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座0.7平方公里的鎮,住著上萬越南華僑難民,成了網紅景點


在中國的南部沿海城市廣西北海,距離市區7公里左右的南邊嶺上,有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叫作“僑港”。雖然名氣不大,但它卻是一座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中國小鎮,陸地面積僅有0.7平方公里,可謂是中國面積最小的一個鎮級行政區域。而就是這個小鎮卻是中國最大的越南華僑難民營。

時至今日,許多人早已忘記了僑港的由來,只知道僑港鎮是繼北海銀灘和老街外的第三個網紅景點,卻不知道僑港背後的歷史往事,不知道僑和港之間的歷史淵源。

40年前,僑港鎮還是北海市郊的一處偏遠荒灘,雜草叢生,人煙罕至。但是隨後沒多久,一艘艘破爛的小船隻開始聚集在北海市電建村附近的天然港灣內。這蹊蹺的一幕,引起了眾人的猜疑,經過詢問後才得知,原來是越南境內爆發了一場驅逐華僑的大規模運動。為了躲避越南當局的驅趕和迫害,這些華僑只能冒著被大海吞噬的風險向著浩浩蕩蕩的北部灣海域出發,尋找一線生機。


隨後不久,逃難歸來的船隻越來越多,全部擠在北海市電建村附近的天然港灣內。聚集而來的數千艘小船和近萬人的華僑難民很快就引起了國際難民署的注意。經過商議後,中國政府和國際難民署決定共同出資,妥善安置這批歸僑難民。

他們就是今天僑港鎮內的居民。這些越南歸僑世代以海為生,因常年居住在海上,因此這些難民也被叫做疍家漁民。為了能讓疍家漁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政府根據漁民的特點,在北海市電建村附近的天然港灣上修建起了中國最大的難民安置點-僑港人民公社,即今天的僑港鎮,給這些歸僑提供了生活保障和就業機會,讓他們能在這裡安家落後。

歸僑的到來,也使這片荒灘煥發出了新的生機。雜草叢生的土地變成了良田千畝,杳無人煙的市郊荒地也蓋起了成排的房屋,荒灘上開始出現了歡聲笑語,多了一絲煙火氣息。勤勞的疍家人,正在用自己的雙手改造這片荒涼的土地。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當年那些破爛的風帆小船大多也發展成了數大功率漁船,還建立起了數家冷凍廠,漁船修造廠和海產品加工廠等,源源不斷的將海上豐富的漁業資源通過這個小港口運送到全國人的餐桌上。這座陸地面積非常有限的小鎮,竟然也發展成為廣西了最大的海產品深加工基地。

除了全力發展漁業資源外,政府還根據當地越南華僑多的特點,推出了越南小吃和特色風情街等項目,將僑港鎮打造成為一個異域風情小鎮,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打卡,成為繼北海銀灘和老街後的第三個網紅景點。被國家難民署譽為“世界難民安置的櫥窗典範”。如今,進入網絡時代,小視頻越來越火爆的今天,僑港鎮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網紅景點。

以前,疍家漁民們常年生活在海上,沒有機會讀書寫字。如今,他們也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紛紛將自己的孩子送入學校接受教育。對於考取了重點大學的疍家子孫還會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後代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報效祖國。


漂泊而來的疍家漁民,沒有被苦難的經歷打到,而是以此為跳板,向著困難勇往直前,最終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子孫後代的命運走向。撰文:貝卡;編輯:老酒。原創文章,未經容許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