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近日,攜程、同程藝龍、途牛陸續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華商報記者採訪第三方機構,從營收、淨利潤、用戶增長等維度對三個平臺的三季度財報業績進行分析解讀,看看在線旅遊傳統“三劍客”哪家強?

營收:部分企業低線市場加速 下沉市場或成在線旅遊增長新方向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營收上,攜程第三季度為1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同程藝龍第三季度為20.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3%,下沉市場用戶量激增;途牛第三季度8.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7%,源於跟團遊收入的小幅增長。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目前我國旅遊業保持穩健增長。整體而言,旅遊業還在增長,尤其在旅遊休閒化環境下,旅遊演藝將受益。目前我國中產階層人群不斷壯大,預計2020年,年收入超過2.4萬美金的家庭將超過1億,中產階層對旅遊休閒化訴求較高,疊加政策與科技助力,未來旅遊休閒化產品、旅遊演出市場增長空間仍然廣闊。

華商報記者發現,下沉市場逐漸將成為在線旅遊增長的新方向。根據fastdata數據顯示,OTA渠道在三線城市以下的月活躍用戶總量雖然比較少,但是增速遠遠超過一二線城市,也就是說,在一二線城市OTA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同時,低線城市留給OTA的市場空間更加巨大,業界也普遍認為低線城市這樣的市場空間能夠容納下並不止一家OTA。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淨利潤:途牛市場份額不斷壓縮 跌出一線陣營

在淨利潤上,攜程第三季度為7.93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11億元淨虧損相比扭虧為盈;同程藝龍第三季度為4.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2%;途牛第三季度為-1347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3.43%,而其今年第二季度,淨虧損為1.672億元人民幣(合2430萬美元),已呈現持續虧損狀態。

華商報記者發現,攜程與同程藝龍在三季度表現較好。攜程利潤的增長主要因素是持續控制成本費用率。同程藝龍住宿業務穩步增長,得益於間夜量的銷售增加,同時交通票務也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途牛業績連續幾個季度均處於下滑,市場份額不斷被壓縮,第三季度在成本控制方面策略似乎有誤,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利潤卻下滑。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業內人士分析,曾經OTA第一陣營主要是攜程、去哪兒和途牛。然而,隨著同程旅遊和藝龍的合併,飛豬、美團酒旅的快速崛起,途牛的市場份額已經不斷萎縮,隨著營收的下滑,已經跌出OTA的一線陣營。飛豬作為非上市公司,沒有披露利潤數據,但是坐擁支付寶平臺的流量支持,以及在機票預訂方面和高端酒店預訂方面的優勢,已成為攜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至於美團,酒旅作為其重要的一個板塊實現了快速增長,近期美團公佈的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營收62億元,同比增長39.3%。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用戶增長: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 培養用戶粘性成重點

攜程子公司天巡在2019年第三季度保持了穩健的增長,並進一步擴大了全球用戶群。攜程集團目前海外用戶數量超過1億,產品覆蓋全球範圍超200個國家和地區。

同程藝龍今年8月的MAU(平均月活用戶)和MPU(平均月付費用戶)均創下了歷史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同程藝龍在中國非一線城市的註冊用戶比例約85.5%;而第三季度,約63.3%的新增付費微信用戶來自三線或以下城市,較2018年同期的58.8%有所增加。同程藝龍利用交通票務業務優勢增加平臺變現率,提高用戶付費率;向下沉市場突進,獲得新的流量增長動力。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途牛的APP活躍用戶不足千萬,一直以來,途牛採用高滿意度產品提高用戶體驗,通過優質口碑獲客來保持競爭力,實現長期穩定發展。2019年途牛持續推進線下門店建設,借力線上服務,提升線下服務質量。

艾瑞分析,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培養用戶粘性成為在線旅遊行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比如在線旅遊行業在PC端總體覆蓋人數趨於穩定的情況下,各大企業都在深耕品牌服務,培養用戶忠誠度,吸引用戶增加訪問次數;尤其隨著行業競爭趨於激烈,除了發力新增客戶,培養現有客戶的粘性變得更為重要。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行業觀察:在線旅遊行業競爭主體已變 “三劍客”被“三足鼎立”格局代替

在線旅遊行業,最突出的改變就是:途牛7年鉅虧57億。據悉,自途牛2014年上市以來,公司便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其中,公司營收於2014-2016期間快速增長後,於2017年一季度始便快速滑落並維持低位。歸母淨利潤方面,除2018年三季度實現3102萬元盈利外,其餘季度均處於虧損狀態。據可統計數據,2013年至2019年近7年時間內,途牛淨利潤已累計虧損57.31億元人民幣,歸母淨利潤累計虧損57.07億元人民幣。

據在線旅遊行業報告數據顯示,途牛2016年在國內在線自助遊市場中位列第二名。而僅過了一年後,其便遭到了其它OTA競爭者“圍堵”,排名迅速下滑至第四名,市場份額下降在公司季度財務表現中便有較明顯體現。

經過業績連續幾個季度的下滑,途牛市場份額繼續萎縮,逐漸跌出昔日第一陣營行列。尤其隨著同程藝龍、飛豬、美團酒旅等的快速崛起,途牛所面臨的局面日趨緊迫。據國盛證券的一份行研顯示,我國OTA市場正逐漸形成攜程、飛豬、同程藝龍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者共佔據86.9%的市場份額。具體而言,攜程+去哪兒,行業佔比51.9%;飛豬佔比20.7%;同程藝龍佔比14.3%;美團佔比6.4%,其它6.7%。

在線旅遊產業頭部變局:途牛持續虧損,或跌出一線陣營

當前OTA市場,各主要參與者均找到了各自錯位競爭的立足之地。其中,攜程資源優勢突出,向海外市場及低線城市擴張,綜合實力最強;同程藝龍發力騰訊小程序;飛豬背靠阿里生態圈,深耕85後用戶;美團則以低成本交叉獲客優勢抓住本地住宿需求,深耕低線城市。

相比之下,途牛顯得有些孤軍奮戰。而正如其在財報中提到的,目前大力發展S2B2C模式、拓展合作門店,全力突擊線下。而據興業證券研報數據顯示,途牛的線下突擊戰還尚未到成熟期,而昔日的老對手攜程便開始了“圍追堵截”。早在去年年底,攜程線下門店數量便已發展至8000家,其中品牌門店超過1000家。相比之下,途牛擁有線下直營門店530家,地接社31家,與攜程規模相去甚遠。

就當前來看,OTA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短期內尚未找到核心競爭力的途牛則略顯被動。在新增長點尚未明確顯現,或在找到適合自身的市場之前,未來之路或仍將迷霧瀰漫。陳禮騰認為,途牛市場份額正在縮小,其它競爭者則虎視眈眈,線下業務拓展受阻,能否找到合適的發展戰略是其未來能否突出重圍的關鍵。

華商報記者 李王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