會長太極拳傳人萬宗華。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看多了詠春打老外,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好奇同為中華功夫,不同派別之間的較量到底孰勝孰負。

兩人一見面就小施拳手,在圓桌上展開內力較量,最後震碎玻璃圓盤。

而在兩人真正比拼之時,得知葉問單手有傷的萬宗華,也以單手相讓,展現了君子之風。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單手詠春對戰單手太極,藉助各種桌椅道具,從地下打到桌上。

據導演透露,這場戲整整拍了10天,把現場所有的東西都打碎了,單手跟單手對打,這個是前三部從來都沒有的。

即使如此,中華功夫內部之爭可以說是點到即止,各有謙讓。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然後,是“出氣”系列的兩場打戲,一場是唐人街擂臺戰:葉問VS. 極天空手道黑帶四段

中秋月圓的慶祝之夜,唐人街熱鬧非凡,不服的軍方空手道教練前來挑釁。

剛一出場便一拳擊碎了四塊厚水泥磚,相當之猛。

而比較尷尬的是,堂堂中華總會各類高手,竟個個都是戰五渣被打得落花流水。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女性習武者打戲還是比較給力,雖然最後還是隻得葉問前來救場挽回顏面。

這個橋段的設置可謂延續了前作中葉問無敵的設定,二人對戰中,重現了葉問快速瘋狂輸出的經典拳法。

這場打戲中,唐人街場景還是比較還原的,打戲風格是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的詠春拳的經典演繹。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最後的海軍訓練營壓軸戰:葉問VS. 海軍陸戰隊軍官

英國動作巨星斯科特·阿金斯很多中國觀眾應該不會陌生,除了中國電影《戰狼》 《三重威脅之跨國大營救》,他還主演了像《復仇者》 《意外殺手》等多部動作片。

有著一身肌肉、強壯體格的阿金斯打起架來肉眼可見的猛啊,讓人對葉問能否勝戰產生懷疑。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果不其然,葉問一開始被壓制得蠻慘,打了幾個回合。

詠春與自由搏擊對打,蠻力與巧勁對抗,難分勝負。

最後葉問抓住時機,出奇制勝,踢襠、插眼、戳喉一套帶走。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在圍觀的美軍的掌聲中,給葉問壓軸戰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二、愛國線與親情線並行:葉問形象豐滿

影片的開頭,葉問為給兒子找學校,同時受李小龍的邀請,來到美國。

而在美國唐人街生活的華人卻倍受歧視,甚至遭美國警察陷害,企圖趕走他們。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與此同時,李小龍的弟子吳建豪飾演的赫連,希望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推行中國功夫的教學,卻受到軍官的歧視。

正是在種族歧視和對中國功夫的偏見之下,葉問挺身而出。

“我是個練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就一定要站出來。”

可以說,從第一部到第四部,葉問始終貫徹的是這個習武的核心。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展現了在1960年代,黃種人和黑種人在美國同受歧視的處境,更是包含一種國際視野和胸襟。

也正是在葉問、李小龍等人以實際行動消除偏見的努力之下,美國軍方逐漸接受並學習中國功夫,終於在2001年正式開設相關課程,中國功夫終於走向世界。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可以說,從戰爭中堅持民族大義,到戰爭後爭取中國功夫的地位,葉問儒雅的外面下,錚錚傲骨,從未改變的是一顆愛國心。

而在這部中,除了對民族大局的敘事,與此相併行的是對親情的展現。

其中,重點展現了一對父子情和一對父女情。

首先,是葉問與兒子的父子情。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第四部中,熊黛林飾演的夫人已經逝去,而葉問卻像一個固執己見的刻板父親。

叛逆期的兒子愛打架,被退學,但喜愛練武。

嚴厲的父親勒令其上學,不教他功夫。

父子間矛盾僵化,卻因萬宗華的女兒若男的到來而使得葉問覺悟。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若男喜愛跳啦啦舞,卻被萬宗華強制學太極拳。

柔聲安慰若男鼓勵她堅持自己所愛之時,突然發現自己就與萬宗華一樣是個嚴厲刻板的父親。

因而,想獨自一人扛下頭頸癌的葉問,最後選擇坦然告知,並約定教兒子詠春。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每晚10點的通話,從生氣不接到哭泣接受,父子倆終於完成和解。

最後歸家前,葉問對萬宗華說的一句:

“其實外國的月亮並沒有那麼圓。”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從美國歸來,面對不去國外讀書的兒子的選擇,葉問欣然道:

“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自信。”

其實,月亮這句話也算是甄子丹借葉問這個角色說出了許多人的感受。

眾所周知,近10年來在好萊塢發展得比較好的華人影星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極限特工3》都有出演,包括即將上映的《花木蘭》,甄子丹都有重要的戲份。

但風光的成績下,內裡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遭遇,這裡我們就不展開了(好友呂良偉、妻子汪詩詩都曾表達過)。

可以說,從個人親情到民族大義,影片以小見大,兩相結合,完美相融。

在影片的最後,夕陽西下的武館,葉問耐心教導兒子,並叫他用相機拍下自己的動作。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命不久矣才需如此,這個場景想當動人悲情了。

可以說,影片以愛國線與親情線雙線並行的敘事,豐滿了葉問的形象,塑造的是有血有肉的一代宗師。

三、遲暮英雄葉問:整體氛圍悲壯,情懷加分

從影片一開始葉問被告知患上頭頸癌之時,留給影片奠定了一種濃郁的悲涼底色。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多個特寫展現葉問沉痾晦暗的面孔,無不在告訴觀眾,這個葉問已經老了。

曾經可以一個打十個的葉問,在這部中已不復當年。

桑榆晚景,人功巨老,在動作設計中,葉問更加惜力,很多動作已經沒那麼迅捷有力。

尤其是他與美國軍官的最後一場打戲,鮮明地展現了傳統武術中的踢襠、掃眼、標指的格鬥術,這在葉問系列的打鬥中可謂是第一次。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硬剛不過藉助戰術巧力,可以說是符合葉問遲暮之年的戰鬥狀態的,也側面反映了影片對葉問功夫設計的用心。

而老去的不只是影片中的葉問,更有現實中飾演他的甄子丹。

2008年,《葉問》橫空出世,可以說是繼黃飛鴻、霍元甲、陳真之後,又一位代表中國功夫的人物形象。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而飾演《葉問》的甄子丹,這無疑是他演繹生涯最為重要的作品,沒有之一。

1992年出道的他,在此之前一直都不溫不火,是《葉問》把他推向了演藝事業新高峰。

從45歲打到56歲,甄子丹一襲長衫簡直已經成為葉問本人了。

而這也是甄子丹最後一部動作功夫片,以後這種真功夫的打鬥可是很難再見了。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回想一下,在這三部中,影片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對決。

第一部葉問的“我要打十個”,狠揍日本人,無敵震撼。

第二部葉問與洪拳老大圓桌比武,宗師風範,見招拆招,妙極。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第三部葉問大戰張天志,詠春對詠春,巔峰對決。

在影片的末尾,在夕陽滿溢的武館內,影片來了個催淚的回憶殺。

你還記得第一部中在木樁旁練習的葉問嗎?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意氣風發的對決英姿,並肩作戰的同道好友,溫情脈脈的夫妻相依。

片段閃回過去,最後相融於第四部的遲暮。

十年過去,變老的不止葉問,還有銀幕下或長大、或老去的觀眾。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英雄遲暮的悲壯,葉問宇宙故事終結,正如《葉問4》製片人於冬所說的:

“當年的香港電影令人熱血沸騰,現在的香港令人傷心, 我覺得《葉問4》是葉問的最後一戰,也是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言語中帶著許多的感傷和不捨,但從《葉問》的發展歷程和香港這些年的發展來看,確實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從情感內核來看帶著些悲壯色彩,讓人唏噓不已。

總的來說,《葉問4》延續前作的敘事和風格,貫徹始終的是葉問的武學和愛國精神,呈現了一個立體的葉問形象,可以說是平穩圓滿地劃上了句號。

從我要打十個,到英雄遲暮!《葉問4》成香港電影的最後一戰

不論是葉問兒子的習武,還是李小龍在葉問葬禮上的憑弔,顯示著師父雖已逝去,卻還有徒弟的傳承。

也許,下一個即將到來的,是李小龍宇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