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政治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前两次变法都成功了,唯独王安石变法虎头蛇尾,而且造成北宋新旧党争,种下北宋亡国的种子。

为何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

王安石的变法三大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王安石变法的写照。在北宋中期,儒家思想已经固化,成为北宋的国家主流思想。利益阶层已经固化,任何触及这些利益者的改革都会遭到强烈反抗。相反秦国的贵族势力不强,因此更容易清除,商鞅的政策也更容易执行下去。比如说商鞅的军爵制度,虽然损害贵族利益,却给了老百姓升官发财的好机会,任何士兵,只要杀掉足够多的敌人,就可以晋升为贵族,能吃上肉,这对穷人来说是最大的诱惑,商鞅得罪了贵族,收买了穷人。因此,贵族可以泄愤杀掉商鞅,却不能废掉他的政策,商鞅的变法由此成功。

为何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

在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贵族和平民阶级之间没有流动性,贵族永远是贵族,可以一天吃8个鸡腿,他们没有任何工作。而平民每天在太阳底下啃泥土,却只能喝一点野菜粥。商鞅变法,打破旧传统,只要你上阵杀敌,杀敌越多,军功越大,都是明码标价。

王安石变法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变法过程中王安石自己用人不当,而反对派却是人才济济,自己这边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个人品质都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

为何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

商鞅变法遇到的对手其实就是一些旧贵族,而王安石遇到的除了贵族还有很多的文臣集团,文臣可以说是最难缠的一种人。不仅会搞事,也会整人,可以说这是文臣最拿手的把戏。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好事搅黄,把好人抹黑成坏人。可以说王安石遇到的阻力对手是商鞅的好几倍不止。

王安石改革的关健点和立足点找得很准,直接指向神宗皇帝,还说什么只有贤明的君主支持改革才能进行到底,这样的言论一般大臣是不敢说的,这很明显犯了君臣礼仪之忌,其实就是有逼迫神宗非改革不可之意。这难免会得罪神宗皇帝,最起码得不到全力支持和配合。

为何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

商鞅变法时期,分封制、奴隶制、贵族制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了,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国家实力停滞不前,那么必须要有新的政策制度出来,才能改变这些。从商鞅变法的措施来看,基本上就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而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制度正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想法。

为何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

李亚平先生在其《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实录•都是王安石惹的祸》一文中说,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是,天还没亮,而王安石起得太早了”。确实如此,王安石就像一个摸黑赶路的孤独先行者,虽不辞万难决然前行,像个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猛士,但他性格中的种种缺点,直接导致了他失败的命运,可见,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冥冥中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