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草莓族”原本用來形容外表看起來光鮮靚麗,然而受不了一點挫折,膽小怕事的80後。

“草莓寶寶”源於一檔親子綜藝中某明星的愛哭男寶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張國超看來,所謂的“草莓寶寶”通常指膽小、依賴性強、過於自私的孩子

“草莓寶寶”多出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遇事遇人時唯唯諾諾、膽小怕事,沒有從容不迫、大方得體的樣子。性格多自私,犯了錯誤就愛推卸責任。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當家長髮現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往往束手無措或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孩子成為草莓族的原因

一、“草莓寶寶”的“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指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一直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生活。

這類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過度參與,在學校的活動也過於關注,對孩子的飲食營養健康等方面都過度保護。造成孩子沒有獨立能力,不能從生活實踐中獲取成長的經驗。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直升機父母” 的過分保護讓孩子失去了自由空間,在這種父母的保護下,孩子很容易膽小怕事,難以適應新環境,遇到挫折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二、4+2+1的家庭模式

大多的80後家庭是4+2+1的家庭模式,也就是4位老人+2位父母+1個孩子的構成。孩子是這種家庭模式的中心,受盡寵愛。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過高,喜歡替孩子包辦一切事物,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能力。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孩子缺乏應有的挫折教育和基礎的抗打擊能力,膽小還很容易有自卑心理。


避免孩子成為“草莓寶寶”,家長要做到這3點

  • 挫折教育

魯東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孔海燕曾說:“想要避免孩子成為草莓寶寶,必須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體會失敗的滋味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有孩子真正接受失敗,才會從失敗中學到經驗,努力克服失敗,而不是停滯不前。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在孩子犯錯時,要及時給孩子懲罰,但要控制好力度,同時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和上進心。

  •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膽小怕事最根本的原因是擔心自己承擔不了責任,孩子身上沒有足夠的責任感。這第一點和家長的陪伴離不開關係。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家長無條件的保護孩子,會讓孩子是家裡最重要的,感受不到家庭責任感。讓孩子感受到他和家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家庭也有孩子的一部分責任。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 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在孩子三歲前,讓孩子儘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更多的事情,孩子嘗試得越多,行為會越勇敢,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能力。孩子不會將事情做得很完美,這個過程家長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支持。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草莓族”?如何避免孩子淪為“草莓寶寶”?

總結

草莓寶寶多是家長的無死角關懷造成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長要學會給孩子足夠的獨立空間,不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正確引導孩子面對和體驗挫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