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萬曆皇帝之後,繼位的光宗朱常洛本來可以成為一代明君的,可惜死於宮廷陰謀“紅丸案”。再之後繼位的就是那位所謂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被人稱為“木匠皇帝”。

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他沒有文化、不懂治國、喜好木匠活並且技術了得,另一方面,卻也是因為滿清統治者別有用心的醜化性冠名——目的在於貶低前朝皇帝以反襯出滿族皇帝的“英明”

明熹宗之所以喜好木匠活是因為他幾乎沒受過教育。對於一個近於文盲的人來說,沒有花天酒地、荒淫無度,那就也要算作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堂堂一國之君,明熹宗怎麼就沒接受教育呢?追究起來,這卻要怪萬曆皇帝的偏心了。當初,萬曆想冊立朱常洵,但因為不符合“立嫡立長”的祖制而遭到朝臣的普遍反對,雙方僵持了許多年,皇帝和大臣們都無法改變對方的立場。後來還是萬曆做出了妥協,於是皇長子朱常洛被冊立為太子。但萬曆在許多年中對朱常洛都是不聞不問的態度,包括對朱常洛的兒子朱由校,萬曆也是漠不關心,於是朱由校的教育問題就被耽誤了——直到16歲,他都沒有接受他早該接受的皇室教育。

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620年,萬曆帝駕崩時,朱由校才被冊立為皇太孫,這時候他終於有機會接受教育了。可是誰能想到呢,朱由校的父親光宗朱常洛才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去世了,尚未被冊立為太子的16歲的朱由校只好匆匆即位做了皇帝。

雖說這個時候的朱由校也還可以請博學的內閣大臣們為他授課講學的,可畢竟早已過了接受初級教育的黃金年齡,各種政事就夠他煩惱的了,何況他又是一個玩心很大的人呢。 雖然說上帝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但每個人天生的稟賦還是有各個不同乃至區別很大的。朱由校大概因為天賦在於動手能力強,所以他的玩心也就集中體現在了他對於木匠活的喜好上。

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晚明時期的傢俱精巧華美,有錢人家都以採購製作高檔傢俱為時尚,推想起來,當時那些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民間手藝人(包括瓷器工匠之類),大約也就相當於今天的IT界精英罷。年輕人嘛,都難免喜歡追逐時尚與流行的事物,如此,也就難怪朱由校會沉迷當中了。

全然未受教育卻當了皇帝,不論對朱由校自身而言,還是對大明朝來說,這當然註定了是一個悲劇。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皇帝制度沒有解體之前(或在實行皇帝無實權的君主立憲制之前),這卻是絕然無法改變的事。在這個前提下,明朝的造化就要靠朝廷大臣們的智慧和皇帝身邊的人了。運氣好的話,明朝就還有戲,運氣不好的話,明朝的倒閉說不定還要提前都沒準的。

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結果朱由校倚重的是本名李進忠的大太監魏忠賢。有關魏忠賢其人,歷史早有定論,大家也都比較瞭解,這裡就不再細說。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魏忠賢對明朝的敗亡顯然負有重要責任。但歸根結底,根子還在近於文盲、對國事毫無興趣的明熹宗身上。可又是誰讓他沒有接受教育的呢?這麼說來,根子就還得追到萬曆帝那兒了。也難怪後世史家說:“明之亡,實亡於萬曆。”

當然,所謂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也不是完全的一無是處。比如朱由校與自己的皇后張嫣不但感情很好,而且對她敬重有加,很能聽得進她的話,當魏忠賢幾次想找機會陷害她時,朱由校都表現得非常清醒;又比如他對弟弟朱由檢的教育問題就一點也沒耽誤,或許是他為自己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既感到很遺憾,又覺得很無奈,所以剛當上皇帝就很重視比自己小5歲的弟弟的教育抓得很緊,乃至最後把皇位傳給了僅有的弟弟。

淺談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或許正是因為朱由校對皇后與弟弟朱由檢所取的自始至終的絕對保護和充分信任的態度,大明朝才沒有早早的就在他手裡就玩完,而是依然延續了17年才轟然崩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