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作神?

公元755年,安祿山范陽起兵造反,大軍直逼關中,長安岌岌可危,正在華清池泡澡的唐玄宗聽聞,慌不擇路,一路西逃,到達馬嵬驛,龍武衛首領陳玄禮發難,說安史之亂罪魁禍首乃是楊國忠、楊玉環兄妹所致,於是亂軍殺死楊國忠,逼唐玄宗李隆基賜死楊玉環,否則便不再輔佐他,皇帝無奈,令人勒死楊貴妃,屍體草草安葬於馬嵬驛。但後來民間傳聞楊玉環沒有死,這一觀點的出處,便是來自白居易的《長恨歌》:“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作神?

楊貴妃在馬嵬驛沒有死,那他到底去了哪裡呢?後世人就根據這個杜撰出了許多的猜想,其中炒得最火熱的便是楊貴妃去了日本。

最為傳奇的是日本民間和學術界的一種看法:在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一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憐惜楊貴妃美貌,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合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親信護送南逃,揚帆出海,由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藤原刷雄護送,於日本油谷町久津上岸,當時的日本皇室仿擬唐朝,對唐朝貴妃的到來,自然是熱烈歡迎、禮遇有加。楊貴妃到達日本後,受到當時女天皇孝謙天皇的接見,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並把她許配給藤原刷雄為妻。楊貴妃最終壽終正寢在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內,至今當地還保留著相傳為楊貴妃墓的一座五輪塔,五輪塔是建在楊貴妃墓上的5座石塔,楊貴妃的墓前有兩塊木板,一塊是關於5輪塔的說明,一塊是關於楊貴妃的說明,上面寫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傳說。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作神?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作神?

其實,楊貴妃去日本這個傳說根本不成立,傳說中的救命恩人陳玄禮、高力士都是當時兵變的策動人,以殺楊家而後快的一群犯上作亂的暴徒,怎麼可能又會導演這樣一出不合情理,風險極高的悲喜劇呢?就算楊貴妃被暗中解救了,她也去不了日本。在唐朝,船隻都是從揚州出海,馬嵬坡在現在的陝西省興平市,興平和揚州相距1200公里,楊貴妃嬌生慣養,被唐玄宗寵壞了,而且長得胖,只有帶著金銀珠寶和侍女乘坐馬車再轉水路去往揚州。但是這樣未免也太招搖了,楊玉環身為大唐重點關注對象,難道就不怕走漏風聲,一路千里迢迢,怎能不被人發現?在《新唐書》、《舊唐書》中對此事件有明顯的記載,楊玉環香消玉殞後,李隆基悲痛欲絕,說明李隆基根本沒有救她,否則,不可能如此傷心、絕望。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作神?

日本對楊貴妃非常推崇。原因是隋唐時期派遣的遣唐使,傾慕大中國文化,於是把中國所有的優秀圖書資料等先進文化,統統搬回國內,日本文化從此才開始繁榮。這個時候,雍容華貴、豐腴豔麗、明眸善睞、能歌善舞的楊貴妃逐漸成為繁榮盛世的象徵;在這種情懷下,貴妃的悲劇被濃墨重彩了,也就是人們淡忘了政治意味,不再認為她是“紅顏禍水”,期望長袖飄飄、婀娜多姿的貴妃能逃過一劫,所以借中國當時與日本通商,編織了“美麗的神話”以自我安慰。

日本深受唐代的影響,日本的文字文學、飲食服飾以及建築等都大範圍借鑑了唐文化,當年的日本人尤其崇拜白居易的詩詞,眾所周知,《長恨歌》就是白居易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由此崇拜楊貴妃,為楊貴妃修墓也很正常,但是這僅僅是表達了他們樸素的願望,當年的楊貴妃肯定是死在了中國。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作神?

世人不願意接受這樣一位絕代美人,一個弱女子在這場男人決定的戰爭中香消玉殞,因為她已經是盛唐的一個符號,民間傳說只是人們對盛唐的美好願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