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發展 做好“大山經濟”文章

<table> 堅持綠色發展 做好“大山經濟”文章

龍門謀劃建設一批康養旅遊度假區和康養基地,培育一批高端民宿、高端農莊。南方日報記者 羅斌豪 攝

/<table>

身處粵北山區,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分子,龍門擁有“雙重身份”。具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後發優勢不斷凸顯,這是當前龍門的真實寫照。在“差異化發展”“高質量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發展關鍵詞的今天,這個位於惠州“北大門”的山區縣該如何發展成為當地熱點話題。

近日,龍門縣委書記陳偉良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以及廣東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背景下,龍門將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做好“大山經濟”這篇文章,通過大力發展康養旅遊、現代農業、商貿流通和生態工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

立足生態優勢找準自身定位

2018年12月,武深高速實現全線貫通,龍門到深圳車程縮減至1小時10分,標誌著龍門縣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3個月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今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印發,接二連三的重磅消息,也為龍門新一輪大發展打開了無限想象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這對於龍門而言,都是巨大的發展機遇。龍門縣要結合龍門所能、龍門所長、龍門所優,充分釋放龍門優勢,確保在釋放中發展自己、提高自己。”陳偉良表示,接下來,龍門將舉全縣之力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抓住雙重利好疊加的戰略機遇帶動全縣改革發展,以交通、信息、能源、水利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以及科技、產業、人才、資金、教育、文化、旅遊、社會治理等合作機制“軟聯通”。

機遇當前,身處山區的龍門如何找準自己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定位?對此,龍門也是早有謀劃。陳偉良表示,龍門將瞄準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高端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大服務供給、提升產品質量、改善消費環境,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中藥箱、茶葉罐、遊樂谷、養生池”,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旅遊產品、農特產品和鄉土文化產品。

聚焦四大產業發力縣域經濟

龍門地處惠州市北部,儘管是山區,但獨特的環境造就了龍門的秀美山水。當前,龍門正將目光瞄向康養旅遊、現代農業、商貿流通業和生態工業,一篇關於“大山經濟”的大文章已經落筆。

在康養旅遊方面,龍門計劃優化提升森林度假、溫泉養生、田園風光和民俗文化四大品牌,圍繞養眼、養身、養心,謀劃建設一批康養旅遊度假區和康養基地,培育一批高端民宿、高端農莊,加快形成文化、健身、中醫、養生、創作、育幼、養老、休閒、度假等生態康養全產業鏈。同時,依託良好生態優勢,龍門通過加快實施“一十百千萬”工程,推動現代農業按照“精、優、特”方針,“品質高、價格優、銷售快”原則和“抓拳頭、上規模、創品牌、建渠道”標準,大力發展南藥、茶葉和蘭花產業,打造萬畝南藥種植示範基地、萬畝茶葉種植基地和萬畝蘭花產業基地。

為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龍門還將大力建設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優化提升農村電商平臺,培育壯大商貿流通市場主體,紮實推進大型農特產品物流中心和城鄉商貿中心建設,推動農產品實現高附加值、高效率流通。

“龍門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亮的底色也在生態。”陳偉良表示,在發展生態工業過程中,龍門將重點發展“1234+N”的生態工業體系,即“一個產業園、兩個竹木加工專業鎮、三大水泥廠、四個綠色礦山、N個工業企業”。其中包括推動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主導產業,打造生態工業集聚區;推動龍潭、麻榨竹木加工業向高端化、規模化轉型,謀劃打造竹木加工產業園、科技園、物流園;推動光大、塔牌、華潤三大水泥廠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建設自動化、科技型綠色礦山,實現礦產資源循環高效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