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前七集太子和齐王一比一平

《鹤唳华亭》,前七集太子和齐王一比一平

电视剧《鹤唳华亭》。聊一聊前七集的剧情故事。

这七集里面,剧情的不断反转果然吸引人,原本以为的结果分分钟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结果。

所以有时候就觉得,所有表象看起来已经定论的事情,其实压根就不是那样。

在这七集里面,发生了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一是讨伐檄文,二是春考舞弊案。

这两起事件的主要发起人,第一件是由齐王萧定棠策划,第二件是由太子策划。

这是他们兄弟俩的两场较量。不分输赢。

讨伐檄文的故事里,檄文是齐王写的,交给了尙服局的吴氏,吴氏准备在太子冠礼的时候让太子出丑,结果吴氏却将另外一个人张氏从城墙上推了下去。 真的檄文没有出现在百官面前。

太子和张氏伪造的檄文,成了姜尚宫和太子争夺的对象。到最后呈现在皇帝面前的却是白纸一张。

太子想要自证清白已经无望了。到了第二天朝会上,太子承认了所有的罪责,中书令不依不饶,要废掉太子的位子。

这个时候太子又把吴氏和檄文一起带到了朝会上,齐王最后认了罪,中书令也没话可说。

这剧情反转的一波又一波,都没法去猜结局。事实上最后皇帝看到的檄文还是一张白纸。

在讨伐檄文这段故事里,太子棋高一着,不仅粉碎了齐王的计划,而且还在中书令和齐王面前立了威信。

反正最终的结果是齐王用来扳倒太子的讨伐檄文,谁都没看到,齐王计划破产,太子扬威。

另外两个参与事件的人,尙服局首领张氏被车裂,吴氏被太子囚禁。

春考舞弊案,完全是太子一手策划。他这一手想要扳倒齐王和中书令的计划,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让嘉义伯和陆文普蒙冤,最后自己的恩师卢世瑜被迫辞官回乡。其实在春考之前,卢世瑜也有想辞官的想法,连辞呈都写好了,只是最后让太子一手促成了,太子是不愿意卢世瑜离开的。

考题是皇帝出,只有尚书卢世瑜和中书令李柏舟见过,太子串通守护钥匙的赵叟偷题,许以重利给赵叟和许昌平。赵叟是故意引中书令去发现他偷题,然后他被李柏舟要挟,再将泄题罪责嫁祸给卢世瑜。

太子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偷题,写几份一模一样的试题放在考生的考场里,再将真的考题让陆文昔送到齐王妃那里,这样一来,考题就和中书令和齐王脱不了干系。

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考场有一个屋漏的地方被中书令弃之不用,所以赵叟和许昌平在皇帝面前的证词就出现了失误,这一次失误让太子的计划破产。

中书令丝毫不受影响,原本急着撵走齐王的太子,也决定不再催齐王离开,而他的这看似毫无破绽的计划所带来的罪责,最终都被卢世瑜自己扛了下来,卢世瑜下课。

这两个故事里,太子和齐王的两场较量,一场太子赢了,一场又输了,所以是平手。

只不过在最后,卢世瑜是以不再为官收场的,太子身边少了一股力量却对抗齐王。

在电视剧的简介里,有一个人叫陆文昔。陆文昔的第一次出场是给卢世瑜准备寿礼,第二次则是在她哥哥陆文普牵扯到科考舞弊案的时候出现。

陆文昔出现在考场门外,是她和太子萧定权的第一次见面。

在关押陆文普和嘉义伯的囚室里,萧定权知道了陆文昔是未来的太子妃,也是在这里,萧定权和陆文昔第一次牵手,这是以保护欲出现的牵手。

卢世瑜走了,陆文昔来了。这个空补的挺好,就是职权差了点。

在这七集里,剧情的不断反转着实令人看的眼花缭乱,一时间都难以区分谁到底是受害者,谁才谁赢家。

每个人身上都有秘密,前一秒是这样子,后一秒又是那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一环套一环,想要去猜测一个故事的结局,不好猜。

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下结论,除了已经明确交代了结局的人,其他人的故事都要慢慢去看。反正挺绕,稍不留神就绕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