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在中國看病,老百姓通常遇到兩個問題:

① 看病貴,經濟上難以承受高昂的治療費用;

② 看病難,一“號”難求,一“房”難求。

在這種醫療資源緊張的背景下,保險成為了部分工薪家庭轉移風險的渠道,而保險公司也迎合市場需求,開發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增值服務,以求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

今天,遠慮君主要跟大家聊聊在花樣百出的增值服務中,哪些是最實用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保險裡有哪些增值服務?

保險姓“保”,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如果預算有限的話,大家只買個基礎保障也未嘗不可,畢竟也能抵禦不少風險,不過,有“贈品”會更好,在關鍵時刻也許能救命。

如下圖,常見的增值服務有醫療服務類、生活服務類和諮詢服務類。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不過,由於每家公司所擁有的資源不同,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務也是不同的,這裡我們以醫療險重疾險為例,看看都涉及到哪些常見的服務:


1、重疾險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2、醫療險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可以看出,像重疾險和醫療險這類健康險,一般附帶的增值服務都是醫療服務類,諸如重疾綠色通道、專家二次診斷、醫療費用墊付/直付、惡性腫瘤特藥服務、遠程電話問診、術後護理

等。

而壽險和意外險,一般是生活服務類的居多,諸如旅行救援、道路救援等。

關聯閱讀:


二、哪些增值服務最實用?

增值服務太多,反而讓人挑花了眼,那麼,有哪些是最實用最有價值的呢?

1、就醫/重疾綠色通道

“掛號3小時,看病一分鐘”。正如開篇所說,看病是件難事,掛專家號要等、問診要等、住院床位要等,容易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而就醫/重疾綠色通道可以讓你快速看病治療,省去很多麻煩。

因為這項服務中,保險公司會出面預約權威的醫院、專家以及安排病房、手術等,即提供專家門診、專家病房、專家手術一條龍服務,以幫助患者及早治療。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如上圖,重疾綠通所包含的服務涵蓋就診前、就診中、就診後

,遠慮君認為,最實用的是專家門診、住院安排、手術安排、專家複診預約,這幾項用到的概率很高。

專家門診安排:門診是對病情的診斷,而專家經驗更豐富,出現誤診的概率更小;

住院安排:有了綠通,住院不是問題,甚至有機會入住專家病房;

手術安排:安排專家進行手術操刀;

專家複診預約:很多病出院後還要定期複查,比如甲狀腺癌。

不過,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① 綠通服務通常會根據所繳納保費或投保保額予以等級劃分,保費越貴,能享受的服務也就更細緻全面。

如下圖,是多次賠付型重疾險-完美人生守護尊享版關於綠通各檔次的標準: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完美人生守護尊享版)

② 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綠通服務的觸發條件也有一定的差異,閱讀條款時要看仔細。

有些產品是不限疾病的

有些是要求罹患重疾才提供綠通服務

有些則要求罹患癌症才提供綠通服務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微醫保產品條款)

2、醫療墊付/直付

綠通服務解決了我們“看病難”的問題,而醫療墊付/直付

則解決“看病貴”的難題。

在 中,我們講過,醫療險是報銷型的,用多少報多少,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事先籌錢,才能住院看病,一旦費用不到位,治療可能被中斷。此時,醫療墊付和醫療直付的增值服務就派上用場了。

墊付:保險公司幫忙繳納醫療費,被保人出院後拿發票走理賠流程;

直付:保險公司直接和醫院對接結算,被保人出院後無需再申請理賠。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關於墊付/直付,同樣有兩點要注意:

① 墊付條件

一般要求已支付的住院押金超過免賠額,才支持墊付。以尊享e生的墊付為例,醫療費用大於免賠額1萬元時,保險公司才會墊付。

② 墊付範圍

保險公司只在有合作的醫院提供這項服務,一般都會限定城市。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好醫保長期醫療投保須知)

關聯閱讀: 、


3、惡性腫瘤特藥服務

之前,遠慮君在 中提過,抗癌藥價格昂貴,月均花費上萬,雖然新版醫保目錄將很多抗癌藥納入其中,但由於醫院的醫保配額有限,仍有很多病人在醫院買不到藥,需要去院外購買。

根據《中國癌症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患癌。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可以說,抗癌藥是眾多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而大部分抗癌藥屬於外購藥(指醫院沒有此類藥物,需要到院外購買,大多指靶向藥),不能報銷。如果附加了惡性腫瘤特藥服務,患者去院外指定藥店購買抗癌藥,就可以實報實銷,有效地解決“買藥難”的問題。


4、專家二次診療

如果我們第一次看病時出現診斷錯誤,不僅浪費錢,同時還可能延誤治療。

二次診療是指在個人罹患疾病或遭受意外傷害並已經獲得診斷(也就是第一醫療意見)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單獨時間回顧篩查其病症、病史,根據患者目前病情的描述、擔憂及所需面對的問題,諮詢國內外頂級醫生或醫療機構的服務。

據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93%的重症患者是經過二次診療後,才發現有可替換的藥品或更好的治療方案。

所以,這項增值服務可以幫助患者制定更有利的治療方案,也是非常實用的。

在百萬醫療險中,“質子重離子治療”通常被當做一個亮點來宣傳,它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放射療法,專門用於癌症治療,缺點在於價格貴,且不在社保報銷範圍內,一般家庭很難承擔。

2019年5月8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根據開業4年來已治療近2000例腫瘤患者的統計情況來看:平均住院治療費用(包括質子重離子放療費、住院費、檢查費、護理費等)在31萬元左右。

而國內投入臨床使用的質子重離子醫院,實際只有兩家,位於上海和山東,也就是資源極其有限,如果附加質子重離子治療,就可以有效解決相關費用報銷、醫院預約等問題。

關聯閱讀:


三、考核增值服務的三個標準

未來,健康險產品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保險公司會更加“拼服務”,增值服務也會層出不窮,那麼,我們是否會實打實的享受到呢?這裡,可以參考三個標準:

1、服務內容

比起數量多、包裝華麗,我們更應該看重自己的需求,儘量選擇普惠、實用性強的服務。如:

實用性強:就醫綠通、醫療墊付/直付、惡性腫瘤特藥服務、專家二次診療、質子重離子治療等…

實用性一般:遠程問診、健康管理、術後護理、旅行救援/道路救援等救援服務等…


2、服務提供方式

哪怕是名稱相同的服務,其內涵也可能不一樣。

健康諮詢為例,保險公司基本上會將這塊服務交由第三方合作方來負責,那這個第三方的專業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情況一:外包給救援公司,而救援公司實際服務人員是一些全科醫生、退休醫生、或者是一些護理學、藥學專業背景的客服人員,很少有專科醫生;

情況二:外包給互聯網移動醫療公司,解答問題的都是正在執業的正規公立醫院專科醫生,能夠處理複雜一些的問題。


這兩種情況下患者所享受到的服務專業度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健康諮詢,還有體檢、就醫綠色通道、醫療救援等服務也是通過第三方實施,第三方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此項服務的質量。


3、是否寫進條款

服務內容寫進條款的產品,值得優先關注。

一般產品的增值服務只會在產品宣傳頁出現,也就是說,從法律角度上講,這類“增值服務”不屬於保險產品的一部分,投保人也並沒有為此付出保費。

如果服務內容有變動或調整,保險公司是不需要徵得投保人同意的。

綜上,注重增值服務的朋友,在投保時不妨與保險公司確定一下,增值服務的具體提供方式,以及條款中是否含有增值服務的內容。


遠慮君說

隨著市場上的保險產品越來越多,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要想搶奪更多用戶,保險公司不得不另闢蹊徑,在增值服務上多下功夫。

不過買保險還是要優先考慮產品性價比,在兩款產品保障內容、價格等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再來考慮增值服務,切不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買了保險就丟在一邊?這些增值服務你都會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