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在大約1500年前

中國正處於

南北朝時期

山西 北部的群山中

出現了一座 “空中樓閣”

兀然“懸掛”於崖壁之上

人稱 “懸空寺”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樓閣的上方是危危巨巖

遠古海洋沉積形成的石灰岩層理清晰

如陣列般排列整齊

斜刺天空

形成地質學上的“單斜構造”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下方則是一條時常氾濫的河流

夏季驟然而至的雨洪

裹挾著泥沙碎石

不斷沖刷山谷

直到現代

人們才在上游修築水壩

形成了一個1330萬立方米的水庫

將洪水之災逐漸消除

恆山水庫,1960年建成,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右下為懸空寺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懸空寺就位於這樣的山水之間

其最高處的殿閣底部

距離下方河谷約90米

相當於30層樓

(懸空寺高度示意,此處為初建時的相對高度,後來因為河道淤積,相對高度降為60-70米)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01

修建

寺廟的建造者

選擇了恆山腳下的一處山谷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如何才能將重達十數噸的寺廟

懸掛到山體上呢?

首先

它需要一組“掛鉤”

山谷西側翠屏峰的半山腰處

並非直上直下

而是一處天然的 凹槽

工匠們從高處懸下

利用工具擴大凹槽

鑿出一個可以施展的平臺

(山體開鑿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再在平臺上鑿出巨大的 石孔

石孔 內大外小

深達數米

“掛鉤”將在這裡安裝

(石孔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而“掛鉤”本身也頗為奇妙

它選用質地堅硬的 鐵杉木

並且用 桐油 長時間浸泡

防腐防潮

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頭

預先打上了 楔子

當這些木材插入石孔

楔子便會將木材撐開

恰好卡在內大外小的石孔內

等同於現代的“膨脹螺釘”

(“膨脹螺釘”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這些木材超過2/3的長度深入山體

以岩石平臺為支點

每根可以承受數噸的重量

“掛鉤”便製作完成了

(“掛鉤”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框架

有了“掛鉤”之後

工匠們再次展開“懸空作業”

將建築材料運上山崖

再懸吊至“掛鉤”處

(材料運輸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在半空中

工匠們以“掛鉤”為橫樑

橫樑上設立柱

立柱上再搭梁、枋

利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樑架組合

將建築材料拼接為一體

(榫卯樑架組裝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類似搭積木一樣層層垛堞

一個完整的框架

便成形了

(榫卯樑架系統)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殿閣

有了框架之後

屋頂、門窗、欄杆接連鋪設

一層層殿閣躍然而出

(殿閣搭建,因現存懸空寺主要重建於明清時期,所以本文呈現的建築樣式亦為明清時期)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而在殿閣內部

為了獲取更大的空間

工匠們向山體一側繼續挖掘出石窟

窟連殿,殿連窟

形成 木結構高空摩崖建築

(石窟與殿閣)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懸空寺的建築主體

南北兩座閣樓

正是這樣搭建完成

(南樓)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北樓)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於是

包括寺院、禪房

佛堂、鼓樓、鐘樓在內的

大大小小殿堂40間

南北錯落排列

(懸空寺建築群)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殿閣之間

則用棧道連接

後世更是加建為上下兩層棧道

形成一個閉環

人們行走其上

樓梯或明或暗、曲折迂迴

有如攀登天梯

(懸空寺內部棧道示意,

下層棧道為現代增設)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最終

一個完整的懸空寺

一個形制毫不遜色於平地寺廟的懸空寺

便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堪稱奇蹟

(請橫屏觀看,懸空寺建築群)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02

奇蹟

懸空寺的奇蹟

首先是力學上的奇蹟

它成功塑造了

一種輕飄飄的“懸空"假象

(懸空寺木構架)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而後世又在樓閣下方

增設了數十根纖細的立柱

從而製造出另一種假象

彷彿整個建築

都由這些顫顫巍巍的柱子支撐

(懸空寺立柱)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晃動的立柱)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而實際上

在一般情況下

這些立柱並不承重

但是遇到極端情況

立柱相當於為懸空寺增加了一份保險

這讓懸空寺從一般的“靜定結構”

躍升為能抵抗極端情況的

“超靜定結構”

據當地縣誌的記載

在最近的40年內

曾發生過2次6級左右地震

而懸空寺依然挺立

這裡面就有中國傳統木構架樑柱體系

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勞

(超靜定結構示意)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其次

懸空寺的奇蹟

也是 選址的奇蹟

它的選址烘托了“懸空”效果

還為懸空寺增添了許多優勢

避免了風雨、洪水的侵襲

(雨淋不到的懸空寺)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風吹不到的懸空寺)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懸空寺每天日照2-3小時,可以避免暴曬引起的木材風化。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經歷過1500餘年的風霜

懸空寺看盡了人來人往

雲起雲湧

歷經了王朝更替

星月沉浮

它在戰亂天災中屢經修葺

今天我們看到的樣貌

基本上是明清時期重建的遺物

(懸空寺雷音殿)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懸空寺三教殿)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創造它的北魏王朝

已埋入歷史的黃沙

而它依然在那裡,細數著滄桑

與時間同流

(懸空寺)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如果對中華民族古老傳承“榫卯結構”感興趣,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榫卯吳趣說。

下面展示一些我們自己製作的傳統榫卯結構模型

36、有束腰傢俱抱肩榫結構(牙條和束腰一木連做)210元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37、四面平傢俱腿足與上部構件的結合210元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38、加牙子無束腰裹腿做杌凳腿足與凳面的結合210元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39、一腿三牙方桌290元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40、攢邊打槽裝板(圓香幾面)200元

一座“空中樓閣”,1500年不倒,再現搭建過程,跪拜古人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