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园孵化“领头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郝毅

11月23日,走进天门市多宝镇移民创业园黄酒厂,一股浓郁的香气迎面扑来。

“今年酒厂预计产量突破5万斤,利润30万元以上。”黄酒厂负责人谭远军一脸兴奋。

谭远军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搬到多宝镇后,一直不能忘记家乡黄酒的味道,家里每年九月初九还保留着酿制黄酒的习惯。早在几年前农闲时,谭远军常在家酿制黄酒到镇上售卖,一年下来,收入1万多元。

多宝镇是移民大镇,仅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就有1.1万人。2017年,多宝镇整合资金,建设移民创业园,为当地村民特别是移民提供创业平台。2018年,占地近20亩的创业园建成。为鼓励创业,政府还在租金和税收上给予减免。

走进创业园,记者看到,园内道路干净整洁,科技楼、培训中心、停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创业不用建厂房,还减免租税,为啥不大胆试一试。”2018年,谭远军找来3名移民,商议在创业园内合伙创业,做大黄酒产业。

说干就干,谭远军立即申请入驻创业园,并请来熟悉黄酒酿制的移民负责生产,熟悉本地商超情况和生活习惯的本地村民负责销售,很快打开了局面。如今,黄酒成功销往当地多家商超,预计今年产值超过80万元。

除了黄酒厂,创业园内已经进驻多家产业,涉及服装、食品等行业,吸纳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创业园激发了村民创业热情。”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移民科科长唐芳介绍,移民部门和多宝镇政府还为企业提供招工、投资代办、岗位培训等服务,既服务好入驻企业,也引导更多村民创业,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